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棣最讨厌朱高炽 朱棣为什么还要立他作为太子

朱棣最讨厌朱高炽 朱棣为什么还要立他作为太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508 更新时间:2024/1/28 5:56:50

还不知道:朱棣立他最讨厌的儿子朱高炽为太子的原因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朱棣心里有两个儿子可以作为太子之选,大儿子朱高炽和二儿子朱高煦

对比这两个儿子,大儿子文弱书生,一直不像自己,朱棣特别不喜欢。反倒是二儿子朱高煦,不仅和他秉性脾气特别像,还长高大威猛英勇善战,有好几次在战场上,都是这个二儿子救了自己一命。

人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一点都不玄乎,在几次大的战役中,每当在朱棣处于危准之时,都是二儿子及时赶到,化险为夷,才救了自己的一命。要不怎么说朱高煦天赋异禀呢,他和父亲朱棣分在两处打仗,身在异处,他能感知到父亲身陷危险,有性命之忧时,都能第一时间赶到父亲身边,救父亲于危难之中。

朱高煦剧照

这也是朱棣喜欢朱高煦的重要原因。所以在“清君测”“靖难之役”夺得皇位之后,朱棣在朱高煦面前好几次都透露出想立他为太子。这让朱高煦也十分狂傲,沾沾自喜,居功自傲,时常滥杀无辜。

在朝堂上,朱棣也时常透露出想立朱高煦为太子的想法,文武百官却不答应。按照皇家立法,向来都是立长子为储,如果易储,也只有在长子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时候,才有可能被废。朱高炽不仅没有犯过错,而且功劳也非常显著。

在北京保卫战中,朱高炽充分发挥了他的过人才智,以1万多人的护城部队,抵挡住朱允炆派来的几十万大军进攻,以智取胜,以少胜多,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保住了燕王的老巢北京城,让朱棣的大后方坚不可摧,同时朱高枳也为靖难之役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虽然朱高炽是一介书生,但关键的时候不仅能看出他的领导才能,能统筹全局,有胆有谋,是一个出色的领导者。

朱高炽剧照

在朱棣当上皇帝以后,每一次亲自带兵征伐漠北,坐镇朝廷主事的都是朱高炽,虽不是天子,却行使天子之天命,能够让百官顺应,老百姓安居乐业。朱棣正因背后有这个得力干将,才有精力几征漠北,壮大国威。

朱高炽不仅天资聪明,且十分善良,是得到老皇帝朱元璋认可的。

朱高炽还在少儿的时候,就时常得到朱元璋的夸奖。朱元璋有一次阅兵,派年少的朱高炽去叫集合部队,去了之后久久不见回来。一问才知,将士们都还没吃早饭,怕他们饿肚子,让他们吃了早饭才过来。朱元璋看到他这么关心将士,有爱心,对他赞赏有加。

在洪武时代,朱元璋上朝的时候,时常带着年少的朱高炽,会弄几本奏折让他看看,说说见解,谈谈想法。每每都能得到朱元璋的认可或夸赞,是个治国的料。

朱高炽还有一个王牌,就是他的儿子朱瞻基

朱棣特别喜爱他这个好圣孙,时常带在身边,教他习武射箭,这个孩子不仅善良仁义,而且十分聪慧,能为能武。他希望皇位以后传到他这个好圣孙手里。如果立朱高煦为太子,皇权要想传到他的好圣孙手里,是没有一点可能了。

朱瞻基剧照

相比朱高煦,朱棣反倒觉得他心狠手辣,不得民心了。

对比他这个两儿子,在个人感情上,朱棣更倾向于他的二儿子朱高煦,在治理国家的大理上,他更偏向于朱高炽。

在立储上,朱棣找到大臣谢晋,和他私聊这件事。谢晋说:如果立朱高煦为太子,国家将不久矣,况且朱高炽还有你的好圣孙。

考虑再三,朱棣终于还是立朱高炽为太子,才让明朝有了一个好皇帝朱瞻基。#文史知千年#

标签: 朱棣明朝朱高炽

更多文章

  • 赵云投靠刘备之后并没有大作为,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云,三国

    赵云,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文章。众所周知,刘备手下有五虎上将,他们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在这几人当中,最为特殊的当属赵云,因为他是大众眼里的“杂号”将军。提起赵云,对于他“七进七出”救阿斗的故事我们如数家珍。在小说《三国演义》中

