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冯太后在南北朝时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冯太后在南北朝时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51 更新时间:2024/1/24 4:12:11

说到冯太后,可以说独一位,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南北朝时期,是历史上的分裂时期。这一时期,国土分裂,遍地都是君王。

(一)冯氏12岁为贵人,24岁为太后

冯氏出身北燕皇室,可是在她出生之前,北燕就已经灭国了,并且冯氏也因为家庭的原因,被送到了北魏的皇宫为奴为婢。

在皇宫里做宫女的冯氏,因为貌美,被皇子拓跋濬喜爱。13岁拓跋濬登基,便册封了12岁的冯氏为贵人。

小小年纪就容色倾国,这是冯氏的第一金手指。

历史上,拓跋濬和冯氏的感情很好,甚至在政治方面,拓跋濬丝毫没有避讳冯氏。也是因为拓跋濬的教导,冯氏对于汉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喜欢。

三年后,拓跋濬册封冯氏为皇后,并且过继了一个孩子给冯氏,并册封为皇太子。

那是冯氏成为皇后的第二个月,拓跋濬把儿子拓跋弘立为太子,并且效仿汉武帝刘彻杀母立子,赐死了拓跋弘的生母李夫人

冯氏对待两岁的拓跋弘视为亲子,这样拓跋濬对冯氏更加的喜爱。可是好日子没过多久,25岁的拓跋濬英年早逝,24岁的冯氏成了寡妇。在和拓跋濬相遇的十二年里,拓跋濬还是永远的离开了冯氏。

冯氏每日以泪洗面,甚至在焚烧皇帝的衣物的时候,在火光冲天中,冯氏跳入大火,以身殉夫。

可是因为抢救及时,冯氏成功地活了下来。

可是冯氏再也不是以前的冯氏,经历了生死,跨越了大火,冯氏变成了冯太后。

在拓跋濬死后的第二天,太子拓跋弘继位为皇帝,史称献文帝,冯氏为太后。

此时的孤儿寡母,面对着野心勃勃的大将军乙浑。乙浑准备篡位谋反,可是冯太后派兵镇压,斩杀乙浑。

显露出自己才能的冯太后,宣布自己临朝称制,从此冯太后掌握朝政大权。

不到两年的时间,献文帝生下了长子拓跋宏,冯太后看着长孙,决定退居幕后,不再临朝称制,让献文帝亲政。

这一年献文帝14岁,这一年,冯太后不过掌权18个月。

(二)冯太后想养男宠,皇帝不同意,那就换一个皇帝

一门心思含饴弄孙的冯太后,感觉到了孤枕难眠,所以开始了豢养男宠。

可是献文帝越发看不上冯太后的所作所为,在朝中贬斥了很多冯太后的男宠,提拔自己的人脉心腹。最初,冯太后并没有阻止献文帝,直到男颜祸水李奕的出现。

李奕出身官宦世家,风流俊美,颇得冯太后的喜欢。可是这也让献文帝不喜欢,此时李奕兄长获罪,献文帝将李奕及兄长一起打入死牢,并且赐死。

冯太后痛失男宠,决定重新参政。并且逼迫献文帝禅位,献文帝只好退位。

当时的献文帝本想着将皇位禅让给叔父,但是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只好将皇位禅让给了五岁的儿子拓跋宏,也就是历史上的孝文帝。

孝文帝成了历史上最为年轻的太上皇,时年十八岁。虽然成了太上皇,可是还要干着皇帝的活。并且时不时还要带兵东征西讨,虽然成为了太上皇,可是献文帝在民间的声望,却日益升高。

冯太后害怕献文帝会对自己不利,先下手为强,在献文帝前来请安的时候,强行软禁了献文帝,随后,献文帝驾崩。

冯太后说不是自己杀的献文帝,可是献文帝还是死了,并且莫名其妙。

重新掌权的冯太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诬陷李奕的人处死,并且因此获得了整顿吏治的良好形象。简直是一箭双雕。

此时冯太后为了独揽大权,以叛逆谋反的罪名,诛杀了数百人。

(三)作为政治家,她无愧整个国家和子民

独揽大权的冯太后,开始了自己的政治抱负,扶植培养亲信,这些人里,很多都是冯太后的裙下之臣。

冯太后的男宠,不仅没有误国殃民,还能为冯太后安邦定国,稳定朝堂。更有甚者,在冯太后死后,依旧辅佐孝文帝,绝无二心。

冯太后再一次掌握朝堂之后,将孙子孝文帝带在身边教导,孝文帝也继承了冯太后的高超手段。

冯太后虽然在后宫之事中,为后人诟病,可是在生活中,厉行节约,杜绝了皇宫中的奢靡浪费。

在拓跋濬死后的25年,49岁的冯太后也驾崩了。并在临终前亲自安排自己的身后事,杜绝浪费,务必节俭。

孝文帝感念祖母恩德,将太后的陵墓拓宽六十步,说是太后的规格,其实这已经是皇帝的葬礼规格。

冯太后死后葬在了方山永固陵,并没有和拓跋濬合葬,反而是自己给自己选定了遗址。而孝文帝给自己选定的陵墓地址,不过距离冯太后陵墓一公里处,死后依旧陪伴一生无子无女的冯太后。

冯太后被人称为千古第一后,是因为她有着高超智慧和手腕,纵横捭阖之间,对北魏大肆改革。

作为女人,她一生被爱,一生风流。作为政治家,她无愧整个国家和子民,甚至对后世做出的贡献,都让这个女人在历史上,名留青史!

