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脉学之宗的医师是谁,脉学之宗扁鹊的成就

脉学之宗的医师是谁,脉学之宗扁鹊的成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183 更新时间:2024/1/26 3:08:42

说到脉学之宗这个事情其实还是挺有研究意义的,大家也知道的在中国的古代,看病啥的都需要把脉,所以这个脉学就显得极其的重要,可以说是中医的核心,那么有的人问了,竟然有脉学,那么这个脉学之父或者说这个脉学之宗的医师会是谁呢?如果有这个人,那么他的医学成就又是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

揭秘脉学之宗的医师是谁

脉学之宗的医师其实在历史上非的著名,并不是别人,其实就是“扁鹊”了。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原名秦越人,勃海郡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或齐国卢邑(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人,也有记载为渤海郡州(今河北任丘县北)人。战国时代名医。《史记》等载其事迹涉及数百年。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后代奉他为“脉学之宗”,他所采用的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病法。

扁鹊的切脉诊断法很突出,具有极高水平。《史记》称赞扁鹊是最早应用脉诊于临床的医生。先秦时期,中医的脉诊是三部九候诊法,即在诊病时,须按切全身包括头颈部、上肢、下肢及躯体的脉。扁鹊脉诊及其理论可从虢太子这一病例的诊断中体现出来。当时虢太子已昏迷不醒,扁鹊通过脉诊判断为“尸蹶”。他认为患者的阴阳脉失调,阳脉下陷,阴脉上冲,也即阴阳脉不调,导致全身脉象出现紊乱,故患者表现如死状。其实,患者并未真正死亡,除脉诊外,他还观察到患者鼻翼微动。结合切摸,他发现两大腿的体表仍然温暖,因而敢于下此判断。扁鹊死后,虢太子感其再造之恩,收其骨骸而葬之,墓位于今永济市清华镇东。

扁鹊年轻时谦虚好学,刻苦钻研医术。他把堆集的医疗经历,用于平民大众,周游列国,到各地行医,为民免除苦楚,不愧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开山祖师,中医理论的奠基人。

脉学之宗扁鹊的成就

发明四诊法

扁鹊在诊视疾病中,已经应用了中医全面的诊断技术,即后来中医总结的四诊法:望诊(看看他的脸色等)、闻诊(听听病人最近做了什么事情后生病)、问诊(问问有没有干可以导致生病的一些事情)和切诊(看看他的脉搏),当时扁鹊称它们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这些诊断技术,充分地体现在史书所记载他的一些治病的案例中。他精于望色,通过望色判断病证及其病程演变和预后。如他晋见蔡桓侯时,通过望诊判断出桓侯有病,但是病情尚浅,病位还只是在体表腠理的部位。他劝蔡桓侯接受治疗,如不治则病情将会加深。桓侯因自我感觉良好,拒绝治疗。不久,扁鹊再度晋见桓侯时,指出其病情已加重,病位已进展到血脉,再次劝说其接受治疗,以免病情更加发展。桓侯仍然拒绝治疗,心中不悦,认为扁鹊在炫耀自己,并以此牟利。当扁鹊第三次晋见他时,认为病情已恶化,病位进入到内部肠胃,如不及时治疗,终将难治。桓侯仍不理睬。最后一次,扁鹊通过望诊,判断桓侯病情危重,已进入到骨髓深处,病入膏肓,无法救治。果然不出所料,齐桓侯不久即发病,终于不治而死。此病例说明扁鹊当时已经能很好应用望诊,而且诊断水平相当高。

扁鹊的切脉诊断法也很突出,具有较高水平。《史记》称赞扁鹊是最早应用脉诊于临床的医生。先秦时期,中医的脉诊是三部九候诊法,即在诊病时,须按切全身包括头颈部、上肢、下肢及躯体的脉。扁鹊脉诊及其理论可从虢太子这一病例的诊断中体现出来。当时虢太子已昏迷不醒,扁鹊通过脉诊判断为“尸蹶”。他认为患者的阴阳脉失调,阳脉下陷,阴脉上冲,也即阴阳脉不调和,导致全身脉象出现紊乱,故患者表现如死状。其实,患者并未真正死亡,除脉诊外,他还观察到患者鼻翼微动。结合切摸,他发现两大腿的体表仍然温暖,因而敢于下此判断。扁鹊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应用脉诊来判断疾病的医生,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脉诊理论。

