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朱元璋是如何评价徐达的?有何深意

历史上朱元璋是如何评价徐达的?有何深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886 更新时间:2023/12/21 1:11:16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徐达算得上是朱元璋功臣里面,功劳最大的。虽然徐达在朱元璋第一次封“公”的六个人中,排在李善长之后,位居第二。但是死后被追封为“王”的六个人中,徐达则排在“六王”之首。

徐达功劳这么大,但是他在朱元璋的手下,最终竟然能得到善终,这实在是让人不理解的。

关于徐达的死,明代王文禄的史料笔记《龙兴慈记》中说,徐达生了背疽,不能吃蒸鹅。因为蒸鹅是“发物”,吃了这种东西,就会背疽迸发而死。但是,朱元璋偏偏要送蒸鹅给徐达吃。徐达知道朱元璋要自己死,因此含泪吃下蒸鹅,最终果然背疽发作去世。

不过,这种说法,显然是漏洞百出的,是对朱元璋的一种“有罪推断”。因为朱元璋杀过功臣,就感觉他会杀一切功臣。而徐达是功臣中功劳最大的,朱元璋要是不杀他,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

可是,要知道,朱元璋虽然杀功臣,但是,他绝对不会轻易动手,必须要找出这个功臣足够多的犯罪证据,他才会那样做。比如处罚蓝玉,朱元璋为此专门搞了一本叫做《逆臣录》的书,里面全都是关于蓝玉等人的罪状。由此可见,朱元璋是非常害怕别人说他滥杀无辜。尽管这些所谓的“犯罪证据”,很多都是捏造的,但是捏造也要像模像样地捏造一下,他绝对不会轻易杀人。

徐达生了背疽,这一点,朱元璋知道,满朝文武也都知道。生了背疽的人,不能吃蒸鹅,这一点,朱元璋知道,满朝文武也都知道。既然如此,朱元璋为什么还要给徐达吃蒸鹅呢?这不明摆着想杀徐达吗?再说了,就算是吃蒸鹅,也未必就死。万一徐达没死,朱元璋不就白得了一个滥杀无辜的恶名吗?朱元璋会这么笨吗?

很显然,《龙兴慈记》里的说法,是非常不靠谱的。

而且,实际上,朱元璋不但没有杀徐达,反而还对徐达赞赏有加。从追封徐达为“王”,而且让他排位第一,就可以看出对他的赞赏。

再说了,实际上朱元璋不可能把所有的功臣杀完,杀完了所有的功臣,谁来帮他打仗?谁来治理国家?朱元璋正确的做法,就是要在功臣中树立一个榜样,树立一根标杆,让大家跟着他学。这才是一个当权者正确的做法。

实际上,朱元璋就把徐达树立成了百官的标杆,徐达死后,他对徐达的追封,就可以看出他的想法。

朱元璋不但对徐达进行了追封,而且对徐达做出了很高的评价。我们来看看朱元璋是怎么高度评价徐达的:“将军谋勇绝伦,故能遏乱略,削群雄。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这一段话,非常玄妙。读懂了这段话,也就明白朱元璋为什么不杀徐达,以及朱元璋要求大臣们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了。

“受命而出,成功而旋”,意思是说徐达接受命令就出去打仗,打完仗后就回来。这句话有点像废话,但其实并不是。朱元璋所要表达的,就是徐达很听话,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而且,徐达不贪慕兵权。一旦把仗打完了,他就会立刻回来,把兵权交出来。

“不矜不伐”,意思是说他不居功自傲,不觉得自己打了胜仗,就有好大的功劳。也就是说,你是功臣,你不要把自己当“功臣”看,你只能把自己当“臣”看,这样才是功臣正确的举动。

“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说的是不要有贪欲,不能腐败。朱元璋对腐败是最在乎的,大臣不能碰这根弦。

“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这意思有两点:一是“中正”,就是不结党,不要像胡惟庸那样拉帮结派。二是“昭明”,就是对皇帝心地要透明,要无私坦白。不要像李善长那样,暗中与胡惟庸勾勾搭搭,对皇帝藏着掖着。

大家看明白了吧?以上就是朱元璋对大臣们的要求,就是朱元璋给大臣们订立的一个标准。如果大臣们都能做到以上那些,那么,他就可以像对徐达那样,无论生前死后,都会给予极大的优待和赞赏。

