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分封异姓诸侯王的原因

刘邦分封异姓诸侯王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450 更新时间:2023/12/27 9:32:45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四起,以刘邦为首的英雄人物与诸侯们,经过几年的四处厮杀,浴血奋战,终于收复残局,天下统一,建立了大汉王朝。刘邦做了皇帝之后,将那些跟他一起打天下的众哥们中的有功之臣进行论功行赏,一口气封了七个异性诸侯王。分别是韩王信、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楚王韩信、梁王彭越、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那么刘邦为什么要一下子放这么多的异姓诸侯王呢?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朝中形势所迫

国家建立之初,摆在刘邦面前有两个重要的选择,一是分封制,二是中央集权制。按照国家统一的正常思路,刘邦是应该实行中央集权制的,这一点他并不是没想过,谁不想把权力牢牢的拽在自己手上呢?但刘邦迫于形势不得不选择分封制。

原来他当初和项羽相争时,项羽当年就一口气封了十八路诸侯,而这些诸侯王大部分都归向了自己。他的都习惯了被分封称王的滋味,而自己当初也曾许诺他们打了天下,大家共同享用,尤其是对于韩信和彭越等人,更是许下过重诺。如今大家都把他刘邦捧上了帝位,当了皇帝自己当然要兑行诺言。如果将他们的权力一股脑收回,肯定会造成大家心里不平衡,而再起事端。

二,手下能人济济,不好驾驭

刘邦是一个从草根走向权力巅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封建的古代帝位都是世袭的,农民出生的刘邦竟然当上了皇帝可是罕见的奇迹,一个一无所有的人突然拥有了世间最高的权力后,也往往是难以驾驭的。所以坐上了皇帝后刘邦也是思索了很久,该实行什么样的制度好。

刘邦自己知道手下的能人比比皆是,比如,大谋士张良,他就是贵族后裔,而且才华横溢;比如韩信手握重兵,还是领兵打仗的奇才等等,这些人,在眼下时际,只能笼络,而不能硬管。所以,刘邦为了笼络这些人就选择了分封制,这样大家被封了诸侯有自己的领地,相当于小皇帝一样,只有这样才能稳住他们。

三,为了国家的治理和发展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刘邦分封这些诸侯王,对当时几乎是乱成一团糟的国家形式来说,在治理上是有好处的。想想:民间的百姓不但经过了秦朝多年的徭役之苦,接着又是饱受几年战争之苦,可谓民不聊生,很多人家都已经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如今,既然天下太平了,那么第一要务就是应该让百姓们安居乐业。可是国家这么大,受苦的百姓这么多,让刘邦一个人去操心这些事,怕是很难忙过来的,还不如让这些诸侯王去做,他们领了封地就成了本地的小皇帝,自然会专心的治理自己的管辖区,这样一来对于刘邦岂不是一件好事了?

那么后来为什么又发生了“狡兔死走狗亨”,几乎诛杀了所有的异姓诸侯?使人不由想到:当初封这些功臣当诸侯,如今又去杀他们,那还不如当初就不分封他们。其实,从分封诸侯到舍弃不用,既有不得已,也有顺势而为。

经过几年的发展,这些异性诸侯王各自日益壮大。并且在年龄上,他们比刘邦都要年轻一些。恐怕刘邦去世后,他们会为争夺利益或王位,而再次相互厮杀不休,是国家再度陷入战火混乱,民不聊生之处,那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汉朝武就完蛋了吗?

纵然不是这样,但自己去世后,他们也有可能联起手来,共同向汉朝的首都发起进攻,到时候他的皇室之孙,焉还有生存之地?可见,刘邦当初分封异姓王不是偶然的冲动,以后的弃之不要,亦不是偶然的冲动。

标签: 刘邦

更多文章

  • 刘邦的文化水平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都说刘邦是布衣出身,那么刘邦是文盲吗?刘邦的文化水平如何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史记》上就记载,刘邦从小和卢绾一起读书。只不过刘邦读书如同诸葛亮,是为了理论指导实践,而不是作构建理论的学术研究。事实上,刘邦后来能够和张良、萧何等人讨论军事、政治问题,可见他绝对不是不读书的文盲。刘邦自己应该深受道

  • 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女南平公主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太宗,李世民

