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严延年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严延年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223 更新时间:2024/1/27 22:54:37

严延年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历史人物,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严延年是一个汉宣帝很器重的人。

那时候,严延年正在河南当太守。有一天,严延年的母亲从家乡去河南看他,没住几天就要回去。而且回去的时候对严延年说,我看你的丧期就要到了,我还是回去给你准备后事吧。

严延年的母亲回去后,果然仅仅一年多一点时间,严延年就被判刑遭诛,遗体弃市。严延年的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把儿子的遗体拉回去埋葬。

严延年既然那么受汉宣帝的器重,为什么又会被判弃世之刑呢?

我们先来看看严延年为什么受汉宣帝器重。严延年最早担任御史属官,后来被推荐为侍御史。那时候,霍光刚刚废了刘贺,迎立汉宣帝为皇帝。严延年立刻就弹劾霍光,说他“擅废立主,无人臣礼,不道”。就是说霍光擅自废立皇帝,不是人臣的作派。奏章上去以后,被搁置在一边。

这个被搁置一边的举动,其实非常耐人寻味。很显然,虽然当时是霍光主政,但是这份奏章应该由汉宣帝来处理。照一般的情形,汉宣帝应该处置严延年。因为批评霍光对皇帝擅行废立,似乎就是说,汉宣帝不该当皇帝。不过更重要的,还是说霍光没有臣子的样子。这样说,汉宣帝显然是很高兴的。所以那份奏章,汉宣帝才把它搁置一边,不表态。

不久后,严延年又弹劾大司农田延年,说田延年拿着武器冲撞汉宣帝侍卫的车。田延年辩解说自己没有冲撞。当时汉宣帝把这件事交给御史中丞办理,御史中丞却反过来弹劾严延年,说你既然知道田延年冲撞皇帝侍卫的车,为什么不立刻发送文书,让宫门的守卫拦住他,而是让他随便出入。御史中丞的意思,也是说严延年诬告,这样就要判严延年死刑。严延年吓得赶紧逃跑。

要把这件事讲清楚,咱们得说说这个田延年。田延年是霍光的心腹,当时霍光想废掉刘贺,又害怕别人说他擅行废立,一直不敢做。这时候,是田延年鼓励了他,说伊尹就这么干过,为了国家长治久安,你也可以这么干。后来,霍光在朝堂上提出要废刘贺的时候,也是田延年第一个站出来表态,并且说谁要不同意,就是对汉朝江山不负责任,就应该被杀掉。这样一来,大家只得赶紧附和了。

由此可见,田延年与霍光有多么铁的关系。也正因为如此,汉宣帝不好处理霍光,把皮球踢出去,交给御史中丞来处理。御史中丞巴结霍光,找严延年的漏洞,最后反而要杀严延年。

严延年逃跑后,很快遇到了大赦。汉宣帝立刻授予严延年平陵县县令的官职。不久,严延年杀害无辜被免官。但很快,汉宣帝又让他担任好畤县县令。由此可见,汉宣帝是相当重视严延年的。

不久,严延年担任涿郡太守,接着又担任河南太守。

严延年在《汉书》中,被称为“酷吏”。他为什么被称为酷吏呢?原因就在于他在担任县令及太守的时候,实施严刑峻法。用严厉的手段来进行治理。

严延年用严刑峻法进行地方治理,所起到的作用,其实也是非常明显的,《汉书》记载,其结果是“令行禁止,郡中正清”。而且,作为皇帝,其实也比较喜欢地方官员采用这种手段进行地方治理。因为这样做,不仅仅是打击不法分子,更重要的是抑制地方豪强。汉武帝在世的时候,任用了不少这样的官员,利用他们,对朝廷中那些有威胁的官员进行打击,同时铲除地方豪强。

(汉宣帝剧照)

不过,当那些“酷吏”们做了那些事情以后,汉武帝往往又会杀掉那些“酷吏”们。怎么杀掉他们的呢?首先,古代王朝提倡“以德治天下”,这种严刑峻法是绝对不能公开提倡的。皇帝对这件事默许可以,但是不能提倡。其次,既然是“酷吏”,必然得罪了不少人,因此,遭受弹劾是必然的。被弹劾后,就看皇帝愿不愿意保你。如果不保你,杀你也就是理直气壮的事情。而汉武帝习惯做的一件事就是“卸磨杀驴”,因此。虽然汉武帝时期的那些“酷吏”们都能够很快飞黄腾达,但是也很快就被治罪判死刑。

可以说,严延年的母亲是很明白这个道理的,因此才劝严延年要实施“仁政”,绝对不能搞严刑峻法。可是严延年并没有听进去。

汉宣帝在治理上,可以说是深得汉武帝精髓,并且比汉武帝还更高明的。他虽然很器重严延年,可是也不敢太重用。有一次,要征召严延年的文书都已经拟好了,然而最后还是没有发出去。

