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在入主成都的时候 赵云为何劝刘备分房产和土地给手下

刘备在入主成都的时候 赵云为何劝刘备分房产和土地给手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613 更新时间:2024/1/14 9:00:01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入主成都时,赵云为何劝阻刘备分田地给诸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云别传》: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

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云驳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令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今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先主即从之。

刘备拿下益州后,有人议论到应该把成都城中的房屋及城外的田地分封赏赐给各路将领,刘备还没有表态,赵云就说道:

霍去病曾经说过匈奴没有被消灭,我怎么能成家呢?现在国贼不只像匈奴只有一个,还不到安定下来的时候,必须等到天下平定之后,再使众人返回家乡去耕种土地,这才是最好的决定。益州的百姓刚刚遭遇战乱,现在应该将田地房产归还给老百姓,先让他们安居乐业,然后才可以让他们服兵役、纳户税,这样才能得到民心。

赵云

刘备听了之后,立即采纳了赵云的建议,没有将成都的房产和田地分给手下将领,那么问题来了,赵云为何要劝阻刘备分田地给诸将?

赵云有三个理由:

一、赵云追求仁政。

赵云的家乡是冀州常山郡真定县,今河北石家庄正定县,在东汉末年真定县是归袁绍统领的,但是赵云率领本郡军民最早却是投靠公孙瓒的,公孙瓒嘲讽赵云:听说冀州人都归顺了袁绍,为什么你来投靠我?

赵云回答说: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明主,百姓有倒悬之危,我们常山人经过商议讨论,决定要追随能够实施仁政的地方,并不是因为我们要疏远袁绍而偏向于将军您。

常山赵子龙

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赵云在乱世中是为了追求仁政而跟随公孙瓒的,但是后来赵云发现公孙瓒并没有施行仁政,所以就借口兄长去世而离开了公孙瓒,几经周折之后,赵云投靠了刘备,而刘备是东汉末年愿意施行仁政的势力之一。

《三国志先主传》: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陈寿在《三国志》评论刘备意志坚定,宽厚仁德,知人善任,礼待下人,有汉高祖刘邦的风范,还有英雄的气量,这就是仁政,刘备先到一地,首先做的就是收买人心,施行仁政,刘备从樊城往江陵逃跑时,有十余万百姓跟随刘备一起,如果不是刘备实行仁政,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愿意抛弃家乡而跟随刘备呢?

赵云就是认为刘备施行的是仁政而跟随他的,所谓的志同道合就是如此,赵云的种种表现也证明了他是一个仁爱之人,并且非常爱护百姓,赵云曾经跟刘备说过一句话:终究不能做有违德操的事。

赵云与刘备关系密切

所以刘备把赵云放在自己身边保护家眷,这是刘备对赵云的信任,这等于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了赵云,襄樊之战后关羽被杀,荆州被夺,刘备在称帝之后执意伐吴,朝中有很多人劝阻刘备,比如秦宓,他劝刘备说天时不当,必难取胜,结果被刘备投到监狱去了。

赵云也曾劝阻过刘备,但刘备并没有处罚赵云,而是让赵云都督江州,刘备的区别对待是对赵云的偏袒,同样说明刘备喜欢赵云。

刘备拿下益州后,是大功一件,按理说就要论功行赏,这是顺理成章的事,不奖赏有功之臣,就很难吸引天下人才跟着你一起打江山。

《三国志张飞传》:益州既平,赐诸葛亮法正、飞及关羽金各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其馀颁赐各有差,以飞领巴西太守。

赵云一直守护刘备的家人

在张飞传中记载了刘备对功臣的赏赐,刘备平定益州后,赏赐诸葛亮、法正、张飞、关羽四人各五百斤金、千斤银、五千万钱、千匹锦,这是赏赐最重的四个人,也是功劳最大的四个人,除此之外,其他人的赏赐各有不同。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刘备赏赐的是钱财和锦缎,不是房屋和田地,因为钱财和锦缎是刘璋留下来的,直接被刘备所继承,而房屋和田地不是刘璋的,是老百姓的,因为赵云的劝说,而没有赏赐给有功之将,这一切都是因为赵云追求仁政,而刘备本人也是追求仁政的,所以赵云一说,刘备马上就同意了。

