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黄宗羲:明末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黄宗羲:明末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248 更新时间:2024/1/16 8:16:53

黄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浙江余姚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明遗民。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之一黄尊素长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宗羲与顾炎武王夫之、唐甄并称“明末清初四大蒙思想家”,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与陕西李颙、直隶容城孙奇逢并称“海内三大鸿儒”,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人物生平

庭锥奸党

明万历三十八年八月初八(1610年9月24日),黄宗羲出生于绍兴府余姚县通德乡黄竹浦,其地名浦口村,属浙江省余姚市明伟乡。降生前夕,母亲姚氏曾梦见麒麟入怀,所以,宗羲乳名“麟儿”。父黄尊素,万历进士,天启中官御史,东林党人,[3]因弹劾魏忠贤而被削职归籍,不久下狱,受酷刑而死。

崇祯元年(1628年)魏忠贤、崔呈秀等已除,天启朝冤案获平反。黄上书请诛阉党余孽许显纯、崔应元等。五月刑部会审,出庭对证,出袖中锥刺许显纯,当众痛击崔应元,拔其须归祭父灵,人称“姚江黄孝子”,明思宗叹称其为“忠臣孤子”。

入社兴学

黄宗羲归乡后,即发愤读书,“愤科举之学锢人,且建‘续钞堂’于南雷,以承东林之绪”。又从学于著名哲学家刘宗周,得蕺山之学。

崇祯三年(1630年),张溥在南京召集“金陵大会”,当时恰好也在南京的黄宗羲经友人周镳介绍参加复社,成为社中活跃人物之一。这年,他还加入了由名士何乔远为首领的诗社;后来,黄宗羲与万泰、陆符及其弟宗炎、宗会等还在余姚组织过“梨洲复社”。

崇祯十五年(1642年),黄宗羲北京科举名落孙山。冬月初十,黄宗羲回到余姚家中。

抗清隐居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春,明亡。五月,南京弘光政权建立,阮大铖为兵部侍郎,编《蝗蝻录》(诬东林党为蝗,复社为蝻),据《留都防乱公揭》署名捕杀,黄宗羲等被捕入狱。

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清军攻下南京,弘光政权覆灭,黄宗羲乘乱脱身返回余姚。闰六月,余姚孙嘉绩、熊汝霖起兵抗清。于是,黄宗羲变卖家产,召集黄竹浦600余青壮年,组织“世忠营”响应,著《监国鲁元年大统历》,鲁王宣付史臣颁之浙东。

顺治三年(1646年)二月,被鲁王任兵部职方司主事。五月,指挥“火攻营”渡海抵乍浦城下,因力量悬殊失利。六月兵败,清军占绍兴,与王翊残部入四明山,驻杖锡寺结寨固守,后因其外出时部下扰民,寨被山民毁而潜居家中,又因清廷缉拿,避居化安山。

顺治六年(1649年)朝见鲁王,升左副都御史。同年冬,与阮美、冯京第出使日本乞兵,渡海至长崎岛、萨斯玛岛,未成而归。遂返家隐居,不再任职鲁王行朝。

顺治七至十一年(1650至1654年),黄宗羲遭清廷三次通缉,仍捎鲁王密信联络金华诸地义军,派人入海向鲁王报清军将攻舟山之警。期间家祸迭起,弟宗炎两次被捕,几处极刑;儿媳、小儿、小孙女病夭;故居两次遭火。[4]顺治十年九月,始著书讲学。

康熙二年至康熙十八年(1663至1679年),黄宗羲于慈溪、绍兴、宁波、海宁等地设馆讲学,撰成《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等。

拒不仕清

康熙十七年(1678年),诏征“博学鸿儒”,学生代为力辞。康熙十九年(1680年),康熙帝命地方官“以礼敦请”赴京修《明史》,黄宗羲以年老多病坚辞。康熙帝令地方官抄录其所著明史论著、史料送交史馆,总裁又延请其子黄百家及弟子万斯同参与修史。万斯同入京后,也执意“以布衣参史局,不署衔、不受俸”。是年黄宗羲始停止讲学,悉力著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参与修纂《浙江通志》。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王掞视学浙江,倡议在黄宗羲故居黄竹浦重建忠端公(黄尊素)祠,宗羲写了《重建先忠端公祠堂记》。次年,王掞又捐俸汇刻刘宗周文集,宗羲与同门友董玚、姜希辙一起编辑了《刘子全书》,并为之作序。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黄宗羲将旧刻《南雷文案》等文集删削修改,定名《南雷文定》重行刊刻。这年,他自筑生圹于龙虎山黄尊素墓侧,并有《筑墓杂言》诗。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帝又召其进京充顾问,徐乾学以“老病恐不能就道”代辞。黄宗羲年已八十,曾至杭州、苏州等地寻访旧迹,拜访朋友。次年,应新安县令靳治荆之邀游览黄山,为汪栗亭《黄山续志》作序。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黄宗羲病势沉重,闻知贾润刊刻其《明儒学案》将成,遂抱病作序,由黄百家手录。次年,《明文海》编成,宗羲又选其精粹编为《明文授读》。

