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袁绍曹操作为强者为何会失败?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袁绍曹操作为强者为何会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662 更新时间:2023/12/20 0:31:17

在三国时期大大小小的战争不计其数,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是汉末三国时代两场非常重要性的战役,官渡之战后曹操逐渐统一北方中原,赤壁之战则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其实如果仔细分析曹操赤壁之败和袁绍官渡之败,会发现很多惊人相似之处。

都是以弱胜强

官渡之战曹操是弱势的一方,当时袁绍民户百万,带甲十万,整体实力强于曹操。具体官渡之战双方兵力对比来说,袁绍有步卒10万,骑兵1万,而曹操据史书记载是“兵不满万”,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是曹操的兵力肯定少于袁绍。最终曹操顽强的和袁绍对峙超过半年时间,最终通过亲率精兵火烧乌巢,导致袁军大溃,曹操大获全胜。

赤壁之战曹操则成了强势的一方,当时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地区,除了几个边州的割据势力,如韩遂马腾,辽东公孙康,益州刘璋之外。南方的主要敌人就是孙权和刘备了,可以说只要消灭了孙、刘,天下一统就能实现。兵力对比方面,曹操所带北方之兵约三十万,刘表的荆州兵大约十万,周瑜率领三万精兵迎敌,刘备兵力大约一万左右,兵力悬殊巨大。

都是“火”扭转了战局

官渡之战的转折点是曹操火烧乌巢,本来经过长时间的对峙,曹操已经坚持不住了。他甚至写信给荀彧商量撤军的事情,荀彧劝曹操不能撤军,等待时机扭转战局。结果这时,许攸前来投降,献计火烧乌巢,袁军没了粮草才一溃而散。赤壁之战,黄盖用苦肉计诈降,火烧曹操首尾相连的舰船,曹操大败狼狈而回。而且更有意思的是,三大战役的另外一场,夷陵之战也是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击溃刘备。

袁绍、曹操都犯了相同的错误

既然袁绍和曹操在发动战争之时,都是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那么为何最终他们却都失败了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他们都犯了相同的错误,简单总结来说就是心态发生了变化,操之过急,听不进别人的劝谏,一心一意只想着一件事情——统一天下当皇帝!

我们先来看看袁绍,袁绍决定南下讨伐曹操时,袁绍阵营内部是有不同意见的。田丰沮授就坚决反对,虽然当时袁绍的实力是最强的,但是田丰和沮授都主张对曹操“缓图之”。原因有两个:一是曹操毕竟有天子在手,占着政治大义;二是袁绍在和公孙瓒战争中,消耗巨大,所谓“百姓疲敝,仓库无积”。袁绍的后方更稳定,曹操处四战之地,慢慢蚕食曹操才是最合适的战略。然而,急于踏平许都兼并天下的袁绍一意孤行,招致失败。

公元207年曹操征乌桓之后,袁氏势力彻底覆灭,此时曹操的心态和袁绍是一样的。南征荆州,刘琮举州投降,已经没有可以阻挡曹操的力量了。当时贾诩向曹操建议不要操之过急,先稳定新投降的荆州,几年之后,江东可不战而降。程昱断定孙权一定会和刘备联合,然而曹操也犯了和袁绍一样的错误,一意孤行遭遇赤壁之败,让天下统一延后了几十年。

都影响深远

官渡之战前,袁绍可以说是天下最大的军阀,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然而官渡之战后,袁绍失去了压倒性的优势,两年后郁郁而终。而袁绍又在立嗣的问题上废长立幼,导致袁谭袁尚内斗,相互攻伐,给了曹操可乘之机。曹操一步一步蚕食河北,终于在207年彻底消灭了袁氏势力,统一了北方。

赤壁之战也是如此,曹操带着必胜的信心,却遭遇孙权、刘备的顽强狙击,曹操自己也明白统一江南短时间内是不可能了。孙权和刘备则各自发展自己的势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三方较长时间内稳定对峙的局面。也为我们留下了精彩绝伦的三国故事。

袁绍官渡战败,一蹶不振,愤恨郁郁而终;曹操赤壁之败,有生之年,再也没有统一天下的机会。追根溯源,其实都是人心在作怪,俗话说胜不骄,败不馁,但是谁能真正做到呢?袁绍挟灭公孙瓒之势南渡黄河,曹操挟荆州之降饮马长江,彼时这两位都以为天下我有,没有人能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熟不知失败的种子在他们生出这种心态时已开始萌芽,所以他们都丧失了大好局面,留给后人的只有慨叹!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生都有最得意的时候,从袁绍和曹操遭遇官渡、赤壁之败来看,最得意的时候恰恰是你最危险的时候,希望我们每个人能够引以为戒吧。得意时切莫忘形,失意时不能放弃,这才是应该有的人生态度,与诸君共勉!

