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祖大寿为何会投降清朝?之后他去了哪里

历史上祖大寿为何会投降清朝?之后他去了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419 更新时间:2023/12/17 7:11:36

祖大寿是明朝的一员猛将,其一直忠于明朝,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祖大寿在1642年投降清朝以后,似乎就在历史上消失了。历史上只记载了他在1656年的时候病逝。从1642年到1656年长达14年的时间里,祖大寿没有任何声音。那么,祖大寿投降清朝以后,为什么不像吴三桂洪承畴这些人那样活跃,而是迅速地就无声无息了呢?

在所有投降清朝的名将中,皇太极在祖大寿身上花费的功夫是最多的,他对祖大寿也是最有耐心的。祖大寿投降清朝以后,说自己妻儿都在锦州,想回锦州把妻儿都带到清朝来。

根据皇太极对祖大寿的了解,他知道祖大寿在说瞎话。祖大寿很有可能一去不返,但是,依然把祖大寿放了回去。祖大寿回去后,果然就反叛了,并没有按照约定带着他的妻儿返回来,而是一直缩在锦州城里。

当时皇太极的部将们都愤愤不平,觉得皇太极被祖大寿骗了,多次申请带兵前去围攻锦州卓,拿下祖大寿。但是皇太极并没有同意,而是放任不管。只是不断派密史去锦州和他联系,希望他能够记住曾经的承诺。祖大寿在锦州呆了11年,直到1641年,皇太极才再次派军围困锦州城。不过却也是围而不攻,只是希望祖大寿率军投降。祖大寿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坚持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再次投降了皇太极。

皇太极对祖大寿巨大的耐心,可想而知。

当时皇太极手下的很多将领都不理解,不知道皇太极这唱的是哪一出?他们觉得何必浪费那么长的时间,发动军队打一仗,把祖大寿抓起来就完了。对于这种投降了又反叛的人,就绝对不能够留情面。

但是皇太极想的显然和众人不一样。那么,皇太极为什么对祖大寿这么有耐心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皇太极知道,祖大寿就算投降了又反叛,但是不会对自己构成太大的威胁,不可能为明朝卖力。道理很简单,崇祯皇帝不是一个大肚量的人,所有想反叛他的,崇祯皇帝都绝对会不留情面。他对大臣的猜忌之心是非常强的,袁崇焕仅仅是把毛文龙杀了,他就担心袁崇焕拥兵自重,以至于把袁崇焕骗到北京去杀掉。

祖大寿回到锦州后,崇祯皇帝当时并没有处罚祖大寿,反而升他的官,这是不符合崇祯性格的。这种反常表现,说明崇祯只是想稳住祖大寿而已。后来,崇祯又三次派人召祖大寿回京,这样做,再明显不过了,只要祖大寿回京,崇祯就会像对待袁崇焕一样杀掉祖大寿。毕竟祖大寿原本就是袁崇焕的心腹,又曾投降清朝,所以崇祯绝对没有留下他的道理。

总之,祖大寿当时只求自保,绝对不会和皇太极作对。

二是皇太极要在祖大寿身上形成示范效应。祖大寿是明朝大臣中的代表人物,只要皇太极能够劝说祖大寿投降,这就会在明朝大臣中形成示范效应,大家都会纷纷投降。所以,当祖大寿投降了清朝又反叛的时候,皇太极必须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因为那时候,明朝的大臣们都在看皇太极进一步的行动。如果皇太极能够在这时候对祖大寿做到仁至义尽,那么明朝的大臣才会放放心心跟着祖大寿学。

所以皇太极才容忍了祖大寿11年,一直只是劝说,并不强攻。直到最后才派军队围而不攻,等着祖大寿投降。

最终,皇太极的耐心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祖大寿再次投降了清朝。

祖大寿再次投降清朝后,为什么皇太极并没有重用他呢?

应该说,这也是皇太极对祖大寿极为了解的缘故。祖大寿身上,是有很浓厚的忠君爱国思想的。但尽管他有这样的思想,却又贪生怕死。尤其是袁崇焕被杀这件事,给他的刺激太大了。他一直害怕崇祯杀他,因此才不得不投降清朝。从本心来说,他是不愿意投降的。

如果祖大寿投降皇太极以后,皇太极让他带兵攻打明朝。祖大寿是不可能坚决贯彻执行的。到战场上,很有可能又发生再次反叛的事情。那样的话,这将给皇太极惹来极大的麻烦,杀他还是不杀他呢?杀他,可以说是自己怀柔政策的失败。不杀他,麻烦又太大。

