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清照的外祖父介绍

李清照的外祖父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023 更新时间:2024/1/5 19:20:56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才女,婉约词派代表,清照一生充满了传奇,但也留下了不少谜团,其中最大的一个是:李清照外祖到底是谁?

根据史书记载,李清照外祖有二种说法,一是御史中丞拱辰,二是宰相王珪。史书上留下的二种说法自相矛盾,让后人难以辨别,直到上世纪在河南出土一块墓碑,才算解开了李清照的身世真相,由此还可能解释一个宋史上的重大历史谜团。

史书上记载的李清照外祖

李清照的父亲是李格非,北宋著名的学家,是苏门(苏轼)“后四学士”之一,在历史上名气很大,但关于他妻子的记载,史书上却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答案。

一,李格非妻子是王拱辰孙女王氏。《宋史》记载,“李格非,字文叔,济南人……妻王氏,拱辰孙女,亦善文。女清照,诗文尤有称于时,嫁赵挺之之子明诚,自号易安居士。”尽管没有明确说王氏是李清照生母,但字里行间却透露了这一层意思,所以后世如清朝王士祯就认为“宋李易安(李清照),其母,王状元拱辰女,亦工文章。”

二,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收集了王珪墓志铭——《王文恭公珪神道碑》,其中有“女,长适郓州教授李格非”的记载,即王珪长女嫁给了李格非。《王文恭公珪神道碑》是奉宋神宗御旨撰写,可信度较高,因此李格非妻子是王珪的女儿。

一边是《宋史》,一边是御旨墓志铭,到底哪一个才是真相?上世纪河南出土的墓碑揭开真相!

河南出土的墓碑揭开真相

1976年,在河南洛阳龙门地区,考古专家出土了《王拱辰墓志铭》,对王拱辰后代子孙有详细的记载,但令人奇怪的是,墓志铭上只字不提李格非。

1085年,王拱辰病逝,但这时李格非46岁,李清照2岁。如果李格非娶了王拱辰孙女,那么墓志铭上不可能一字不提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李格非。因此,只有一种可能:《宋史》记载有误,李格非没有娶王拱辰孙女。

可见,李格非的妻子应该是王珪之女,李清照的外祖应该是王珪。

庄绰的《鸡肋编》记载:汉国公王准后代中,李格非是其孙女婿。而汉国公王准,就是王珪的父亲,这就佐证了《王文恭公珪神道碑》的记载。尽管《鸡肋编》是一本包含了八卦内容的杂志,但提到的汉国公王准后代,却又都有史实可考,全都确切无误。更为重要的是,庄绰是南北宋之交的人物,与李清照处于同时代,记载的内容比较可信。

标签:

更多文章

  • 李清照不写岳飞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北宋末期南宋初期的时候,可以说是一段非常令人痛心的历史了,但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很多的爱国人士,比如爱国将领岳飞,爱国诗人李清照。李清照写过很多诗词,也展现了她的一生,而就在南迁的时候,她赞扬了项羽,但是与她同一时期的岳飞为什么从来没有出现过在她的作品中呢?她当时难道是不知道有岳飞这个人吗,他

  • 建安七子中喜欢驴叫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建安七子

    引子——他:位列“建安七子,平生最爱听驴叫,容貌长得最丑,但其文学成就却是最高的。那么这个人是谁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建安七子中的这个人物吧!《王粲传》中记载:“粲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座皆惊”。丑到吓人该是有多丑,但也许是一身才华调亮了容貌的对比度,才让人们对这个又小又矮的男孩颇为失望。不仅如此,

  • 年羹尧犯的大忌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年羹尧(1679-1726)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之人,进士出身,官升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显爵集于一身。年羹尧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那么为何年羹尧位极人臣反而最后被雍正帝下令自裁而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

  • 吴中四士人物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说到吴中四士,或许很多朋友不是很熟悉,也可能最了解的也就是贺知章或张若虚了。吴中四士指的就是贺知章、张旭、张若虚、包融这四位在吴中的诗人。在唐朝初年,盛唐时期,吴中指的就是如今的江浙一带,所以这四位就是当初盛唐时期江浙一带著名的诗人。其中贺知章和张若虚事著名的诗人。张旭则是著名的书法家,同时也是诗人

  • 雍正用年羹尧做大将军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雍正

    雍正登基以后,开始对国家的朝政整改,雍正把帮助他登上皇位的钨思道选择不再重用,而且像高毋庸这样的家臣也是没有了音信,其实这一幕小编觉得很像一句话,就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韵味,而且现在的老十三也是处于颓废状态!不管理朝廷的事情,一直都是憋在家里面,而且雍正也是多次去找老十三,希望可以老十三出来和自己

  • 长孙皇后与唐太宗的日常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太宗,唐朝,李世民

    李世民爱重长孙皇后,尊重她的看法,即使朝政大事也毫不避讳。经常向长孙皇后询问朝中赏罚之事,长孙皇后不想回答时以“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为由拒绝干涉朝政。李世民却一定要和她讨论,再三询问,长孙皇后无奈之下决定不理踩丈夫,以沉默应对,对此李世民对妻子也毫无办法。《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四》:长孙皇后性仁孝

  • 长孙皇后为什么复谥文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复谥,长孙皇后

    第一位有独立谥号的皇后是汉宣帝皇后许平君,第一位一字本谥加一字从夫谥的自光烈皇后阴丽华起(光武帝先去世,儿子汉明帝刘庄时期永平年上谥)。一直到唐高祖妻子窦氏,之前所有皇后只有单字本谥,在丈夫死后才可加系皇帝丈夫谥号中一字,所谓“从谥”。如唐高祖即位的时候,追谥窦皇后为“穆皇后”,唐高祖死后合上他的谥

  • 唐太宗宠爱长孙皇后的儿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

    唐太宗最宠爱的儿女皆为长孙皇后所出或收养。即便最是冰冷客观的史书里,也依然能感受到那一腔由对妻子切切之情演化而来的拳拳父爱。翻开史书,唐太宗对长孙皇后儿女的宠爱比比皆是。长孙皇后的长子李承乾,性聪敏,太宗“甚爱之”。对于长子太宗夫妇寄予了厚望。 在李承乾年幼时就给他找了侍读,又让陆德明,孔颖达教授承

  • 嘉庆废除文字狱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嘉庆

    文字狱并不是清朝的特有产物,自汉代开始,历朝历代都有文字狱。嘉庆皇帝在清朝众多皇帝中没有什么名气,也没有什么耀眼的政纪,但是他其实是做了一件对后世影响重大的事,那便是废止文字狱。而,嘉庆皇帝之所以能够意识到文字狱对社会影响极大,这和一个人对嘉庆皇帝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他就是嘉庆皇帝的老师——朱珪。朱

  • 年羹尧的出身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年羹尧出身官宦家庭,父亲年遐龄从笔帖式做起,最高做过湖广巡抚。年羹尧从小苦读诗书,21岁就中了进士,不到30岁就做了四川巡抚。年羹尧文进士出身,却精通兵法,在历任地方官的时候,多次镇压四川土司、西藏、青海的叛乱,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雍正即位后,年羹尧更是倍受倚重,和隆科多并称雍正的左膀右臂,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