这事让严延年很不高兴,因此就说了几句牢骚话。很快,这些牢骚话就遭到了弹劾。汉宣帝也没有保护他,判了他弃市之刑。

标签: 严延年汉朝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和庞统外号卧龙凤雏 司马的外号又叫做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庞统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称卧龙,凤雏为庞统,那司马懿叫什么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大家对他的绰号应该都非常的清楚,他的绰号是卧龙。来源有两个原因,其一那就是诸葛亮曾经隐居于南阳卧龙岗上,所以被称为卧龙先生。第二个原因就是诸葛亮才气过人,具有非常过人的政治才能,对问题的了解

  • 如何正确评价李广的功劳?和卫青比起来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卫青,李广

    如何正确评价李广的功劳?和卫青比起来如何?这个问题要从2个方面来看,从保家卫国的角度来看,李广的贡献甚至大于卫青:卫青的不世武功,一定是程度上是将士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从对后世的影响、从奠定中华民族版图的角度来看,李广是远远比不上卫青的。《史记》中有李广专门的一篇,称为《李将军列传》,其中这样介绍李

  • 陆逊作为东吴的将领 孙权为何将人活活骂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陆逊,东吴,孙权

    还不知道:东吴的神将陆逊,为何被孙权活活骂死?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孙权为什么和陆逊是世仇?陆逊的家族是江东大族,在东汉末年。世家门阀就代表了统治阶级,陆逊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做官的,但很可惜,他们都去世得很早,但陆氏家族一向同气连枝,于是陆逊就由祖父辈的陆康抚养成才。

  • 王商的一生有何经历?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王商,汉朝

    西汉末年王莽篡夺汉朝政权建立新朝,这一期起源于汉宣帝时期的宫女王政君。王商,西汉外戚、大臣,是涿郡蠡吾人,后来跟随父母迁徙到杜陵。与上一任丞相匡衡的身份相比,王商更最尊贵,他是皇室外戚出身,是汉宣帝母亲王翁须之兄王武的儿子,汉元帝刘奭侍妃王政君的哥哥,与汉宣帝刘询也是表兄弟,在元成时期地位仅次于大将

  • 刘备死后诸葛亮进行了五次北伐 诸葛亮成功了多少次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北伐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死后,“卧龙”诸葛亮5次北伐成功了几次?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有人说,刘备的死是整个蜀国国力衰落的转折点,从此以后,蜀国国力空虚,兵少将寡,如果说把蜀国的国势看作一条抛物线,那么至此,蜀国从顶点开始滑落。纵使后面诸葛亮休养生息,5次北伐,也不过是行将就木,

  • 唐宋八大家中的唯一宰相王安石,有哪些功过?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安石,宋朝

    唐宋八大家中的唯一宰相王安石,有哪些功过,为什么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这是因为他所主导的熙宁变法,是宋朝最具争议的一次变法。一、熙宁变法失败了。咱们先不看原因,只看结果。王安石所主导的这次变法,彻彻底底失败了!中国自古以来,以成败论英雄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你成功了,什么都是对的,但是你失败了,那么大

  • 选择重文轻武有何好处,赵匡胤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匡胤,宋朝

    显德七年,赵匡胤登基为帝,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或北宋。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赵匡胤能够成功地推翻后周建立北宋,除自身具备远见卓识的水平外,还有其结盟义社十兄弟的汗马功劳。但建国后这些拥有重兵和煊赫权势的兄弟又成了他潜在的威胁。为了解决五代时期“立国废国均由武将”的问题,世间

  • 曹丕和曹睿作为父子又是皇帝 两人谁的能力更强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丕,曹睿

    对魏文帝曹丕与魏明帝曹睿相比,谁的能力更强些,原因又是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魏文帝曹丕,华夏历史长河中的三国时期开创者。魏明帝曹睿,三国时期魏国政权的第二位继承者。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曹丕与曹睿除却父子身份外,其实更像是一种创业者与继承者的关系。历史上关于曹丕与

  • 明朝开国将领里死得最冤的是谁?傅友德当属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傅友德

    有句老古话说的是:“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朱元璋就是这么一个帝王,杀起功臣来那是毫不留情,那么明朝开国将领里死得最冤的是谁?小编认为,傅友德当属第一。傅友德祖籍在宿州(也就是今天安徽省的一个地级市),在北方红巾军同元军激战的时候,他加入了进来,成为了刘福通部将李喜喜麾下的

  • 吕后和武则天都是女强人 两人谁更加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则天,吕后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同是女强人,吕后和武则天谁更厉害?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吕氏和武则天,都是杰出女性的代表,无论是政治手腕,治国才能都不分上下,武则天虽然做了女皇帝,但是到了晚年,儿子和大臣们联合发动政变,把她推下政坛,可以说她的晚年是惨淡收场。吕后活着的时候,没有任何人敢对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