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睿宗李旦政变登基

唐睿宗李旦政变登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074 更新时间:2024/1/4 17:11:43

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唐中宗驾崩(传说是被韦皇后毒杀)。韦皇后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帝,改元唐隆,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摄政。她派亲信控制南北衙禁军以及尚书省诸司,大肆网罗党羽,准备效法武则天,篡夺唐室江山。当时,李旦作为皇帝的叔父,被拜为太尉,与太平公主成为韦后夺位的主要障碍。韦党决意将二人置于死地。而李旦第三子李隆基则在京师暗中招揽豪杰,与太平公主密谋匡扶社稷。兵部侍郎崔日用本是韦氏一党,因惧祸将韦氏阴谋密报给李隆基。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五》:六月,壬午,中宗崩于神龙殿。……甲申,梓宫迁御太极殿,集百官,发丧,皇后临朝摄政,赦天下,改元唐隆。进相王旦为太尉。……丁亥,殇帝即位,时年十六。尊皇后为皇太后。宗楚客与太常卿武延秀、司农卿赵履温、国子祭酒叶静能及诸韦共劝韦后遵武后故事,南北卫军、台阁要司皆以韦氏子弟领之,广聚党众,中外连结。楚客又密上书称引图谶,谓韦氏宜革唐命。谋害殇帝,深忌相王及太平公主,密与韦温、安乐公主谋去之。相王子临淄王隆基,先罢潞州别驾,在京师,阴聚才勇之士,谋匡复社稷。……兵部侍郎崔日用素附韦、武,与宗楚客善,知楚客谋,恐祸及己,遣宝昌寺僧普润密诣隆基告之,劝其速发。隆基乃与太平公主及公主子卫尉卿薛崇暕、苑总监赣人钟绍京、尚衣奏御王崇晔、前朝邑尉刘幽求、利仁府折冲麻嗣宗谋先事诛之。

六月二十日,李隆基在葛福顺、李仙凫等禁军将领的协助下,打着“诛诸韦以复社稷,立相王以安天下”的旗号,抢先发动兵变,杀死韦皇后、安乐公主及其党羽,而后迎李旦入宫辅佐少帝。李旦携李重茂登上安福门,安抚百姓。

当时,李隆基被拜为宰相,进封平王,并统率万骑禁军,控制了皇城内外。李重茂迫于形势,请求让位于叔父李旦。李旦起初极力推辞,后听从李隆基、李成器等人的劝说,接受了李重茂的让位。六月二十四日,李旦在太极殿登基,第二次即位为帝。他登上承天门,宣布大赦天下,改元景云,复封李重茂为温王。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五》:庚子,晡时,隆基微服与幽求等入苑中。……福顺拔剑直入羽林营,斩韦璿、韦播、高嵩以徇,曰:“韦后鸩杀先帝,谋危社稷。今夕当共诛诸韦,马鞭以上皆斩之!立相王以安天下。敢有怀两端助逆党者,罪及三族!”羽林之士皆欣然听命。……使福顺将左万骑攻玄德门,仙凫将右万骑攻白兽门。……韦后惶惑走入飞骑营,有飞骑斩首献于隆基。安乐公主方照镜画眉,军士斩之。斩武延秀于肃章门外,斩内将军贺娄氏于太极殿西。……(隆基)捕索诸韦在宫中及守诸门,并素为韦后所亲信者皆斩之。比晓,内外皆定。辛巳,隆基出见相王,……遂迎相王入辅少帝。……相王奉少帝御安福门,慰谕百姓。……是日,赦天下,以临淄王隆基为平王,兼知内外闲厩,押左右厢万骑。……癸卯,太平公主传少帝命,请让位于相王,相王固辞。以平王隆基为殿中监、同中书门下三品。……成器、隆基入见相王,极言其事,相王乃许之。

当时,李隆基建有大功,而李成器则是嫡长子,都有被立为太子的资格。李旦为此犹豫不决。李成器以“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为由,主动辞让太子之位。刘幽求等政变功臣也大都支持李隆基。李旦遂立李隆基为皇太子。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五》:甲辰,少帝在太极殿东隅西向,相王立于梓宫旁,太平公主曰:“皇帝欲以此位让叔父,可乎?”幽求跪曰:“国家多难,皇帝仁孝,追踪、舜,诚合至公;相王代之任重,慈爱尤厚矣。”乃以少帝制传位相王。……睿宗即位,御承天门,赦天下。复以少帝为温王。……上将立太子,以宋王成器嫡长,而平王隆基有大功,疑不能决。成器辞曰:“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苟违其宜,四海失望。臣死不敢居平王之上。”涕泣固请者累日。大臣亦多言平王功大宜立。刘幽求曰:“臣闻除天下之祸者,当享天下之福。平王拯社稷之危,求君亲之难,论功莫大,语德最贤,无可疑者。”上从之。丁未,立平王隆基为太子。

