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子昂最后是什么结局?他是怎么死的?

陈子昂最后是什么结局?他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139 更新时间:2023/12/8 8:32:53

继初唐四杰之后,在诗歌创作理论的探索及诗歌影响力两方面来看,以陈子昂功绩最为显赫。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说到陈子昂,人们总能想到他的代表作《登幽州台歌》。这位和李白孟浩然王维等人并称为“仙宗十友”的大诗人,其诗作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风靡一时。

不过,也许是天妒英才,这位出类拔萃,有着鲜明个性的传奇诗人,仅仅活过42年,就匆忙间悄然陨落了。

关于他的死因,至今仍争论不休,没有定论,主要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观点认为,陈子昂死于卑鄙贪婪的小小县令段简之手。

关于这个死因,史籍中有多处记载。《旧唐书》中记载:“子昂父在乡,为县令段简所辱,逮还乡里。简乃因事收系狱中,忧愤而卒,时年四十余。”

《新唐书》中记载稍微详细些:“圣历初,以父老,表解官归侍,诏以官供养。会父丧,庐冢次,每哀恸,闻者为涕。县令段简贪暴,闻其富,欲害子昂,家人纳钱二十万缗,简薄其赂,捕送狱中。子昂之见捕,自筮,卦成,惊曰:‘天命不祐,吾殆死乎!’果死狱中,年四十三。”

另外还有一处对陈子昂的死因记载十分详细,那就是他生前挚友卢藏用所撰的《陈氏别传》。

结合这三处记载,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武则天圣历元年,陈子昂以父亲年迈体弱为由,请求退职归隐,回到老家四川射洪。武则天下诏允许他带职返乡,仍领右拾遗薪俸。

回到故乡的陈子昂,在西山盖起了数十间茅屋,一边种树采药为生,一边准备编撰《后史记》。

第二年7月,陈子昂的父亲去世。他不得不停止手中的编写工作,着手操办父亲丧事。10月,陈子昂将父亲埋在老家,为之撰碑守丧。此后,悲痛欲绝的陈子昂整日哀哭不止,气息欲绝。以致于到了身瘦如柴,羸弱不堪的程度。

就在此时,当地县令段简觊觎陈家的财产,于是罗织罪名,加害陈子昂。

陈子昂慑于段简的淫威,不得不让家人凑齐了20万缗钱送给段简。但贪婪的段简,仍然不放过陈子昂,还是将他逮捕下狱。

陈子昂在狱中受尽酷刑,“杖不能起”,自知性命难保。于是自己占卜算命,卦象显示他命不久也,乃仰天长叹说:“天命不祐,吾其死矣!”

(酷吏来俊臣)

不过,上述说法遭到另一些人的反对,他们提出两个疑问。

一是陈子昂一生刚直不阿,名垂朝廷。连周兴、来俊臣等酷吏都不怕,凭什么害怕一个小小的县令段简?二是即便陈子昂已退隐家乡,但仍然是京城命官,而且在地方上很有名望,足以和段简抗衡。为什么在受到段简的敲诈后,就急急忙忙地双手奉上钱财,最终导致人财两蚀?

显然,这些疑问不无道理。

陈子昂为官期间素来直言敢谏,刚直不阿。曾因“逆党”反对武则天,而受株连下狱。

其后,在随武攸宜征讨契丹,担任军事参谋一职时,又屡次批评武攸宜用兵不当,并提出了很多破敌良策。但刚愎自用的武攸宜,不但不采纳他的建议,认为他“素是书生,谢而不纳”,而且一怒之下,把陈子昂贬为军曹。

而且,陈氏家族在射洪是名门望族,声名显赫。从陈子昂的祖父开始,“邦人驯致,如众鸟之从凤也。”到了其父陈元敬时,其声望更是与日俱增,众相邻有官司纠纷,都不听郡守县令的判决,反而去找陈元敬决断。

也就是说,陈子昂连武氏集团都不惧怕,而且在地方上威望极高,断没有理由害怕一个小小的县令。

因此,有人提出陈子昂的第二个死因,那就是死于当权者武氏的陷害。是武氏借贪官段简之手,害死了他。

(武则天)

那么,上述两种观点哪种是正确的呢?陈子昂真正的死因是什么呢?

我认为,陈子昂应该是被贪婪的县令段简害死的。

确实,陈子昂和武氏当权者有矛盾。例如,和武攸宜在战争期间的争执,又或者上书反对武则天的政见等等。

但这种矛盾,只是政见上的不同和军事策略上的争论,并没有触及到武氏政权的底线,不至于让武氏动杀机。

更何况陈子昂已退隐归乡。一个已经归隐山林的八品右拾遗,能翻起什么大浪呢?即便陈子昂在射洪期间,有一些反对武周朝的文字或言语,对于如日中天的武氏集团来说,无异于螳臂当车,不自量力,武氏自可以视而不见。而且在所有的史籍中,都没有查到有关陈子昂反抗武则天的任何记载。

而作为地头蛇的段简,已在当地横行霸道多年,早已见不惯在射洪深孚众望的陈氏家族。正是因为陈氏家族威望太高,难免和地方政权产生矛盾,甚至凌驾于他这个县令之上。这对段简来说,是无法忍受的。

而且,段简确实是一个无耻小人,他为了巴结来俊臣,居然公开将自己的妻妾奉送给这位当朝酷吏。这样的一个无耻之徒,有什么事是干不出来的呢?

