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的原因

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42 更新时间:2024/1/21 10:36:28

女真族,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基本形成民族形态的时期大约是在唐朝时,“女真”这个名字最早见于唐初。

在唐朝末年,当时有一个部族开始兴盛起来,这个部族就是契丹族,契丹族当时在北方称雄,而女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部落形态,但是因为实力无法契丹相比,所以只能一直屈服在契丹脚下,当时契丹还将女真改名为女直,因为“真”这个词和辽国的君主犯了名讳。

女真这个名字再次被世人所熟知是在明朝末年时期,当时在努尔哈赤的努力下,女真部落得到统一,不再零散,与此同时金国建立,此时的女真开始真正的强盛起来。在1635年,皇太极将女真改名为满洲,在入关后又定为大清。

现如今流传最广的一个说法是满洲来源于当年西藏进贡的时候称清朝皇帝为曼珠师利大皇帝,曼珠就是吉祥的意思,而满洲正是有曼珠演变而来,就是指吉祥的民族。但是我们先不说曼珠为会演变成满洲,要知道西藏对清朝开始进攻的时间是在1642年,而皇太极却是在1636年就将女真改为满洲的。所以以曼珠演变而来的说法也是极为不靠谱的。

在皇太极执掌后金期间,女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此时的女真族已经不是当初的女真三部,期间经过民族大融合,其中有汉族、蒙古族、朝鲜族等其它的民族成分的人陆续加入到后金政权。此时的女真族已经不适应民族融合发展的趋势,已是一个融汇了部分外民族成员的新民族。

满族是一个族群大杂烩,和这么多东北各部的族群合拢起来,是以建州、海西女真为主体,同时又包括了大部分野人女真等等,为了各部落的和谐,女真称为满洲,更加有利于和族群的利益,以及团结。

八旗满洲编成时,共有402个牛录,其中蒙古女真混合牛录308个、纯蒙古牛录78个、纯汉人牛录16个。后来又有朝鲜人、俄罗斯人的加入。其中,蒙古女真混合牛录以满洲人为主,又编入了少量蒙古人和汉人。

清朝是皇太极在关外建立的,他建立统一的满族,为后来清朝入主中原打下了基础,当然,也为今天1千多万的满族打下了基础。如果他当初不把治下的部落统一成一个民族,那么基本上可以确认,清朝不但不能入关,甚至自身恐怕也很难存活。内斗,是免不了的。

标签: 满洲

更多文章

  • 皇太极的皇子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皇子

    对于皇太极,大家都应该有所耳闻,他是清朝创始人,为后来清朝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儿子,继承汗位后励精图治,大力改革,重用汉将,征服朝鲜和漠南蒙古,并多次对明朝开战。皇太极死后不久,其儿子顺治皇帝就入主中原,统一天下,建立了大清王朝。那么皇太极有多少皇子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唐睿宗李旦第六子李隆悌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睿宗,李旦

    李隆悌(692年—702年),字幼明,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睿宗李旦第六子。友善淳朴,博览群书。武周长寿二年,夭折,年仅十一岁。景云元年,追赠荆州大都督、隋王,陪葬于桥陵。多才多艺,天性乐善。率由淳朴,孝敬父母。敬奉天伦,友爱兄弟。傍综文艺,博览坟典。武周长寿二年四月八日,薨

  • 唐朝惠宣太子李业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睿宗,李隆业,李业,李旦

    李业(?—735年),本名李隆业,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睿宗李旦第五子,母为王德妃。唐睿宗李旦第一次当皇帝时,他于垂拱三年(687年)受封赵王、武周时期,他于长寿二年(693年)改封为中山郡王。长安初年官居都水使者。景龙二年(708年),兼陈州别驾。后任银青光禄大夫、太仆少卿,仍兼陈州别驾。

  • 唐睿宗李旦第二子李捴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捴,唐睿宗,李旦

    李捴(683年-724年12月15日),本名李成义,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睿宗李旦第二子,母为柳宫人。性格弘裕,仪貌环伟。垂拱三年(687年),册封恒王。武周时期,降封衡阳郡王,授尚衣奉御。神龙元年(705年),授司农少卿、银青光禄大夫。景云年间,授检校右卫大将军、殿中监,进

  • 唐睿宗之子李隆范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睿宗,李旦

    李隆范是唐睿宗李旦的儿子,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被封为岐王,本名李隆范,后为避李隆基的名讳改为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在开元十四年四月十九日去世。李范(686-726年),唐朝皇子,本名李隆范,唐睿宗第四子。其父第一次当皇帝时,封郑王,改封卫王,唐睿宗让位给母亲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年),改

  • 唐睿宗德妃王氏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睿宗,李旦,王德妃,后妃

    王德妃,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唐睿宗李旦“四妃”之一,薛国公王玫畅之女。精通音律,容貌动人。早年嫁给豫王李旦,生下惠宣太子李业、淮阳公主李花山和凉国公主李㝹,得到唐睿宗宠爱多年。英年早逝,陪葬桥陵。其子李业,由贤妃王芳媚抚养长大。《新唐书列传第六》睿宗六子:肃明皇后生李宪,柳宫人生李捴,昭成皇后

  • 李隆基的生母为什么被武则天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窦德妃,李隆基,武则天,唐睿宗,李旦

    昭成顺圣皇后(?—公元693年),本姓窦氏,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人。唐睿宗李旦妃嫔,莘国公窦诞的孙女,润州刺史赠太尉窦孝谌的女儿。姿容婉顺,动循礼则。嫁给相王李旦,册封孺人。光宅元年(684年),唐睿宗第一次即位,册封德妃,生下唐玄宗李隆基、金仙公主、玉真公主。长寿二年(693年),被诬使用巫蛊

  • 唐睿宗的绳奸之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旦,唐睿宗

    侍御史杨孚执法严明,纠劾官吏,不避权贵,因而受到权贵的诋毁。但李旦却道:“在老鹰搏击狡免时,必须赶紧帮助它,否则它就会反被狡免咬伤。御史绳奸(指纠劾奸恶)也是这个道理。如果君主不对他多方保护,他必会被奸恶之徒所咬伤。”《资治通鉴·唐纪二十六》:侍御史杨孚,弹纠不避权贵,权贵毁之。上曰:“鹰搏狡兔,须

  • 唐睿宗传德避灾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太平公主,李隆基,唐睿宗

    太平公主为了除掉太子李隆基,在彗星之事上借题发挥,指使术士向李旦进言:“彗星出现标志着除旧布新,而位于天市垣内的帝座星、心前星均有变化,这一切都预示着皇太子将要成为天子。”她本意是指太子将会篡位,想借此挑拨李旦与李隆基的父子关系,引起李旦的猜忌之心。但李旦却认为这是天意让他禅位太子,决定“传德避灾”

  • 唐睿宗李旦为什么禅位给李隆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隆基,唐睿宗,李旦

    唐睿宗李旦的儿子李隆基被立为太子后,政治势力日益增长,成为太平公主干预朝政的主要障碍。太平公主为了长保权势,便想更易太子,于是在朝野散布流言,声称李隆基并非皇帝嫡长子,没有被立为太子的资格,但因李旦公开宣谕平息流言,未能得逞。她还在李隆基左右安插耳目,监视他的日常行为,并与窦怀贞等大臣结为朋党,密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