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宜可简介,可见于明史,于浙江山阴出生,元朝至正年间,行御史台招募他为属官,但他拒不应召。后朱元璋洪武初年,他被推荐到山阴教谕,转任楚府录事。不久升任监察御史,他性格忠正坦率,弹劾不避讳权贵。
在明朝的御史有很大的权力,甚至可以决定他人前途甚至生死。御史人员的品德素质,对明代官员的命运会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御史上可规劝帝王,下可弹劾朝臣,头不是一般的铁。正因如此,明朝的法律对御史人员有着严格的要求,对有过错的御史的惩罚尤为严厉。
当朱元璋宠信胡惟庸的时候,韩宜可也敢跳到朱元璋面前,大骂胡惟庸阴险狡诈,而且是当着胡惟庸的面。胡惟庸恨得咬牙切齿,很快就进行了疯狂报复。韩宜可差点被胡惟庸弄死。
朱元璋还当场给了一个外号:快嘴御史。放到今天,有点键盘侠的意思,但他可并非键盘侠,因为事实证明他嘴的是对的,胡惟庸真的不是一好官,最终被朱元璋给罢免了。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土生土长的凤阳人,他仍然非常关心家乡的发展。他甚至指定凤阳为中都,并给予政策支持。然而,凤阳是一个穷的鸟不拉屎的地方,青壮年也很少。为了帮助家乡的发展,朱元璋将当时犯下罪行的官员贬到凤阳,数量巨大。
按说,这是洪武皇帝的思乡之情。已经外调为陕西按察司佥事的韩宜可,与此事无关,但他仍然上奏劝了一把。说朱元璋说皇帝的方法不好,而且犯罪要根据罪行来衡量,而不是全部赶着去屯田。这对小人来说是便宜了他们,对良民来说是噩梦。朱元璋看到奏折后,觉着说的也对,便立即改了。
有一次,朱元璋想把一个犯罪官员的妻女赏给他,但他并不领情,说:"古代开明之世,处罚罪人,都不牵连妻儿。朱元璋倒没有生气,反而说,“韩宜可能言君之过,已是难能可贵。当时多数大臣们得到了奖励,但他们都欣然接受。今天,韩宜可对女色无动于衷。可见其正直!”
曾经,有人诬称韩宜可平时朴实,但在家里,却是锦衣玉食。于是,朱元璋一天微服私访,到了他家。发现他的家中甚为清贫,全家人都穿着补丁衣服。朱元璋自己同样十分节俭,对他颇有好感。朱元璋笑着说:‘你把钱都存起来了吗?’韩宜可把自己的钱箱倒空给皇帝,说:“我从来不存钱,也没钱存。”朱元璋赞赏地说,“为官要节制铺张,节俭,利天利民才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