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玄宗时期的外交成就

唐玄宗时期的外交成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124 更新时间:2023/12/6 18:06:08

唐玄宗时期,国力强盛,中外交往异常频繁。高丽、新罗、百济(均在朝鲜半岛)、日本、林邑(今越南)、泥婆罗(今尼泊尔)、骠国(今缅甸)、赤土(今泰国)、真腊(今柬埔寨)、室利佛逝(今印尼苏门答腊)、诃陵(今印尼爪哇)、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大食(今阿拉伯)、波斯(今伊朗)等国都与唐朝有广泛的经济化交流。各国使节、贵族、商人、学者、艺术家、僧侣、旅游者,人数众多,不断来到唐朝。

唐朝的使臣、僧侣、商人,亦不绝于途。亚非地区和唐通使交好的国家,有70多个。唐朝有鸿胪寺接待各国使节宾客,在各地设商馆招待外商,设互市监、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长安、洛阳、扬州、广州、兰州、凉州、敦煌,是唐朝对外贸易的重要城市。长安尤为著名,这里汇集了各国来宾,许多外商在“西市”经营店铺,长期居住,国子监接受了众多外国留学生,留居长安的“胡人”多达4000家—5000家。

《唐六典》列举的开元时期前来朝贡的蕃国数多达70国。这些蕃国,从东亚的日本、突厥到东南亚地区的诸国,从今日中国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到中亚、西亚乃至地中海地区的一些国家,都对唐朝中央政府建立了一种朝贡的政治关系。

隋唐时,中日两国交往密切。贞观年间,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来唐学习。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还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都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风尚。唐朝赴日本的使节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曾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高昌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高昌商人来中国经商,高昌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官吏、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开元时期,长安、扬州、广州等城市,云聚着从海陆丝绸之路来华的胡商蕃客,成为沟通中外经济、文化与政治联系的重要渠道。亚洲各国留学生来华留学,络绎于途。与白结下深厚友谊的晁衡,也是一位日本留唐学生。不少外国人在唐玄宗的朝廷任职。唐朝的使臣、僧侣、商人,亦不绝于途。

唐朝有鸿胪寺接待各国使节宾客,在各地设商馆招待外商,设互市监、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长安、洛阳、扬州、广州、兰州、凉州、敦煌,是唐朝对外贸易的重要城市。长安尤为著名,这里汇集了各国来宾,许多外商在“西市”经营店铺,长期居住,国子监接受了众多外国留学生,留居长安的“胡人”多达4000家~5000家。

中国化的佛教——禅宗的真正创建人慧能和尚,在玄宗即位那年圆寂,此后,在玄宗统治的四十多年时间里,禅宗迅速兴起,儒佛道合流成为历史的潮流,玄宗就曾亲自为《孝经》、《老子》、《金刚经》作注。所谓三夷教,即祆教、景教、摩尼教,也在华得到传播。正是这样一个开放的社会,使唐朝在社会风气上显得雍容大度,李白充满自信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就是那个时代精神的写照。

标签: 李隆基唐玄宗外交

更多文章

  • 唐玄宗李隆基封禅泰山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即帝位之初,出现了“开元盛世”,朝中大臣上书力请玄宗东封泰山。玄宗经过一番谦让之后,欣然首肯,于开元十三年十月(725年12月16日)到泰山举行了封禅大典。当大队人马浩浩荡荡来到泰山西侧的时候,突然东北风大作,从中午一直刮到晚上,随从人员住的帐篷被风撕破,官员们乱作一团。封禅使张说本来就为封禅

  • 唐玄宗李隆基在军事上的改革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玄宗,军事

    在军事上唐玄宗他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封粟末靺鞨的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设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封南诏的皮罗阁为云南王,封回纥的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李隆基不仅对内政进行有效的治理,对于边疆也进行了有成效的治理,将原来丢失的领地重新夺了回来。这主要是对于兵制进行了改革。原

