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宜可简介,韩宜可“快嘴御史”的称号怎来的

韩宜可简介,韩宜可“快嘴御史”的称号怎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29 更新时间:2023/12/18 15:15:05

韩宜可简介,可见于明史,于浙江山阴出生,元朝至正年间,行御史台招募他为属官,但他拒不应召。后朱元璋洪武初年,他被推荐到山阴教谕,转任楚府录事。不久升任监察御史,他性格忠正坦率,弹劾不避讳权贵。

在明朝的御史有很大的权力,甚至可以决定他人前途甚至生死。御史人员的品德素质,对明代官员的命运会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御史上可规劝帝,下可弹劾朝臣,头不是一般的铁。正因如此,明朝的法律对御史人员有着严格的要求,对有过错的御史的惩罚尤为严厉。

当朱元璋宠信胡惟庸的时候,韩宜可也敢跳到朱元璋面前,大骂胡惟庸阴险狡诈,而且是当着胡惟庸的面。胡惟庸恨得咬牙切齿,很快就进行了疯狂报复。韩宜可差点被胡惟庸弄死。

朱元璋还当场给了一个外号:快嘴御史。放到今天,有点键盘侠的意思,但他可并非键盘侠,因为事实证明他嘴的是对的,胡惟庸真的不是一好官,最终被朱元璋给罢免了。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土生土长的凤阳人,他仍然非关心家乡的发展。他甚至指定凤阳为中都,并给予政策支持。然而,凤阳是一个穷的鸟不拉屎的地方,青壮年也很少。为了帮助家乡的发展,朱元璋将当时犯下罪行的官员贬到凤阳,数量巨大。

按说,这是洪武皇帝的思乡之情。已经外调为陕西按察司佥事的韩宜可,与此事无关,但他仍然上奏劝了一把。说朱元璋说皇帝的方法不好,而且犯罪要根据罪行来衡量,而不是全部赶着去屯田。这对小人来说是便宜了他们,对良民来说是噩梦。朱元璋看到奏折后,觉着说的也对,便立即改了。

有一次,朱元璋想把一个犯罪官员的妻女赏给他,但他并不领情,说:"古代开明之世,处罚罪人,都不牵连妻儿。朱元璋倒没有生气,反而说,“韩宜可能言君之过,已是难能可贵。当时多数大臣们得到了奖励,但他们都欣然接受。今天,韩宜可对女色无动于衷。可见其正直!”

曾经,有人诬称韩宜可平时朴实,但在家里,却是锦衣玉食。于是,朱元璋一天微服私访,到了他家。发现他的家中甚为清贫,全家人都穿着补丁衣服。朱元璋自己同样十分节俭,对他颇有好感。朱元璋笑着说:‘你把钱都存起来了吗?’韩宜可把自己的钱箱倒空给皇帝,说:“我从来不存钱,也没钱存。”朱元璋赞赏地说,“为官要节制铺张,节俭,利天利民才是对的!

标签: 韩宜可简介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出师表,诸葛亮出师表中都提出了什么治国良方?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出师表

    诸葛亮出师表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是三国时期中原北伐前,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刘禅的一封信,阐述了北伐战争的必要性以及对蜀汉君主刘禅治国的期望。言辞诚恳,字字殷切,写的是诸葛亮的忠诚之心。历史上有《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我们所说的《出师表》一般指《前出师表》。在诸葛亮实施了一系列相对正确的政治经

  • 丁谓简介,丁谓为何被称为“五鬼”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丁谓简介

    丁谓简介,可见于《宋史》,淳化三年,丁谓考中进士,任大理评事、饶州通判。足智多谋,多才多艺,通晓星象占卜、书画棋艺、琴棋书画、诗词音律。他曾被誉为“今世之巨儒”。丁谓早年是个顶天才的人物,‘过目不忘’。早年,丁谓同父亲丁颢在泾州,父亲同行窦漪见其聪明有才,赞:“此子将来必是大官。”所以将女儿许配给了

