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裴潜: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裴潜: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368 更新时间:2023/12/4 20:08:29

裴潜(?-244年),字文行,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人。曹魏大臣。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出身河东裴氏。曹操平定荆州时,裴潜归附曹操并出任丞相府军参谋,历任三县县令,后入京任丞相府仓曹掾,代郡太守。后任沛国相、兖州刺史。曹丕继位之后,出任散骑侍郎、魏郡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荆州刺史,晋封关内侯。魏明帝时出任尚书、太尉军师、大司农、尚书令、光禄大夫,晋封清阳亭侯。在任期间,使得“北边大震,百姓归心”。死后追封太常,谥号贞侯。

人物生平

避乱荆州

裴潜年轻时因避乱来到荆州,刘表待如上宾。裴潜私下里对好友王粲司马芝说:“刘牧非霸王之才,又要以周文王自居,不等多久,就会被打败。”于是南行到了长沙。曹操平定荆州后,任命他为参丞相军事,后出京历任三县县令,又回京任仓曹属。曹操曾问他说:“从前你和刘备都在荆州,你认为刘备的才略如何?”裴潜说:“如果让他盘踞中原,只能生乱而不能治乱;如果让他乘机守住险要之地,足以成为一方之主。”

安定边境

当时代郡大乱,曹操便任命裴潜为代郡太守。乌桓王及首领总共三个人,都自称单于,专权控制代郡的政务,前任太守不能行使其职权。曹操便想授权让裴潜带领精兵前去镇压讨伐,裴潜推辞说:“代郡人口众多,稍有行动便能聚集上万兵马。单于自知放肆横行日久,心里也不踏实。如今多带兵马前去,他们一定会因害怕而拒绝我军入境,兵马带少了他们又不放在眼里。依我看应该用计谋解决问题,而不能用军队来威迫。”于是只身乘车前往代郡。单于惊喜参半,裴潜平静和缓地安抚他,单于和他的部下都摘下帽子,屈膝下拜,以额触地,全部归还了前后几次掠夺的妇女、器械和财物。

裴潜按律诛杀了代郡与单于内外勾结的高官郝温、郭端等十余人,北方边境地区大为震惊,老百姓心归魏室。

裴潜在代郡作了三年太守后,回朝廷任丞相理曹掾。曹操称赞褒奖了裴潜治理代郡的功劳,裴潜说:“我对百姓虽然宽宏,,但对胡人却很严厉。如今谋臣们一定认为我于理过严,于事过宽。其实胡人一向骄横恣肆,管治过宽必然导致松弛散漫,因此只能将他们绳之以法,这就是诉讼纷争所以产生的原因。从现在的形势上判断,代郡一定还会发生叛乱。”听完这番话,曹操十分后悔这么快就让裴潜回来,几十天以后,果然又传来三个单于造反的消息。曹操只得派鄢陵侯曹彰为骁骑将军,前去征伐他们。

中年经历

以后裴潜出京担任沛国相,调任兖州刺史。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大军远在汉中,孙权攻合肥,关羽趁机进犯襄樊地区。汉水流域因为天降暴雨而爆发了“汉水溢流,害民人”的自然灾害。蜀将关羽趁机乘大船进攻,擒于禁、斩庞德,进而将曹仁包围在樊城。当时曹操以朝廷的名义下诏征召裴潜及豫州刺史吕贡等引军赴令,裴潜以为只是这只是一般的召集,于是在收到诏令后只是慢慢地整军。温恢见裴潜毫不知情,便跟他密谈说:“从现在的状况观察,必然是丞相知道襄阳一带军情告急,想要你们立刻引军前往支援了。之所以不下令紧急召集,只是不想让其它地方的守军都受到惊扰动摇而已。此数日内你必然会收到密书催促你立即进军,而张辽等大将亦将会收到召集令。张辽等人久从主公,素来知晓主公的深意,如果你继续像现在这样慢条斯理的整军备战,张辽那些后来才收到召令的军队就会更早的到达战场,那时,你必定要受到责罚!”裴潜听从了温恢之言,立刻留下辎重,下令军队以轻装快速出发。不久后,裴潜果然收到紧急召集的密书,而张辽等人亦果然也被征召,尽如温恢所预料的情况一样。

曹操途经摩陂,对兖州整齐的军阵赞叹不绝,特地对裴潜加以赏赐。

曹丕称帝后,裴潜入朝任散骑常侍,又出京任魏郡、颍川典农中郎将,掌管屯田地区的农业生产、民政和田租。他不断向朝廷举荐人才,从此农官仕途逐渐通达。后调任荆州刺史,赐爵关内侯。

晚年经历

曹叡即位后,裴潜入朝担任尚书。后出任河南尹,转任太尉军师、大司农,封清阳亭侯,食邑二百户。后又入朝任尚书令,进言庄正,量才任官,甄别人品能名实并重,制定判断官府事件的条文一百五十多条。后因父亲去世辞官守孝,拜光禄大夫。

