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睿宗嫡长子李宪为什么主动让位给李隆基

唐睿宗嫡长子李宪为什么主动让位给李隆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963 更新时间:2023/12/30 8:30:02

自古以来,皇室中为了皇位,多少亲兄弟自相残杀,再者,从商周时期开始,嫡长子继承制就已经形成,并随着历朝历代发展不断沿袭,“立嫡立长”早已成了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可是在太平盛世的唐朝,唐睿宗李旦的嫡长子李成器却竭力扶持弟弟李隆基,自己做一个快意自在的逍遥王爷,这是为什么?

李宪,本名李成器。后人提起他的名字,多半是和“让皇帝”挂了钩。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从没做过半天皇帝,死后却被封为皇帝封号的王爷。就连“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也曾给予他高度评价:“废长而立少,虽圣贤犹难之,宪与玄宗兄弟相安,终身无间言焉,盖古今一人而已乎!”那么作为唐睿宗的嫡长子,李宪到底是因为什么,心甘情愿让位于李隆基呢?

一、“兄友弟恭”是有真实依据的

早年由于武则天当政,当时的唐睿宗李旦虽然被立为皇帝,却只不过是武皇的傀儡。不久后,李旦被废,连带着当时已经被立为皇太子的李宪也被废,自然而然地跟着降身份为皇太孙。

在被废时期,李旦一家人经历了共患难,有一段非常和睦相处的难得时光。李旦有五个儿子分别是李成器、李成义、李隆基、李隆范、李隆业,据说五王王府都建造在同一条街上,五王分院而居,再加上没有明显权势的诱惑,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李宪兄弟相比其他的皇家兄弟,更多了一份“共患难”的情谊。在李隆基做了皇帝后,也对几个兄弟都很好,他的兄弟都是历史少有的“得以善终”,这也和他们年少时住在一起有很大联系。

李隆基确实是在哥哥李宪的辅佐下成功登基,因此在此后的数十年里,他始终对哥哥李宪留存了一份感激与尊重。尤其在大哥李宪面前,李隆基从来不称朕,都以“弟隆基”自居,每次给大哥李宪写书信,李隆基都会写上“弟隆基白”。

在李宪去世后,李隆基认为普通谥号不足以表达自己对兄长的心意,一定要追封其为“让皇帝”。李宪的儿子汝阳王李琎诚惶诚恐,上疏奏明父亲平生志向,不敢接受“皇帝”称谓,但李隆基坚决不准,出殡当天还送去天子衣服,亲笔手写祭文,祭文自称“隆基陈述”。李宪这一生虽然政治功绩不突出,却活得非常值,因为主动让贤,赢得了生前富贵、死后荣光。

虽然晚年的唐明皇李隆基荒唐颓废,但青年时的他却也是一代好皇帝,在他的统治下出现愈加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开元盛世”。在这样的和平盛世背景下,哥哥耐心辅佐,弟弟做个好皇帝,他俩堪称是兄友弟恭,被后世誉为皇家兄弟典范。当然这个“兄友弟恭”的真实依据,也不过是个很小的原因,真正决定李宪心甘情愿让位的,还是在于李宪自身。

二、李宪很有自知之明

在历史上著名的“唐隆政变”中,李隆基是主角,带头铲平韦后势力,平定太平公主之乱,对于稳固李唐政权有着卓越的贡献。平定时局叛乱中,李隆基贡献卓越,政治才能过人,但李宪却并未过多表现这方面的天赋。甚至深究李宪的一生中,基本也没什么突出的功绩值得歌颂。

在平乱后,李旦重登皇帝位,按理说这时候应该重新确立嫡长子李宪为太子。但经过唐隆政变,就数李隆基功绩最为卓越,朝堂上对立李隆基为太子的呼声很高,关于“立谁为太子”这个话题朝中大臣分成了两派,一方支持嫡长子李宪,另一方支持才能卓越的李隆基。这件事也让唐睿宗李旦着实苦恼。他还考虑到,李隆基手中掌握着很大的兵权,假如再依照祖制“立嫡立长”的原则立李宪为太子,那么无疑也为兄弟相残埋下隐患。

