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末三国时期太学生发生过几次请愿?分别是在何时?

汉末三国时期太学生发生过几次请愿?分别是在何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061 更新时间:2024/1/2 12:07:47

汉代设立太学之目的,就是要培养国家所需要的治术人才和贤人君子,因此,自太学开设之日起,太学生与政治便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他们年轻、有活力、有理想、有冲劲。青年学生往往也最关心时政,关心国家的的未来和民族的发展,所以在1919年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小编近来读史发现,其实早在东汉末年,也曾经发生过学生运动,那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学生运动了!

东汉末年分三国,由于三国历史的精彩,所以大家对于东汉末年的历史多多少少的有些了解。其实东汉自中期汉安帝之后,由于四周各个少数民族的叛乱,土地的兼并、天灾频发,已经走上了没落的道路。到了末期汉桓帝、汉灵帝时,外戚和宦官相互斗争,贪污腐化,暴虐恣睢,百姓生活困苦不堪,东汉政权已经陷入不可挽回的境地了。所以东汉的青年学生——太学生,看到国家和朝廷的种种混乱、黑暗的景象,经常集会,发表言论,批评宦官的腐败。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的一种大学,是全国最高的教育机构,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清华、北大。太学始设于汉武帝元朔五年,东汉时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城东南的开阳门外兴建太学。东汉非常重视太学的建设,所以到了东汉末年,太学生人数多达三万人。两汉时太学在培养人才和促进文化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政治的腐败,太学生开始参与政治。中国的知识青年第一次出现于政治斗争前线的,就是东汉末年的太学生。面对黑暗的朝政和腐朽的统治,他们感到自己家世的没落和政治前途的暗淡,也觉得政治有改良的必要。

在桓帝末年,这些太学生便出现于政治斗争的前线,他们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政治请愿。第一次是在永兴元年(公元153年),这一次是为了朱穆的案子。根据《后汉书·朱穆传》记载,朱穆在冀州刺史任上,冀州发生饥荒,人民流亡者数十万,而宦官赵忠(十常侍之一)在给父亲下葬时僭越。朱穆作为士大夫,自然看不惯宦官的这种奢侈、浪费的行径,于是挖了赵忠他爹的坟墓,上报朝廷。皇帝听了大怒,把朱穆抓紧监狱,罚做苦工。这件事,引起了太学生的愤怒,于是太学生刘陶等数千人,走到皇宫之前请愿,并上书为朱穆诉冤。

第二次是在延熹五年(162),这一次是为了皇甫规的案子。皇甫规是东汉时期的名将,皇甫规在平定羌人叛乱中立下了功劳,当时朝中的宦官徐璜、左惋于是敲诈皇甫规,向他索取贿赂。皇甫规不给,于是这两个宦官就向皇帝进谗言,所以皇甫规也被判决罚做苦工。太学生张凤等三百余人又一次发动了大请愿,皇甫规因此得到赦免。由此看来,当时的太学生,是以何等英勇的姿态,出现于东汉末年的历史。

太学生因为参与到政治当中,和当时的士大夫集团一道反对宦官政治,遭受到迫害。陈蕃李膺等人反对宦官的黑暗统治,得到太学生的支持和响应,于是太学生也成为党锢之祸的受害者,不少与党人有牵连的人遭到禁锢。熹平元年,太学生被宦官逮捕和囚禁的达一千余人。但是,太学生并没有就此屈服,仍然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实在令人钦佩!

标签: 太学生汉朝

更多文章

  • 袁崇焕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崇祯皇帝为什么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崇祯,袁崇焕

    还不知道:崇祯为什么要杀袁崇焕?看看他犯了哪些错误,导致被杀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太过于自信,爱说大话。崇祯上位后,他唤袁崇焕,并询问了他的计划。袁崇焕甚至说,只要给他足够的马匹和食物,五年内就可以完全战胜他。实际上,根据当时的情况,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之后,一位朋友

  • 襄樊之战中关羽为何会败给徐晃?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关羽,三国

    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襄樊之战爆发,这一战是蜀汉国运的转折点,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封建王朝,北方游牧民族的彪悍与豪迈,与他们生活的地域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古代,北方少数蛮夷,都很觊觎中原肥沃的土地。由于与游牧民族有着广大的接壤地带,很

  • 胤禔被自己的母亲要求赐死,为什么会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胤禔,清朝

    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惠妃出身于满洲正黄旗的名门望族纳兰家族,其父为正五品郎中索尔和,其兄纳兰明珠由于在擒鳌拜一事上立有功勋,因此深得康熙器重,是朝中权倾朝野的重臣。惠妃秀美端庄,性格醇良。再加上出身贵重,因此初入宫

  • 有哪些与曹植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植,曹魏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

  • 张郃与五虎将是一个级别吗 五虎将死后张郃能打败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郃,蜀汉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五虎将死后,蜀国还有人能打败张郃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单就《三国演义》的描写来看,吕布死后,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这蜀国五虎将就是战斗力最强的存在了。虽然曹操、孙权手下也有一帮名将,像张辽、张郃、徐晃、周泰、丁奉等,这些都不如五虎将给力。尤其张郃这家伙

  • 司马越:西晋宗室、权臣,八王之乱的最终赢家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马越,西晋

    司马越(?~311年4月23日),字元超,河内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四弟曹魏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长子(晋书记为次子,然史书未记载司马泰长子,应为笔误)。晋武帝司马炎从兄弟。西晋宗室,晋惠帝至晋怀帝时期权臣,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任

  • 李世民的儿子有十四个 李世民为何会传位给李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李治

    对李世民有14个儿子,却为何要选最平庸的李治当皇帝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立太子多是立长立嫡。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不是长子,虽然是长孙皇后的孩子,但是大皇子李承乾四皇子李泰同样也是长孙皇后的孩子,不论是立嫡还是立长,李承乾和李泰应该是更好的选择,为何偏偏选一

  • 历史上的宫斗到底是什么样的 皇后真的要下场和妃子争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宫女

    对历史上真正的宫斗是什么样?别被电视剧骗,皇后地位太高不屑参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宫剧之所以很受观众的欢迎,尤其是女性观众,是因为看着后宫女王和许多妃子为了利益和皇帝的宠爱而互相争斗,真的很有趣。在清代戏剧中,后宫之争并不比朝廷之上的政治斗争差,也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 诸葛亮和魏延关系怎么样 两人关系真的很好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魏延

    对诸葛亮和魏延的关系究竟如何?如果不好的话,为何各种提拔和偏袒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魏延和诸葛亮的关系,在历史上其实是真的好。感觉诸葛亮北伐的时候,魏延都有点儿带资入组的味道。因为机会太多,照顾太多,提拔太多了。早年魏延名不经传,跟着刘备一起进入益州。谁也想不到,汉中太守

  • 长坂坡之战,赵云如果面对的是曹洪,会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赵云,三国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备兵败当阳,曹操数千骑兵一日夜行军三百里追击,在当阳长坂追上刘备,赵云在乱军中带着刘备的儿子阿斗,在数千大军中横冲直撞,赵云在突围中,杀死曹军将领五十余员,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