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蜀汉向西向南打不是有更多的土地吗 蜀汉为何非要和曹魏叫板

蜀汉向西向南打不是有更多的土地吗 蜀汉为何非要和曹魏叫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898 更新时间:2024/1/27 5:11:57

还不知道:蜀汉为何不向西向南打,占有更多土地,再和曹魏叫板不更好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蜀汉三国统一之后,唯一的目标就是征服曹魏,然后再往北方发展。面对这样的局面,有些人不禁想到:蜀汉为何偏偏要往北方发展,而不往别的地方发展?在其他方面发展,扩大自己的地盘,然后和曹魏开战,岂不是更好?

用这样的问题去询问蜀汉,也是合情合理的,因为这种问题对于东吴而言,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东吴四面环海,只有蜀汉和曹魏交界。以东吴当时的海上技术,根本无法开拓到国外去。可是蜀汉不同,这里东临东吴,北临曹魏,东西两个方向都有大陆,还有人居住,蜀汉为何不去那里发展?

我对此有如下看法。

一、向北扩张是蜀汉发动战争的惟一理由。

蜀汉是一个异族。他们能在巴蜀站稳脚跟,靠的不是实力。

靠的是谁?

一是刘备出身皇室。刘璋虽然也姓刘,但他没有刘备那么明显的皇室血脉(可能有,但他没有说,也没有弄明白自己的出身)。刘备在不断的宣传自己是中山的王爷,这是他在蜀地站稳脚跟的关键。

二是刘备将重振汉室视为自己的使命。刘备东征西讨之,总说要“复汉,还故都”。

而要达到这种目的,就必须要击败曹操,击败他,夺取了他的权力。

刘备之所以能够在蜀国站稳脚跟,并能在蜀地征战,并获得各大世家、文人学者的拥护。

(刘备)

二、北扩与蜀汉君主的政治理想一致。

“重振汉室,还故都”既是蜀汉君主刘备等人的开战理由,又与他们内心的理想相吻合。

他们内心的政治理想是怎样的?这句话的意思,便是“逐鹿中原”。“逐鹿中原”这个词由来已久,是为争霸而准备的,也是每一位想要征服天下的领主的必经之路。如果我们征服了中原,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首都,那么我们就可以称霸世界了。

只是,这些人心里有这样的想法,却没有人会说,因为他们说的话,都是有原因的。就拿春秋战国的那些贵族来说,他们所说的话,都是为了保护周皇室,为自己讨回公道。就拿秦末的那些贵族来说,他们的借口就是要推翻大秦,统一世界,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刘备作为蜀汉的领袖,提出了“恢复汉朝,还故都”的原因。

他们所说的原因,和他们内心深处的理想是一致的,所以,他们才会义无反顾地发起这场战斗。

(诸葛亮的照片)

三、其它方向的发展没有任何用处。

首先,不能再往东方发展了。没有必要往东发展,也没有必要去做。刘备在他即位之后,发起了一场夷陵之争。他当上了帝君,自然要以帝王的姿态,来镇压那些不服他的东吴的小国,这是一个很好的借口。但,即便有这样的借口,也是徒劳的。不仅无法取胜,还会让自己的实力大减。所以,诸葛亮在夷陵之战之后,就决定了仅向北方扩张,不再东进。

其次,不能再往南方发展了。南方是少数族裔聚居的地区。这一带山地茂盛,土壤贫瘠,瘟疫肆虐,寸草不生。不种粮食也就算了,最重要的是,这里的人很多,很不安全。你击败一方,一者可以轻易反击,另一方则是另一方。因此,蜀汉的统治者们,都选择了和平的方式。诸葛亮在南下,孟获“七擒七纵”,他很清楚这一点,但他更多的是安慰。

第三,不能往西部发展。高原的发展,要追溯到唐朝。即便是强大的唐朝,也无法战胜吐蕃,只能通过和其他国家联姻。更别说蜀汉了,他们根本不需要千里迢迢的跋涉到高原上,征服一片无用的地方。

