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高览和张郃都投靠曹操 两人的成就为何完全不同

高览和张郃都投靠曹操 两人的成就为何完全不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120 更新时间:2024/1/4 22:24:50

还不知道:高览张郃一起投靠曹操,为何张郃成了名将,高览则默默无闻?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事实上,之所以张郃成为了名将,而高览则默默无闻,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看懂了这些原因,将非常有助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张郃与高览

袁绍手下,有四个非常厉害的猛将,号为河北四庭柱,他们便是颜良文丑、高览、张郃四人。其中的高览,甚至比张郃更加厉害!

官渡之战中,曹操吵架没吵过袁绍,便命令手下猛将张辽上阵单挑。袁绍也派出猛将张郃对阵,最终两人交手五十回合后不分胜负。见张辽迟迟无法占据上风,于是许褚也冲了上去,袁绍阵营一看曹营的人不讲规矩,要以二打一,也冲上去和许褚对战,而冲上去的这个猛将便是高览。原文中并没有交代高览和许褚的对战结果,但从曹操的反应来看,许褚是肯定没有占据上风的!

原文:许褚挥刀纵马,直出助战。高览挺枪接住。四员将捉对儿厮杀。曹操令夏侯惇曹洪,各引三千军,齐冲彼阵。

张辽、许褚与张郃、高览正在捉对厮杀,结果曹操却命令手下齐冲彼阵,很明显张辽和许褚并没有占据上风,也就是说高览的战斗力是不输于许褚的,至少许褚在短时间内根本没办法击败高览,要不然曹操没必急着让手下一起上!而在穰山之战中,许褚和赵云有过交手,两人三十回合不分胜负,之后赵云又三十回合击败了张郃,很明显,许褚的战斗力比张郃更强!也就是说,高览能和许褚打个不分上下,而许褚又比张郃更强,高览肯定比张郃更厉害!

那么问题来了,高览的武功比张郃更加厉害,按道理来说,他和张郃一同投靠曹操,他应该比张郃混得更好,但结果却是张郃混成了天下名将,而高览则变成了默默无闻的路人,这是什么原因呢?

事实上,在本文看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看懂了这三个原因,将非常有利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一、张郃比较会看形势,不会逆势而为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大多数人都听过这么一句话,叫做“站在风口,连猪都能飞起来”,这句话的意思便是提醒我们,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应该顺势而为,尽量不要去逆天行事!张郃的行为,恰恰也印证了这个道理!

官渡之战中,张郃一开始对袁绍非常忠诚,因为袁绍集团始终占据着上风!无论从兵力还是从后勤来对比,袁绍集团始终强于曹操集团,所有张郃一直在为袁绍卖力,压根儿没想过投降曹操。当听说曹操率军进攻乌巢粮仓时,张郃还力劝袁绍,一定要增兵乌巢,守住袁军的粮仓。遗憾的是,袁绍并没有听从张郃的建议,反而命令张郃去进攻曹操大营,最终曹营没有攻下,乌巢粮仓到是被烧得一干二净。这一下,袁绍集团和曹操集团的胜负形势就发生了逆转!

张郃乃是一个久经战阵的名将,他完全明白粮草对一支大军的重要性,所有当他发现乌巢粮仓被烧毁后,他立马选择了投降曹操!很多人看不惯张郃的这种投降派行为,认为这是可耻的,但张郃深谙一个道理,那就是顺势而为,千万不要逆天行事,个人的力量,很难和大势抗衡!一开始的时候,袁绍集团占据上风,张郃自然要为袁绍尽忠,但现在形势逆转,曹操集团占据了上风,若此时张郃还是选择效忠袁绍,那么等待他的命运,不过是随风而逝,所有张郃机智的选择了投降曹操,再次站在了胜利的一方!

正是靠着这种顺势而为的选择,张郃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劫难,最终成为了闻名天下的猛将!穰山之战中,张郃负责阻击刘备,结果被赵云三十回合击败,按照普通人的做法,估计会选择硬刚到底,但是张郃却机智地选择了撤退,不和大势对抗,最终成功的捡回了一条命。而且之后张郃还凭借着地理优势,成功地困住了刘备和赵云。当关羽张飞率领援军前来时,张郃又一次选择撤退,而不是死守,最终成功躲过一劫!

