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权作为东吴的创始人 孙权为何偏安江东不去统一天下

孙权作为东吴的创始人 孙权为何偏安江东不去统一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963 更新时间:2024/1/26 4:01:23

对东吴政权创始人孙权,为何宁愿偏安江东,不愿去统一天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一提到三国时期,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三足鼎立,也就是刘备,曹操,孙权,三人三分天下。但是事实上来说,江东基业并非是孙权一人所打下的,此人更多的是他父亲孙坚以及兄长孙策的继承者。但是不要因此就小觑了孙权,作为三国时期的君主之一,孙权的能力显然也是很强的。

孙权掌握东吴的权柄是在建安五年,这一年他的哥哥孙策遇刺身亡,孙权因此成为东吴之主。此时的孙权年仅18岁,但是小小年纪的孙权就体现了他的不凡。当时孙策刚刚夺取江东,许多地方仍怀有异心。孙策死后孙权执掌江东,许多地方就发生了叛乱。这其中既有宗室作乱,也有通敌联曹,更有甚者公然反叛。再加上此时数万山越人作乱,一时之间,江东竟然是陷入到了内忧外患的境地当中。

面对这样危急的情况,孙权并未慌乱。先是以旧臣张昭为师,同时命周瑜程普等老臣率领兵马消灭了李术的叛乱。制止了宗室内部的动乱之后,又平定山越人。同时孙权广招人才,招募了如鲁肃诸葛瑾,陆逊等一系列人才。

至此江东的动乱正结束,孙权成功掌握了东吴的权柄。随后的数年之间,孙权数次进攻江夏郡,击杀黄祖,吞并此地。在赤壁之战当中,成功击败了来犯的曹魏军队,进而吞并了南郡。此时的东吴相对比于孙策时期的东吴显得更加强大,但是孙权对此仍旧不满意,于是他将目光放在了长江对面的合肥地区。

当时来说曹魏在东吴方向的守备军力其实是不足的,因为诸葛亮数次从汉中北伐中原,直接威胁到了曹魏的关中地区。此时曹魏的大部分兵马都集中在襄樊一线以及汉中防线上,而合肥地区仅仅是有张辽率领的数千兵马。曹魏在这一地区采取的防守策略是坚壁清野,并未派遣许多士兵,于是给了孙权可乘之机。

于是他浩浩荡荡兴兵10万征讨合肥。但是此战也成为了吴大帝孙权的滑铁卢之战。10万东吴军队被张辽800死士冲散了军阵,一路被张辽撵着打回了长江以南。据《三国志》记载:(张辽)冲垒入,至权麾下。险些就直接杀死了孙权,至此,孙权意识到曹魏的防线其实不好对付。于是将自己的目光,转而放向了荆州方向。

恰巧此时由于抽调大量兵马驻守扬州,关羽趁着襄樊地区守备空虚发起了襄樊之战。而此时荆州地区的守卫就空虚了起来,在孙权的支持之下,吕蒙偷袭荆州。最终逼得关羽败走麦城,兵败被杀。

虽然孙权在。逍遥津之战当中面对张辽被打得一败涂地。但是这并不能否认孙权的战略眼光。在赤壁之战当中,如果不是孙权力主与曹魏交战,或许曹操早就能够一统天下了。而对关于荆州的偷袭更是体现了孙权敏锐的战略嗅觉。可见作为一位君主孙权在军事方面还是有一定的水平的。但是曹魏的合肥是孙权心中永远的一个痛,纵观孙权在位这50多年数次北伐,但是他就从来没有攻打下来过合肥这个地方。

青年时期的孙权可谓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在他的统领之下,东吴的版图迅速扩大。不仅仅全取了荆州,还派遣将领向南前往夷州也就是现在的台湾岛。同时与东南亚诸国也建立了长期的外交往来。由此来看,孙权在外交方面做得是相当不错。

但是有一件事情孙权做的有待商榷,那就是立储君这件事情。对于一个政权而言合法合理的继承人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而在其长子孙登逝世之后,孙权的三儿子孙和被立为太子,结果与他的弟弟孙霸产生了矛盾。二人就太子之位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同时也使得东吴朝廷内部开始分化为两个派系,许多官员开始明目张胆地支持孙和或者孙霸,并且在朝廷朝堂之上公然开始争斗。最早孙权希望通过禁止二人与朝廷官员来往以此控制事态的发展。但是这种尝试最终的结局是失败了,太子党与鲁王党之间发生了极大的冲突。双方开始在朝堂上公然指责对方的不是,完全将孙权视若无睹。

但是事实上来说,当时吴国的掌权者仍旧是孙权,太子与鲁王所争夺的不过是储君的位置。但是,随着二人党派之间争斗的不断加深,孙权逐渐意识到自己手中的权柄正在被两个儿子分润。于是亲自下场终止了这两人之间的争斗。

至此之后,孙权意识到都无内部的矛盾,随着太子与鲁王之间的争斗变得愈发尖锐。如果这二人当中的任何一个人地位对东吴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影响,甚至于有可能导致国家四分五裂。于是,最终孙权选择废太子,杀鲁王,另立自己的小儿子孙亮为太子。而由此来看,立储君无疑是孙权人生当中的一个败笔。在他病重的时候,曾经想把孙和召回来再立他为太子,最终在臣子的劝说下并未成行。

