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左宗棠简介,左宗棠和曾国藩最初因何结怨,左宗棠非科举出身而受重用的原因

左宗棠简介,左宗棠和曾国藩最初因何结怨,左宗棠非科举出身而受重用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409 更新时间:2024/1/17 17:00:17

左宗棠简介,左宗棠为晚清三杰之一,但和三杰之一中的另一位曾国藩恩怨纠葛了几十年。1812年11月10日(清嘉庆十七年十月初七)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阴县左家塅。1816年(嘉庆二十一年),他随父赴长沙求学。1827年(道光)被应长沙府试,取中第二名。

1832年(道光)十二年,左宗棠因“搜遗”中第,但在此后的六年中,他三次赴京参加乡试,均未如愿。此时左宗棠的局势实际上非常糟糕。父母双亡,长兄去世,家道破落,只能入赘到周家。他有虚名在身,科举无望。

曾国藩是科举正途出身,左宗棠则未由科举入仕。虽然左宗棠非科举出身,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才华。相反,他学到的是经世致用的学问。早年,他还自诩为“今亮”,以诸葛亮自况。不过后来作为赘婿的左宗棠,很难再自称“今亮”,改称“赘客”(入赘别家的客人)。并自号“湘上农人”,开始在家务农耕读。

一代名臣陶澍,视他为奇才,引他为忘年之友,和他成了亲家。陶澍。陶澍是创造清廷汉臣格局的人。林则徐,贺长龄(此人是左宗棠老师)、左宗棠,胡林翼魏源都受他培养或引荐,可以说,他是经世派西化的关键人物。“不有陶澍之提倡,则湖南人才不能蔚起;是国藩之成就,亦赖陶澍之喤引尔”。左宗棠也进入了陶澍精心培植的关系网,为左宗棠后来的“职场”发展奠定了人脉。那时和郭嵩焘、曾国藩是至交好友,不过后来和二人闹翻了。

左宗棠后来出任湖南巡抚的幕僚,是左宗棠亲家郭嵩焘委婉劝说,才在太平军队围攻长沙的时候出山,保住了长沙,而那时左宗棠一度观察太平军,也有过投太平军的想法。

左宗棠,即便是当幕僚也很硬气。他做幕僚,连巡抚要听他的。

曾国藩奉命对付太平军队,但当时清廷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又不吃草,所以很多军饷都要自己筹集。被逼无奈,他想到了一个很缺德的法子——勒捐。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说白了,和土匪绑架没什么区别。谁有钱就把人绑起来,让家人拿钱赎人。

曾国藩最著名的绑架者之一是陶桄,他是名臣陶澍的儿子。聪明人可能已经猜到陶桄是左宗棠的学生兼女婿,也就是说,曾国藩把左宗棠的女婿给绑了。那时陶澍已经死了,但声望犹在。曾国藩此举无异于与整个湖南官绅为敌,在湖南官场引起轩然大波,左宗棠亲自前去要人,结果无功而返,最后凑够了银子,才将陶桄接出来。这件事让左宗棠对曾国藩颇有微词。

标签: 左宗棠简介

更多文章

  • 徐渭简介,徐渭是怎么成为书画大家的,徐渭和明总督胡宗宪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徐渭简介

    徐渭简介,浙江,古称山阴,历来是名人辈出的地方。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二月四日,一个婴儿在这里出生,不过婴儿的母亲只是一个婢女出身的小妾,父亲在他出生百天后就去世了。10岁那年,徐渭又被家中的主母卖掉。所以,其悲惨童年养成了他早慧的性格。而当时任谁也没想到他会成为明代中期的作家、画家和书法家。嘉

  • 诸葛亮骂死王朗的故事,诸葛亮说了什么让王朗口喷鲜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王朗

    王朗来到阵前,高举双手,深深一揖,然后说:“尊敬的诸葛先生,我是久仰您的大名了。今天能见到您,实在是莫大的幸运。我有几句心里话,奉劝于您,希望采纳。当今曹魏取代汉室政权,是天意决定的。老天爷的意旨是不能改变的。人们只能顺应天命。因此,像蜀国这样擅自建立国家,自称皇帝,公然与魏国对抗的作法,是违背天命