    南平公主(?—650年),本姓李氏,名字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女。贞观十一年(637年),嫁给南城县男王敬直。王敬直受累于太子李承乾谋反,夫妻离婚。南平公主改嫁刘玄意。永徽元年,薨逝,陪葬昭陵。下嫁王珪的小儿子南城县男王敬直。出嫁的时候有一个小插曲:按照古

  • 唐太宗李世民长女襄城公主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世民,唐太宗

    襄城公主,唐太宗李世民长女,母不详。下嫁萧瑀长子萧锐。卒于永徽二年,陪葬昭陵。襄城公主雅礼有度,太宗贤之,敕诸公主视为师式。后人赞誉和政公主时提到“平阳起娘子之军於司竹,襄城行匹庶之礼於宋公,常乐匡复之师於武后,皆前古之所未有。” 萧锐袭父爵为宋国公,沉毅有大量,善隶书,性蕴慈仁。贞观十八年,唐太宗

  • 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三子李福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世民,唐太宗

    李福(634年-670年10月2日),字祐,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一说陇西成纪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三子,母为杨贵妃(贵妃之位是否为追封待考)。贞观十三年(639年),进封赵王,出继隐太子李建成。贞观十八年,出任秦州都督。唐太宗去世时,授右卫大将军。唐高宗即位后,先后治理鄜州、青

  • 吕后善待薄姬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吕后

    刘邦去世后,吕雉彻底掌权,虽然刘盈成为了皇帝,但是基本上所有的政务都要听从吕后的安排。吕雉开始对后宫进行大的清理,第一要对付的自然就是戚夫人。之前戚夫人一直有刘邦撑腰,现在靠山没了,自然是好日子到头了。吕雉不但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还把他的儿子给杀了。可是,大家就比较好奇,既然吕后那么厉害,为什么会放

  • 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二子李简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太宗,李世民

    李简(?—631年),祖籍陇西成纪,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二子,唐高宗李治异母弟,生母不详。李简进封代王后逝世,无子女。简介李简(?—631年5月9日)代王,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二子,唐高宗李治异母弟。生母不详,史书记载后宫生简。李简封代王后同年薨,无子女。相关史料《新唐书列传第五》◎太宗子太宗十四子:文德皇

  • 刘邦的亭长官职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

    有历史记载的亭长,恐怕也就只有刘邦一人。刘邦这个亭长是干什么的?究竟是多大的官呢?历史上都没有明确的记载。有人说,刘邦的亭长相当于乡长,也有的说,刘邦的亭长相当于派出所所长。不过,如果我们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这样的说法似乎都不对。古书上关于“亭长”的描述,也是支离破碎的。比如,秦朝留下来的简牍上,

  • 刘邦少子刘长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刘长

    刘长(前198年—前174年),沛丰邑(今江苏徐州丰县)人,汉高祖刘邦少子,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异母弟,母赵姬。西汉初年诸侯王。力能扛鼎。于前196年被封淮南王。文帝时,骄纵跋扈,常与帝同车出猎;在封地不用汉法,自作法令。前174年,与匈奴、闽越首领联络,图谋叛乱,事泄被拘。朝臣议以死罪,文帝赦之

  • 朱瞻基是怎么对待自己叔叔朱高煦和朱高燧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朱瞻基,对自己的两位叔叔可谓是仁至义尽。能给的,该给的,朱瞻基都给了,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是要什么有什么,除了皇位,朱瞻基几乎是事事听从,即使到最后,汉王朱高煦都起兵造反了,朱瞻基也依旧是不想杀他,选择宽恕。可以说,在朱瞻基的心里,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就是自己的亲叔叔,是自己在这世上仅存的几位至

  • 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阴妃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世民,妃嫔,唐太宗,唐朝

    阴妃,阴氏德妃,武威郡姑臧人也。唐太宗李世民四妃之一,隋朝长安留守阴世师之女,属武威郡阴氏。 大业十三年,其父阴世师阻止李渊攻破长安,阴世师杀李渊子李智云、挖李家祖坟。李渊破长安之后抄其家,家眷没入掖庭。阴氏颇有姿色,有宠于秦王李世民,生下皇五子李佑,封为德妃。贞观十七年,李佑谋反伏诛后,受到株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