二、先安定民心再打天下才是政治正确。

刘备作为外来势力,利用军事能力打败了益州旧主刘璋,成为了益州新的主人,此时益州的老百姓则直接成为刘备属地的百姓,而不是当初刘璋的百姓了,此时的刘备如果把百姓的房屋和田地分给手下将领,这种行为无疑是失掉民心的,跟强盗没啥两样。

刘备施行仁政

刘备和赵云其实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刘备本人不方便直接拒绝这个建议,这样就显得刘备小气了,不舍得赏赐将领,毕竟刘备手下有一大帮将领跟着一起打天下的,但如果是赵云来劝阻,刘备就有台阶下了,他作为主公就有可能拒绝这个建议了,因为刘备只是听从了赵云的建议而已。

刘备作为标准的政治人物,他知道先安定民心再打天下才是政治正确,所以赵云一说他就同意了。

三、只有安抚百姓之后,只能征兵和纳税。

刘备主政益州后,就取代刘璋成为益州政府,作为政府,可以对内征兵和纳税,对外发动战争,征兵和纳税都要依靠益州本地的百姓来完成,刘备是外来势力,他带到益州的人马本来就不多,只能依靠益州当地人。

赵云用来反驳的话中最有份量的理由就是征兵与纳税,这是刘备建立政权并统一天下的基础,如果在此时得罪了百姓,失掉民心,那么就很难完成征兵与纳税,刘备和赵云都明白这个道理。

刘备非常信任赵云

所以赵云劝阻刘备将成都房屋与城外田地分给将领是对的,那么问题来了,那些想分成都房产和田地的将领们,会不会因此而怨恨赵云呢?

很明显,会,这是人性。但是怨恨是没用的,因为刘备同意了,而赵云又是刘备非常信任的人,其他将领即使有意见,也不敢说什么。另外,赵云又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也不怕得罪别人,况且他劝阻刘备分房分地也是理由充分的。

赵云在蜀汉政权的地位也不低,以刘备平定益州之后的地位来看,赵云是翊军将军,这个称号是刘备发明的,专门封给赵云的,而且赵云长年守护刘备的家人,刘备不在军中时,赵云还担任过中留营司马,为主将刘备守卫后方,管理军事和治安,这个级别的将领在整个蜀汉政权都是排名靠前的,位高权重。

赵云位高权重

刘备手下的将领绝大多数是从荆州来到益州的,平定益州后,这些人肯定要有房屋住,要有田地种,否则无法在益州立足,益州又不是无主之地,原来的房屋和田地都是有主人的,刘备手下的外来将领想要在益州立足,要么逼抢人家的房屋与田地,要么花钱买人家的房屋与田地。

比如诸葛亮,他是山东人,在荆州生活多年,来到成都后,算是外地人,诸葛亮在成都也没有房产和田地,从史书上的记载来看,诸葛亮临死前在成都有八百株桑树和十五顷薄田,当然也有房子住,以诸葛亮的为人处事,这些东西肯定是他花钱买来的,因为刘备赏赐了诸葛亮五百斤金、千斤银、五千万钱、千匹锦,完全可以买房买地。

标签: 赵云蜀汉刘备

更多文章

  • 尔朱英娥是什么人?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尔朱英娥,南北朝

    尔朱英娥是山西朔州市人,出生于契胡贵族之家,其祖先数代都是部落酋长。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尔朱英娥一生嫁了三任皇帝。不过,依然有第四任皇帝想要求娶她。是她魅力无限,还是什么原因,为何能得到这么多皇帝的青睐呢?尔朱英娥生于北魏末年,她的父亲尔朱荣本是契胡部的大贵族首领,适逢兵乱四起,他趁机招兵买马,组

