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蒙是个读书人,他知识渊博,从历史上,他知道黄帝和炎帝最后都飞天而去,成了真仙;自己也下定决心,要追随黄、炎二帝,上天成仙,可苦于不懂得成仙之术。为此,他没少下功夫,也拜了不少老师。
说起这个,茅蒙更觉得心里窝囊。这人间的人情冷暖,居然也反映到成仙的清静之术中来。他拜的老师不少,可没有一个有真本事。看上去一个个仙风道骨,貌似颇有城府,其实全是酒囊饭袋,专为骗钱。茅蒙钱花了不少,不光一点本领没有学到,在这几位老师的指点下,身体反而练得越来越弱,枯瘦不堪,茅蒙是个慢性子,慢性人一旦下定决心是不会轻易更改的。茅蒙没有因为这些经历而放弃了成仙的愿望,而是更加渴求能够学到真的成仙术。这几位假“仙人”的行为只不过更提高了他的鉴别能力罢了。
有一天,茅蒙听说附近的鬼谷子来了一个隐士,此人相貌奇特,知识渊博。又听说此人一到鬼谷子就驯服了当地作恶多端杀人害命的猛虎。茅蒙不禁心中动,心说:“此人确有高人风度,且又能驯服猛虎,化钢为柔,怕不确有真功。不妨前去拜访一番,在其真伪,再作打算。”
此时的茅蒙正在寻访鬼谷子先生的路上。时值仲夏,天气十分炎热,树林里湿气重,茅蒙身体比较虚弱,加上天气气十分恶劣,茅蒙累了,可他求师访贤的心不累,仍然他促着他奋力向前走。
不久,茅蒙又爬上了一处山顶,向下望去,茅蒙不禁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真是太美了,碧绿的山,碧绿的水,有几只白鹭期翩飞过,惊起湖水一片涟漪,真乃人间仙境也,茅蒙不由得开口赞叹起来。
远方水畔的石崖上书写着两个苍劲的朱红大字,不甚分明,大概是“鬼谷子”二字。茅蒙心中不免一阵欣喜,不自觉地出了一口长气心想:我终于到了。他用衣袖擦了擦脑门上的汗,又抬起脚步沿着小路向小树林走去。
原来小树林里灌木丛生,非常茂密,小径在树林中隐丽又现,现而又隐,忽而东,忽而西,忽而南,忽而北,让人捉摸不定,小径两旁的树木犹如铁墙一般护卫着
,密不透风,眼看着山穷水尽了,却又柳岸花明,曲径通幽了,小径两旁,青的、紫的和红的大大小小的野果随处可见,五彩缤纷的花朵俯仰皆是,更有百灵啼口叫,好一派清静之所,茅蒙一路向前走着,
一路把玩着美景,不觉脚步也轻松多了。
走了好一阵,茅蒙来到了一个三岔路口,一条向东,一条向北,一条向西。茅蒙犹豫了,不知向哪个方向去,想要询问一番,此处又绝无人烟。心里琢磨了一会儿,我从南方采,就向北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