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晋武帝司马炎那么聪明 司马炎为什么会选择傻子儿子做继承人

晋武帝司马炎那么聪明 司马炎为什么会选择傻子儿子做继承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78 更新时间:2024/1/23 18:13:29

对晋武帝司马炎聪明过人,为什么却把皇位传给了笨蛋儿子司马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乍一看,司马炎实在没有把皇位传给司马衷的道理:司马衷脑子不好使、媳妇泼辣凶悍,日后必定牝鸡司晨、天下大乱;司马炎儿子众多,不乏堪称出色的人物,比如司马允、司马乂......

但遗憾的是,除非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其他时候决策者看重的往往不是个人能力。领导者选定一个人,仅仅需要一个理由;而司马炎之所以挑选司马衷,起码能找到三个借口。

第一,对于司马炎而言,保住司马衷,就是保住自己的皇权法统。

终其一生,司马炎都面对着一个强大的政治对手,那就是他的亲弟弟司马攸。

司马昭有九个儿子,但最优秀的并不是嫡长子司马炎,而是嫡次子司马攸。史书称司马攸“少而岐嶷。及长,清和平允,亲贤好施,爱经籍,能属文,善尺牍,为世所楷”。

简单来说,就是自幼聪慧过人,既性格温和、亲近贤才、乐善好施,又博学多才、精通文章,被视为当时的楷模。因此,司马攸的名声远远盖过了哥哥司马炎,也得到了爷爷司马懿的格外青睐。

因为司马师膝下无子,在司马懿的安排下,司马攸自小就被过继给了伯父。众所周知,司马师是司马懿的第一顺位接班人,如无意外,将来建立司马氏自家王朝的荣耀,极大概率会落在司马攸头上。

但人世无常。公元255年,司马师在平定毌丘俭文钦之乱时旧伤复发、壮年早逝,司马攸年幼,为了安定局面、保住家族基业,司马师死前把权力交给了弟弟司马昭。

根据西周以来的传统宗法制,家族权力的传承应当遵从嫡长子优先权,也就是子承父业;此时司马氏重拾“兄终弟及”之制,可视作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司马昭本人也深知这一点,更何况司马攸说到底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而且在士大夫群体中拥有不少拥护者,因此,司马昭每次见到司马攸,都会拍着自己的椅子说:“此桃符之座也”(桃符是司马攸的字),摆出了一副要传位于司马攸的姿态。

当然了,这更像是一种姿态,毕竟司马攸在法理上是哥哥的儿子,司马昭内心更希望司马炎接班。随着夺储之争日渐白热化,司马炎、司马攸各有支持者,而最终贾充等人以“年龄居长,有人君之德”为由,帮助司马炎笑到了最后。

也就是说,司马炎获胜的一大理论依据,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毕竟从个人能力、声望而言,他比不上弟弟司马攸。因此,立储以长不以贤,就成了支撑他皇位的基本法理依据。

而在敲定下一代接班人时,司马炎父子的最大对手仍是司马攸。当时,由于司马衷的天资日渐被人诟病,朝廷中逐渐形成了两大派系,任凯、庾纯、张华、向秀等士大夫明确支持齐献王司马攸,贾充、杨骏等外戚一系则是司马衷的拥护者,朋党之风愈演愈烈。

对司马炎而言,自然不希望皇位落到弟弟手里;而如何抗衡呼声越来越高的司马攸?最有力的武器莫过于宗法制度。因此,即使他知道司马衷才能堪忧,他也不能废长立幼、另选司马允/司马乂等儿子,否则就等同于推翻“立储以长不以贤”的规则,形同给司马攸送上了助攻。

公元283年,为了保住司马衷的储君之位、断绝司马攸一系的念想,司马炎逼迫司马攸前往封地,后者愤恨交加、抱病上路,没多久吐血而死。

第二,太子不仅是太子,也是政治势力的代言人。

上一点提到过,贾充、杨骏等外戚是司马衷的支持者,这是典型的用脚投票。

东汉、三国以来,世家大族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司马家族成功篡魏,本质上就是司马氏联合贾、王等几大家族,夺取了曹家的政权。

以阴谋起家的,必然最戒备阴谋;靠着门阀世家篡位的,必然会防备世家门阀。对于如何保住家族的皇权,司马炎有一套自己的心得,除了大封藩王、拱卫中央外,他的另一招就是联合嫡系世家、形成利益共同体,为后代保驾护航。

而司马炎最信任的门第首推两家,一是自己皇后所在的弘农杨氏。他的原配皇后杨艳,杨艳死后,堂妹杨芷续弦,继续占据皇后之位。另一家就是贾氏。贾充这人可不得了,指使人当众杀掉魏帝曹髦的是他,帮助司马炎成为世子的也是他。

杨艳是司马衷的母亲,贾充是司马衷的老丈人。这就注定了司马衷的太子之位不可动摇。

第三,好圣孙。

因为孙子而替儿子加分的案例,在古代并不罕见。如明成祖因孙子朱瞻基的关系,刷掉了更像自己的儿子朱高煦、选择了肥胖残疾的朱高炽;传说雍正之所以脱颖而出,儿子弘历得到康熙的宠爱功不可没。

儿子多像妈,司马衷虽然智力堪忧,但谢才人却给他生了个聪明过人的儿子司马遹。在司马遹五岁时,皇宫内失火,司马炎登楼远望,但司马遹却拽着他的衣角将其拉到暗处。司马炎好奇询问原因,司马遹回答:“暮夜仓卒,宜备非常,不宜令照见人君也。”

