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孙权与张昭之间有何故事?

三国时期孙权与张昭之间有何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667 更新时间:2024/1/14 12:23:06

孙权是三国时期孙吴的开国皇帝,东吴的建立者。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公元228年,割据辽东的军阀公孙渊上台,魏明帝不听刘晔的劝告,拜其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

可公孙渊反复无常,掌权后没多久,就与东吴暗通有无,派校尉宿舒、阆中令孙综向东吴称臣。

公元233年,孙权拟派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等率兵万人,携金银珠宝及九锡之礼,漂洋过海,远赴辽东,加封公孙渊为燕王。

当时,东吴举朝大臣均说公孙渊不可靠,对其恩宠不可太过,派百八十人护送来使足矣。

但是孙权听不进去,见此状,老臣张昭站出来说:“公孙渊叛魏后因害怕讨伐才与我来往的,向我称臣并非出自本心,他若变卦了,转而向魏表忠心,我们的使节回不来,岂不让天下耻笑吗?

孙权反复辩驳,张昭愈加恳切。孙权忍不住按着刀柄,恼怒地说:“吴国士大夫,入宫则拜我,出宫则拜您,我对您的礼敬也算到家了,而您却在众臣面前数次同我作对,我担心在气头上,作出“失计”的事来。”

张昭当然明白,孙权这里所说的“失计”,无非是情绪失控杀人。

他凝视着孙权说:“臣虽知所言不被采纳,但每次仍要竭尽愚忠,实在是因为太后临崩时,把老臣叫到床前恳切托付,其遗诏顾命,言犹在耳。”

张昭说着,涕泗横流,而孙权掷刀于地,与张昭相对而泣

事后,孙权一意孤行,最终仍派张弥等一干人众远赴辽东。张昭见孙权不听自己劝告,十分生气,称病不再上朝。

孙权也很来气,让人用泥土从外面封堵了张家的大门。这意思是说,你不是不愿出来吗?那你就别出来啦。

张昭也不甘示弱,让人从里边用泥土将大门封堵了起来,意思是,我说不出来就不出来,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时隔不久,公孙渊果然杀了东吴派去的使节,将张弥等人的头颅献给魏廷,兵马和资财照单全收。

孙权大怒,意欲亲自率兵讨伐公孙渊,经尚书仆射薛综等人极力谏阻,这才中止计划。

孙权情知自己失策,而张昭的预料是正确的,就数次派人向张昭致歉抚慰,可张昭就是不为所动。

孙权无奈,只好出宫来到张家门前,大声呼喊他,张昭则以病重为由予以辞绝。

孙权让人在张家门前点起火来,借此吓唬他,张昭把门关得更紧了。孙权让人把火灭了,在门前驻足良久,张昭这才在儿子们的搀扶下出来。

孙权载张昭回宫,深切责备自己,张昭不得已又参加到朝会中。

孙权和张昭,一个是坐领江东的明君,一个是遗诏顾命的老臣,两人闹起别扭来,比小孩子还任性。

据史书记载,在张昭同孙权的交集中,类似的对台戏还曾经上演过多次。

这样的史料,看起来有点好笑,但却把人物的真性情表露无疑,显得鲜活而又生动。

张昭虽然刚直倔强,但却忠诚可嘉,骨气可敬,享年81岁而善终。

孙权虽然少年主政,但能知错就改,敬重老臣,被柏杨誉为最有人情味的帝王之一当然,这个人情味只会给予那些不会威胁到孙权皇位的人。

说来也是,换做别人,张昭说不定早就成了刀下之鬼。

可贵的是,不论孙权听与不听,张昭都能以臣节为本把对台戏唱到底。不论张昭恼与不恼,孙权也能以大局为重奉陪到底。

过去,我国的乡镇民众,逢年过节都要看戏,为了演出精彩,往往会同时邀请两个戏班子,相互“打对台”。

这个戏班唱得好,观众就会往这边戏台涌,那个戏班唱得好,观众就会往那边戏台涌,喝彩声此起彼伏,比拼中好戏连台。

看起来,这只是一种活跃节日气氛的形式,但对戏班子却大有好处。

这样一来,两个戏班子的演员互不相让,演艺水平就能得到超常发挥。叫座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冷场的,奋发努力,急起直追。

艺术的提升需要对台戏,各项事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对台戏。

对台戏可以让施政者思路更加清醒,决策更加审慎,不至于因思想僵化不作为,或因头脑发热而乱作为,张昭和孙权的对台戏就是如此。

标签: 孙权三国

更多文章

  • 赵破奴曾经用七百骑兵立下赫赫战功,为何最后被株九族?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破奴,汉朝

