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提起丞相时,你会想到谁?曹操?司马懿?李斯?你知道第一丞相是谁吗?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千古第一相管仲。
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姬姓,今河南禹州人
。中国古代著名大家。齐僖公三十三年他被鲍叔牙推荐为国相,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伟大的内部改革和强兵的富裕国家;对外尊称王攘夷,九合诸侯,被尊称为“仲父”。齐桓公于41年因病去世。后人尊称“管子”,被誉为“法家先驱”“华夏第一相”。
每当提到管仲时,印象最深的是就是葵丘之盟。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会各诸侯国拥立太子郑为王,齐桓公召集很多诸侯相会于今河南兰考(葵丘)举行受赐典礼。受赐典礼上,宰孔请周襄王之命,因齐桓公年老德高,不必下拜接受赏赐。齐桓公想听从王命,管仲从旁说道:“周王虽然很谦让,但是臣子却不能不尊敬。”齐桓公于是说道:“违颜咫尺,小白敢贪王命,而废臣职吗?”说罢,只见齐桓公快步走下台阶,作礼。大家看见,都感慨齐君非常有礼貌。齐桓公又重新盟好,订立了新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葵丘之盟”。
而且千古第一相管仲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力。晚年荐才:前645年,管仲去世前,齐桓公问谁能担任下一个丞相,管仲推荐公孙彭几。又嘱远离开方、正气刁、义气。管仲死后,公孙和鲍叔牙的继承国继续沿用管仲留下的政治制度,管仲的后裔被任命为大夫,享受着世代相传的福报。
行政改革,为了整顿管仲的行政管理体制,全国分为21个乡,15个学者居住的乡,3个工人居住的乡和3个商人居住的乡。
用人用事,他提出的用人原则是:在任用所有官员的时候,都必须要根据自身的真是能力和民众的反馈进行选拔。另外,他还制定了一套对于不同的官员不同的奖惩方法。
在政治观点上,管仲重视经济和农业,反对空谈,倡导职业技能教育。
孔子曾评价道:管仲辅助齐桓公,要是没有管仲,我们肯定都会披散头发成为野蛮人了。千古第一相管仲,被称为最懂经济的古代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