  • 《陈州粜米》是一部怎样的作品,是怎么描写包拯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包拯

    《陈州粜米》是元代公案剧中最成功的作品。它描写包拯到陈州为民伸冤除害的故事。作品首先描写:陈州府亢旱三年,六料不收,朝廷派去开仓粜米的刘衙内的儿子和女婿,假公济私,抬高官价,并且用剌赐紫金锤打死与他们论理的灾民张撇古。通过这个事件,作者突出了权豪势要之家和人民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在“一合米关着几九个

  • 李贽简介,李贽的作品离经叛道在何处?万历帝为何会赐旨要他的命?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贽简介

    李贽简介,可见与《明史》,李贽出生于泉州晋江。父亲李白斋,也是一名教书先生。李贽小时候母亲去世,性格古怪倔强,很难相处。他声称“见道人则恶,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尤恶。”七岁跟着父亲读书,二十岁离家独立生活,二十六岁去了南京中举,之后就不参加科考了。30岁时被选为辉县教谕,做了20多年的小官,先后担任

  • 崔湜简介,崔湜和上官婉儿的关系,崔湜是怎么靠着自己的无耻坐上宰相之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崔湜简介

    崔湜简介,可见于《旧唐书》,定州安喜人,身出名门,为中书侍郎崔仁师的孙子,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唐中宗时期宰相之一。崔湜文采出众,年轻时得中进士,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后改任殿中侍御史。《旧唐书·职官三》载:“殿中侍御史六人。从七品下,掌殿廷供奉之仪式”。崔湜起初是七品小官,并无实权。起点很低,可他却年

  • 朱弼桄是谁,朱弼桄肃王的封号是怎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弼桄是谁

    朱弼桄是谁,可见于《明史》,肃定王朱弼桄,是明代第五代肃王,朱真淤的嫡次子。肃王的封号最早来自于朱楧。在洪武十一年,朱元璋举行了为皇子册封藩王的仪式,他的第14个儿子朱楧,郜氏所生,被封为汉王。郜氏不受朱元璋所喜,也牵连到朱楧被人忽略。不过毕竟是朱元璋自己的儿子,朱元璋还是按照规定封其为王,并给他一

  • 萧思温简介,燕云台中萧思温的历史原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萧思温简介

    萧思温简介,可见于《辽史》,萧思温是契丹族国舅部人。自辽朝白得了幽云十六州后,便在南京,设立了留守,并兼幽都府(后称析津府)府尹,总管南京事物。周世宗北伐时的南京留守即萧思温,他是辽太宗耶律德光的女婿。相比于影视剧中他温文尔雅、忠军报国、有勇有谋的形象,历史上真实的萧思温便有些相形见绌。萧思温从牧都

  • 明朝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有什么作品,有什么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濂

    在明初诗文作家中,比较有成就的是一部分经历过元末社会大动乱的作家。在他们早期的作品里,有一些具有社会意义的作品,并且他们还企图创造一种新的风格来挽回元代诗文创作上的纤弱的文风。这部分作家以宋濂、刘基、高启为代表。宋濂(1310-1881),字景濂,金华潜溪(今浙江金华人)他幼年家贫,常借别人家的藏书

  • 刘基介绍,刘基在文学上有什么优秀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基

    刘基,字伯温,处州青田(今浙江青田)人。他在元末中进士,并且做过官,因一再受到排斥和压抑,怒而归隐。后被朱元璋邀请出山,协助定天下,因而受到重用。著作有《诚意伯文集》二十卷。刘基的诗、文都有一些成就。他的散文富有形象性。《卖柑者言》通过卖柑小贩和作者的议论,揭露和抨击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文笔犀利,

  • 明朝孙承宗,孙承宗的关宁防线起到了什么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孙承宗

    明朝孙承宗是厚积薄发的典型代表,曾在寺右丞姜壁、兵备道房守士等官员家中做家庭教师.,后来房守士升任巡抚。孙承宗陪同。大同是当时明朝的一个边陲小镇。孙承宗在边境教书时,他对军事事务有浓厚的兴趣。喜欢在边关和老兵、下级军官聊天,问一些关于边关防卫的问题,慢慢了解边关的军事。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