所以,为了不给自己添麻烦,同时也是保护自己的怀柔成果,干脆就让祖大寿闲居起来,做一个富家翁。这就是当时皇太极的一个想法,也是祖大寿的一个结局。

标签: 祖大寿明朝

更多文章

  • 刘邦死后多个儿子都被吕雉杀了 吕雉为何没有杀刘肥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邦,吕雉

    对刘邦和吕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去世之后,吕雉杀了刘邦多个儿子,为何却唯独放过了刘肥呢?刘邦一共有8个儿子,其中2个做了皇帝,3个被吕后杀死或逼死。刘如意,因曾经威胁刘盈的太子之位,被吕后毒死。刘恢,因宠妃被王后(吕家女)毒死,殉情自尽。刘友,因被王后(吕家女)诬告

  • 韩信当初有刘邦和项羽平起平坐的机会 韩信为什么还屈居人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韩信,刘邦

    对汉朝韩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信本可与刘邦、项羽平起平坐,却为何心甘情愿为刘邦效力?刘邦之所以能够在与项羽的天下争夺战中胜出,与韩信在关键时刻的支持不无关系。史上所谓的楚汉争霸,其实在当时是有三股强大的势力。除去刘邦和项羽之外,就是已经被封为齐王的韩信了。无论他倒向哪

  • 垓下之战项羽还有十万大军 项羽为什么要带着800精锐骑兵逃跑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垓下之战,项羽

    对垓下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垓下之战还有10万大军,为何项羽要逃跑?且只带800精锐骑兵?司马迁把项羽美化得“不忍直视”,所谓的“垓下之战”只是汉军对楚军的收编,因为项羽抛下大军自己跑了;所谓的“乌江自刎”也并不存在,因为项羽在东城就被干掉了。至于项羽为何扔下10万大

  • 在政治与地理方面,贾耽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贾耽,唐朝

    贾耽(730年-805年10月26日),字敦诗,沧州南皮(今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人。唐朝中期宰相,地理学家、政治家。是唐朝玄、肃、代、德、顺、宪宗6朝元老。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天宝十年(751年),贾耽走上仕途。乾元元年(758年),贾耽出任贝州临清县县尉,转任绛州

  • 武则天为皇位可以说不择手段 武则天都杀了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皇帝

    对武则天做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则天为了做皇帝,到底杀了哪些人?连她的亲生骨肉都难逃毒手。说到武则天,后世的第一印象就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开创贞观遗风,为中国绝无仅有的“一代女皇”。事实上,武则天没有后世惯性思维中那么厉害和伟大,就因为武则天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后世

  • 顺治到底看中董鄂妃哪一点 顺治为何对她如此宠爱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顺治,董鄂妃

    对顺治和董鄂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顺治对董鄂妃万般宠爱,是看上了她哪一点?帝王的妃子是非常多的,想要得到帝王的喜爱自然要有与之不同的魅力,或者是体贴入微、察言观色等。所以说,能够得到帝王青睐的妃子,必定有着出众的一面。今天我们要说的便是顺治的一位妃子——董鄂妃。这两人在

  • 韩信在楚汉争霸前都没有打过仗 韩信出手为何干过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楚汉争霸,韩信

    对楚汉战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楚汉战争之前韩信没有带兵打过仗,为何他一出手,项羽就不行了?秦末汉初,风云际会,名将辈出,最负盛名的莫过于项羽与韩信。项羽力拔山河,气盖世,“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可谓无坚不摧,无往不利。韩信联百万之众,攻必取,战必胜,纵横驰骋

  • 乾隆时期富察氏族盛极一时 嘉庆掌权后为何极力打压他们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嘉庆,清朝

    对嘉庆和富察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盛极一时的富察氏族,为什么会被嘉庆拼命打压?在历史长河中诞生过无数个辉煌的家族。有些延续长久,成为一方大族;有些则家道中落,最后与庶民无异。在历史上,不乏有曾经有一些盛极一时的家族因为外在因素中落、衰败,其中最为著名,也最具有代表性的是

  • 历史上诸葛亮有何品质能被历代帝王推崇?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三国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从晋代开始,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在给诸葛亮升官晋爵,赐庙加号:晋封武兴王;唐封武灵王,并赐庙;宋赐“英惠庙”,加号“仁济”;元代更追封为“威烈忠武显灵仁济王”;明初朱元璋钦定“帝王庙”,选从祀名臣三十七人,三国人物只有诸葛亮一人入选。到了清代不但把

  • 李自成为什么会把山海关兵败 这一切都是天意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自成,明朝

    李自成兵败山海关是天意还是人为?看看他自己的这些骚操作吧!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到我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真正厉害的当数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几乎已经推翻了大明王朝,并同时建立了大顺政权,这在我国历史上,几乎没有哪支农民起义军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