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官员余靖简介:主张要变更尽依祖宗故事的旧法

北宋官员余靖简介:主张要变更尽依祖宗故事的旧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252 更新时间:2023/12/17 12:16:05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余靖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余靖(1000年~1064年)北宋官员,庆历四谏官之一。本名希古,字安道,号武溪。

韶州曲江(今属广东韶关)人。天圣二年进士。历官集贤校理、右正言,使契丹,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桂州知府、集贤院学士、广西体量安抚使、以尚书左丞知广州,卒谥襄,有《武溪集》二十卷遗世。

人物生平

余靖生于1000年三月初一,少时聪慧,读书过目不忘,师从舅父黄正,后师林逋、张伯端,学业大进。

1024年(宋天圣二年)中进士第,录为赣县(今属江西省)县尉,主理缉捕盗贼,查察奸宄。不久朝廷新置书判拔萃科,余靖又中书判拔萃第一,提为新建(今江西省南昌县)知县。

1027年迁任宣州司理参军。1030年6月中书判拔萃科,授将作监丞知洪州新建县。1034年到京任秘书监,负责掌管典籍文书,入崇文馆主持校勘《史记》、《汉书》、《后汉书》,并写出了《三史勘误》四十卷。1036年,2月推集贤院校理,同年5月因向皇帝上疏为被贬的礼部员外郎范仲淹辩护,与尹洙、欧阳修同被贬,降职为监筠州酒税,均是益知名。1037年12月余靖徙任泰州(今江苏省泰县)税监。1039年6月徙知英州,因其母离世,服丧三年而没有上任。

1042年3月复职为集贤院校理,同知太常礼院。1043年,擢升为谏院右正言,

专门向皇帝进谏奏事,余靖正直敢言,曾多次为建言“轻徭薄赋”整顿户政,去除贪残之吏,抚疲困之民事而向皇帝抗声力争,以致唾液飞溅至皇帝的“龙颜”上仍意犹未尽。(见《宋人轶事汇编》)他的多数建议为仁宗所接受,因而与欧阳修、王素、蔡襄,同被誉为朝廷敢于进谏的“四谏”,提出‘清、公、勤、明、和、慎’的著名从政六箴。

他积极提出各种谏议,主张要变更尽依“祖宗故事”的旧法。倒如举人才、去冗兵、冗官、宽租赋、厚农桑、省佛事、节国用等建议。涉及人事、治民、边政、刑法、租赋、御盗等多方面。上述种种,都为范仲淹、富弼等人后来推行“庆历新政”的改革措施,提供了先行的理论基础和舆论准备,余本人则是“庆历新政”的积极参与者。

1044年,受命为出使契丹的使者。他巧妙地运用外交手段折服了雄据一方的辽主,从而适时的在复杂的宋辽夏三角关系中维护了宋朝的利益。1045年正月为回谢契丹使,5月知吉州。

1046年7月左迁将作少监,分司南京、许居韶州,久之,改光禄少卿。1049年,升左神武军大将军、雅州刺史、寿州兵马钤辖,靖辞不就。1050年余靖迁卫尉卿知虔州(今江西省赣州市),询民疾苦,政多惠爱。

1051年8月被贬任知虔州,不久因父离世而辞官。

1052年6月,余靖于丧次被起用为秘书监,知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市)旋改知桂州(今广西省桂林市)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后下诏经制广州。

1053年2月迁任给事中,5月迁任工部侍郎。1054年2月复职加集贤院学士。1055年6月迁任户部侍郎。1056年被贬知谭州。1058年改知青州,知青州期中转吏部侍郎。1060年8月为广南西路体量安抚使、知桂州,后在狄青统属之下;狄青节制岭南各路军马,在昆仑关外大破侬智高。侬高的母、子、弟主人均为余靖遣人擒获。1061年5月授尚书左丞,广南东路经略安抚使,知广州。1063年宋英宗即位,拜工部尚书。1064年余靖回京述职途次南京,偶染风寒,病重不起,卒于江宁府秦淮亭,享年六十五岁。英宗闻讯恻然,辍朝一日追赠刑部尚书,谥曰“襄”后人尊称忠襄公。

标签: 北宋余靖

更多文章

  • 南宋状元余复简介:常学习至笔枯手成胝,眼稀目生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南宋,余复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明朝状元马铎简介:因姓名需避讳永乐而受御赐为铎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马铎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

  • 三国的三位镇远将军,分别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三国

    三国有三位“镇远将军”:魏延上榜,另外两位分别是谁?小编为您讲解。一、段煨段煨(生年不详~209年),字忠明,武威郡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人也。作为东汉末年的将领,段煨和东汉太尉段颎是同族兄弟,与太尉贾诩、张济、宣威侯张绣乃是同乡。公元189年,董卓来到都城洛阳,篡夺了朝廷大权。为了巩固自己的位置,

  • 明朝中期大臣韩文简介:因得罪刘瑾而被罚至家业荡然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韩文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

  • 南宋官员徐梦莘简介:因靖康之耻而发愤研究宋金和战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南宋,徐梦莘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称帝后的吴三桂时如何定国号的?为何为周?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吴三桂,明朝

    吴三桂,明末清初著名政治军事人物,吴周政权建立者吴周太祖。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朝康熙皇帝下令撤藩。在此背景下,吴三桂自称周王、天下水陆大元帅,并且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史称“三藩之乱”。康熙十七年(1678年),在自身势力走

  • 明朝锦衣卫沈炼简介:曾以十罪疏弹劾严嵩,被处以杖刑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沈炼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

  • 北宋外戚李用和简介:宋仁宗曾书忠孝李璋匾赐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北宋,李用和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用和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用和(988~1050年),字审礼,杭州人,宋真宗李宸妃之弟。生平年少时家贫,寄居开封,以做纸钱谋生

  • 北宋哲学家杨时简介:与罗从彦、李侗并称为南剑三先生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北宋,杨时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杨时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时(1053—1135)字中立,号龟山,祖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南剑将乐人。北宋哲学家、文学家、

  • 明朝大臣魏允贞简介:与其弟允中、允孚并称南乐三魏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魏允贞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