  • 唐玄宗李隆基之子李琰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隆基,唐玄宗

    李琰(?-752年),初名李嗣真,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秦安)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之子,唐肃宗李亨之弟。开元四年(714年),封鄫王,开元十二年(724年),改封棣王,同年改名李洽,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改名李琰,天宝初,为武威郡都督、河西陇右经略节度大使。天宝十一载(752年),因两位

  • 唐玄宗妃嫔莫才人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玄宗,后妃,李隆基

    莫才人,《酉阳杂俎》所记唐玄宗的才人。唐玄宗的哥哥宁王李宪到鄠县打猎,在草丛中发现一个大铁柜,打开铁柜里边有位女子,女子说自己姓莫,前一天夜里来了两个贼僧打伤其父兄,抢走她锁在铁柜里,藏起来说等今晚再来弄走,李宪命令士兵把刚活捉的黑熊赶进铁柜里按原样锁好,将莫氏带到长安进献给唐玄宗,唐玄宗册封她为才

  • 唐玄宗妃嫔阎才人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隆基,唐玄宗,后妃

    阎才人,唐朝妃嫔,并州太原人。唐玄宗的才人。父亲赠朝散大夫、忠王友阎力,母太原郡太夫人王氏,兄宁远将军、守左武卫中郎、上柱国阎义之。开元年间为才人,阎才人生唐玄宗第二十四子李玼和信成公主,阎才人早逝。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八月初五日,母亲王氏出家太平观女道士,道号紫虚。天宝十三载(754年)正月廿

  • 李斯和赵高合谋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高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最后一次出巡的过程中于沙丘驾崩。原本按照秦始皇的遗嘱,继承皇位的人,应该是长子扶苏。但赵高却和李斯矫诏,立公子胡亥为继承人,最终导致秦朝二世而亡。很多人想不通的是,秦始皇死后,李斯作为大秦帝国的丞相,新皇帝上位前最有权威的人,为何要与赵高这个宦官合作?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话

  • 唐玄宗妃嫔刘才人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隆基,唐玄宗

    刘才人,唐玄宗妃嫔之一。生卒年不详,玄宗为临淄王的时候,刘氏纳入玄宗府邸,得宠,生皇八子光王李琚。唐玄宗为临淄王,刘氏得幸,生光王李琚。其后随着武惠妃受到玄宗隆宠,原本自皇太子时代就受宠的赵丽妃、皇甫德仪等嫔妃纷纷失宠,遭到疏远。其子光王李琚因武惠妃设计,被废为庶人并遭杀害。而心存不良的武惠妃,也于

  • 秦始皇不立太子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太子

    历史上,秦国“奋六世之余烈”建立大秦帝国,然而仅到了秦二世就改朝换代,令人唏嘘不已。秦朝灭亡的原因不言而喻,除了秦法严苛、过度压榨百姓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秦朝没有立太子,史学家普遍认为假如秦始皇早立扶苏为太子,秦朝大概率就是另一种命运了。那么,秦始皇为什么不立太子呢?原因其实很简单,秦始皇过于

  • 扶苏的妻子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苏是秦始皇的大儿子,后世一般称他为公子扶苏,从秦始皇的表现来看,他对这个大儿子的态度比较复杂,一方面,他所有的儿子当中,只有扶苏一个人拥有成为太子的资历,说明他的确是将扶苏作为继承人来培养,另一方面又因为扶苏治国理念与自己不同,认为他缺乏果断的决心,而把他派往军磨炼。尽管也可能偏爱小儿子胡亥,但最终

  • 唐玄宗李隆基嫔妃柳婕妤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玄宗,后妃,李隆基

    柳婕妤,名字不详,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人。唐玄宗李隆基嫔妃,尚书右丞柳范之女,睦州刺史柳齐物之妹德才兼备,荐于玄宗,生下延王李玢、永穆公主,不知所终。睦州刺史柳齐物出身河东世家大族,家富有财,其父柳范在唐高宗时期官至尚书右丞。柳齐物样貌洒脱俊逸,为人处事不拘一格,能耐更是在江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