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简介,《西厢记》故事来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莺莺传》讲述了书生张生爱上了居住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在红娘的帮助下,他们在西厢幽会,莺莺答应以身相许。后来,张珙去京应试,得了高官厚禄,却抛弃了莺莺,酿成了一场悲剧。据说,晚唐时期,大诗人元稹出生在河内县清化镇赵后村,与赵后村相邻的村庄是崔庄村。崔庄有一个女儿崔小迎,他们是青梅竹马。元稹的父亲在元稹八岁那年去世,小迎一家把他当作亲人。小迎十岁的时候,父亲去了一家卷烟粉作坊工作,于是崔家举家搬迁。而元稹和崔家一家一起去了。两人经常在竹林里玩耍,过家家,拜天地,称公道婆。他们还在沁园结识了许多文人过客,如著名作家令狐楚,韩愈,白居易,李绛等。受他们的影响,他学习诗歌和散文。15岁就已明两经擢第。小迎也长得像一朵出水芙蓉,两人私定终生。
贞元十七年春,元稹去赴考从政。此后,他深得当时的少保韦夏卿的赏识,并在他的影响下娶了韦夏卿的女儿韦丛,为妻,从此再也没有见过小迎。妻子早逝后,元稹多次回家找她,却都没有消息。
元稹曾写过《莺莺传》,张生抛弃了崔莺莺,但作者借用了张生的话。指责莺莺是'尤物'、'妖孽','不妖其身,必妖于人‘,甚至'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等美化张生的无耻行为。所以有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说:"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趣"。元稹等词为后人所诟病。
《西厢记》讲述唐贞元年间,文人张珙游于蒲州,寄宿普救寺。崔相国夫人带着女儿莺莺,将的灵柩运回家乡安葬。她经过普救寺,也在这里过夜。一天,张生参观佛寺,遇见了莺莺,两人一见钟情。
在蒲州,孙飞虎起兵作乱,叛乱者包围了普救寺,试图把莺莺抢为扎寨夫人。老太太在危急关头许下诺言,谁能断贼路,谁就娶莺莺为妻。张生于是请镇上好朋友,白马将军杜确,前来救援。杜确率领军队镇压了叛乱的士兵。解普寺之围已解,没想到,老太太怀疑张生是白衣秀士,于是食言,只让张生和莺莺做兄妹。
因为张生不能与莺莺长相厮守,所以患了相思病。红娘帮她送信后,他们背着老夫人偷偷幽会。老夫人知道了他们的关系,就叫红娘叫来拷问。红娘指责老太太背信弃义,忘恩负义,并说如果这件事公开,对崔家族不利,如果她不同意他们的婚姻。老太太别无选择,只能答谢张生嫁给了莺莺。然而,老太太以崔家族三代不招白衣秀士为由,强迫张生去京参加考试。张生得中,才被允许与莺莺结婚。而后张生高中,实现诺言,娶了莺莺为妻。
《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代表作。词曲华丽,充满诗意的意境,所以要比传奇《莺莺传》更加脍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