    在封建社会,匈奴是我们的死对头,为了抗击匈奴,无数英雄好汉奔赴前线。其中赵破奴曾经用七百骑兵就立下赫赫战功,可是为何最后他却被株连九族?赵破奴早年流落匈奴的地盘,多年后归顺汉朝,辗转成为抗击匈奴的主力。赵破奴一生中曾打下许多硬仗,率领七百骑兵就能连灭两国,生擒楼兰王。汉武帝对他非常赏识,因此,尽管最

  • 高览的实力怎么样?刘备为何会如此害怕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高览,汉朝

    高览,本属袁绍部将,后官渡之战淳于琼被曹操击破,与张郃一同投降曹操。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刘备作为三国蜀汉的建立者,一生颠沛流离,但是,经过不懈的奋斗,加上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的辅佐,刘备最终称帝。正史中的刘备,有他英雄的一面,演义中的刘备,更被称为枭雄,甚至能上阵杀敌,在虎牢关

  • 顺治钟爱董鄂妃23岁就去世了 顺治14个孩子是和谁生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顺治,董鄂妃

    顺治只活到23岁,一生只钟爱董鄂妃,那他的14个孩子是和谁生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作为大清入关以来的首位皇帝,爱新觉罗·福临与其最为钟爱的董鄂妃的传奇爱情故事,始终让人感怀动容。而三千佳丽中,如此独饮一瓢水的顺治,为何在他23年有限的生命里,

  • 李沆:北宋时期名相、诗人,以清静无为治国,注重吏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沆,北宋

    李沆(hàng)(947年-1004年7月23日),字太初,洺州肥乡人,北宋时期名相、诗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沆登进士第,任将作监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馆。累迁至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辅导太子赵恒(宋真宗)。至道三年(997年),真宗即位,

  • 诸葛恪: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权臣,他为何变得越发独断专权?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恪,东吴

    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逊,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权臣,大将军诸葛瑾长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恪在陆逊病逝后任大将军代领其兵,之后被孙权任命为托孤大臣之首。孙亮即位后受封太傅,开始掌握吴国军政大权。执政初期革新政治,率军抗击魏国取得东兴大捷颇孚民望。此

  • 司马家族作为百年贵族 最后为什么会被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家族,晋朝

    还不知道:司马家族到底得罪了谁?一个绵延百年的贵族,为啥被灭全族?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三国演义》的影视剧或小说,一说起它,人们就会想到一位经典的人物曹操。他有勇有谋,但身边还有一位文武双全的人,那就是魏国大军师司马懿。他出身于名门望族,在他之前的祖祖

  • 刘备临死前将兵权交给李严 刘备为何不给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诸葛亮

    对刘备临终之前,为何将兵权交给李严,而不交给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作为刘备的智囊,平时,刘备对诸葛亮是言听计从。但,其内心还是对诸葛亮有所顾忌的。刘备深知“功高盖主”四字含义。一但,诸葛亮掌握军权,那整个蜀国就无人可以制衡他。如果,诸葛亮有异心,那蜀国就可能

  • 都说乾隆是一个明君 乾隆为何不将大贪官和珅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和珅,乾隆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和珅如此贪污腐败,为何乾隆还如此宠信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和珅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之一,嘉庆皇帝派人查抄和珅的家时,发现和珅一人所贪污的钱财竟抵得上清政府十几年的财政收入。和珅是乾隆最宠信的官员之一,而乾隆作为一代明君,为何会纵容和珅如此贪污受贿呢?究其

  • 历史上邓愈有什么能力?朱元璋有多看重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邓愈,明朝

    明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功臣爵位,邓愈受封世袭卫国公,是当时受封的六大国公之一,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邓愈是明朝名将,十六岁就统兵万人,骁勇善战,为朱元璋立足江南,统一天下立下大功,因此被其誉为“长城”,深受重视。那邓愈是如何为明朝建功立业的呢一,归顺朱元璋邓

  • 曹操攻打徐州为什么会失败 吕布为何选择攻打曹操老家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徐州

    曹操攻打徐州为何失败?吕布又为何要攻打曹操老家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董卓死后,关东联军实际上分为了两个集团,或者说由于袁家的袁隗被杀,没有明确下一任家主,袁家分裂成了两大派系,此时所谓的群雄割据,实际上就是二袁争锋。袁绍这边的盟友是曹操和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