标签: 袁绍汉朝

更多文章

  • 窦漪房都已经年老色衰了 汉文帝为何没废掉她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文帝,窦漪房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文帝好歹也是九五之尊,他为什么废不掉年老色衰的窦漪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西汉历史上,在吕雉擅政之后还出现了一位一生颇为传奇的女子,就是汉文帝刘恒的皇后窦漪房,她本是一名十分普通的宫女,在刘恒8岁被册封为代王的时候,以随行宫女的身份一同前往封国。谁知道刘恒

  • 历史上对朱熹的评价并不怎么好 朱熹是虚伪的人渣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北宋,朱熹

    还不知道:伟大的思想家朱熹,真是虚伪人渣,还是被人故意抹黑的真君子?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想儒家这一学派除去孔子,最被大家熟知的应该就是朱熹了吧。朱熹在这一方面的造诣也是特别的高,他虽然生活在南宋时期,但是他的思想一直都影响着元明清三个朝代。朱熹的思想并没有比孔子差很

  • 冯太后在南北朝时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冯太后,南北朝

    说到冯太后,可以说独一位,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南北朝时期,是历史上的分裂时期。这一时期,国土分裂,遍地都是君王。(一)冯氏12岁为贵人,24岁为太后冯氏出身北燕皇室,可是在她出生之前,北燕就已经灭国了,并且冯氏也因为家庭的原因,被送到了北魏的皇宫为奴为婢。在皇宫里做宫女的冯氏,因为貌美,被

  • 刘备统一天下后肯定会杀三个功臣 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备,三国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如果统一天下,势必会杀这3个功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想要成为皇帝统一天下,自然要比曹操孙权等人艰辛一些,毕竟他一开始就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以卖草鞋为生。虽然说他是中山靖王之后,皇帝也认了这个皇叔,但是那个时候,中山靖王的后代,少说也有三五百个,这个血统

  • 三国时期孙权都指挥过哪些战役?表现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权,三国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孙权有个外号叫“孙十万”,说的是张辽威震逍遥津,以八百精兵冲击孙权所统带的十万东吴大军。结果吴军大乱,孙权不得不跑到山上躲避张辽的锋芒,后来撤退的时候,孙权又差点被张辽抓住。这对于孙权确实是不堪回首,甚至可以说是耻辱之战,那么孙权的军

  • 崇祯太子被抓之后 多尔衮为何拼命证明他不是真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崇祯,多尔衮

    对崇祯和多尔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崇祯太子被清军抓到后,多尔衮拼命找人证明他不是真太子,为何?朱慈烺是崇祯皇帝的嫡长子,生于崇祯二年(1629年),他的生母是周皇后。按“有嫡立嫡”的祖制,他在一岁时,便被立为太子。崇祯刚当皇帝的时候,大明王朝内忧外患,崇祯忙国事忙得一塌

  • 魏延在正史中的形象怎么样?真的是个反派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魏延,三国

    魏延,字文长,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这是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三国志》中,魏延是作为刘备的部曲跟随刘备到成都的,并不是“卖主求荣”投降过来的。魏延既没有搞过“项庄舞剑”,在雒城之战中也没有抢过功。魏延不但不是这样的人,而且还深得刘备的喜爱。刘备当年和曹操拼死

  • 钟繇:曹魏重臣、书法家,后世尊为楷书鼻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钟繇,曹魏

    锺繇(151-230年),字元常,豫州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省长葛市)人。汉末至三国时期曹魏重臣,书法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锺繇出身颍川钟氏。东汉时期,举孝廉出身,历任尚书郎、黄门侍郎,协助汉献帝东归洛阳,封东武亭侯。后得到掌权的丞相曹操的信任,出任司隶校尉,镇守关中,功勋

  • 朱友恭为何会被朱温除掉?他做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朱友恭,五代十国

    朱友恭为晚唐名将,对朱温忠心耿耿,在助其扩张地盘的过程中立下大功。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天祐元年(904年),朱友恭奉义父朱温之命,杀害了唐昭宗。随后朱温就以朱友恭怠慢军政为由,将其贬官处死。朱友恭是朱温义子,对他忠心耿耿,还奉他之命弑杀皇帝。那

  • 对于秦始皇来说 秦始皇是明君还是暴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明君

    对秦始皇到底是明君还是暴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始皇既是明君也是暴君,但他不是昏君。何谓昏君?荒淫无道曰昏君,昏聩不明曰昏君。昏君并无误国害民之心,昏君只是要满足他们自己的荒唐欲望。比如陈朝后主陈叔宝,写得一手好辞赋,聪敏又伶俐,会玩懂生活,只是不愿意去好好地治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