医学思想

在治疗方面,扁鹊能熟练运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其中,从治疗虢太子一例,他所用的方法有砥石,即针刺法,还有热熨法和服汤药法等。综合疗法为扁鹊行医时的主要治疗措施。先秦时期,在临证中,医学尚未明确分科。尽管《周礼》中已有兽医、食医、疾医和疡医之分,但这仅仅是在宫廷中的设置。兽医、食医、疡医分别管理牲畜疾病、宫廷饮食调配和以刀剪割切的外科等事项。除此以外的其他病证,都属疾医的范畴。扁鹊是一位能兼治各科疾病的多面手,齐桓侯、虢太子等案例,都说明他是内科方面的能手。扁鹊还能根据当地的需要,随俗为变地开展医疗活动。当他游历到秦国时(今陕西咸阳一带),就专治小儿疾病;当他云游到邯郸(当时为赵国都城)时,又主要诊视妇科病证;而当他到雒阳(当时是周国的首都,今为河南洛阳)时,便主要从事老年人病证的治疗,多医治耳、眼等五官病证。据记载,扁鹊还精于外科手术,而且应用了药物麻醉来进行手术。

扁鹊在自己的医疗生涯中,不仅表现出高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还表现出高尚的医德。他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如他治好虢太子的尸蹶证后,虢君十分感激,大家也都称赞他有起死回生之术,扁鹊却实事求是地说:“这是患者并没有死,我只不过能使他重病消除、回复他原来的状态而已,并没有起死回生的本领。”

预防思想

扁鹊十分重视疾病的预防。从齐桓侯这个案例来看,他之所以多次劝说及早治疗,就寓有防病于未然的思想。他认为对疾病只要预先采取措施,把疾病消灭在初起阶段,是完全可以治好的。他曾颇有感触地指出:客观存在的疾病种类很多,但医生却苦于治疗疾病的方法太少。因此,他很注重疾病的预防。

治疗原则

先秦时期,在《史记》中有扁鹊的“六不治”。这六不治包括:信巫不信医;骄恣不论于理;轻身重财;衣食不能适;形羸不能服;衣食不能适;阴阳并,藏气不定。即六种病人:一是依仗权势,骄横跋扈的人;二是贪图钱财,不顾性命者;三是暴饮暴食,饮食无常者;四是病深不早求医者;五是身体虚弱不能服药者;六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道者。他的医疗经验极其丰富,曾编撰过颇有价值的《扁鹊内经》9卷和《扁鹊外经》12卷,可惜均已失传,这是祖国医学的极大损失。扁鹊在总结前人医疗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总结出望(看气色)、闻(听声音)、问(问病情)、切(按脉搏)的诊断疾病的方法。在这四诊法中,扁鹊尤擅长望诊和切诊。当时,扁鹊的切脉技术高超,名扬天下。扁鹊无私地把自己的医术传授给门徒,他的徒弟子阳、子豹、子越等人都是有所成就的人。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不为五斗米折腰是谁,这到底是个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件事情其实小编也听说过,只是感觉到这个人是真的好厉害的,现在人不说为五斗米折腰,就算是一斗那也是要把腰给折断了,当然了也还是有那种品德高尚的,但是现在社会要少很多,所以古代这个部位五斗米折腰的情况就越发的显得重要了,那么这个古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到底是谁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

  • 黄忠是怎么死的,黄忠去世的时候多少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黄忠可能是蜀汉五虎上将中受关注度最低的一位,虽然黄忠的存在感的确不是很高,但他的一生却非常附有传奇。黄忠基本上就是老当益壮的代言人,归顺刘备的时候已经60岁高龄,要知道在三国时期一位久经沙场的武将能活到60岁已经是个奇迹了。据说当时黄忠和关羽还能打个平手,当然这点上质疑的声音一直很大,大家可以自行判