  • 古代王朝都有太监专政 清朝为什么是一个例外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太监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很多朝代都有太监专政,而清朝没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为什么到了清朝却没出现太监干政呢?这就是制度上的问题了。朱元璋认为,只有亲信可靠,他创造了明朝特有的锦衣卫制度,这种特务机构被此后的成祖、宪宗加以继承。胡惟庸案后,朱元璋废中书省,大小事务直接听命于

  • 三国时期孙权与张昭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权,三国

    孙权是三国时期孙吴的开国皇帝,东吴的建立者。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228年,割据辽东的军阀公孙渊上台,魏明帝不听刘晔的劝告,拜其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可公孙渊反复无常,掌权后没多久,就与东吴暗通有无,派校尉宿舒、阆中令孙综向东吴称臣。公元233年,孙权拟

  • 赵破奴曾经用七百骑兵立下赫赫战功,为何最后被株九族?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破奴,汉朝

    在封建社会,匈奴是我们的死对头,为了抗击匈奴,无数英雄好汉奔赴前线。其中赵破奴曾经用七百骑兵就立下赫赫战功,可是为何最后他却被株连九族?赵破奴早年流落匈奴的地盘,多年后归顺汉朝,辗转成为抗击匈奴的主力。赵破奴一生中曾打下许多硬仗,率领七百骑兵就能连灭两国,生擒楼兰王。汉武帝对他非常赏识,因此,尽管最

  • 高览的实力怎么样?刘备为何会如此害怕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高览,汉朝

    高览,本属袁绍部将,后官渡之战淳于琼被曹操击破,与张郃一同投降曹操。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刘备作为三国蜀汉的建立者,一生颠沛流离,但是,经过不懈的奋斗,加上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的辅佐,刘备最终称帝。正史中的刘备,有他英雄的一面,演义中的刘备,更被称为枭雄,甚至能上阵杀敌,在虎牢关

  • 顺治钟爱董鄂妃23岁就去世了 顺治14个孩子是和谁生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顺治,董鄂妃

    顺治只活到23岁,一生只钟爱董鄂妃,那他的14个孩子是和谁生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作为大清入关以来的首位皇帝,爱新觉罗·福临与其最为钟爱的董鄂妃的传奇爱情故事,始终让人感怀动容。而三千佳丽中,如此独饮一瓢水的顺治,为何在他23年有限的生命里,

  • 李沆:北宋时期名相、诗人,以清静无为治国,注重吏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沆,北宋

    李沆(hàng)(947年-1004年7月23日),字太初,洺州肥乡人,北宋时期名相、诗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沆登进士第,任将作监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馆。累迁至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辅导太子赵恒(宋真宗)。至道三年(997年),真宗即位,

  • 诸葛恪: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权臣,他为何变得越发独断专权?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恪,东吴

    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逊,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权臣,大将军诸葛瑾长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恪在陆逊病逝后任大将军代领其兵,之后被孙权任命为托孤大臣之首。孙亮即位后受封太傅,开始掌握吴国军政大权。执政初期革新政治,率军抗击魏国取得东兴大捷颇孚民望。此

  • 司马家族作为百年贵族 最后为什么会被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家族,晋朝

    还不知道:司马家族到底得罪了谁?一个绵延百年的贵族,为啥被灭全族?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三国演义》的影视剧或小说,一说起它,人们就会想到一位经典的人物曹操。他有勇有谋,但身边还有一位文武双全的人,那就是魏国大军师司马懿。他出身于名门望族,在他之前的祖祖

  • 刘备临死前将兵权交给李严 刘备为何不给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诸葛亮

    对刘备临终之前,为何将兵权交给李严,而不交给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作为刘备的智囊,平时,刘备对诸葛亮是言听计从。但,其内心还是对诸葛亮有所顾忌的。刘备深知“功高盖主”四字含义。一但,诸葛亮掌握军权,那整个蜀国就无人可以制衡他。如果,诸葛亮有异心,那蜀国就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