标签: 李旦唐睿宗

更多文章

  • 豪格最后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1609年,时年17岁的皇太极喜得贵子,有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儿子。皇太极喜出望外,给长子取名为豪格。众所周知,清朝在入关之前,生存环境极为恶劣,打仗是家常便饭。不管是皇太极,还是豪格,都在很小的年纪跃上战马,行兵出猎。豪格锻炼的身体强壮,勇武过人,精通骑射,并且在征战中立下不少功劳。因此十几岁就被祖父

  • 唐睿宗李旦为什么要改姓武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睿宗

    载初元年(690年),侍御史傅游艺率关中百姓九百人上表朝廷,请武则天称帝。百官、宗室、外戚、四夷酋长,乃至僧尼、道士,纷纷劝进。李旦迫于形势,也上表请母后称帝,并求赐武姓。天授元年(690年)九月,武则天正式称帝,建立武周。李旦被降为皇嗣,复名为“轮”,赐姓武氏,称“武轮”。迁居东宫,一切礼仪皆比照

  • 皇太极和多尔衮能力对比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皇太极

    清太祖努尔哈赤是清朝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从一个小小的女真部落首领起家,通过三十多年奋斗,终于成功统一了女真各部,为后来的清朝开国打下坚实的基础。努尔哈赤的人生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但他最得意的地方并非是成为女真各部的天命汗,而是生了一群能力非常出众的儿子,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第八子皇太极和第十四子多尔

  • 明仁宗朱高炽第六女德庆公主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公主,明朝公主,明朝,明仁宗,朱高炽

    德庆公主,明仁宗朱高炽第六女,母不详。未下嫁就逝世了。《明史 列传第九》......仁宗七女嘉兴公主,昭皇后(张皇后)生。宣德三年下嫁井源。正统四年薨。后十年,源死土木之难。庆都公主,宣德三年下嫁焦敬。正统五年薨。清河公主,宣德四年下嫁李铭。八年薨。真定公主,母李贤妃,与清河主同年下嫁王谊。景泰元年

  • 皇太极不立豪格为太子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皇太极,太子

    豪格作为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虽然不是嫡出,但是豪格其实还是很有希望继承皇太极位子的人选,但是皇太极为什么不立豪格当太子?在皇太极的心中,自己的亲生儿子豪格可能都没有多尔衮重要,这是为何?豪格与多尔衮的实力对比输在了哪里?其实如果单单是从地位跟势力上来看,豪格跟多尔衮还是有的一拼的,但是豪格输就输在了

  • 皇太极不立继承人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继承人

    皇太极因为死得太快而未能及时确立继承人,不但他的死因在民间多有猜测,就连大清继承人的产生也是很有一番波折,那么为什么皇太极始终没有指定非常明确继承人呢?历史将皇太极的死因记载为“暴卒”,也就是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皇太极就突然死了,那么皇太极的身体状况到底如何呢?在皇太极死之前的医案中可以看出,皇太极

  • 明仁宗朱高炽第九子朱瞻垍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仁宗,朱高炽

    朱瞻垍(1411年7月7日-1441年2月3日),明仁宗朱高炽第九子,明宣宗朱瞻基异母弟,母为恭肃贵妃郭氏,被封为梁王。1441年病逝,谥号“庄”,无子,国除。梁庄王朱瞻垍,明仁宗朱高炽第九子,明宣宗朱瞻基异母弟。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十月十一日册封为梁王,封国在当时的湖广安陆州(即今湖北钟

  • 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真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公元1592年,明朝迎来了他最大的敌人,遥远的白山黑水之间,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出生了,这就是皇太极。不过,这个未来的满洲皇帝,到底叫什么名字,成为了一个千古谜题。一种说法是黄台吉,属于按照hongtaiji读音,台吉在蒙古语中指王子或者大汗继承人的意思,很多人说努尔哈赤非常喜欢这个儿子,所以为他起

  • 皇太极改国号为清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国号

    满族的祖先原来是金代的女真部族,所以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以后就把国号定为“金”。之后为区别于历史上的金代,又改称“后金”。1963年,皇太极继承了皇位,改国号为:大清。皇太极为什么要改国号呢?有人说因为很多蒙古人、汉人、朝鲜人等受其统治,再用“后金”国号已不适应;并且汉人因受历史影响,对金人向来没

  • 明仁宗朱高炽第五子朱瞻墡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高炽,明仁宗

    朱瞻墡(1406年4月4日-1478年2月18日),明朝宗室,北直隶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市)人。明仁宗朱高炽第五子,明宣宗朱瞻基同母弟,母为诚孝昭皇后张氏。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册封为襄王。庄重警觉,颇有令誉。宣德四年(1429年),就藩长沙府。正统元年(1436年),迁襄阳府。土木堡之变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