标签: 冯太后南北朝

更多文章

  • 刘备统一天下后肯定会杀三个功臣 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备,三国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如果统一天下,势必会杀这3个功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想要成为皇帝统一天下,自然要比曹操孙权等人艰辛一些,毕竟他一开始就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以卖草鞋为生。虽然说他是中山靖王之后,皇帝也认了这个皇叔,但是那个时候,中山靖王的后代,少说也有三五百个,这个血统

  • 三国时期孙权都指挥过哪些战役?表现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权,三国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孙权有个外号叫“孙十万”,说的是张辽威震逍遥津,以八百精兵冲击孙权所统带的十万东吴大军。结果吴军大乱,孙权不得不跑到山上躲避张辽的锋芒,后来撤退的时候,孙权又差点被张辽抓住。这对于孙权确实是不堪回首,甚至可以说是耻辱之战,那么孙权的军

  • 崇祯太子被抓之后 多尔衮为何拼命证明他不是真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崇祯,多尔衮

    对崇祯和多尔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崇祯太子被清军抓到后,多尔衮拼命找人证明他不是真太子,为何?朱慈烺是崇祯皇帝的嫡长子,生于崇祯二年(1629年),他的生母是周皇后。按“有嫡立嫡”的祖制,他在一岁时,便被立为太子。崇祯刚当皇帝的时候,大明王朝内忧外患,崇祯忙国事忙得一塌

  • 魏延在正史中的形象怎么样?真的是个反派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魏延,三国

    魏延,字文长,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这是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三国志》中,魏延是作为刘备的部曲跟随刘备到成都的,并不是“卖主求荣”投降过来的。魏延既没有搞过“项庄舞剑”,在雒城之战中也没有抢过功。魏延不但不是这样的人,而且还深得刘备的喜爱。刘备当年和曹操拼死

  • 钟繇:曹魏重臣、书法家,后世尊为楷书鼻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钟繇,曹魏

    锺繇(151-230年),字元常,豫州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省长葛市)人。汉末至三国时期曹魏重臣,书法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锺繇出身颍川钟氏。东汉时期,举孝廉出身,历任尚书郎、黄门侍郎,协助汉献帝东归洛阳,封东武亭侯。后得到掌权的丞相曹操的信任,出任司隶校尉,镇守关中,功勋

  • 朱友恭为何会被朱温除掉?他做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朱友恭,五代十国

    朱友恭为晚唐名将,对朱温忠心耿耿,在助其扩张地盘的过程中立下大功。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天祐元年(904年),朱友恭奉义父朱温之命,杀害了唐昭宗。随后朱温就以朱友恭怠慢军政为由,将其贬官处死。朱友恭是朱温义子,对他忠心耿耿,还奉他之命弑杀皇帝。那

  • 对于秦始皇来说 秦始皇是明君还是暴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明君

    对秦始皇到底是明君还是暴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始皇既是明君也是暴君,但他不是昏君。何谓昏君?荒淫无道曰昏君,昏聩不明曰昏君。昏君并无误国害民之心,昏君只是要满足他们自己的荒唐欲望。比如陈朝后主陈叔宝,写得一手好辞赋,聪敏又伶俐,会玩懂生活,只是不愿意去好好地治理国家

  • 刘谌是什么人?蜀汉灭亡之后他是何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谌,三国

    刘谌蜀汉后主刘禅第五子,三国时期蜀汉北地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炎兴元年(263年),魏将邓艾逼近成都,蜀臣谯周于是力劝后主刘禅投降,蜀汉自此灭亡。但刘禅之子刘谌(chen)却十分有骨气,力劝父亲力战不降。如果刘禅采纳刘谌之策,能否避免蜀汉灭亡呢一,出身皇室刘谌出身蜀汉皇室

  • 作为蜀汉四相之一的董允,有哪些看家本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蜀汉四相,董允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蜀汉“四相”之一董允的故事。董允也算官宦之家,因为祖上曾是益州巴郡江州人,所以父亲董和举家从荆州南郡枝江搬迁到益州。起初跟随刘璋在他手下做事,刘备夺取益州之后依然重用董和,官居掌军中郎将。他少年就和后来的贤相

  • 官渡之战袁绍占据绝对优势 袁绍败给曹操是因为用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袁绍,官渡之战,曹操

    对袁绍有两个顶级谋士,如果被重用官渡之战败的就是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官渡之战是曹操打的最为精彩的一场战争之一,在这场战争中曹操以两万兵力大破袁绍十万大军奠定了自己北方霸主的地位。那么拥有绝对优势兵力的袁绍为何会惨败在曹操手上呢?其中一个最为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袁绍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