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空城计时诸葛亮背后还有两个书童 司马懿是看到他们才撤兵的吗

空城计时诸葛亮背后还有两个书童 司马懿是看到他们才撤兵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526 更新时间:2023/12/26 22:41:29

对空城计最大的倚仗,其实是城楼上的两童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古人的智慧结晶。书中对人物的刻画和情节的描写十分详细,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注重描绘细节的同时,还怀有一种宏伟的大局观。

作者借《三国演义》这本书深刻的描绘了当时三国时期的恩怨情仇,那种热血沸腾的戎马征程,可以说令众多读者受其感染,体会到其中的豪放气概。

《三国演义》中精彩的片片比比皆是,并非只有武打场面才能让人感受到紧张与激动,那些精妙绝伦的计谋更是令人啧啧称奇。在三国的众多计谋之中,空城计无疑是其中相当精彩的一部分,被人们广为传颂,流传至今。

空城计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刘备去世后刘禅继位,诸葛亮成为了托孤大臣。

虽然蜀汉政权的皇帝是刘禅,但所有权势都掌控在诸葛亮手中。我们都知道不论是小说中还是真正历史上,诸葛亮都算是一个智多近妖之人,但偏偏在独掌大权后他却用一件事硬生生拖垮了蜀汉,使得其成为三国中最先出局的那位,这件事就是北伐。

五次北伐使得本就因战乱而生活的水深火热的百姓们再度拖进深渊,且从第一次北伐开始,就已经呈现了一边倒的局面,说实话这段历史我真是没想通,诸葛亮怎就铁了心要劳民伤财整北伐呢?在第一次北伐战争中,诸葛亮输掉了决定性的战役,街亭之战。

街亭失守后司马懿率大军连夺蜀军三座城池,直逼后方机关西城,西城危在旦夕,城内人心惶惶,且已无兵可用。诸葛亮急忙让大军撤退,但是司马懿的行军速度十分之快,没几日就抵达了西城。

情况万分危急,此时诸葛亮再率领一些老弱病残出去迎战显然是不明智的;可如果固守城池的话,司马懿一心强攻,不消几日也可以把西城攻下来,到时候诸葛亮肯定在劫难逃,蜀军群龙无首,自然溃不成军。

情急之下,诸葛亮心生一计,连忙叫人把蜀军旗帜隐藏起来,叫士兵把城门敞开,并且派遣几名士兵装扮成百姓的样子,去街上扫地。自己则带着两个从小就跟着自己的书童,在高楼上拂袖弹琴。

城内很多士兵对诸葛亮此举深表疑惑,心想诸葛亮为什么不抓紧时间逃跑反而在这里等着司马懿来抓,这不是自投罗网吗?

不久之后司马懿大军果然来到城下,看到城门敞开,旗帜毫无踪影,还有几个百姓在那里扫地,不由得心生疑虑。生性多疑的他派遣士兵去前方打探情况。这时诸葛亮突然弹奏曲子,一开始的调子十分温和,后来慢慢变的急促起来,司马懿的疑心越发的重了。

他望向诸葛亮身边的两个童子,按照道理来说,如果诸葛亮是在装腔作势的话,他身旁的这两个书童看到这种阵仗,肯定会吓得腿脚哆嗦。但是他发现这两个书童只是神色平淡站在诸葛亮的侧后,冷静之极。

曲声越来越急促,到了极点之后,琴弦应声而断,一声脆响彻底颤动了司马懿紧绷着的心,他再也顾不上其他。根据他对诸葛亮的了解,城内必定有伏兵,再看了看两个神色淡然的童子,他更加坚信自己的想法,于是急忙下令撤退。

不费一兵一卒,不过两个童子一曲琴音,便将司马懿大军吓得退离,从此空城计被传为美谈,代代相传,成为了三十六计之一。那么司马懿如此疑心错了吗?其实司马懿的考虑并没有错,他知道可能是诸葛亮在装腔作势,所以他把关注点放在了两个书童上。

要知道小孩子心性不坚定,是最做不得假的,如果诸葛亮只是在虚张声势,那么两个童子必然异常慌张,可他们全程都十分淡定,仿佛司马懿一旦进城必定插翅难飞。

诸葛亮知道司马懿生性多疑,且就当时的战局,曹魏大军已经是大获全胜,万一中计岂不是得不偿失?于是诸葛亮特意把伴随自己身边多年的书童带上,这两个书童什么大场面没有见过?早就已经练就了一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心境了。所以从一开始,司马懿就一直被诸葛亮牵着鼻子走。

