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时,司马光砸缸救人,而曹冲六岁称象。孔融四岁让梨,他们都带着巨大的光环长大。而在众目睽睽之下长大的孔融,几乎每一件小事都会被放大。而野史中的孔融弑母是怎么传出来的呢?
孔融是孔子第19世孙父亲孔亩,曾任太山都尉。孔融十三岁时,孔亩去世了,孔融悲痛欲绝,需要人搀扶才能站起来。十六岁时,著名学者张俭被常侍侯览所恨,下令要州郡逮捕张俭。张俭与孔融兄长孔褒成了朋友,所以他逃到了孔褒的家中,但孔褒不在那里。张俭认为孔融还年轻,没有告诉他自己的情况。看到张俭尴尬的样子,孔融三说:“虽然我哥哥不在,但我能为您的东道主,请您进来?所以我留在张俭住在我自己的家里。
在当时藏匿逃犯是一项重罪。官府认为,孔融在九岁时没有犯罪能力,所以这件事就推给了当时的孔融的哥哥孔褒。最后,他的哥哥孔褒担下罪责,被处死。世人对此颇有微词。
孔融在官场起起落落,偏偏是董卓主导官场,孔融和董卓争论激烈。董卓怀恨在心,贬谪孔融,联合大臣推荐孔融到北海工作,而北海是黄巾军最猖獗的地方,情况复杂。从那以后,孔融已经在北海工作了六年。所以后世称为孔北海,发檄文、设书院、举荐人才,但他狂妄自大,持才傲物,最看不起曹操。不喜欢曹所做的一切政令,无论是禁酒令,还是讽刺曹“好色”的行为,让曹操还政给汉献帝,也是此种行为把自己和孩子都逼上了绝路。
他的死因也很简单,口无遮拦!他曾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则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简而言之,我只是父亲欲望的产物,我母亲是承载产物的工具而已。
他提出这一观点,意在讽刺当时的“假孝”。结果曹操可是抓住了把柄,诬告他“不孝”,毁了他的名声,不仅要了他的命,还顺便把全家都给杀了。孔融被杀时,年仅56岁。他曾受人尊敬的人,却落得身败名裂。后世则渐渐传出“孔融弑母”的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