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长孙皇后为什么会嫁给李世民

长孙皇后为什么会嫁给李世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116 更新时间:2023/12/14 15:14:48

长孙皇后长孙晟的幼女,对于这个小女儿的婚事,长孙家族非常上心。伯父长孙炽十分欣赏当时唐国公李渊睿智大气的妻子窦氏。窦氏年幼时曾劝说舅父周武帝宇文邕为了北周大局优待突厥皇后。长孙炽认为窦氏这样一个优秀的女子必然会教出出色的子女,因此劝说长孙晟为年幼的长孙氏与唐国公家结下姻亲。

《新唐书●长孙皇后传》:晟兄炽,为周通道馆学士。尝闻太穆劝抚突厥女,心志之。每语晟曰:“此明睿人,必有奇子,不可以不图昏。”故晟以女太宗。

然而,在婚约定下后不久,长孙晟于大业五年(609年)去世了,随后长孙兄妹与母亲被同父异母兄斥还舅家。幸运的是,长孙氏的舅父高士廉对待妹妹及其一双儿女非常优厚。 《旧唐书●高士廉传》:大业中,为治礼郎。士廉妹先适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生子无忌及女。晟卒,士廉迎妹及甥于家,恩情甚重。

长孙氏的哥哥长孙无忌李世民是少时好友,高士廉见李世民非常人可比,又知晓长孙氏幼年时的婚约,便在长孙氏父丧期满后,就开始促成此事,将长孙氏许配给他。

于是在大业九年(613年),13岁的长孙氏,便在这豆蔻之年与时年十六岁的李世民完婚,从此开始了与李世民互爱互信,相知相伴的一生。婚后,长孙氏曾归宁于永兴里,舅父高士廉的妾室张氏在长孙氏住的房舍外面看见了一匹大马,此马高二丈,鞍勒都在,张氏惊惧,将此事告知高士廉。高士廉请人占卜,显示遇坤之泰,内阳外阴,内健外顺,显示天地之交。占卜之人说“龙是乾的卦象,马是坤的卦象,女子处于尊位,居于中正之位卦象显示,这个女子贵不可言”。

廉听后心中欢喜,“亲戚知者,咸敬异焉”。

《旧唐书●列传第一●后妃上》: 隋大业中,常归宁于永兴里,后舅高士廉媵张氏,于后所宿舍外见大马,高二丈,鞍勒皆具,以告士廉。命筮之,遇《坤》之《泰》,筮者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牝马地类,行地无疆。变而之《泰》,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象》曰:后以辅相天地之宜而左右人也。龙,《乾》之象也。马,《坤》之象也。变而为《泰》,天地交也。繇协于《归妹》,妇人之兆也。女处尊位,履中居顺也。此女贵不可言。”

归宁后不久,隋炀帝发动第二次征辽战争。李世民的母亲窦氏随担任督粮官的丈夫李渊出征,在涿郡意外病倒。随军的李世民衣不解带地照顾母亲。可是窦氏仍不幸于大业九年(公元613年)五月过世。次月杨玄感谋反,同谋兵部侍郎斛思政逃亡辽东,与其交好的高士廉被贬外放。一方是生身母亲,一方是情同慈父的舅父,正在新婚燕尔的小夫妻遭到了极大的打击。二人在逆境中互相安慰,扶持激励彼此,关系越加融洽。

大业十二年(616年),唐国公李渊迁右骁卫将军,同年四月奉诏为太原道安抚大使。次年(617年)皇帝杨广敕李渊为太原留守。李世民和长孙氏夫妻二人也随父亲就任而居太原。既没有婆婆的指导,也不见妯娌的帮衬,太原留守的次媳,年仅十七岁左右的长孙氏自然而然地承担起唐国公府的当家主妇一职,在公公的信任支持和丈夫的爱护包容下,长孙氏度过了幸福的太原时光。当长孙氏在太原附近出资修建了玄中寺,并于寺中聆听钟声时,李唐家的声望和长孙氏的仁德也随着仁寺钟声传扬,平和的在太原郡百姓心中扎下了根。

