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迁为什么写《史记》?他是怎么描写刘邦的?

司马迁为什么写《史记》?他是怎么描写刘邦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539 更新时间:2023/12/14 22:38:25

司马迁说他写《史记》的目的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即研究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以及历史的演变和发展,而他研究历史的方法是“原始察终,见盛观衰”注意历史事实的因果关系,认为在历史的兴盛时期已包含了衰亡的因素,这些都是他的唯物主义的见解,而且带有朴素的辩证法。

在《史记》里,司马迁能够用当时进步的观点来观察一些问题,例如对于历史的发展,他多少能看到一点经济因素所起的作用。对于历史人物他有自己的衡量标准。他的衡是标准既不完全是儒家的,也不完全是其他各家的。他能根据那些人物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起的作用来评价他们,不是单纯地根据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偏理观念,而是包含了一些人民的观点。正由于他的思想是这样博大而深刻,因此一部《史记》就能写得那样丰富多彩。

《史记》写三千年的历史,所详的是从战国时代起,特别是汉初的时代,它所写的社会生活非广泛。

在《货殖列传》里,描写了当时各地生产和交易的现象。在《河渠书》里,着重描写了汉武帝时代的治河。在《理书》、《乐书》等篇里,叙述了化生活的某些方面。在《匈奴列传》、《朝鲜列传》、《大宛列传》和《西南夷列传》篇里,叙道了邻近各国和民族的历史。总之,从经济、文化到民族关系等各个方面都有广泛的描述。但是,《史记》最精彩的是司马迁一些描写得栩栩如生的人物传记。

《史记》里面的人物传配包括了名式各样的人物,写了许多帝将相,也写了平民。它写了伟大的杰出的政治家、学者,也写了刺客、游侠、占卜的人。它还写了农民起义的领袖等等。

《史记》中写的这些人物,不是客观主义地描写,而是在几乎每个人物身上表现了作者的受憎。

在《史记》里,对刘邦这个人物,写出了他的坚韧不拔等一些长处,同时又写出刘邦的一些他的好诈性格和无赖的行为。写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他能在这样一个帝王身上作出许多其实的描写,使人看到一个封建统治阶级所渲染的“受命帝王”不过就是这个样子,这是一种大胆的批判精神但司马迁在《封禅书》和《平准书》里都对武帝有讽刺。在《封禅书》里,写武帝迷信方士,屡次被方士所骗。在《平准书》里,写武帝的对外用兵和奢侈浪费,这些对当代皇帝的批判都是很深刻的。

标签: 司马迁刘邦

更多文章

  • 东汉时期蔡邕的《述行赋》写了什么?赵壹的著作有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蔡邕,赵壹

    蔡邕(182--192),字伯喈。作过郎中、议郎一类的官。在对诏中纠弹宦官和权贵,流放朔方。遇赦归,五原太守设宴饯别,邕不为礼。太守是宦官之弟,在朝廷陷害他,邕又“亡命江海,远迹吴会”,十二年才归。董卓强迫他入朝作官,作到侍中和中郎将。董卓诛,蔡邕闻讯叹息。因而被捕,囚死狱中。蔡邕深于经术,又熟悉汉

  • 《汉书》的作者是谁?《汉书》和《史记》有什么相同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书,班固

    班固的父亲班彪也是有名的学者。曾作《史记后传》六十五篇,《史记》以后西汉的历史。班固二十余岁时,在他父亲这部著作的基础上私撰汉史。过了几年,被人告私改国史,被捕入狱。汉明帝知道了他的“著作之意”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给他作兰台合史。以后他在兰台著《汉书》。《汉书》一共写了二十余年。班固后来跟随大将军窦

  • 建安七子是谁?其中王粲的作品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粲

    建安时代的作家除了曹操父子外,最著名的是曹丕《典论论文》中所列举的孔融、王粲、刘桢、陈琳、阮瑀、徐干、应瑒等七人,号为“七子”。在“七子”中,孔融年辈较长,政治态度与其他六人不同,他和曹操有矛盾,终于被杀。王粲等人则都依附曹操,王粲给魏国订立制度,陈琳、阮瑀都为曹操掌管交书。王粲等六人虽然出身经历各

  • 蔡琰蔡文姬介绍,她的《悲愤诗》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蔡文姬

    女诗人蔡琰,字文姬,是蔡邕的女儿,曾嫁卫仲道,丈夫死后无子,就回娘家居住。汉末军阀混战中,她被董卓部下所掳,后来又辗转流入南匈奴,居留十二年之久,做了匈奴人的妻子,生了两个孩子。建安十二年,曹操把她赎了回来,再嫁给董祀。作为著名学者蔡邕的女儿,蔡琰从小就受了良好的教育。《后汉书董祀妻传》说她“博学有

  • 曹植前期的作品有什么?是什么影响了他的作品风格?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植

    在建安作家中,历来最受人们推崇的是曹植(192-222)。现存作品以他的为最多,共有诗八十多首,较完整的散交、辞赋约四十多篇。曹植,字子建,从小就以才华为父亲曹操所赏识,并曾考虑过立他为太子。后来由于他“任性而行,饮酒不节”,使曹操改变了主意。曹操死后,曹丕和曹叡对他百般迫害,他名为王侯,实则囚徒,

  • 曹植的诗歌有什么特点?主要内容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植

    曹植后期的作品多数还是抒写个人的不幸,但通过自己的遭遇,他对人民的疾苦有了深入的理解。在《谏伐辽东表》中,他曾经劝曹叙:“省徭役,薄赋敛,勤农桑。”他的《泰山梁甫吟》更直接为民生疾苦而呼吁。滨海地区人民的悲惨生活引起了诗人深切的同情。他只用几句简短的诗句,就把民生的情况,勾勒了出来。曹植不但能看到民

  • 苏武的资料,孤身一人在匈奴苏武是如何活下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苏武的资料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李陵曾言: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而我们在一些史料中看到苏武在匈奴生活的有关记载,都是一些常人难以忍受的苦日子。那么苏武在匈奴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生活那么多年的。苏武是汉宫廷的一名中厩监,就是替汉武帝掌管马厩的官,同他父兄比起来职位

  • 晋武帝太康时期在西晋的文坛有哪些诗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傅玄,张华

    晋武帝太康(280—289)前后是西晋文坛比较繁荣的时代,作家众多。当时文学有两种不好的倾向:一是模拟古人的作品,和现实生活不发生关系;一是一意追求辞菜的华美和对偶的工鉴,走向形式主义。当时诗人中年辈最长的是傅玄(217--278),他的诗现存百篇左右,十之八九是乐府体。其中有些是缺少艺术价值的朝廷

  • 建安七子介绍,刘桢、陈琳都有什么代表作?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桢,陈琳,孔融

    刘桢,字公干,以诗歌见长,他和王粲是同时期的诗人。他的代表作《赡从弟》三首,主要是抒写个人的抱负及志趣。其中第二首尤其突出: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日凄,岁暮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这首诗语言简练,长于比兴。诗中松树的形象,正是作者志趣和性格的象征。他表示不论

  • 纵横捭阖,一代谋士苏秦的合纵策略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纵横捭阖

    纵横捭阖”一词指运用政治或外交手段达到联合或分化瓦解的目的。其实纵横捭阖一词我们现如今很难理解,因为这个是根据春秋时期谋士的政治活动而而总结形成的。刘向《〈战国策〉序》:“苏秦为从,张仪为横,横则秦帝,从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倾。”张仪苏秦师出同门,苏秦家贫,以务农为生,早年在齐国求学,拜鬼谷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