察觉到父亲唐睿宗李旦的苦恼与纠结,李宪主动站出来,表示要将太子之位让给弟弟李隆基。在满朝堂惊讶之余,他也说出了自己让位的理由:“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苟违其宜,四海失望。臣死不敢居平王之上。”大意就是说,国家安居乐业、安稳太平可以立嫡长子,但国家危乱需要立功劳大的一个,而平王李隆基功劳最大,理应立他。在李宪极力劝说和诚意让贤下,唐睿宗最终决定立李隆基为太子,不久后李旦退位,李隆基荣登大宝,兄长李宪进封宋王。

主动让贤,其实李宪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他深知,即便叛乱被平定,大唐也不如以往那般繁荣盛世,烂摊子还需要新继任的皇帝来收拾。他深知自己不是当皇帝那块料儿,于是就主动请让,一则是巧妙躲避新皇帝的压身的重任,避免成为三弟隆基的“绊脚石”,二则是能让弟弟李隆基的才能得到发挥,对李家、对朝堂都是大有裨益的,三则还能卖弟弟个面子,假如李隆基是个知情分、懂感恩的人,只要自己下半辈子不做“出格”的事儿,安安稳稳辅佐,那么一生荣华富贵都是有保障的。

三、志不在此,外加明哲保身

虽然没有突出的政治才能,但李宪却对艺术方面展现出不一般的天赋。有史料记载,李宪喜好声色,少年时才气过人,成年后精通音乐,尤其对西域龟兹乐章有独到的见解。如此喜爱音乐,在政治上也不急于表现自己,想必是个不喜争抢的淡然性子,所以李宪对于皇位,可能确实也没多大兴趣。

除了对音乐确实热爱之外,李宪整日沉浸于声色中,其实也是明哲保身的最好方式。他深知三弟李隆基是个厉害角色,即便自己主动让贤,他也不一定会对自己消除戒心,必定时时提防自己。如果跟他斗自己也不是对手,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让李隆基彻底信任:我是真心想让位于你,我对皇位一点兴趣都没有。

于是他整日待在家里,奏乐纵饮、击球斗鸡,或者读书画画,从不结党营私和卷入朝廷纷争,让自己彻底避开李隆基产生怀疑的可能。即使如此,李隆基也不放心,常常会派人暗中监督大哥李宪的动静。有一次,手下人来报,说李宪天天沉迷于古书之中,李隆基担心大哥暗中研究兵法韬略,于是再令人加强窥探,发现李宪孜孜不倦看得是古乐谱,这样李隆基才渐渐放下戒心来。

对于沉浸声色这件事,不管李宪是真喜欢也好,是作为幌子明哲保身也罢,总之他做得实在厉害,展现了他所特有的“大智慧”。

相比起历朝历代,多少皇族子弟为了争夺至高无上的皇位,不顾亲情自相残杀,斗个你死我活,让皇帝李宪可谓是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他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驾驭不了的不去奢望,所拥有的就好好珍惜,尽心尽力辅佐弟弟李隆基,同时也获得弟弟的信任与尊重,一生荣华富贵、潇洒快意,也难怪清朝文人何亮基都要感慨一句“宫中喋血千秋恨,何如人间作让皇。”

标签: 唐睿宗李承乾李旦李隆基

更多文章

  • 乾隆皇帝喜欢喝的茶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茶

    乾隆皇帝曾说“君不可一日无茶”,对茶的喜爱,在这位清朝皇帝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自古民间就流传着很多乾隆与茶的故事,涉及到茶的各个方面,从茶的种植、冲泡到命名、题诗等等。从历史上看,在关于茶叶的各个品类中,乾隆最爱的要数西湖龙井了。乾隆曾六次下江南,第一次南巡是在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南巡至杭

  • 魏忠贤自称九千岁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魏忠贤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面,皇帝算是最高统治者,所以才会称之为帝,而大臣们在拜见皇帝的时候,回称“万岁”,但是在历史中,却又一名太监,自称为“九千岁”,这个人就是臭名远扬的明朝大宦官魏忠贤。那么,魏忠贤为何如此胆大包天呢?为什么会称自己是九千岁呢?公元1620年,宋神宗去世了,于是朱常洛就坐上了皇位,但是