标签: 李世民

更多文章

  • 长孙皇后死后唐太宗如何追忆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唐太宗

    长孙皇后出殡,李世民“亲临宵载,义追深远”,更亲自为长孙皇后撰写碑文。之后太宗又做了件前所未有之事。他认为仅是在寝宫陵殿安奉皇后并不够,于是命人在元宫外的栈道上修建了宅舍,令宫人居住其中,如侍奉活人一般侍奉皇后。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入葬元宫,唐高宗李治希望继续保留栈道起舍,却被大臣谏止,

  • 长孙皇后的家世出身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文德皇后长孙氏(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鲜卑族,祖籍洛阳,小字观音婢,其名于史无载。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唐太宗皇后,唐高宗之母。八岁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十三岁嫁李世民,武德元年册封秦王妃。武德长孙皇后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出生,祖籍洛阳(今河

  • 历史上年羹尧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雍正三年(1725年),叱咤风云的“年大将军”年羹尧,92款大罪加身,飞来杀身之祸,从受尽隆宠、权势冲天,到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前后形成巨大反差!年羹尧死后,显赫的年家一下子跌入了谷底,惶惶不可终日,朝不保夕.....下面小编和大家来聊聊,历史上真实的年羹尧从可考到发迹,到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再到一

  • 九子夺嫡四爷党成员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雍正

    其实在正史中并没有九子夺嫡的四爷党一词,只不过是后人根据八爷党的状况,结合雍正即位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几个人,创造出了所谓的四爷党。当然,即便四爷党确实存在,雍正也不会承认,毕竟他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以不问政事、世外高人自居,绝不可能允许正史中出现关于他结党营私的记载。现在普遍公认的四爷党成

  • 刘备人生的三大贵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从一无所有的草根,到建立蜀汉的皇帝,刘备是怎么做到的呢?这得多亏了他人生中3个贵人,正是这三人改变了刘备的人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刘备的贵人都是哪些人吧!第一个贵人刘备从小家里穷,靠织席贩履为生,虽然他伯父资助他上学,但是他根本不是读书的料,一天天游手好闲的,到了28岁还没有任何功名,毫无成就。有一

  • 九子夺嫡每个人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九子夺嫡,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九子夺嫡中的九个阿哥,分别是:大阿哥、二、三、四、八、九、十、十三、十四阿哥,分为5派。一朝天子一朝臣,1722年四阿哥胤禛登基后,九子夺嫡正式结束,除了十三阿哥,其他阿哥结局多不太好。我们看看九个皇子的结局。一、胤禔(yìn zhī)(1672年

  • 长孙皇后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长孙皇后生性简约,不喜欢浪费,所需的东西,够用就可以。《旧唐书●长孙皇后传》:后性尤俭约,凡所服御,取给而已。《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及正位中宫,务崇节俭,服御取给而已。对于皇子要求也很严格。她经常训戒诸位皇子,要求他们以谦恭节俭为先。《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四》:训诸子,常以谦俭为先。即便对

  • 李世民为什么要贬官徐世绩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太宗

    徐世绩很早就追随李世民李渊了,在还没建立唐朝的时候就为他们出谋划策,但是后来李世民却把徐世绩贬官了,这是为什么?古代圣明的皇帝,那都是厚黑学的祖宗,今天讲的这个故事,便是唐太宗李世民运用厚黑学,给年幼的唐高宗李治留人才的故事!说起李绩,许多人不知道是谁,但要说到徐世绩,大家都不陌生了,《隋唐英雄传》

  • 九子夺嫡的党派之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在清朝康熙皇帝晚年,围绕着皇位这个权利中心,上演了轰轰烈烈的九子夺嫡事件。由于康熙皇帝的儿子众多,所以围绕着皇位,他的儿子们分为了好几个夺嫡派别,最后四阿哥胤禛夺得了皇位,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所谓九子,分别为康熙的长子,老二太子,三爷,四爷,八爷,九爷,十爷,十三爷,十四爷。鉴于满人名字太麻烦,各

  • 唐太宗临终托孤给谁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长孙无忌,唐太宗

    贞观十七年(643年)的太子之争造成贞观朝局的重大改变,长孙无忌集团通过拥立李治当太子而成为朝廷的主导力量。只要李治在三十岁前登基为帝,长孙无忌肯定能成为控制朝政大权的首席托孤大臣。不过出于对长孙无忌的了解和长孙皇后生前的警告,唐太宗对长孙无忌不是绝对信任,担心他会变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臣。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