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书法方面钟繇有哪些成就?他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很大

在书法方面钟繇有哪些成就?他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很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601 更新时间:2023/12/18 20:03:07

锺繇(151-230年),字元常,豫州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省长葛市)人。汉末至三国时期曹魏重臣,书法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锺繇出身颍川钟氏。东汉时期,举孝廉出身,历任尚书郎、黄门侍郎,协助汉献帝东归洛阳,封东武亭侯。后得到掌权的丞相曹操的信任,出任司隶校尉,镇守关中,功勋卓著,被比为萧何。累迁前军师。曹操受封魏王时,任魏国大理卿、相国等职。曹魏建立后,拜廷尉卿,再迁升为太尉,位列三公之首。魏明帝时晋升太傅,封定陵县侯。太和四年(230年),锺繇去世,谥号为“成”。正始四年(243年),配享魏武帝曹操庙庭。

锺繇擅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推动了楷书(小楷)的发展,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后世尊为“楷书鼻祖”。他与书圣王羲之并称“钟王”。南朝庾肩吾评其书为“上品之上”;唐朝张怀瓘《书断》评为“神品”。

主要影响

书法

锺繇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兼工,其书法古朴、典雅,字体大小相间,整体布局严谨、缜密。张怀瓘《书断》说:“元常真书绝世,乃过于师,剐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他写得最好的是楷书,《宣和书谱》评价说:“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

锺繇所处的时期,正是汉字由隶书向楷书演变并接近完成的时期。在完成汉字的这个重要的演变过程中,锺繇继往开来,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一方面他能适应时代潮流,善于学习民间出现的新书体;另一方面他勤奋学习,善于思考与钻研。

据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说:蔡邕受于神人,而传与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锺繇,锺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王献之。

由此可见,锺繇是蔡邕书法的第二代传人。其实,锺繇的书法艺术之所以取得巨大艺术成就,并不限于一家之学。据宋代陈思《书苑菁华》记载,锺繇少年时就跟随刘胜学习了三年的书法,后来又学习曹喜、刘德升等人的书法。因此,锺繇与任何有成就的学者一样,都是集前人之大成,刻苦用功,努力学习的结果。

另据《书苑菁华》记载,锺繇临死时把儿子钟会叫到身边,交给他一部书法秘术,而且把自己刻苦用功的故事告诉钟会。他说,自己一生有三十余年时间集中精力学习书法,主要从蔡邕的书法技巧中掌握了写字要领。在学习过程中,不分白天黑夜,不论场合地点,有空就写,有机会就练。与人坐在一起谈天,就在周围地上练习。晚上休息,就以被子作纸张,结果时间长了被子划了个大窟窿。见到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自然景物,就会与笔法联系起来,有时去厕所中,竟忘记了回来。这说明了锺繇的书法艺术确实是自己勤学苦练的结果。

在苦练的同时,锺繇还十分注意向同时代人学习,经常与曹操、邯郸淳、韦诞、孙子荆、关枇杷等人讨论用笔方法问题。锺繇不但自我要求严格,对于弟子门生也同样以严要求。对于儿子钟会,也常常百般劝诫,钟会最后也取得了巨大成就,锺繇、钟会父子被人们称为“大小钟”。

锺繇的书体主要是楷书、隶书和行书,南朝刘宋时人羊欣《采古未能书人名》说:“钟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押书,相闻者也。”所谓“铭石书”,即指正楷,“章程书”即隶书(八分书),“行押书”指行书。锺繇书法真迹到东晋时已亡佚,人们今天所见到的要么为临摹本,要么系伪书。一般地认为有“五表”、“六帖”、“三碑”。

“五表”指《宣示表》《荐季直表》《贺捷表》(又名《戎路表》)、《调元表》《力命表》。这是现存锺繇书法艺术性最高的作品,但都不是锺繇的真迹。褚遂良《晋右军王羲之书目》说,《宣示表》是唐代所传王羲之临本。因王羲之亦为书法大家,所以他临摹锺繇的真迹非常成功,从中可以看到锺繇书法的情况。《宣示表》真迹据王羲之曾孙王僧虔《书录》说:“太傅《宣示》墨迹,为丞相始兴(王导)宝爱,丧乱狼狈,犹以此表置衣带。过江后,在右军处,右军借王修,修死,其母以其子平生所爱纳诸棺中,遂不传。所传者乃右军临本。”

