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简介,李冰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师。公元前256年,被秦昭王任命为蜀郡太守。蜀郡当时是一个旱涝之地,蜀郡的人长期以来,洪涝灾害频繁。而李冰在此时犹如天降,担起了治水的责任。
李冰在治水上采纳了道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指导思想,成就可观。在他建造的众多水利项目中,都江堰是最著名和贡献最大的。千百年来,这项工程一直是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基础。为了纪念李冰父子,后人在都江堰修建了“二王庙”。
战国时期,秦君主秦孝公,利用魏国公孙鞅(商鞅)进行改革,秦国变得空前强大。尽管秦惠文出于个人私怨杀死了商鞅,但他继续奉行商鞅之法,秦国益强。
公元前316年,秦国的上层阶级召开了一次关于如何向外扩张的会议。张仪建议向东部讨伐韩国,但是司马错,认为应该首先那南方蜀国开刀。原因是土地肥沃,努不如秦国,所以很容易取胜。经过考虑,秦惠文国王决定占领蜀地,并很就拿下了它。史书上说得很清楚,‘秦既得蜀,
秦国益强,能轻诸侯。“有了肥沃的四川盆地作为后方补给基地,秦国有足够的资本向东扩张。
c秦昭王三十年,为了把新兼并的蜀郡建成重要的根据地,任命李冰为蜀县太守。李冰被以重任,带着“成就一番事业”的决心来到蜀郡。
蜀郡直到秦代的朝才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而且这个美誉是在李冰治水之后才出现的。作为蜀郡百姓,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这里“非旱即涝”的现实。是以李冰上任后不久,就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在李冰控制洪水之前,他亲自调查了当地的地形。他发现岷江发源于岷山,水流湍急,通过灌县地域进入平川境内,由于地形复杂,泥沙淤积,河水在特定时间很容易泛滥。
然而,在西部有洪水的同时,由于缺水,东部经常发生早期灾害。在充分了解蜀县的“水情”和“地形”后,李冰开始治水。他先制定治水计划,然后招募民工,开始治理当地水域。李冰治水的成功造福了当地居民,同时也在华夏的土地上留下了一部伟大的杰作都江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