晚年的孙权其实是有一些昏庸的,他开始变得刚愎自用,并且看重自己的权柄。当时东吴重臣陆逊写信劝诫孙权,希望能够明确孙和与孙霸之间谁才是未来的东吴继承人。但是此时的孙权。居然认为陆逊是在要挟自己,回信责问陆逊,陆逊因此重病而死。要知道,当时作为东吴老臣的陆逊尚且如此。其他臣子都境遇,由此就能够推断一二。而在立储君事情上的犹疑不定,也导致东吴陷入了一定的动乱当中。

不过,这些晚年的昏庸举动。其实并不妨碍孙权被称之为明君,在他的统治之下。东吴兴修水利减轻徭役,百姓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外交为中国开拓了与台湾地区和海南地区的交集,与东南亚国家开始有所往来,使得中国的南方地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标签: 孙权东吴

更多文章

  • 包拯临死前对展昭说了什么 展昭为何会消失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包拯,展昭

    对包拯临死前对展昭说了句话,为何展昭消失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素有包青天美誉的包拯,刚正廉洁,断案如神,深受百姓尊敬爱戴。包拯因不畏强权,坚持正义,自然免不了得罪权贵和绿林贼匪。包拯在查案中,遭遇刺客,便是常有的事。而包拯每次遇险,都能逢凶化吉,其中必然少不了展昭的功

  • 袁绍原本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袁绍为何会让给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袁绍,汉献帝

    对袁绍有机会接来汉献帝而“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何拱手让给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期的朝廷已然成为了傀儡,宦官专政和外戚专权愈演愈烈,双方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董卓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即位。袁绍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厉害的,他出身汉末名门“汝南袁氏”,自高祖父袁安起,四

  • 十大猛将除了五虎大将外 刘备麾下剩下的五个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蜀汉

    还不知道:刘备麾下十大猛将,除了五虎大将之外还有谁?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很多人都很奇怪刘备,这个人后来成为了三大帝国的霸主,但在很多人看来,刘备之所以能够成功,完全是因为他的家人。不管是诸葛亮,又或者后来的五虎将军,他们都为刘备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也使得刘备在历经千辛

  • 康熙削藩才有吴三桂造反 康熙不削藩就没有这事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吴三桂

    康熙如果不削藩,吴三桂会造反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吴三桂与大清之间,本就有派系之争,在大清几乎一统天下的情况下,必然要腾出手来解决这些纷争(三藩问题),所以“三藩之乱”,本质上就是一场“迟到”的决斗。如果当初李自成部下刘宗敏没有强行霸占陈圆圆

  • 历史上赵光义与花蕊夫人、小周后之间到底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光义,宋朝

    赵光义,宋朝第二位皇帝,976年-997年在位。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花蕊夫人和小周后都是末代皇后(或者相当于皇后)。在国家灭亡之后,她们都随末代皇帝到达宋朝的都城开封。这两个人来到开封后,处事态度不太一样,花蕊夫人选择奉迎敌人,小周后选择和敌人抗争。但是两人的结局却都一样,

  • 古代皇帝权力那么大 皇帝为何不能废掉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皇帝

    对为何皇帝明明权力最大,却无法废除自己立的太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皇帝这个位置,在中国古代,代表的往往是至高无上的权威。他们自称是天子,这个身份为他们增加了许多神秘色彩。中国古代是没有足以统一中原的宗教的,对于很多人来说,天就可以指代所有的神明,皇帝作为所谓的天的代表,

  • 明宣宗朱瞻基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他的文化造诣有多高?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宣宗,明朝

    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1425年5月29日—1435年1月31日在位、书画家,年号“宣德”。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明朝,建国凡二百七十六年间,图画情形,非常复杂。明承宋制,复设画院,然规模已改,官职亦殊。惟奕世帝王,尚知奖重。宣德、成化、弘治诸朝之画院,尤称隆

  • 蜀汉向西向南打不是有更多的土地吗 蜀汉为何非要和曹魏叫板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蜀汉,三国

    还不知道:蜀汉为何不向西向南打,占有更多土地,再和曹魏叫板不更好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蜀汉三国统一之后,唯一的目标就是征服曹魏,然后再往北方发展。面对这样的局面,有些人不禁想到:蜀汉为何偏偏要往北方发展,而不往别的地方发展?在其他方面发展,扩大自己的地盘,然后和曹魏开

  • 汉末三国时期,曹操为何会如何欣赏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汉朝

    曹操素来非常爱惜人才,为了留住人才甚至可以受辱被骂。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蜀汉大将关羽曾有过投降曹操的经历,且在曹操那过得相当不错,因为曹操特别喜欢关羽,“曹公壮羽为人”。并且,在曹操对关羽的态度上,尽显大度之态。在知道关羽有坚定地继续投奔刘备的心思后,不是

  • 三国诸葛三兄弟指的是哪些人?他们分别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三国

    三国中琅琊诸葛氏是比较隐性而又影响深远的家族。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三国魏、蜀、吴,诸葛龙、虎、狗。这是说三国时期,著名的诸葛家族分侍三国,《世说新语》中记载: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於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