虽然陈子昂也是京官,也曾深受武则天器重。但一来他已经隐退了,俗话说“落魄的凤凰不如鸡”“强龙不压地头蛇”,没有权力的陈子昂,在段简眼里就是一个平头百姓,不值得他惧怕。二来陈子昂最高官衔也不过就是八品,还不如他这个七品芝麻官呢。

所以,在钱财的巨大诱惑下,段简精心设计了一场图财害命的冤案,把年仅42岁的诗坛巨星逼上了绝路。

标签: 陈子昂唐朝

更多文章

  • 桓彝:西晋时期大臣,颇有政绩,深受爱戴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桓彝,西晋

    桓彝(276年~328年),字茂伦,谯国龙亢人。西晋时期大臣,东汉名儒桓荣九世孙,大司马桓温父亲。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谯郡桓氏,能文善武。晋惠帝时,辟为豫州主簿,拜骑都尉;投靠晋王司马睿,担任中兵参军;晋元帝即位,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吏部郎,名显朝廷。晋明帝即位,

  • 在古代各朝代的皇帝都是如何选择侍寝的妃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皇帝,清朝

    古代将夫妻房事称为“周公之礼”,而在尤为注重礼制的皇宫中,这种制度体现的就尤为明显了。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古代皇帝拥有全天下最好的资源,身处权力最高峰,他们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当然后宫佳丽三千,也是他们独一无二的标配。清宫剧是很多导演和编剧热衷的题材,因为后宫发生的一些

  • 传闻康熙第一次见到孙子乾隆,被惊的放下酒杯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康熙,清朝

    传闻康熙第一次见到孙子乾隆,被惊的放下酒杯,这件事是真的吗?乾隆有哪些特殊之处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乾隆皇帝是古代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他在位60年,禅位后又训政3年,实际统治清朝长达63年的时间。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清朝不但达到了康乾盛

  • 贾诩如果和司马懿斗智 谁才是更胜一筹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贾诩,司马懿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贾诩与司马懿斗智,谁更胜一筹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作为三国时代的两个大阴谋家――贾诩和司马懿,他们都诡谲阴狡,智略深长,那么如果两人斗智,谁又能更胜一筹呢?关于司马懿,大家都清楚,他有着超乎于常人的强大毅力,屡挫屡战,坚执不屈。如同伏在草丛中屏声静气等待猎

  • 陈友谅给朱元璋带绿帽子是真的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陈友谅

    对朱元璋被陈友谅带了绿帽,这是真的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看过金庸小说的人应该都知道陈友谅,在书里,他是个阴险狡诈的小人,其实历史上,他是一代枭雄,曾经跟朱元璋打了很久的仗,而朱元璋灭掉陈友谅之后,还气不过,掠了他的一个小妾阇氏回宫,并且生下了个皇子朱梓,被封为潭王。不过

  • 历史上赵云的一生有多少儿子?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云,三国

    赵云,字子龙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赵云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为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立下卓越功勋,被追谥为顺平侯,在《三国志》中,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共列一传,可见其地位不低。赵云一生忠勇,身经百战,毫发无损,最终病死,善终了。赵云有两个儿子,一个

  • 韩遂:东汉末年军阀、将领,拥兵割据一方长达三十余年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韩遂,东汉

    韩遂(?-215年),原名韩约,字文约,凉州金城郡人。东汉末年军阀、将领,汉末群雄之一。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韩遂最初闻名于西州,被羌胡叛军劫持,并推举为首领,于是以诛杀宦官为名,举兵十万叛乱。先后与皇甫嵩、张温、董卓、孙坚等名将抗衡,引起天下骚动

  • 卢循:东晋末年群雄之一,曾起兵作乱,兵败后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卢循,东晋

    卢循(?~411年),字于先,小字元龙,范阳涿县人,东晋末年群雄之一,东汉名儒卢植之后,后赵中书监卢谌曾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士族,从孙恩起兵,孙恩死后,被推为主。朝廷欲安抚东土,命为永嘉太守。元兴元年(402),三吴大饥,乃自临海入东阳,屡被刘裕击败。三年,

  • 李世民当初敢造李渊的反 朱棣为何不敢向老爹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世民,李渊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为什么李世民敢向李渊造反,朱棣却不敢向朱元璋造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高祖李渊和明太祖朱元璋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开国皇帝,两人的身上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儿子都曾起兵造反成功,并在青史上留下美名。但不同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是在李渊在位期间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最终逼迫父皇禅位,

  • 朱温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是如何积攒自己的实力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温,五代十国

    朱温,后梁太祖,五代十国第一位帝王。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贪图富贵,归顺唐朝廷唐僖宗逃到成都去后,利用唐朝廷原有的影响,号召天下兵马共同进攻失陷的长安。各地勤王的唐军越来越多,黄巢起义军被困于长安及周边一带。朱温奉黄巢之命攻占同州,将同州作为长安的屏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