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宪宗上位后为何给明代宗朱祁钰平反 给老爸擦屁股

明宪宗上位后为何给明代宗朱祁钰平反 给老爸擦屁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538 更新时间:2024/1/16 10:03:34

还不了解:明宪宗和明代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宪宗为什么要给叔叔明代宗平反?

明英宗一生造孽太深,明宪宗继位后,要给他老爸“擦屁股”。

明英宗这个人,一辈子都是糊里糊涂,恩怨不分,敌友不辨,是非不明。给明宪宗留下了一个“巨坑”。

首先、他是土木堡之败的真正罪魁祸首。

1449年,英宗率数十万军队出征瓦剌,惨败于土木堡。此战,20万明军战死7万,伤者约10余万,衣甲兵器辎重尽失,几乎是全军覆没。

按照传统史学观点,均认为此战大败的元凶是朱祁镇宠幸的宦官王振,是因为他犯下了各种匪夷所思的低级错误,才导致二十万军队全军覆没。

但是众所周知,明代宦官仅仅只是皇帝意志的代言人,王振也不例外,他本身并没有足以左右英宗的权柄。因此土木堡之战的真正罪魁祸首,实际上就是明英宗。而王振的罪责,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他的进退失措、指挥不当背锅罢了。

比如说,明代军队先取道紫荆关回京,欲经蔚州,而后行走四十里,又改道东行,向宣府行进,如此诡异行军路线的决策者,难道是王振吗?他只能提建议罢了,最后拍板的人只能是明英宗自己。

至于说土木堡之变带给明代的影响,那都不用多说了。整个大明王朝的文武中枢几乎被一扫而空,洪武、永乐、洪熙、宣德四朝的所有成果也几乎被一扫而空。如果不是明代宗、于谦君臣的通力合作,大明王朝估计都活不到276岁。(最让人痛心的就是老将英国公张辅,堂堂平越名将竟然为明英宗的昏庸殉了国)其次、英宗复辟之后,弊政不断,给宪宗遗留了很多祸患。如果说土木堡之变前,明英宗的种种弊政还可以推给王振,那么复辟之后,没有背锅侠王振了,英宗的所作所为,就只能怪在他自己的头上了。那么,英宗复辟之后,他干了哪些遗祸后世的错事呢?小事咱都不论了,就说六件影响比较大的事。①:大规模清洗朝堂,迫害有功之臣。比如于谦、王文被斩于市;总兵范广被凌迟;内阁辅臣陈循、江渊、俞士悦被发配流放;萧镃、商辂、王直、殷谦罢职。这些人都是大明的栋梁之才,英宗仅仅只是因为他们为明代宗效力,就把他们给一并清洗掉了。

②:平反王振,建庙祭葬招魂。这个不多评价了,明英宗到死都认为王振是忠臣。

③:重用奸臣。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因为在“夺门之变”有功,英宗便对他们全部委以重任。

很可笑的是,英宗重用的这些人,最后都被他干掉了。比如太监曹吉祥与其侄曹钦更公然在京师举兵造反,被英宗杀掉;石亨与其侄子骄纵不法,图谋变乱,被英宗杀掉;而徐有贞因为跟石亨有仇,被英宗流放。也就是说,英宗用的这批“功臣”,其实一个好玩意都没有。

④:处置流民不当,激起重大民变,导致后来百万荆襄流民造反。

⑤:轻信蒙古“换道入贡”的谎言,导致蒙古打着入贡名义顺利进占河套平原,然后蒙古人就赖着不走了。朱祁镇惹出大祸,无力驱逐,于是这一水草丰美的国土,从此沦丧于蒙虏。

⑥:容纵建州女真壮大,养虎为患,差点遗祸后世。

复辟之后的明英宗,在位仅仅八年就把皇帝当成这个样子,给他儿子明宪宗留下了这么多祸患,也真是难为他了。

既然老爸如此昏聩,明宪宗继位后,自然要给老爸“擦屁股”了。

首先,宪宗以雷霆扫穴之势灭了女真,将建州女真的崛起推迟了一百年。

其二,宪宗花大力气平定了荆襄流民。

其三,宪宗为英宗统治后期受迫害的贤臣一致平反。比如于谦被平反昭雪,赦免其亲族并加恩;商辂被召回,任命为内阁首辅。

其四,宪宗在商辂的力主之下,追复叔叔朱祁钰以帝号,以帝皇之礼重修其陵寝。

通过宪宗的这些努力,因英宗后期种种弊政导致的社会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士大夫阶层的惶恐不安之心也得到了安抚。

至于说宪宗为什么要给叔叔朱祁钰平反,原因很简单——明代宗于社稷有功,且平反明代宗对宪宗的皇位法统没有威胁。

明英宗造孽,导致大明江山差点玩完。如果不是明代宗临朝听政,粉碎了瓦剌军对北京的入侵,大明江山还有没有,明宪宗这个皇位还能不能继承,都很难说。所以说,明代宗对大明江山有功。既然宪宗已经为于谦等人平反,那么明代宗也应该平反。