正始五年(244年),裴潜去世,被追赠为太常,谥号贞侯。其子裴秀继承了爵位。裴潜临死留下遗言,命家人为他从俭办丧事,因此坟墓中只置备了一个座位和几件瓦器,其余一无所有。

标签: 裴潜曹魏

更多文章

  • 张居正死后被清算的原因是什么?万历帝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居正,明朝

    张居正,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个声名显赫的历史文化名人。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张居正去世以后,朝中大臣纷纷上书,指责张居正的各种错误。于是万历皇帝上书对张居正进行严查。夺去了万历皇帝曾经赐给张居正的各种玺书、四代诰命,甚至还一度准备对张居正进行开棺鞭尸。虽然最终没有开棺鞭尸,但

  • 刘备看错三个人差点葬送霸业 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三国

    还不知道:刘备一生看错三个人,一个智谋堪比诸葛亮,一个武力三国第一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第一:收容吕布,丧失称霸的绝佳机会。公元195年,在兖州闹腾2年的吕布终于被曹操击败,无家可归的他向南投靠了当时已是徐州之主的刘备,同年袁术因为不满刘备占了徐州发兵来打,于是他率军前

  • 何晏是什么出身?他与司马懿之间有何纠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何晏,三国

    何晏,字平叔。南阳郡宛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三国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上承两汉大一统下启两晋南北朝大分裂,时代变迁总是会催生出无数的英雄人物。今天我们聊聊一个“小人物”,东汉最后一个外戚大将军何进的孙子,曹操的养子兼女婿,著名的美男子——何晏。皇亲贵戚,风

  • 在书法方面钟繇有哪些成就?他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很大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钟繇,曹魏

    锺繇(151-230年),字元常,豫州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省长葛市)人。汉末至三国时期曹魏重臣,书法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锺繇出身颍川钟氏。东汉时期,举孝廉出身,历任尚书郎、黄门侍郎,协助汉献帝东归洛阳,封东武亭侯。后得到掌权的丞相曹操的信任,出任司隶校尉,镇守关中,功勋

  • 荀羡:东汉侍中荀彧六世孙,屡立战功,抚纳降附,甚得众心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荀羡,东晋

    荀羡(322年~359年),字令则,颍川郡颍阴县(今河南省许昌市)人。东晋将领,东汉侍中荀彧六世孙、光禄大夫荀崧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荀羡出身魏晋名门“颍川荀氏”,初娶晋元帝之女寻阳公主,拜驸马都尉,擢为建威将军、吴国内史,升迁北中郎将,世称荀中郎。永和五年,拜徐州刺史

  • 汉武帝登基之后,都重用了哪些跟自己关系亲密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武帝,汉朝

    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所谓秦皇汉武,历史上经常把秦始皇和汉武帝相提并论。一方面固然是秦始皇、汉武帝都是雄才大略,很有作为的帝王;另一方面也说明汉武帝刘彻和秦始皇一样,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人。比如说他奉行奢侈、崇信方士、穷兵黩武,也有人说

  • 徐晃要杀王平被放了一把火 徐晃为什么会狼狈逃走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水之战,徐晃

    还不知道:汉水之战,徐晃要杀王平,王平一怒放火,徐晃为何狼狈逃走?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和刘备争夺汉中,曹操派兵从斜谷小路先取汉水,命大将徐晃为先锋,熟知汉中地理的王平,自告奋勇协助徐晃进兵,曹操任命王平为副先锋,协助徐晃。然而,到了汉水之后,徐晃和王平在作战计划上

  • 王凌是什么出身?发动反叛之后又为何要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王凌,三国

    曹魏后期,由于司马氏夺权专政,曾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了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史称“淮南三叛”。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嘉平三年(251年),曹魏太尉王凌不满司马懿专权而在淮南筹谋起兵反抗。但王凌还没起兵,就在司马懿的震慑下主动乖乖投降。既然王凌明知道曹

  • 陈济:明朝时期史学家,他为何被称为两脚书橱?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陈济,明朝

    陈济,明朝史学家,今属江苏常州人,陈洽兄。以布衣召为《永乐大典》的都总裁。书成,授右春坊右赞善,为皇太子所重,五皇孙皆从受经。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物生平陈济自幼博学强记,读书过目能诵。口诵手钞,经史百家无不贯通,时称“两脚书橱”。洪武十八年(1

  • 曹冲真的是病死还是被谋杀的 曹丕会是凶手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丕,曹冲

    对称大象的曹冲是被谋杀的吗?凶手真的是曹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都知道曹操很喜欢曹冲,还想把自己的位置传给曹冲,但可惜的是曹冲12岁就去世了。不过,对于曹冲的真正死因,却众说纷纭。曹冲真的是病死还是被谋杀的?其实仔细想想,感觉曹冲根本威胁不到曹丕和曹植,他们两个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