长坂坡之战中,赵云怀抱阿斗逃跑,正好碰到了张郃。赵云不敢恋战,转身逃跑,结果掉进了陷坑,正当张郃跑过去准备收割时,坑中突然冒出一道红光,赵云直接一跃而起。这个时候,张郃又一次发挥了他擅长观察形势的本事,停止了对赵云的追击,否则他很有可能成为赵云的枪下亡魂!

汉水之战,张郃与徐晃一同围困黄忠,赵云听闻消息后前来相助。面对不要命的赵云,张郃又一次选择了退却,并没有出手拦截赵云,很多人认为,张郃此举太过窝囊,殊不知,这正是张郃的聪明之处,面对暴怒的赵云,张郃与徐晃练手,就一定是他的对手吗?

总的说来,张郃这个人非常擅长观察形势,从不逆势而为,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选择,所以他才能面对绝境屡次脱险,最终成为了一代名将!对于我们来说,其实也可以向张郃学习,学会观察形势,顺势而为,不要以自己单薄的身子去抗衡大势,否则怎么挂的都不知道!只有顺势而为,站在风口,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才会越来越好!

二、张郃任劳任怨,熬死了比他优秀的那些人才

在这个世界上,比我们聪明、比我们厉害的人比比皆是,我们一定要认清这个道理,千万不要太过高看自己!张郃正是认清了这个道理,选择了一直苦熬,最终才熬出了头!

在三国演义中,张郃的军事能力算不上最强,个人武力也算不上最强,然而最终他却成为了一代名将,令蜀汉众人颇为忌惮,为何?不就是因为他任劳任怨,愿意苦熬下去吗?

吕布战力,天下第一,然而过刚易折,最终死于白门楼下。关羽斩颜良诛文丑,令天下震惊,然而脾气高傲,看不清任何人,最终被曹操和孙权联合绞杀。张飞无论是武功还是军事能力,都足以吊打大部分人,然而最终却被自己的属下袭杀于营帐之中……这些天下闻名的战将,虽然实力超群,但他们都终将离世,而当这些猛人都去世后,世界便属于张郃这种猛将了!

曹操用将,比较信任本家之人,这就是为何每次曹军出兵,统帅基本都是夏侯家和曹家之人,很少会有异姓统帅!难不成张辽张郃这些人的军事素养比不过夏侯渊夏侯惇等人?怎么可能!只不过是因为他们不是曹家人而已!不过在张郃看来,这一切都不是问题,只要熬下去,就一定有机会。等到曹家人的有能之才都去世了,张郃就能够闪亮登场!

古代有这么一句俗语,叫做富不过三代,这其实是非常有道理的!第一代人因为艰苦奋斗,所以能够保持富贵,第二代人知道第一代人的不容易,虽然已经滋生出了奢靡的作风,但还能够稳住家门。到了第三代,形势就会完全不同,这一代出生就含着金钥匙,没有经历过风雨,根本无法担当大任,最终家族便会从他这里开始衰败!这种例子实在是太多,所以面对问题,面对不公时,我们完全不必丧气,我们可以向张郃学习,不断的打磨自己,不断的熬下去,争取多活几年,机会一定会到来!即便机会不来,也可以在他们的坟前去喝酒,别有一番风味!

三、高览急于表现,急于证明自己

生活和工作都是一个长期行为,不是一个短期行为,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细水长流的道理,不要急于表现,急于证明自己!高览之所以会默默无闻,就是不懂得这个道理!

穰山之战中,高览和张郃负责伏击刘备,为了抓住刘备,获得首功,高览选择埋伏在前面,并成功地拦住了刘备。然而正当高览想要拿下刘备时,赵云却冲了出来,将其一回合秒杀,令众人大惊。就这样,堪比许褚的高览,竟稀里糊涂地死在了赵云的偷袭之下,彻底失去了证明自己的机会!

试想一下,如果当初高览不急于表现,不急于立功证明自己,他怎么可能会遭到赵云的突袭?刘备这种主公的身边,怎么可能没有一两个顶级高手?若高览像张郃一样,居于后方,和赵云硬碰硬,以他的实力,估计赵云短时间内是很难击败他的吧?所以说啊,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没必要操之过急,要懂得细水长流的道理,当我们自己做得足够好时,一切都会变好!

结语

总的来说,高览和张郃一起投靠曹操后,之所以张郃成了名将,而高览默默无闻,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一、张郃比较会看形势,懂得顺势而为;二、张郃任劳任怨,熬死了那些比他更优秀的人才;三、高览行事操之过急,最终遭遇大祸!