与世长辞

康熙三十四年七月三日(1695年8月12日),黄宗羲久病不起、与世长辞。他在病中曾作《梨洲末命》和《葬制或问》,嘱家人丧事从简:死后次日,“用棕棚抬至圹中,一被一褥不得增益”,遗体“安放石床,不用棺椁,不作佛事,不做七七,凡鼓吹、巫觋、铭旌、纸幡、纸钱一概不用”。

黄宗羲在临终前四天给孙女婿万承勋的信中写道:“年纪到此可死;自反平生虽无善状,亦无恶状,可死;于先人未了,亦稍稍无歉,可死;一生著述未必尽传,自料亦不下古之名家,可死。如此四可死,死真无苦矣。”

标签: 黄宗羲明末

更多文章

  • 毛玠当初深得曹操的器重 曹操为何差一点将人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毛玠

    还不知道:毛玠是曹操的重臣,劝其迎接汉献帝,后来为何差点被杀?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安十八年(216年)五月,曹操进封魏王,但是曹魏集团内部却并不平静,发生了一件大事,追随曹操二十多年的重臣毛玠被逮捕下狱!毛玠虽然在《三国演义》的没什么特殊的事迹,不过在历史上还是占有

  • 卫青到底做错了什么 卫青死后汉武帝为何灭其家族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武帝,卫青

    对为何卫青一死,汉武帝立刻灭了他卫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卫青和汉武帝的关系很特殊,既是君臣,又是亲戚。汉武帝娶了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后来卫青又娶了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如果单攀亲戚,二人就尴尬了,都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对方。关于题目提到的“卫青一死,汉武帝立刻灭了他卫家”是

  • 刘备不是非常喜欢孙尚香吗 刘备为何迎娶的自己的嫂嫂做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孙尚香

    还不知道:刘备为何抛弃美人孙尚香,却迎娶嫂嫂并立皇后?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演义中,刘备和孙尚香两人的关系其实是非常不错的,刘备甚至因为孙尚香的美色而流连忘返,搞忘了自身大业!要不是赵云及时提醒刘备,将他从美色漩涡中拉出,刘备很可能就成为了东吴的傀儡!从刘备和孙尚香

  • 诸葛亮都没有实战过 诸葛亮一出山为何那么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亮,打仗

    对诸葛亮未经过实战,为什么一出山就如此厉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世界上,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一个没有经过实战检验的人,一出手就可以打胜仗,这种几率基本为零,天才是不存在的。不信的话可以历史上真正的纸上谈兵的兵法家陆机的下场。诸葛亮也是一样。我们对诸葛亮的印象首先是

  • 赵云的一生对蜀汉有哪些作为?刘备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云,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赵云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为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在长坂坡救了刘备妻儿,随刘备平定荆州、益州,在汉中之战大败曹操。那么赵云是如何为蜀汉建功立业的呢一,追随公孙瓒赵云身高八尺,又长得十分英俊,因此被常山郡征召为属吏。初平二年(191年),公孙瓒因为堂弟公

  • 汉武帝和卫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两人关系很深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武帝,卫青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武帝和卫青的关系到底有多深?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卫青在时,武帝安抚太子,都不会亲自去说,是通过卫青告诉太子爹很看好,卫青死后再也没有这样的中间人了。武帝这样刚愎自用的皇帝怎么也不像是会和儿子聊家常的人。汉武帝刚开始还是为了联合大月氏打击匈奴。当然,汉武帝这个目标没有实

  • 曹操迎接回汉献帝后 曹操对汉献帝究竟多上心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操,汉献帝

    还不知道:曹操对汉献帝有多上心?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大汉末年,朝纲混乱,民不聊生。先有十常事祸乱朝廷,之后黄中军揭毕而起。然而屋漏偏连夜雨刚刚稳定下来的东汉王朝又出现太师董卓公然废掉刘辩,立刘协为帝。不顾百姓困苦,迁都洛阳,当此之时,曹操说服袁绍,组成讨伐大军,匡扶汉

  • 平阳公主比卫青大十几岁 卫青为什么还要娶她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卫青,平阳公主

    对为什么卫青会同意迎娶比自己大十余岁,而且还是三婚的平阳公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辉煌的一个朝代,这里出现过很多厉害的皇帝,如汉武帝,当然,也有不少出色的将臣,霍去病和卫青就是典型代表。两人同样是汉武帝推崇的武将,霍去病虽然影响力略高一些,但他在朝中

  • 有哪些与曹不兴相关的趣闻轶事?史籍中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不兴,三国

    曹不兴,亦名弗兴,三国时著名画家。孙吴吴兴人,生卒年不详。他在黄武年间(222—229年)享有很大的声誉。被称为“佛画之祖”。与东晋顾恺之、南朝宋陆探微、南朝梁张僧繇并称“六朝四大家”。又与赵达的算术、严武的弈棋、皇象的草书等号称“吴中八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不兴善画

  • 诸葛亮掌管蜀汉军政大权 诸葛亮为何被质疑不懂军事常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蜀汉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执掌蜀汉军政大权,为何被人质疑不懂一个军事常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战争的形势是千变万化的,当形势利于我方而不利于敌方时,就要进,就要攻;反之,则要退、要守。战争中的攻与守,进与退,是因形势而决定,又是受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个战争的目的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