三更半夜、事出蹊跷,人君立于光亮之下,很容易成为靶子。年仅5岁就懂得这种高深的道理,这让司马炎大为惊异。这种事情发生得多了,司马懿对司马遹越发青睐,甚至亲口赞扬他像自己的爷爷司马懿,还欣喜地感叹:“此儿当兴我家。”

也许这就是司马衷太子之位固若金汤的另一个原因。可惜的是,司马遹上演了一出《伤仲永》,自小聪慧,随着年纪渐长却行为乖张、性情暴戾,最终被贾南风害死,司马炎终究是看走了眼。

从理论上来说,司马炎挑选天资平平的儿子为接班人并非愚不可及,荒唐的齐桓公尚且能成为春秋首霸呢!但司马炎却犯下了致命错误:低估了矛盾重重的客观现实,高估了自己选定的辅政团队与藩王。因此,随着他死去,西晋迅速陷入了混乱,可谓聪明反被聪明误。

标签: 晋朝司马炎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疑心病重又爱猜忌 马皇后参政为何没有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马皇后

    还不知道:朱元璋如此爱猜忌的一个人,为什么马皇后参政却没事?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前言:朱元璋的猜忌之心有多强?洪武时期曾经发生史上闻名的“四大案”,四大案中的胡惟庸案与蓝玉案更是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的代表,足可见朱元璋的猜忌之心。朱元璋剧照朱元璋猜忌之心,日益增长而且这

  • 朱元璋嗜杀成性杀的人那么多 朱元璋为何还受万民拥戴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明朝,朱元璋

    对朱元璋嗜杀成性,动不动就株连他人九族,为何还获得万民拥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在大明朝刚刚建立的时候,为了稳固政权根基,明太祖朱元璋可谓是用尽了残忍的手段,在肃清朝野上下的同时,也巩固了皇权。据《明史》记载,单是死在朱元璋手下的官吏,就多达近十五万人,这其中,

  • 乾隆去世嘉庆上位 嘉庆是怎么对待那些小妈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乾隆,嘉庆

    还不知道:乾隆一生风流后妃50多位,他去世后,嘉庆是如何对这些妃子的?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封建帝制,皇权至上,君主独裁,男尊女卑。相比较现在女性的高地位,古代普通家庭的女性那是惨得不要不要的,她们几乎没机会读书,她们更没有可打拼的事业,她们要专攻女红,相夫教子便是

  • 清朝时期的发型是什么样 电视剧演的都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发型

    对清朝男子发型真是“阴阳头”?别被影视剧误导,真实发型一言难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男子最典型的外貌特征是什么?那定是“阴阳头”,也就是头发前半部分被剃掉,后半部分梳成一条辫子的形象。其实真实历史上的清朝男子,并非全是这样的发型,那么真实的清朝男子发型又是什么样呢?有

  • 孙秀是什么人?西晋的灭亡跟他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孙秀,晋朝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西晋“八王之乱”带来的影响可以说是灾难性的,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孙秀是赵王司马伦的重要亲信,也是八王之乱的重要推手。八王之乱时孙秀不仅不劝司马伦救助太子司马遹,反而劝司马伦陷害司马遹,加速了司马遹的身亡。事后孙秀又与司马伦作

  • 刘备是如何从孙权手上借到荆州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三国

    一部三国史,半部荆州史。这是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东汉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东吴南郡太守周瑜病逝,他死后,孙权在鲁肃的建议下,把周瑜生前镇守的半个南郡借给了刘备。自此,刘备拥有了荆州的南郡和荆南四郡,共计五个郡,占据了大半个荆州(南阳郡和江夏郡还在曹操和孙权手中),

  • 黑齿常之并非大唐百姓,为什么要为大唐浴血拼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黑齿常之,唐朝

    黑齿常之(630年—689年11月26日),字恒元,百济人,唐朝名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唐朝初年的时候,曾有这样一位猛将:他并非大唐百姓,而是朝鲜半岛上百济国将军。后来唐朝拿下了朝鲜半岛之后,这位将军也就投降了唐朝。投降唐朝之后,他为大唐征战了浴血拼杀了二十多年,立下了

  • 关羽死后满门被灭 张飞全家为何能安然无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关羽,张飞

    很多人都不了解关羽生平义薄云天,为何最终满门被屠,而张飞全家却无人敢动?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关羽和张飞在三国中,如说起当世名将,那必有关羽、张飞二人一席。他们都是蜀国军中战神,素来勇猛无匹,对大哥刘备忠心不二,更为蜀国江山的扩张,立下了汗马功劳。靠着赫赫战功,靠着刘备兄弟的名头,二人家族在蜀国地

  • 有哪些与王曙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曙,北宋

    王曙(963年-1034年9月20日),字晦叔。河南人。北宋宰相。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曙为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进士。咸平(998年—1003年)年间,再中贤良方正科,改授著作佐郎、知定海县。后以枢密直学士出知益州,他为政严峻,颇有政绩,受百姓爱戴,与张咏并称

  • 都是建立政权,为何朱元璋成功了,李自成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自成,明朝

    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建立大顺政权,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明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个很特别的朝代,他是唯一的一个由农民起义军骨干为核心建立的王朝,并最终由农民起义军推翻。也就是兴于农民起义,成于农民起义,且亡于农民起义,是历史上各朝代中的唯一。在明朝前后的王朝,很多是因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