事实上,细品高览和张郃的经历后,我们应该能明白不少的道理,也希望这些道理能够帮助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标签: 张郃曹操高览

更多文章

  • 顾荣:西晋末年大臣、名士,拥立司马氏政权南渡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顾荣,西晋

    顾荣(?-312年),字彦先,吴郡吴县人,西晋末年大臣、名士,也是拥护司马氏政权南渡的江南士族领袖。孙吴丞相顾雍之孙、孙吴宜都太守顾穆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顾荣弱冠时仕于孙吴,与纪瞻、贺循、闵鸿、薛兼并称“五俊”。吴国灭亡后,与陆机、陆云一同入洛阳,号称“洛阳三俊”。初

  • 管仲春秋第一相的称呼是怎么来的?一生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管仲,春秋

    提起管仲这个人,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他在齐国实施的一系列改革,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管仲通过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及用人上一系列措施,使得齐国走上春秋“五霸之首”。“华夏第一相”并非浪得虚名管仲号称华夏第一相。此人乃春秋时期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是春秋时期法

  • 历史上高长恭为何会选择自杀?愿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高长恭,南北朝

    高长恭是北齐世宗文襄帝的第四子,,封为兰陵王。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北齐高纬继位后,虽然政局不稳,但有堂兄弟兰陵王高长恭替他出生入死,保家卫国,国家还算稳定。高长恭是北齐宗室最优秀代表,他不仅生得“貌柔心壮,音容兼美”,还骁勇善战,很有谋略。说到他天下无双的好姿

  • 李侍尧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侍尧,清朝

    李侍尧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人物,他其貌不扬,却很有本事,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李侍尧(?一1788年),汉军镶黄旗人,是清乾隆时期的重臣,出身于官宦之家,二等伯李永芳的四世孙,父亲是户部尚书李元亮。李侍尧值得给读者朋友聊聊,他经历了充当朝廷重臣、因贪污受贿判处监斩候、皇帝重新加以重用的过程

  • 乾隆临死前为何告诫嘉庆不要杀和珅 和珅死后十五年嘉庆才明白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乾隆,和珅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告诉儿子不要杀和珅,可嘉庆却不听,15年后才明白父亲的苦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和珅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因各种影视剧给现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油嘴滑舌、贪污受贿等各种不好的行径在他身上都能找到。不过,在官场上他却是一个政治高手,多年来一直备

  • 彭羕:东汉末年官吏,他为何被逮捕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彭羕,东汉

    彭羕(184年-220年),字永年,广汉(今四川广汉北)人。东汉末年官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彭羕起初在益州任书佐,但后来其他人向益州牧刘璋诽谤他,刘璋于是以“髡钳”(剃去头发和胡须,并戴上刑具)处罚他,并且贬奴隶。此时刘备入蜀,彭羕想投靠刘备,于是去见庞统。庞统和他会面后很

  • 李世民在处理李承乾的时候 李世民为什么要选择上策而不是其他选择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李承乾

    李世民如何处置李承乾方为上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作为唐高祖李渊的次子。虽然其因为并非长子而无缘太子之位,但由于其在唐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手下人才济济。所以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用武力夺取了本应是兄长

  • 项羽自刎后虞姬也跟着殉情了吗 事实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项羽,乌江

    对项羽乌江自刎后,虞姬决然殉情,事实果真如此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西楚霸王项羽和宠妾虞姬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被世人口口称颂、惋惜慨叹,还被许多戏曲家和音乐家编绎成了凄美的文艺作品,一如京剧名段《霸王别姬》、又如歌手屠洪刚的经典成名曲《霸王别姬》。面对垓下之围,项羽自当于

  • 曹操七个女儿都嫁给了同一个男人 这个男人到底有多优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操,女儿

    曹操有7个漂亮女儿,为何都嫁给了同1个人?他是谁如此优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浪淘沙》回首三国历史,称得上英雄者寥寥数几,魏武帝曹操称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确实并非虚言。但是比起屡战屡败的刘备,曹操

  • 秦宓: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学者,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宓,蜀汉

    秦宓(mì)(?-226年),字子敕。广汉郡绵竹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学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宓善舌辩。早年仕于益州牧刘璋麾下,后降刘备。刘备伐吴时,秦宓劝阻,刘备大怒,欲杀秦宓。因诸葛亮及时求情,才保住性命,仅被下狱,后被释放,拜左中郎将、长水校尉。吴蜀同盟后,孙权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