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不愉快的消息来自边境地区,据边境官员报告,韩综又带领魏军侵犯边境,杀害军民,抢劫财物。
韩综是东吴开国元老韩当的儿子。韩当病故后,根据东吴世袭制的老规矩,韩综继承了石城侯的爵位,接曾了父亲部下的将士。但韩综品质恶劣,淫乱不轨,屡次犯法,闹得很不像话。孙权看在韩当的份上,没有对他依法治罪,谁知道这就更加纵容了他。最后,韩综越滑越远,终于在黄武六年率领部下投降魏国。
到了魏国,韩综凭着他熟悉江东的情况经常为魏军打头阵,来骚扰东吴的边境,成了东吴边境的大祸害。
今天,从情报上知道韩综又来侵犯,孙权恨得咬牙切齿,痛恨之余,孙权又深入地考虑了很多有关的问题。
他想,东吴的文武将相中间,程普是父亲时期的人,周瑜、张昭是哥哥时期的人,而人数最多的是和他自己一起打天下的那些人。从建安五年到现在已经整整三十年了。那时候二十岁的青年将领,今天至少都在五十上下。父亲和哥哥的老部下,至今还健在的已廖廖无几。可是在封赏功臣的时候,孙权按照大臣们的建议,照例没有忘记所有的功臣,本人健在的,封赏本人,加官进爵;对已死的功臣,根据死者生前的功劳,封赏他们的子孙。这样,就不管这些子孙是否德才兼备,只要父兄有功,他们便理所当然地飞黄腾达。
想到这些,孙权的心情很矛盾。因为,孙权掌权后,倡导“举贤任能”,选拔文武官员的主要标准是:资“贤”唯“能”,也就是德和才。孙权一反过去讲究门第高低、出身贵贱、资历深浅的陈规陋习,打破了世家豪族垄断仕途、埋没人才的状况,使大批德才兼备的人能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这种正确的用人路线吸引了大批有本领的人都来投奔孙权,使江东谋臣如雨,猛将如云。这也正是三国时代东吴能够在群雄争霸的局面中,得到巩固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孙权想道,假如照现在这样下去,功臣死后,儿子继承父亲的职位,并率领父亲的部下,那么要不了多久,“举贤任能”就变成了一句空话。但他又想到自己也是通过承袭了孙策的职位而统治江东的,所以只好容忍这种世袭制的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