不过话说回来,故事仅仅是故事,在正史里面,空城计是不存在的。并且司马懿和诸葛亮在这个时候并未碰面,第一次北伐曹魏的主帅是曹真,此时司马懿还在洛阳呢。

标签: 空城计诸葛亮

更多文章

  • 靖难之役时梅殷在哪?为何没有帮朱允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梅殷,明朝

    梅殷明朝初期的一个开国将领,汝南侯梅思祖的侄子,太祖皇帝朱元璋的女婿,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建文年间,明朝发生了靖难之役。此前朱元璋曾给女婿梅殷留下密诏,叫他好好辅佐孙儿建文帝。那么梅殷身为建文帝的姑父,为何没能在靖难之役中有所作为,阻止朱棣夺位呢一,成为驸马梅殷

  • 李自成打仗打了十八年 李自成为何在北京待了42天就灭亡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明朝,李自成

    对明朝李自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自成打仗18年,为何进入北京后只做了42天皇帝?我们在记历史朝代之时往往有这么一句“唐宋元明清”,明朝结束后轮到清朝统治天下,可事实上明朝却并不是清朝所灭的,而是被大顺皇帝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闯王李自成入京所灭的,其实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的时

  • 清朝时期的隆科多是什么样的 电视剧演的都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隆科多

    还不知道:清朝隆科多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的隆科多,到底何种形象?隆科多,佟佳氏,康熙皇帝生母——孝康章皇后的亲侄子、康熙皇帝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的亲弟弟、康熙朝重臣佟国维第三子;也就是说,隆科多是康熙皇帝的亲表弟兼小舅子。在康熙朝晚期的“九子夺嫡”事件中,隆

  • 正史中的隆科多和佟国维是什么关系 隆科多当过刑部牢头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隆科多

    对隆科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隆科多当过刑部牢头吗,他与佟国维真是叔侄关系?《雍正王朝》中隆科多的形象塑造得很成功,让人印象深刻。剧中,隆科多的前半生是一个八旗纨绔子弟,被康熙帝冷落了几十年,曾在刑部监狱担任过牢头,直到一废太子后才被委任为九门提督。不过这只是影视镜

  • 历史上董卓讨伐战背后有何政治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董卓,汉朝

    董卓东汉末年军阀,国历史上总体评价极其负面的人物之一。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三国演义》中有一个精彩的情节,董卓废立皇帝之后,曹操矫诏号召天下英雄共同起兵讨伐董卓。各路豪杰纷纷响应,共同起兵讨伐董卓,“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等经典桥段都是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上演的。《三国演义》的描

  • 襄樊之战关羽失败,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关羽,三国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襄樊之战”之战爆发,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关羽攻打襄樊,襄樊没有拿下来,造成丢了大半个荆州。荆州一丢,刘备着急了,发动夷陵大战,试图收复失地。谁知道又失败了,不但没有把失地收回来,而且还扩大了丢失的面积,从巫山往东的所有原先蜀国的土地,全部落入了吴国的手里。

  • 刘邦作为一个聪明之人 刘邦为何没有给戚夫人留后路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邦,戚夫人

    对刘邦和戚夫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精明一世,为何生前不给戚夫人留条后路?我们从刘邦的性格和现实情况来分析一下。首先毫无疑问刘邦是一个薄情的人。刘邦是一个纯粹的枭雄。亲情、友情、爱情对他来说就是玩具。你可千万别想让刘邦把感情当真。之前不是总流行一句话吗“认真你就输了”

  • 杜袭是什么人?定军山之战他的表现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杜袭,三国

    定军山之战,是建安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整个汉中之战的组成部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虎步关右的曹魏名将夏侯渊,在“定军山之战”中被黄忠所杀,临阵战死,马革裹尸。当时,军中失帅,群龙无首,三军将士们都不知所措,非常害怕,危急时刻,他和郭淮力荐张郃代帅,统领诸军作

  • 雍正逼死生母是不是真的 雍正为什么要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雍正,清朝

    对雍正和生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皇帝逼死自己的生母是真的吗?为什么他要这样做?很多人都认为,雍正的登基过于突然,因为连他的亲生母亲都不看好他们登临帝位,而等到他真正成为皇帝之后,其颁布的一系列政治改革,以及他对清朝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都能很好的证明,雍正皇帝是在众多

  • 诸葛亮在用空城计的时候 城门口为什么有四个人在扫地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空城计

    对诸葛亮的“空城计”,让4人在门前扫地?有何“玄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古代战争强调出其不意。在古代,诸葛亮是唯一一个能运用这种策略的人。传说卧龙凤雏,得一者可拥天下。这句话不随便。诸葛亮用他的纯战略成功地帮助刘备获得了更大的优势,这种纯战略可以称为“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