《调元》《力命》《贺捷》三表,也是后人临本,但成就亦较高。《荐季直表》可信性最强,在唐宋时期由宫中收藏,周围印有唐太宗李世民“贞观”玉玺,宋徽宗赵佶“宣和”、宋高宗赵构“绍兴”,以及清高宗“乾隆真赏”等御印,说明它曾经由以上各帝御览。后几经辗转,毁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今仅存其影印件。《荐季直表》艺术成就很高,元代陆行直赞美此表“高古纯朴,超妙入神,无晋、唐插花美女之态”,为“无上太古法书,天下第一妙迹”。

“六帖”指《墓田丙台》(简称《丙舍帖》)、《昨疏还示帖》(简称《还示帖》)、《白骑帖》《常患帖》《雪寒帖》《长风帖》(其后半部分又名《安厝帖》)。“六帖”全部为临本,《丙舍帖》《还示帖》,成就较高,也较接近钟体,是上乘之作。至于《白骑帖》等四种则经多人辗转临摹,已远离钟体。

“三碑”是《汉乙瑛置百石率史碑》(简称《乙瑛碑》)、《魏上尊号碑》、《受禅碑》,这些全为刻本,是否锺繇所作已无从考证。《乙瑛碑》有宋人张稚圭石刻记云:“后汉钟太尉书”,但此碑立于东汉永兴元年(153年),此时锺繇只有三岁,显然是误传。

历代对锺繇的书法评价极高。梁武帝撰写了《观锺繇书法十二意》,称赞锺繇书法“巧趣精细,殆同机神”。庚肩吾将锺繇的书法列为“上品之上”,说“钟天然第一,工夫次之,妙尽许昌之碑,穷极邺下之牍”。张怀瓘更将钟书列为“神品”。此外,宋岑宗旦、清刘熙载等都给以极高评价。

锺繇的书法理论,散见于有关书论内。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关于用笔方面的论述。卫恒《四体书势·隶势》载锺繇语曰:“鸟迹之变,乃惟左隶,(益蜀)彼烦文,从此简易。焕若星辰,郁劳云市”,此语见于《初学记》,内容主要谈隶书的演变及其笔法。张彦远《法书要录》收有梁武帝《观锺繇书法十二意》,所谓十二意指平、直、均、密、锋、力、轻、决、补、损、巧、称。主要也是指用笔方法、间架结构等。

锺繇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历来都认为他是中国书史之祖。他在书法史上首定楷书,对汉字的发展有重要贡献。陶宗仪《书史会要》云:“钟王变体,始有古隶、今隶之分,夫以古法为隶,今法为楷可也。”锺繇之后,许多书法家竞相学习钟体,如王羲之父子就有多种钟体临本。后张旭、怀素、颜真卿、黄庭坚等在书体创作上都从各方面吸收了钟体之长、钟论之要。

总而论之,锺繇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和东汉的张芝被人合称为“钟张”,又与东晋书圣王羲之被人并称为“钟王”。对于汉字书法的创立、发展、流变都有重要作用。

政治

锺繇在丞相曹操掌权时以司隶校尉出镇关中,协调马腾韩遂诸将,输送物资支持曹操的征战,为后方的稳定做出贡献,被曹操比为西汉开国功臣萧何。

曹操执政时,下令让众臣公平地议论关于死刑可以改行宫刑的设想。锺繇认为:“古代的肉刑,经历了圣人的设置,应该再次施行,以代替死刑。”议论的人认为肉刑不是使民众愉悦的方法,于是作罢。到了魏文帝时,重新下诏说:“大理想恢复肉刑,这确实是圣王的法律,各位公卿应当好好地共同讨论这个建议。”商讨未定,恰逢战事起,于是又停止了讨论。魏明帝太和年间,锺繇再次上疏,请求恢复肉刑,参加这次讨论的有一百多人,其中意见与王朗相同(认为不宜恢复肉刑)的人居多。而曹叡以吴、蜀尚未平定为由,暂停了这次讨论。

标签: 钟繇曹魏

更多文章

  • 荀羡:东汉侍中荀彧六世孙,屡立战功,抚纳降附,甚得众心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荀羡,东晋