所以,蜀汉大军,只能继续向北方进发。

标签: 蜀汉三国

更多文章

  • 汉末三国时期,曹操为何会如何欣赏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汉朝

    曹操素来非常爱惜人才,为了留住人才甚至可以受辱被骂。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蜀汉大将关羽曾有过投降曹操的经历,且在曹操那过得相当不错,因为曹操特别喜欢关羽,“曹公壮羽为人”。并且,在曹操对关羽的态度上,尽显大度之态。在知道关羽有坚定地继续投奔刘备的心思后,不是

  • 三国诸葛三兄弟指的是哪些人?他们分别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三国

    三国中琅琊诸葛氏是比较隐性而又影响深远的家族。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三国魏、蜀、吴,诸葛龙、虎、狗。这是说三国时期,著名的诸葛家族分侍三国,《世说新语》中记载: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於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

  • 孙权的位置是孙策传的 孙权称帝后为何没有追尊孙策为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孙权,孙策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为何不愿追尊孙策为皇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提到三国时期的历史,大家脑海中第一时间出现的,一定是三国鼎立的魏蜀吴三国。魏蜀两国自不必说,因为这俩是小说三国演义的主角。而大部分人了解三国历史,基本上是通过三国演义。三国演义自然有他通俗易懂的好处,不用像三国

  • 诸葛亮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诸葛亮是真的想消灭曹魏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北伐

    还不知道: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真的是要消灭魏国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香》.杜甫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与政治家,无论是正史《三国志》还是小说《三国演义》,对他的溢美之词从不吝啬,宛若智慧与忠义的化身。纵览其辉煌的一生,所作

  • 明朝三杨之一的杨荣是怎么处理宁夏被围事件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杨荣,三杨

    明朝“三杨”之一的杨荣,一向以警敏通达,善于察言观色而著称,那么他是怎么处理宁夏被围事件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朱棣继位为永乐皇帝后不久的一天晚上,有报告称宁夏那边突然被围了,情况似乎十分危急。当时在内阁当值的是杨荣,所以朱棣便赶紧将其招来,把奏章拿给他看。杨荣看完之后,

  • 明朝末年时期,沐氏族人都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沐家,明朝

    有明一代,皇帝对军权的控制极为严格,不容丝毫染指,但沐氏家族却是一个例外。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云南沐王府的知名度很高,这得益于第一任主人沐英,和最后一任主人沐天波。说到沐英,他不光是朱元璋的义子,还是明王朝建立的开国功臣,曾参与过无数场战役,立下不世之功。后来

  • 常建:唐朝时期诗人,他的诗作有何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常建,唐朝

    常建(708年—765年),唐代诗人,字少府。开元十五年(727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长期过着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天宝中,曾任盱眙尉。常建的现存文学作品不多,其中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较为著名。破山寺即今虞山兴福禅寺,寺中米碑亭,铭刻了宋代书法大家米芾书写的《常少

  • 将领海兰察救驾乾隆有功 他为什么只要一个宫女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乾隆,侍卫

    对清朝著名将领海兰察猎场救驾,乾隆奖赏,却只要胖宫女一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人生在世离不开两个重要的词,智商和情商,智商让我们能够迅速掌握有用的知识,而情商能够让我们的这些知识得到最大的发挥。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在很多时候情商的重要性甚至比智商还要大,这在官场上体现得尤

  • 历史上窦太后有多疼爱刘武?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窦太后,汉朝

    窦太后是汉文帝刘恒的皇后,,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说起来,汉景帝虽然儿子不少,但窦太后却让汉景帝把皇位传给弟弟刘武,而不是传给汉景帝的儿子们,之所以会这样,都是汉景帝自己造成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其一,汉景帝三年的时候,那时汉景帝还没有立太子。有一次,刘武进京去玩,汉景帝热情地款待了刘武。当时窦太

  • 什么是密诏立储?乾隆皇帝对这种制度是什么看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乾隆,清朝

    秘密立储制度是清朝一项独具特色的制度。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自雍正皇帝执政时开始,执行“密诏立储”的方法来决定皇位继承人。此后,清朝的乾隆皇帝、嘉庆皇帝、道光皇帝、咸丰皇帝,均出自“密诏立储”。咸丰皇帝之后的清朝皇帝,不是独子就是无子,“密诏立储”不废而废。是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