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顾荣:西晋末年大臣、名士,拥立司马氏政权南渡

顾荣:西晋末年大臣、名士,拥立司马氏政权南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105 更新时间:2024/1/17 15:59:21

顾荣(?-312年),字彦先,吴郡吴县人,西晋末年大臣、名士,也是拥护司马氏政权南渡的江南士族领袖。孙吴丞相顾雍之孙、孙吴宜都太守顾穆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顾荣弱冠时仕于孙吴,与纪瞻、贺循、闵鸿、薛兼并称“五俊”。吴国灭亡后,与陆机陆云一同入洛阳,号称“洛阳三俊”。初拜郎中,转廷尉正,历任诸王僚属,封嘉兴伯。顾荣见北方大乱,故弃官南归。后任琅玡王司马睿(晋元帝)安东将军府军司,加散骑常侍。司马睿但凡有谋划,都与顾荣商议。永嘉六年(312年),顾荣去世,获赠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元”。建武元年(317年),追封嘉兴公。原有《顾荣集》传世,今已佚。

人物生平

名门俊才

顾荣出身江南大姓“吴郡顾氏”,是三国时吴国丞相顾雍之孙、宜都郡太守顾穆之子。他幼时机灵而天资聪敏,二十岁入仕吴国,任黄门侍郎、太子辅义都尉。

顾荣年少时,与丹阳郡人纪瞻、会稽郡人贺循、广陵郡人闵鸿、丹阳郡人薛兼齐名,并称为“五俊”。

咸宁六年(280年),西晋灭吴,顾荣与陆机、陆云兄弟入京师洛阳,号称“洛阳三俊”。他到京后,依例官拜郎中,后历任尚书郎、太子中舍人、廷尉正等职。

转仕诸王

永康元年(300年),赵王司马伦废杀晋惠帝皇后贾南风,从而掌握朝政。淮南王司马允讨伐司马伦,但失败被杀,他部下的僚属都收付廷尉,将被诛杀。顾荣公平处理,很多人获免罪而得以活命。

建始元年(301年),司马伦篡位称帝,顾荣改任大将军司马虔(司马伦之子)的长史。同年,齐王司马冏等三王起义,攻灭司马伦。司马冏扶立惠帝复位,并出任大司马,执掌政权,并召顾荣为大司马主簿。顾荣见司马冏专擅,担心日后司马冏倒台,自己会被株连,于是终日酒醉,不理公事,并将此事告知好友冯熊。冯熊向司马冏的亲信葛旟建议转顾荣为中书侍郎。顾荣获转任中书侍郎后,不再饮酒,但有人问他为何“前醉而后醒”,顾荣害怕被追究,只得再饮。

太安元年(302年)十二月,司马冏被长沙王司马乂击败被杀,顾荣亦因讨伐葛旟有功而获封嘉兴伯,转太子中庶子。司马乂任骠骑将军时,又任命顾荣为骠骑将军长史。

永安元年(304年),成都王司马颖与河间王司马颙联军击败司马乂,司马颖升任丞相,又以顾荣为丞相从事中郎。同年,东海王司马越带惠帝亲征司马颖失败,惠帝被俘至邺城,顾荣兼任侍中,并被派往拜谒皇陵。但当时司马颙部将张方已据洛阳,顾荣受阻不得进,逃到陈留郡。同年,惠帝为张方胁逼至长安,又征召顾荣为散骑常侍,但顾荣见中原大乱,便不应召命,并回到吴国。次年,司马越在徐州起兵迎惠帝回洛阳,任命顾荣为军谘祭酒。

江东平乱

永兴二年(305年),右将军陈敏在历阳郡叛变,驱逐扬州刺史刘机和丹杨郡太守王旷,意图趁乱割据江东。为获得各方支持,陈敏礼遇一众江东豪杰和名士,其中顾荣被授为右将军、丹杨郡内史,其他四十余人亦获选任为将军和郡守。江东士族初时接受陈敏任命,但在发现陈敏才能平庸、缺乏远大谋略且刑政无章后,便心中不服。而且陈敏纵容子弟横行,亦被当地人视为祸患。顾荣与士族豪强周玘等一直都不是尽忠于陈敏,更终日担心跟随着他会遭祸劫。

永嘉元年(307年),顾荣等人接到庐江郡太守华谭写给他们的信,华谭在信中斥责他们接受叛变的陈敏所授的官位,为他做事;更称他日朝廷派兵讨平陈敏后,顾荣等人都愧对中原之士。顾荣看后大感羞愧,于是决意反正,令人密报征东大将军刘准,劝其派兵至临江,自己作为内应。刘准及后派扬州刺史刘机等领兵到历阳郡,陈敏得知消息后,也派弟弟陈昶及将军钱广到乌江对抗刘机。周玘成功令钱广背叛陈敏,杀死陈昶,并勒兵朱雀桥南。陈敏知道后,派其姻亲甘卓领兵讨伐钱广,顾荣却与周玘一同劝甘卓背叛陈敏;甘卓由于向来敬重顾荣,又因陈昶之死而感恐惧,因而决心投顺。次年,顾荣与周玘、甘卓等人反攻陈敏,陈敏即领兵一万余人迎战,但甘卓士兵向陈敏军说:“本所以戮力陈公者,正以顾丹杨(顾荣)、周安丰(周玘)耳;今皆异矣,汝等何为!”成功动摇其军心,顾荣出来以白羽扇向陈敏军一挥,陈敏所部溃不成军,四散奔逃,陈敏唯有单骑北走,途中被捕杀。