并且,给叔叔朱祁钰恢复皇帝身份对于明宪宗来说,也没有没有任何影响,没有人会说他这个皇位不合法(代宗无子,宪宗是唯一的继承人)。相反,他的此举还可以收买民心和士大夫之心。士大夫和老百姓都会夸赞明宪宗是一个了不起的好皇帝,这样他的统治才能够更加稳定。

当然了,明宪宗也不能直接给叔叔平反,这样会打他老爸的脸。所以,宪宗就说这是英宗临终前的遗愿,希望他们办好,他只是秉承老爸的遗愿。有这样的好儿子,英宗上辈子也是积了德。

标签: 明宪宗朱祁镇

更多文章

  • 萧晃:齐高帝萧道成第四子,为何以威王为谥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萧晃,南朝齐

    萧晃(460年-490年),字宣明,小字白象,南齐宗室大臣,齐高帝萧道成之子,齐武帝萧赜之弟。萧晃少时辅佐父兄代宋建齐,南齐建立,封长沙郡王,历任南徐州刺史、侍中、中书监、丹阳尹等职。永明八年(490年),萧晃薨逝,年仅31岁,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威(上谥)。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

  • 司马冏:齐献王司马攸次子,八王之乱参与者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冏,西晋

    司马冏,字景治,西晋宗室、大臣,晋文帝司马昭之孙,齐献王司马攸次子,晋武帝司马炎之侄,“八王之乱”参与者之一。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其父司马攸死后,袭爵齐王,历任散骑常侍、左军将军、翊军校尉,联合赵王司马伦废杀皇后贾南风,为宠臣孙秀所排挤,出镇许昌。司马伦篡位后,拜镇

  • 司马玮:晋武帝司马炎第五子,八王之乱参与者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玮,西晋

    司马玮(271-291年),字彦度,西晋宗室大臣,晋武帝司马炎第五子,晋惠帝司马衷异母弟,母为审美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咸宁三年(277年),初封始平王,起家屯骑校尉。太康十年(289年),册封楚王,出任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晋惠帝继位,迁卫将军、北军中候、侍

  • 清朝的吕布,王辅臣能力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清朝

    清朝的“吕布”,王辅臣能力有多强?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汉末三国时期,吕布是非常勇猛的武将。特别是受到《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的影响,吕布更是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而就笔者今天要说的王辅臣,则被称之为清朝的“吕布”。对于王辅臣这位将领,被清朝初期的学者刘献廷评价道“辅臣长七尺余,面白皙,无多

  • 宰相和丞相到底有什么区别?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明朝

    “宰相”和“丞相”到底有什么区别?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中国古代上有很多著名的丞相,比起华夏第一相管仲、秦朝著名丞相李斯、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唐朝丞相魏征等等。不过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正式废除了丞相制,建立了锦衣卫等特务组织。此后在朝中再没有丞相这种说法,反而出现

  • 乾隆的试婚宫女后来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代,清朝

    乾隆的“试婚宫女”后来是什么结局?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古代的皇帝除了每朝每代的开国皇帝是多苦多难外,剩下的后人哪个不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贵子。这些皇子从剩下已经不仅仅是含着金汤匙出生了,就好像整个世界都在为他们的前行铺路,帝师、帝侍每一个皇子的终极目标都是金銮宝殿上的那第一把交椅。不仅

  • 雍正作为清朝的皇帝 雍正最后为何犯了官怨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雍正,清朝

    对雍正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什么说雍正与朱元璋一样,都犯了“官怨”?在提到“康乾盛世”时,大部分人只会想到康熙与乾隆这两位皇帝,似乎大家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夹在其中的雍正王朝。即便说到雍正其人,历史爱好者对他的评价也不是很高。其实,单以勤勉来看,雍正足以与其父康熙比肩

  • 曹休:魏武帝曹操的从子,曾担任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休,曹魏

    曹休,字文烈,魏武帝曹操的从子,被视如已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曹操评价其为:此吾家千里驹也。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曹休遂被任命为骑都尉,与议郎辛毗一起担任主帅曹洪的参军,且和偏将军曹真、雍州刺史张既等随曹洪进军征讨刘备。曹休与曹纯、曹真一同统

  • 历史上第一份明确的罪己诏出自哪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汉朝

    历史上第一份明确的“罪己诏”出自哪位皇帝?历史上第一份明确的“罪己诏”出自众所周知,古代皇帝金口玉律言出法随,理论上是不会犯错的上天之子,笼罩在皇帝身上的耀眼光环一般不容被打破,但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之时,皇帝也会自责或检讨自己过失,于是会发出一种口谕或文书,公告于天下,这就叫

  • 被叫蛐蛐天子的朱瞻基,究竟是个怎样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古代,明朝

    被叫“蛐蛐天子”的朱瞻基,究竟是个怎样的帝王?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明宣宗朱瞻基——人称蛐蛐皇帝,却是一代英主!明朝洪武三十一年的二月初九,燕王府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他就是明仁宗朱高炽与嫡妻张氏所生的嫡长子,取名朱瞻基。那时候周围人还不知道他的降生会对大明王朝产生怎样的影响。01传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