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道教经典著作《庄子》记载,天上有一个管理马匹的神仙,名伯乐,因此民间也将善于辨别马匹优劣的人称为伯乐。据宋代邓名世编的《姓氏书辨证》记载,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学龄孩童,都可以讲一讲伯乐相马的故事。
秦穆公大臣,孙阳,擅长相马。据说孙阳受秦穆公的指派,买一匹日行千里的骏马。孙阳向穆公解释,千里马极为罕见,而且不容易找到。需要寻访全国。请穆公不要担心,他会尽力寻到宝马。
孙阳跑了几个国家,甚至是以盛产名马著名的的燕赵,跋山涉水,仔细寻访,仍然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良马。一天,孙阳从齐国回来,在路上,他看到一匹马拉着运盐车在一个陡坡上艰难地行进。这匹马累得气喘吁吁,每走一步都很艰难。当孙阳走近时,他突然抬起头来瞪大了眼睛,大声尖叫起来,好像他想和孙阳倾诉什么,孙阳立刻从他的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稀有的马。
孙阳对赶车人说:“这匹马适合驰骋在疆场。但用来拉车的话委实不如普通的马了。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孙阳是个傻瓜。他觉得这匹马一般,拉大气力,吃得多,瘦得皮包骨。他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孙阳带着千里马,径直来到秦国,把马带到皇宫中,拍拍马的脖子说:“我给你找了个好主人。”
马像理解孙阳的意思一样,抬起前蹄,震得地面咯咯地响着。引颈长嘶,声音洪亮,直奔云霄。穆公听到马嘶声,走出了宫殿。孙阳指着马说:“陛下,我给你带来了千里马!"
当穆公看到孙阳牵着的马如此瘦弱,以为孙阳愚弄了自己,他有点不高兴。直言看不上这匹瘦弱的马匹。
孙阳说:“这真的是一只千里马,但它拉了一段车,而且没有仔细喂养,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半个月之内一定能恢复体力。”
听到这里,穆公有点怀疑,于是他命马夫尽心喂马。果然,过了一段时间,马变得精壮神骏。穆公策马飞奔,只觉得两耳生风,呼吸困难,转瞬跑了百里远。所有的文武大臣都称赞孙阳的眼力。在未来,穆公将骑着这匹骏马实现霸权。穆公非常高兴,封孙阳为“伯乐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