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托孤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备遗言真的是装的吗

刘备托孤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备遗言真的是装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320 更新时间:2024/1/17 17:51:07

刘备托孤遗言暗藏玄机,难道他都是装的?诸葛亮真的中计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曾经听过人讨论一个问题:刘备究竟有什么好,怎么会让诸葛亮这样的人一生效忠于他,而且从未有过二心,他们的君臣关系当真就那么好吗?

对此大家议论纷纷,有些人觉得,刘备是三国时期那几个英雄中最弱的一个,武功才智都不如曹操等人,还总喜欢逃跑,所以他根本不值得诸葛亮对他这么好,可能诸葛亮哪根筋搭错了。

不过也有人专门搜集了大量的资料,来表明刘备是值得诸葛亮为他一生效忠的。

首先,诸葛亮这个人,不用说,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高风亮节、尽忠职守、鞠躬尽瘁的人,或许忠诚就是他的天性使然,不过我们先不谈诸葛亮的人格,单单说刘备值不值得吧。

图片:诸葛亮效忠刘备剧照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够长久维持下去,而且还保持得很好,无非就是两点:要么有情义,要么有利益。最好的情况就是两者都有,而刘备,恰恰就把这两个东西都毫无保留地给了诸葛亮。

在建安十二年的时候,诸葛亮正值27岁,还是个普通的年轻人,而在当时,刘备身为汉室宗亲,居于左将军之位,身份何等尊贵?却屈己下人,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后来二人关系十分亲密,连关羽张飞都嫉妒。

刘备对诸葛亮是绝对信任的,建安二十四年,刘备成为汉中之王,然而上汉帝表里面,真正有权有势的人当中,排在首位的就是诸葛亮,其次才是关羽和张飞。

刘备称帝后,就让诸葛亮当丞相,章武三年,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让刘禅待诸葛亮如同父亲一般看待。刘禅上位后,诸葛亮既是丞相,又是录尚书事,还担任益州的最高长官和中央地方的监察官,同时自己也被封为琅邪的县侯。

关键是刘禅还视诸葛亮如半个父亲,最重要的是,诸葛亮获得这一切的时候他才四十岁出头,刘备给了他如此的待遇与情分,怎么不值得让诸葛亮为其一生效忠呢?

图片: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剧照

然而许多人还是抓住了一些漏洞,比如他们从刘备的遗言当中发现了端倪,觉得刘备临终前跟诸葛亮说的那番话就是阴谋,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一起往下看吧。

先从刘备失荆州说起,这个事件也是蜀国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刘备见到自己的二弟关羽被杀,而荆州也被占领,他非常气愤,不顾所有大臣的反对,打着要为关羽复仇的名义去讨伐东吴,结果兵败了,刘备积郁成疾,在白帝城撒手人寰。

但是在他离世之前,早已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所以托孤当时他最信任的诸葛亮,其实还有李严,这里就不提他了。这个事件被命名为白帝城托孤,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

不过,有些人认真诵读了《三国志》,发现刘备在托孤的时候,说的那番话暗藏玄机,才知道刘备此人也是相当有智慧的,临了也能紧紧抓牢诸葛亮的心,那他到底说了什么呢?

刘备对诸葛亮只说了短短几句话,当真是没有一丝漏洞,他和诸葛亮一起工作多年,早就把诸葛亮的为人摸透了,他知道自己马上要离开人世,但他儿子刘禅是平庸之辈,肯定不是诸葛亮的对手。

所以如果在这个时候将诸葛亮舍弃掉,那么自己苦心经营一辈子的事业将尽毁,而自己复兴汉室的心愿也会不了了之,所以诸葛亮必须得留下,如何把诸葛亮和刘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才是当务之急,如何让刘禅顺利坐稳帝王宝座,这是刘备觉得最重要的一件事。

图片:刘备交待刘禅遗言剧照

刘备一生都精于帝王权术,他想来想去,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对国家和少帝的忠心,这样全天下的人都可以监督诸葛亮了,所以他才公开托孤,就是为了让消息传开,传得越广越好。

他说的第一句话,就用曹丕这个反面例子来打消诸葛亮任何想上位的想法,因为刘备一直觉得曹丕是个小人。刘备之前一直没称帝,主要原因就是汉献帝还在,他不能篡位夺帝,而且他还打的是复兴汉室的口号。

然而曹丕的脸皮可厚了,他直接公众宣布是汉献帝自愿把皇位禅让给他,所以自己深受重托得上位了,刘备从来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人,所以他觉得曹丕就是乱臣贼子,所以他又打着替天行道的名义将曹丕灭了,自己称帝。

那么,刘备既然那么讨厌曹丕,却将诸葛亮说成是曹丕的十倍,不是骂诸葛亮吗?其实不然,刘备说的是诸葛亮的才华是曹丕的十倍,然而刘备真的觉得曹丕有才华吗?

这个就不怎么重要了,毕竟在这么危急的时刻,刘备只能利用曹丕来达成自己的目的了,因为他又不能直接说出自己对诸葛亮的担心,但也不能抛弃诸葛亮的才华,所以这是最好的办法。那么,像诸葛亮这么聪明的人,难道听不出刘备的言外之意吗?