标签: 朱元璋明朝

更多文章

  • 贾诩只是被曹魏封为三公 孙权为何断言曹魏要亡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贾诩,孙权

    还不知道:曹丕封贾诩为三公,为何孙权得知后断言魏国要亡?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事实上,在得知曹丕封赏贾诩为三公后,孙权之所以会断言魏国要亡,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看看你都懂了几个。贾诩被封为三公看过三国的朋友,肯定对贾诩不陌生,因为贾诩之谋,堪称一绝,不少英雄好汉都栽

  • 后世是如何评价李沆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沆,北宋

    李沆(hàng)(947年-1004年7月23日),字太初,洺州肥乡人,北宋时期名相、诗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沆登进士第,任将作监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馆。累迁至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辅导太子赵恒(宋真宗)。至道三年(997年),真宗即位,

  • 巴寡妇清是什么人?她组建数千人武装为何没有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秦朝

    秦始皇嬴政,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秦朝这位可以拥有私人武装的女人,叫巴寡妇清。巴寡妇清原名清,是一个生活在2000多年前的巴郡枳县女人,由于在嫁入夫家后不久就守寡,所以被人称作巴寡妇清。她靠着夫家祖上传下来的采炼丹砂技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女企业家。

  • 都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对汉献帝到底有多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汉献帝

    对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对汉献帝到底怎么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曹操相信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电视版的《三国演义》,因为电视改编、文学创作等,曹操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一个“建雄”。而那句话也成为了人们对曹操的印象“宁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但事实上,曹操一生并未说

  • 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要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此举有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三国

    对诸葛亮临死前为何要嘴含七粒米,死前嘴里含米有何用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一生为匡扶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知道诸葛亮的一生都在为匡扶汉室而努力,到死都还在规划着蜀国的未来,电视剧三国演义把诸葛亮之死这一段拍的也是非常有神秘色彩,在诸葛亮最后一次讨伐魏国未能顺利前行

  • 秦国能够崛起是因为商鞅变法吗 真相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国,商鞅变法

    对秦国之所以崛起,首要原因真的是商鞅变法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春秋时期的北方强国,大家想到的无外乎就是秦国、晋国和齐国。其中,秦国在陕西,晋国在山西,齐国在山东,周天子带着一堆小国在河南。这么看来,最尴尬的省份,莫过于河北了。河北被山西和山东夹着,却没有诞生过什么

  • 刘弘基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弘基,唐朝

    凌烟阁是唐代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因“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而闻名于世,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刘弘基是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在李渊起兵初期屡败隋军,首先攻下长安,为唐朝立足关中打下坚实基础。之后他随李世民东征西讨,为唐朝统一天下立下大功。那刘弘基是如何为唐朝效力的呢一,

  • 徐懋功的一生对唐朝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徐懋功,唐朝

    徐懋功,唐初大将,出身于土豪,仗义疏财,富有军事指挥才能。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徐懋功是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为唐朝安定河北,平定江南,横扫漠北立下巨大功劳,是当之无愧的大唐名将。徐懋功对大唐一直忠心耿耿,没有过错,但唐太宗却在临死之前将徐懋功贬黜。那唐太宗为何要贬黜徐懋功呢一,投靠

  • 刘禅都已经登基为帝了 诸葛亮为何还不还政给刘禅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禅,诸葛亮

    还不知道:刘禅已登基称帝,诸葛亮为何不肯还政于他,上朝时还要带甲士百人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史载,刘备在白帝城病危时,曾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乍一听,这是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的一番推心置腹之辞,细究起来其实

  • 吕雉生前就为吕氏一族谋划好了一切,为什么吕氏还是被灭族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吕雉,汉朝

    众所周知吕雉不止是刘邦的妻子,还是一位极其有能力的女政治家,那么这样一个奇女子,生前就为吕氏一族谋划好了一切,为什么在她死后吕氏还是被灭族了?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因为人死灯灭,计划赶不上变化,就像刘邦死前还为儿子刘如意安排好了一切,自认为万无一失,没想到还是被吕后给杀了。本来刘邦是想废掉刘盈太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