    荀羡(322年~359年),字令则,颍川郡颍阴县(今河南省许昌市)人。东晋将领,东汉侍中荀彧六世孙、光禄大夫荀崧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荀羡出身魏晋名门“颍川荀氏”,初娶晋元帝之女寻阳公主,拜驸马都尉,擢为建威将军、吴国内史,升迁北中郎将,世称荀中郎。永和五年,拜徐州刺史

  • 汉武帝登基之后,都重用了哪些跟自己关系亲密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武帝,汉朝

    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所谓秦皇汉武,历史上经常把秦始皇和汉武帝相提并论。一方面固然是秦始皇、汉武帝都是雄才大略,很有作为的帝王;另一方面也说明汉武帝刘彻和秦始皇一样,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人。比如说他奉行奢侈、崇信方士、穷兵黩武,也有人说

  • 徐晃要杀王平被放了一把火 徐晃为什么会狼狈逃走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水之战,徐晃

    还不知道:汉水之战,徐晃要杀王平,王平一怒放火,徐晃为何狼狈逃走?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和刘备争夺汉中,曹操派兵从斜谷小路先取汉水,命大将徐晃为先锋,熟知汉中地理的王平,自告奋勇协助徐晃进兵,曹操任命王平为副先锋,协助徐晃。然而,到了汉水之后,徐晃和王平在作战计划上

  • 王凌是什么出身?发动反叛之后又为何要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王凌,三国

    曹魏后期,由于司马氏夺权专政,曾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了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史称“淮南三叛”。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嘉平三年(251年),曹魏太尉王凌不满司马懿专权而在淮南筹谋起兵反抗。但王凌还没起兵,就在司马懿的震慑下主动乖乖投降。既然王凌明知道曹

  • 陈济:明朝时期史学家,他为何被称为两脚书橱?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陈济,明朝

    陈济,明朝史学家,今属江苏常州人,陈洽兄。以布衣召为《永乐大典》的都总裁。书成,授右春坊右赞善,为皇太子所重,五皇孙皆从受经。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物生平陈济自幼博学强记,读书过目能诵。口诵手钞,经史百家无不贯通,时称“两脚书橱”。洪武十八年(1

  • 曹冲真的是病死还是被谋杀的 曹丕会是凶手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丕,曹冲

    对称大象的曹冲是被谋杀的吗?凶手真的是曹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都知道曹操很喜欢曹冲,还想把自己的位置传给曹冲,但可惜的是曹冲12岁就去世了。不过,对于曹冲的真正死因,却众说纷纭。曹冲真的是病死还是被谋杀的?其实仔细想想,感觉曹冲根本威胁不到曹丕和曹植,他们两个都没

  • 荀灌:晋朝平南将军荀崧之女,突围救父之事为诗人所乐道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荀灌,西晋

    荀灌(约303年~?),西晋时期人物,晋朝平南将军荀崧的女儿,荀彧的五世孙女。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兴三年(315年),奉长安所遣征南大将军、监荆、梁、益、宁四州第五猗之命,杜曾率领一万兵马围攻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到了城中几乎粮尽的时候,荀崧打算派人到襄阳求援。当时13

  • 卢谌留下了哪些作品?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卢谌,晋朝

    卢谌(284年~351年),字子谅,范阳涿人。晋朝文学家,曹魏司空卢毓曾孙,西晋卫尉卿卢珽之孙,尚书卢志长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范阳卢氏。清敏有才思,初任太尉掾。永嘉之乱后,随父投奔姨父并州刺史刘琨,途中为汉赵刘粲所掳。辗转来到并州,拜司空从事中郎。并州失守后

  • 武则天登上皇位后选择李显作为接班人,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则天,唐朝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附姑于庙者也。武则天晚年作出了立子不立侄的决定,狄仁杰的这句话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诞生过很多文韬武略的帝王,但如果要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帝王,恐怕非武则

  • 杨仪当初要是投降曹魏的话 杨仪会被封为什么官职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杨仪,曹魏

    杨仪如果投降曹魏,会被封什么官职?能否超过黄权?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率军与司马懿对峙一百多天后,病死在五丈原军中,诸葛亮死后,由杨仪率军平安撤回。本来杨仪以为,他带领蜀汉大军撤回之后,立有大功,肯定会被重用,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