他当然能明白刘备什么意思,他知道刘备在用以退为进的办法让自己效忠于蜀国,他也太明白刘备现在焦急和不安的心情,所以他说出了刘备最想听到的回答,愿意拼尽一生去辅佐后主。大家都知道,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忠君爱国。

说完这些后,诸葛亮在今后不仅要效忠于蜀国,也要效忠于刘禅,如果做不到,就是对儒家思想的亵渎,会被治大罪,诸葛亮这么严于律己的人,不会冒这样的风险。

图片:诸葛亮听着刘备托孤剧照

如果单单只看白帝城托孤这个事件,其实主人公是刘备,对于诸葛亮,我们不会有太深的印象,也不知道他的内心到底在想什么,但是,只看他最后给刘备那句坚定的回答,就能知道他对刘备的情义有多深。

他在现场,一定能深刻感受到刘备内心有多惶恐,其实刘备也不是不信任他,而是刚好处在那么危难的时刻,他也没办法保证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毕竟世事无常。

然而在后来,诸葛亮已经在自己写的《出师表》里表达过对刘备的感激之情,他真的是打从心底里愿意效忠刘备的。

所以具体说刘备托孤遗言中是否含有阴谋论,我们单单从一句有关于曹丕的话不足以判断,我们不能仅仅通过这一句话,就把刘备以及诸葛亮之间几十年的情义都磨灭掉,也不能通过这一句话就断定这两人之间的君臣关系的好坏,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特别复杂的,不能简单通过一件事来决断。

所以我更愿意相信,刘备只是在弥留之际展现出自己人性的弱点了,他确实担忧自己儿子和国家的未来,但是他的理智还是相信诸葛亮的,而诸葛亮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品行,同时也因为刘备对他的义,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去报答刘备的这一份信任与恩情。

标签: 刘备托孤

更多文章

  • 后世对晏殊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晏殊,北宋

    晏殊(别名晏元献,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晏殊14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兵部尚书。其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一生

  • 孙权作为东吴的创始人 孙权为何偏安江东不去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权,东吴

    对东吴政权创始人孙权,为何宁愿偏安江东,不愿去统一天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提到三国时期,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三足鼎立,也就是刘备,曹操,孙权,三人三分天下。但是事实上来说,江东基业并非是孙权一人所打下的,此人更多的是他父亲孙坚以及兄长孙策的继承者。但是不要因此就小觑了孙

  • 包拯临死前对展昭说了什么 展昭为何会消失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包拯,展昭

    对包拯临死前对展昭说了句话,为何展昭消失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素有包青天美誉的包拯,刚正廉洁,断案如神,深受百姓尊敬爱戴。包拯因不畏强权,坚持正义,自然免不了得罪权贵和绿林贼匪。包拯在查案中,遭遇刺客,便是常有的事。而包拯每次遇险,都能逢凶化吉,其中必然少不了展昭的功

  • 袁绍原本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袁绍为何会让给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袁绍,汉献帝

    对袁绍有机会接来汉献帝而“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何拱手让给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期的朝廷已然成为了傀儡,宦官专政和外戚专权愈演愈烈,双方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董卓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即位。袁绍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厉害的,他出身汉末名门“汝南袁氏”,自高祖父袁安起,四

  • 十大猛将除了五虎大将外 刘备麾下剩下的五个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蜀汉

    还不知道:刘备麾下十大猛将,除了五虎大将之外还有谁?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很多人都很奇怪刘备,这个人后来成为了三大帝国的霸主,但在很多人看来,刘备之所以能够成功,完全是因为他的家人。不管是诸葛亮,又或者后来的五虎将军,他们都为刘备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也使得刘备在历经千辛

  • 康熙削藩才有吴三桂造反 康熙不削藩就没有这事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吴三桂

    康熙如果不削藩,吴三桂会造反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吴三桂与大清之间,本就有派系之争,在大清几乎一统天下的情况下,必然要腾出手来解决这些纷争(三藩问题),所以“三藩之乱”,本质上就是一场“迟到”的决斗。如果当初李自成部下刘宗敏没有强行霸占陈圆圆

  • 历史上赵光义与花蕊夫人、小周后之间到底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光义,宋朝

    赵光义,宋朝第二位皇帝,976年-997年在位。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花蕊夫人和小周后都是末代皇后(或者相当于皇后)。在国家灭亡之后,她们都随末代皇帝到达宋朝的都城开封。这两个人来到开封后,处事态度不太一样,花蕊夫人选择奉迎敌人,小周后选择和敌人抗争。但是两人的结局却都一样,

  • 古代皇帝权力那么大 皇帝为何不能废掉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皇帝

    对为何皇帝明明权力最大,却无法废除自己立的太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皇帝这个位置,在中国古代,代表的往往是至高无上的权威。他们自称是天子,这个身份为他们增加了许多神秘色彩。中国古代是没有足以统一中原的宗教的,对于很多人来说,天就可以指代所有的神明,皇帝作为所谓的天的代表,

  • 明宣宗朱瞻基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他的文化造诣有多高?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宣宗,明朝

    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1425年5月29日—1435年1月31日在位、书画家,年号“宣德”。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明朝,建国凡二百七十六年间,图画情形,非常复杂。明承宋制,复设画院,然规模已改,官职亦殊。惟奕世帝王,尚知奖重。宣德、成化、弘治诸朝之画院,尤称隆

  • 蜀汉向西向南打不是有更多的土地吗 蜀汉为何非要和曹魏叫板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蜀汉,三国

    还不知道:蜀汉为何不向西向南打,占有更多土地,再和曹魏叫板不更好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蜀汉三国统一之后,唯一的目标就是征服曹魏,然后再往北方发展。面对这样的局面,有些人不禁想到:蜀汉为何偏偏要往北方发展,而不往别的地方发展?在其他方面发展,扩大自己的地盘,然后和曹魏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