  • 牛魔王的身世来历,牛魔王为什么这么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牛魔王其实大家都知道,别看他个头很大傻乎乎的,但是他的实力真的非同凡响的,如果真和前期的孙悟空比的话,那他不见得会败给孙悟空的,所以他的实力不能小觑,那么这个牛魔王为什么这么厉害呢?我们来看看牛魔王的身世来历就能搞清楚了!1、从名称来看从名称来看,是从“鸠摩罗什”的&ld

  • 鉴真大师简介,鉴真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鉴真这个人是真的挺有说法的,很多人都知道他,也知道他是一个不简单的人,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最后在自己传教的地方去世,也得到了当地人的尊敬,也算是功德圆满,那么鉴真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有感兴趣的网友可以看看!鉴真,俗姓淳于,扬州人,十四岁出家为僧,鉴真是他的法号。他早年在

  • 神农氏是谁,炎帝与神农氏是不是同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经常说,自己是炎黄子孙,“炎黄”就代表了上古时期两位杰出的部落首领,炎帝和黄帝。我们也都知道神农遍尝百草的故事,如果没有他,我们的先祖很可能会有更多因误食毒果而死的人。很多人可能一直认为,炎帝与神农并没有什么关系,他们是两个不同的人,但是却也一直存在一种观点,炎帝与神农是

  • 百鸟朝凤枪是什么,童渊著名的枪法百鸟朝凤枪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赵云的想必大家都想到的是单骑救主这样的故事了,但是其实这些故事都是耳熟能详的,我们不需要太过于的深挖了,我们需要知道赵云更多的事情,比如赵云的武器问题,其实有资料记载赵云的武器好像不止一把,那么赵云的武器又和百鸟朝凤枪有什么关系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对赵云感兴趣的可一定别错过了!说

  • 夏侯惇怎么死的,夏侯惇的死因可能就是伤心过度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夏侯惇是曹魏开国元勋,也是和曹操关系最好的人。根据史书记载,在曹魏军营中,能够自由出入曹操账房不需要打招呼的人就只有夏侯惇,可见曹操是非常信任夏侯惇的,要知道曹操可是戒心非常重的人能做到这一步的确不容易。不过夏侯惇的确为人各方面都无可挑剔,而且是最早一批跟随曹操的人,对于曹操来说身边要有一个知己是非

  • 胡亥怎么死的,胡亥的下场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胡亥虽是秦朝第二位皇帝,但实际上只是一个傀儡皇帝,他非但没有将秦朝带领至强盛,还让秦朝早衰,可以说是历史上最败家的皇帝之一了。胡亥性格残暴,继位后便大义灭亲,将自己20多为兄弟姐妹全部杀死,而朝中真正的掌权人实际上是赵高。最后胡亥的下场算是得到报应,皇位没能做太久就被逼死。其实有关胡亥的一生是一场很

  • 宝刀不老的意思,“宝刀不老”背后的典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黄忠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也是五虎上将之一。黄忠早年是刘表的部下,官至中郎将,后来刘备攻破益州,黄忠选择归降。据说黄忠跟随刘备是已有60岁高龄,但依然还能上阵杀敌,所以黄忠也逐渐成为了“老当益壮”这个成语的代言人。不过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并不是老当益壮,而是“宝刀

  • 司马炎是谁的儿子,司马炎当上了晋朝开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可能在三国时期谁都没想到最后的赢家会是司马懿,司马懿在世的时候已经完全架空了曹氏,所以他的两个儿子才能那么如鱼得水就连皇帝都敢杀。最后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当上了晋朝开国皇帝,但是司马炎并没能把这打好前进给延续下去,建立第二个汉朝,而是成了一位千古罪人,使得中原出现了前古未有的大乱战。晋武帝司马炎字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