  • 诸葛亮是怎么解决益州地区问题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益州

    益州地区,长期以来受刘焉父子法禁松弛的影响,豪强地主彼此勾结,排除异己,甚至置国家法纪于不顾。如果不整肃内部,不仅没有北伐曹魏的基础,刘禅集团想在益州站稳脚跟,也将大成问题。诸葛亮本是荆州的首领,刘备的亲友,入益州后,又加入益州地主集团。如何把这几部分人拧在一起,是治好蜀国的重大课题。刘备去世前后,

  • 史可法简介,史可法不愿拥立福王的原因,史可法在选择新君的犹疑造成什么恶劣后果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史可法简介

    史可法简介,史可法祖上史应元,父亲史从智,母亲尹氏,从小对他寄予厚望。虽然家中贫寒,但他苦学不辍。明天启元年(1621年)冬,19岁的史可法前往祖籍顺天府大兴县应举,投宿大兴县郊一所古寺,当时的时任京畿视学的左光斗,带着几个随从微服前往大兴县,因躲避风雪进入这座古寺。看到一个书生爬在书桌前,桌上放着

  • 著名丞相诸葛亮是怎么治理国家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

    刘备进入益州,诸葛亮不仅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还致力于发展社会生产和自然资源的开发。成都平原的都江堰,是当时最大的水利灌溉网,是成都农业生产的命脉。诸葛亮对它极为重视,明确指出:“此堰是农业的根本,是国家的资源。”他专门设置堰官精心管理,还在人力十分缺乏的情况下,征发一千二百名壮丁常驻堰区,负责保护和

  • 诸葛亮南征,拉下七擒孟获帷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南征

    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春季的一天,丞相诸葛亮来到议事大厅,召集文武官员,商讨军机大事。后主刘禅,身着皇冠龙袍,在一群宫娥彩女的簇拥下,也来到了议事大厅。群臣们行过朝拜礼后,就转入到议事正题。这时,只见诸葛亮手捧表章,呈给后主,并恳切地提出:“先主去世已经两年了,我受先主托孤的重任,对大小事情,都要

  • 杨宪简介,杨宪在朝廷中为何不受各方势力待见,朱元璋杀杨宪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杨宪简介

    杨宪简介,杨宪原籍太原阳曲,本名杨华,由于老爹在江南为官,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熟读经典。当朱元璋带领他的部队占领南京时,杨宪前往投奔。当时正值战时,朱元璋急需一批文书来处理他的行军文件、信件、檄文等。所以他的到来非常及时,他被朱元璋任命为幕府文书。明朝初年,杨宪是检校组织(特务成员)的成员,也是其

  • 李密为什么要杀害翟让呢?房彦藻占有很大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密,翟让

    翟让是瓦岗军的奠基人,李密加入瓦岗军以后,对瓦岗军的发展壮大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二人是大家公认的领袖。尽管出身不同,他们两个都被隋杨帝逼得走投无路,和隋朝统治集团有不共戴关的仇恨,同时都一心一意地扶植瓦岗军成长壮大。因此,他们在反隋的农民战争中,相互支持友好相处,没有什么利害冲突。但毕竟他们受当时历史

  • 为什么诸葛亮要南征?这究竟是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南征

    究竟南中是个什么地方?诸葛亮为什么要进行南征呢?原来在蜀国的西南部,有个南中地区,相当于今天的云南、贵州和四川的南部一带。定居在这里的少数民族,早就与汉族发生了经济、文化交流,并同汉族人民一道,共同开发着祖国辽阔的西南地区。到了西汉武帝时期,就在这里设置了越得(今云南四川一带)、益州、牂牁(今贵州、

  • 周公是谁,周公解梦和周公的关系,周公为何会和儒家联系在一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周公是谁

    周公是谁,孔子将周公和梦联系在一起,而儒教长期主导中国文化,常被称为“周公之梦”或“梦见周公”,说明周公在儒家文化中享有很高的地位,而孔子用“吾不复梦见周公矣“之言,隐喻周代礼仪文化的失落。后世流传甚广的《周公解梦》一书和周公并无任何关系。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曾两次帮助周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