  • 古代皇后为什么不能降为妃嫔 皇后的儿子还算嫡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代,皇后

    还不知道:古代皇后只能被废,却不能降低为妃?她的儿子还能算嫡子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皇后都被废了,皇后的孩子,即使不被降为庶子,也必然是没有继承权了。毕竟老皇帝会担心,这瓜娃子上台后,会不会为了他老妈,打击报复。皇后只能被废,却不能降低为妃?这就

  • 古代妃子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 古人又会在忙碌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代,妃子

    对古代妃子们每天的生活都是如何度过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皇宫,是一座顶级监牢古代没什么自由恋爱两情相悦,婚姻全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相对于汉家女儿,八旗家的闺女更多一道枷锁,那就是选秀。每三年一次,所有在旗人家闺女,只要年满14岁,身体无残,都需到京城报道,等待爱新觉

  • 古代皇帝选妃侍寝只有翻牌子吗 千万别被清宫剧给骗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代,皇帝

    对皇帝就寝都是“翻牌子”?错,别让清宫戏限制了想象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话说,1644年清军入关的最大贡献,就是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电视事业。被“清宫戏”轰炸得太久,大家都知道了皇帝陛下晚上选妃侍寝的小秘密:翻牌子。然而,古代帝王那么多,选妃侍寝的手段怎么可能只是“翻牌子

  • 汉昭帝的死和霍光有关系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昭帝,汉朝

    对汉昭帝20岁就因病而逝,为何都说与霍光有关?事情真相又是怎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前87年,汉武大帝刘彻因病去世,皇位传给年仅7岁的刘弗陵也就是汉昭帝。13年后,年仅20岁的刘弗,便一命呜呼。他这一死不要紧,整个西汉再次乱成一锅粥,最终还是太子刘据直系后代刘询其立为

  • 古代安南指的是哪里?朱瞻基为什么要放弃安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安南,朱瞻基

    古代安南指的是哪里?朱瞻基为什么要放弃安南?其实安南,也就是现在的越南,自古以来便同我国历史上的各个封建王朝发生过不少争端,其间分分合合的次数已经数不清了。时间来到了洪武末年,安南国内发生叛乱,其陈氏王室绝嗣,全国遍寻陈氏子弟而不得,当时安南的独立时间并不长,对于汉文化还存在着较强的归属感,当地老百

  • 朱棣最讨厌朱高炽 朱棣为什么还要立他作为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棣,明朝,朱高炽

    还不知道:朱棣立他最讨厌的儿子朱高炽为太子的原因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棣心里有两个儿子可以作为太子之选,大儿子朱高炽和二儿子朱高煦。对比这两个儿子,大儿子文弱书生,一直不像自己,朱棣特别不喜欢。反倒是二儿子朱高煦,不仅和他秉性脾气特别像,还长高大威猛英勇善战,有好几次

  • 赵云投靠刘备之后并没有大作为,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云,三国

    赵云,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文章。众所周知,刘备手下有五虎上将,他们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在这几人当中,最为特殊的当属赵云,因为他是大众眼里的“杂号”将军。提起赵云,对于他“七进七出”救阿斗的故事我们如数家珍。在小说《三国演义》中

  • 古代王朝都有太监专政 清朝为什么是一个例外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太监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很多朝代都有太监专政,而清朝没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为什么到了清朝却没出现太监干政呢?这就是制度上的问题了。朱元璋认为,只有亲信可靠,他创造了明朝特有的锦衣卫制度,这种特务机构被此后的成祖、宪宗加以继承。胡惟庸案后,朱元璋废中书省,大小事务直接听命于

  • 三国时期孙权与张昭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权,三国

    孙权是三国时期孙吴的开国皇帝,东吴的建立者。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228年,割据辽东的军阀公孙渊上台,魏明帝不听刘晔的劝告,拜其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可公孙渊反复无常,掌权后没多久,就与东吴暗通有无,派校尉宿舒、阆中令孙综向东吴称臣。公元233年,孙权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