  • 康熙四妃止步为妃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

    康熙二十年冬,清军攻入昆明,吴世璠被迫自杀,宣告了为时8年之久的“三藩之乱”得以平定。为示“天下同庆”,康熙皇帝除颁布了恩款四十五条外,还对后宫妃嫔进行了规模最大的册封:命大学士勒德洪、持节进封贵妃佟氏、为皇贵妃;大学士明珠、持节册封钮祜卢氏、为贵妃;命大学士李霨、持节进封惠嫔纳喇氏。为惠妃;尚书吴

  • 唐睿宗第七女鄎国公主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公主,公主,唐睿宗

    鄎国公主(689~725年),本姓李氏,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睿宗李旦第七女,母为崔贵妃。唐中宗时期,初封荆山县主,嫁给相王典签、汾阴公薛儆。夫妻恩爱,九族敦睦。薛儆死后,改嫁荥阳郑孝义。开元十三年,去世,时年三十七岁,陪葬于桥陵。公主三岁时,崔贵妃逝世。公主哭泣不食三日,如成

  • 唐睿宗之女荆山公主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睿宗,李旦,公主,唐朝公主

    荆山公主(?—?),唐睿宗李旦女,母不详。公主下嫁薛伯阳。《新唐书·列传第八》......安兴昭怀公主,蚤薨。荆山公主,下嫁薛伯阳。淮阳公主,下嫁王承庆。......鄎国公主(?—?),唐睿宗李旦女,母崔贵妃。鄎国公主始封荆山公主。公主三岁时,崔贵妃逝世。公主哭泣三日不吃东西,就像成年人一样。公主下

  • 唐睿宗之女薛国公主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睿宗

    薛国公主,李姓,名字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睿宗李旦之女,生母不详。始封清阳公主,下嫁王守一。唐睿宗二次即位,册封薛国公主,再嫁裴巽,死后陪葬于桥陵。薛国公主(?—?),唐睿宗李旦女,母不详。始封清阳公主。公主下嫁王守一。王守一被诛杀,薛国公主改嫁裴巽。

  • 唐睿宗李旦长女寿昌公主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睿宗,李旦,公主,唐朝公主

    寿昌公主(680年代—?),唐睿宗李旦长女,生母为肃明皇后刘氏。692年,其母和窦德妃被诬陷以巫蛊诅咒武则天而惨遭赐死。公主长大后嫁崔珍。生年不详,从其同母兄李宪和异母妹李花山的生年推测当在679年至686年之间。690年,父亲唐睿宗让位于祖母武则天,此时,她尚未获得公主的封号。武周时,初封寿昌县主

  • 唐睿宗崔贵妃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旦,唐睿宗,后妃

    崔贵妃(?—691)崔氏,唐睿宗李旦妃嫔之一。初为李旦侍妾,689年崔氏生鄎国公主,两年后即病故。唐睿宗时,另有一位豆卢贵妃,崔氏的贵妃封号应该是死后追封的。《新唐书列传第八》薛国公主,始封清阳。下嫁王守一。守一诛,更嫁裴巽。鄎国公主,崔贵妃所生。三岁而妃薨,哭泣不食三日,如成人。始封荆山。下嫁薛儆

  • 唐睿宗后妃柳宫人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睿宗,李旦

    柳宫人,出于河东柳氏,唐睿宗李旦的宫人,其次子申王李成义的母亲。柳宫人的祖父是中书令柳奭,是唐高宗王皇后的舅舅。655年,唐高宗废黜王皇后,659年,柳奭在象州被杀,籍没其家。柳氏何时入掖庭宫不详,后来被豫王李旦所幸。在679年到685年之间的一年生李成义。柳氏初生李成义时,可能是因为武则天厌恶柳氏

  • 唐睿宗的刘皇后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旦,刘皇后,唐睿宗

    肃明顺圣皇后刘氏(?一693年),唐睿宗李旦的皇后,刑部尚书刘德威的孙女,父亲刘延景任陕州刺史。刘皇后,刑部尚书刘德威孙女,生宁王李宪、寿昌公主、代国公主,被武则天勒令处死,追谥为肃明顺圣皇后。仪凤年间,刘氏以宫女的身份进入当时的相王府,不久,生下长子李成器和寿昌公主、代国公主。文明元年(6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