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叔敖杀两头蛇,孙叔敖,芈姓,蔿氏,名敖,楚郢都人(今纪南城)湖北荆州人。春秋时期楚国令尹。
据今2600多年来。楚贵族蒍贾被陷害,但在忠臣的帮助下,儿子蒍敖和他的母亲在淮滨县避难,并改名为孙叔敖。遇恩公收留,并将毕生学识倾囊相授。
淮河水灾频繁,孙叔敖主持治水,倾家荡产。历时三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水利项目————芍陂终于建成了。淮河古道用于行洪,筑陂塘用于灌溉农业和桑树,造福了淮河人民。
后来又修建了安丰塘等大量水利工程。2600年后,它们仍在发挥作用。孙叔敖受楚庄王赏识,开始辅佐庄王治理国家。
孙叔敖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严相济,发展经济,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他主张以民为本,停止为军事而战,休养生息,这样农业和商业才能同时发展,文化才能繁荣,翘楚中华。
据记载,孙叔敖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出去玩,遇到一条双头蛇,就把它杀了埋了。当回到家,便开始大哭。当他的母亲问他为什么哭时,孙叔敖说:“我听说看到双头蛇的人肯定会死。现在我看到了,我怕(我)要抛下母亲先死了。
母亲说:“双头蛇现在在哪里?”孙叔敖哭着说:“我怕后来的人再看见,就把它杀了埋了。”母亲安慰他说:“我听说暗中帮助别人的人会得到有善报,你不会死的。”后来当(孙叔敖)成为楚国令尹时,还没有推行自己的治国主张而国人就已经信服他了。
庄王曾认为当时的车太小,于是下令全国改造高车。孙叔敖告诫说,如果他按命令行事,会引起百姓的反感。还不如把街巷门槛做高,低小的车过不去,百姓便会自觉改造高车了。庄王又嫌原来通行的货币太小,就想换成大币,但百姓使用不便,造成市场混乱。孙叔敖认为“便民为要”,并说服庄恢复小货币的做法,市场又变得繁荣起来。孙叔敖也是一位杰出的战略家。他选择了适合楚国情的条文将其确立为军法,并对军事行动、任务、纪律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应用于训练和实战。
庄王十六年(公元前598年),楚军在诉地修筑城池,由于他用人得当,计划周密,物资准备充足,30天就完成了修筑项目。次年,楚与晋大战于必,他协助庄王指挥战斗,调遣战车,鼓励楚军奋勇冲击,集中兵力,迅速逼近晋军队,晋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仓惶四散,逃到了黄河北部,中原霸权地位便转向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