北行南遁

陈敏之乱平定后,顾荣回到故乡吴郡。不久后,他被司马越控制下的朝廷征召为侍中。顾荣与一众士人北行,至徐州彭城时,听闻北方局势愈加混乱,便迟疑不进。

司马越闻讯后,写信给徐州刺史裴盾,说:如果顾荣等人迁延顾望,则以军礼护送。顾荣等知道后,大为恐惧,与纪瞻、陆玩等立刻解船弃车,一昼夜逃亡三百里,得以回到扬州。

协赞中兴

永嘉元年(307年),安东将军、琅邪王司马睿移镇建业(后改建康,今江苏南京),顾荣获任命为安东将军军司,加散骑常侍,用作招揽江南士族的支持。鉴于顾荣在江南士族中的影响力,司马睿每有政事筹划,都会咨询他的意见。顾荣作为江南名士,又身居要职,因而甚得朝野敬重。顾荣认为“南土之士未尽才用”,于是向司马睿推荐陆晔、甘卓、殷祐、杨彦明、谢行言、贺循及陶恭兄弟等一些未被任用的江南士族,司马睿予以采纳,并一一授官。

永嘉六年(312年),顾荣在任内逝世,司马睿亲临其葬礼,倍感哀痛,准备上表朝廷,“依齐王(司马冏)功臣格”,为其申请赠礼。吴郡内史殷祐认为顾荣“功高元帅,赏卑下佐”,赏不酬功。司马睿遂追赠他为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元”。

建武元年(317年),司马睿改称晋王,追封顾荣为嘉兴公,特设嘉兴公国,并加赐食邑。

标签: 顾荣西晋

更多文章

  • 管仲春秋第一相的称呼是怎么来的?一生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管仲,春秋

    提起管仲这个人,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他在齐国实施的一系列改革,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管仲通过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及用人上一系列措施,使得齐国走上春秋“五霸之首”。“华夏第一相”并非浪得虚名管仲号称华夏第一相。此人乃春秋时期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是春秋时期法

  • 历史上高长恭为何会选择自杀?愿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高长恭,南北朝

    高长恭是北齐世宗文襄帝的第四子,,封为兰陵王。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北齐高纬继位后,虽然政局不稳,但有堂兄弟兰陵王高长恭替他出生入死,保家卫国,国家还算稳定。高长恭是北齐宗室最优秀代表,他不仅生得“貌柔心壮,音容兼美”,还骁勇善战,很有谋略。说到他天下无双的好姿

  • 李侍尧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侍尧,清朝

    李侍尧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人物,他其貌不扬,却很有本事,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李侍尧(?一1788年),汉军镶黄旗人,是清乾隆时期的重臣,出身于官宦之家,二等伯李永芳的四世孙,父亲是户部尚书李元亮。李侍尧值得给读者朋友聊聊,他经历了充当朝廷重臣、因贪污受贿判处监斩候、皇帝重新加以重用的过程

  • 乾隆临死前为何告诫嘉庆不要杀和珅 和珅死后十五年嘉庆才明白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乾隆,和珅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告诉儿子不要杀和珅,可嘉庆却不听,15年后才明白父亲的苦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和珅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因各种影视剧给现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油嘴滑舌、贪污受贿等各种不好的行径在他身上都能找到。不过,在官场上他却是一个政治高手,多年来一直备

  • 彭羕:东汉末年官吏,他为何被逮捕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彭羕,东汉

    彭羕(184年-220年),字永年,广汉(今四川广汉北)人。东汉末年官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彭羕起初在益州任书佐,但后来其他人向益州牧刘璋诽谤他,刘璋于是以“髡钳”(剃去头发和胡须,并戴上刑具)处罚他,并且贬奴隶。此时刘备入蜀,彭羕想投靠刘备,于是去见庞统。庞统和他会面后很

  • 李世民在处理李承乾的时候 李世民为什么要选择上策而不是其他选择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李承乾

    李世民如何处置李承乾方为上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作为唐高祖李渊的次子。虽然其因为并非长子而无缘太子之位,但由于其在唐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手下人才济济。所以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用武力夺取了本应是兄长

  • 项羽自刎后虞姬也跟着殉情了吗 事实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项羽,乌江

    对项羽乌江自刎后,虞姬决然殉情,事实果真如此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西楚霸王项羽和宠妾虞姬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被世人口口称颂、惋惜慨叹,还被许多戏曲家和音乐家编绎成了凄美的文艺作品,一如京剧名段《霸王别姬》、又如歌手屠洪刚的经典成名曲《霸王别姬》。面对垓下之围,项羽自当于

  • 曹操七个女儿都嫁给了同一个男人 这个男人到底有多优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操,女儿

    曹操有7个漂亮女儿,为何都嫁给了同1个人?他是谁如此优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浪淘沙》回首三国历史,称得上英雄者寥寥数几,魏武帝曹操称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确实并非虚言。但是比起屡战屡败的刘备,曹操

  • 秦宓: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学者,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宓,蜀汉

    秦宓(mì)(?-226年),字子敕。广汉郡绵竹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学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宓善舌辩。早年仕于益州牧刘璋麾下,后降刘备。刘备伐吴时,秦宓劝阻,刘备大怒,欲杀秦宓。因诸葛亮及时求情,才保住性命,仅被下狱,后被释放,拜左中郎将、长水校尉。吴蜀同盟后,孙权派

  • 李蔡是什么出身?他最后为何会得到个自杀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蔡,汉朝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中国普遍使用郡县制,其实这个郡县制在战国时期各国中已经较为普遍。也正是在那个时候起,各郡县出现一些豪强大族,陇西李氏就是其中之一。李氏属于嬴姓,和秦国王室本是一个祖宗,都是皋陶之后,从西周初年就世代定居在陇西。日后陇西李氏以豪强身份夺取了天下,创立了大唐帝国,更不用说明朝的李成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