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睿宗李旦为什么当了两次皇帝

唐睿宗李旦为什么当了两次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465 更新时间:2024/1/1 6:24:52

唐睿宗李旦是唐高宗李治武则天的儿子,他原名叫李旭轮。他出生仅仅几个月的时候就被封为了殷王,后来又被封为冀王,成了冀王后,他改名李旭轮为李轮。在公元前681年的时候,他被封为豫王,改名叫李旦。李旦一生登基了两次,最后都选择把皇位相让,一次是让给了自己的亲生母亲武则天,还有一次是让给了自己的亲哥哥李显。唐睿宗李旦为什么两次称帝呢?

唐睿宗李旦为什么两次称帝?

李旦和他的几个哥哥不一样,大哥和二哥都在母亲争权的过程了被迫害而死,而唐中宗李显则被母亲废除皇位,身为豫王的李旦取代了李显儿子李重茂成为皇帝,所以他是唐朝历史上第五位皇帝。

在公元690年的时候,李旦将帝位让给了母亲武则天,李旦被降为皇嗣,赐武姓。公元698年,武则天又将自己废除皇位的儿子李显召回,李旦不愿和自己的哥哥斗,他心中也知道武则天有意让李显当皇帝,所以李旦以皇嗣的身份再次让李显为皇太子,李旦为相王。

公元705年,张柬之发动了政变,太子李显再次复位,李显封李旦为安国相王,以宰相的身份再次参与朝政,并想立李旦为皇太弟,被李旦推辞。在李显被韦后和安乐公主毒杀后,李重茂即位,但是李重茂对政事一窍不通,在李隆基太平公主诛杀韦后,李旦在拥护声中再次为帝。

唐睿宗李旦怎么死的

李旦在众人的要求下再次称唐睿宗,唐睿宗登基后,本该是嫡长子李成器为太子,但是李成器为避免重蹈玄门之变主动退避,李旦立三子李隆基为太子。

李隆基为太子后与姑姑太平公主发生了政治冲突很快成了政敌,李旦在妹妹太平公主和儿子李隆基之间试图找到平衡,他希望彼此能和平共处,所以他在自己的年号里面将“太极”改为“延和”。

太平公主是想让李旦废除李隆基的太子之位,结果以天象异变唆使李旦在传位和另立太子之间做选择,不过唐睿宗出乎意料的决心传位。公元712年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政局开始转变,太平公主在李旦还是皇帝的时候,在朝中有很高的地位,但是李隆基即位后,太平公主立马陷入被动状态,但是因为太上皇李旦还在,李隆基不能把太平公主怎么样。

李旦对李隆基登基后的朝政上的表现越来越不满意,所以太平公主趁机劝李旦废除李隆基,但是李旦在打算好让李隆基戍边(等于是废帝)又犹豫了,结果李隆基发动政变,太平公主自缢,她的三个儿子被处死,而李旦则被李隆基终生软禁,最后公元716年在百福殿中去世,享年55岁。

唐睿宗李旦被自己的亲生儿子软禁起来,直到逝世。唐睿宗李旦的爹妈都是皇帝,他的前半生被亲妈武则天控制着,后半生,又被自己当皇帝的儿子软禁了,可以说他的一生其实挺悲剧的。

标签: 唐睿宗

更多文章

  • 明朝谥号文正的人物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谥号

    历史上文官都对“文正”这一谥号梦寐以求,是因为这是对一个人生平道德的最高评价。而“文正”难以获得,也是因为它的评价太高,所以一般统治者,是不会轻易将此谥号赐人的。除非这个人,对国家有极大贡献。因此历朝历代,得到这一谥号的少之又少,明朝就仅有5人获得。这5人分别是方孝孺、李东阳、谢迁、倪元璐和刘理顺。

  • 唐睿宗李旦第八女金仙公主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公主,唐睿宗,唐朝公主,李旦

    金仙公主(689年—732年8月14日),李氏,法号无上道,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睿宗李旦第八女,唐玄宗李隆基同母妹。公主自幼丧母,深受父兄宠爱,初封西城县主。神龙二年(706年),成为女道士,以道士史崇玄和叶法善为师。太极元年,修筑道观于京师。唐睿宗复位后,进封西城公主,景

  • 唐睿宗李旦为什么不立嫡长子李宪为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睿宗

    唐睿宗李旦立的是李隆基为太子,但是李隆基其实不是嫡长子,这在嫡长子继承制的封建社会很少见,那么唐睿宗李旦为什么不立嫡长子李宪为太子呢?这个事情还得从唐隆政变说起。唐中宗李显发动神龙复辟之后,第二次当上了皇帝,可大权却被武三思、韦皇后以及安乐公主等人把持。公元701年,即唐隆元年,唐中宗李显被毒死,韦

  • 唐睿宗李旦三让皇位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睿宗

    正所谓皇权之下无亲情,皇位的吸引力是如此之大,以至于父子、兄弟之间因争位而互残的事件,在史书当中屡屡出现。然而在历史上却有位奇人,视皇位为包袱,曾经三度将其让出,着实令人觉得不可思议。此人,便是唐睿宗李旦。那么,李旦的三让天下是怎么回事呢?武则天的丈夫高宗去世之前,武则天早已管理政事多年。高宗去世之

  • 给魏忠贤立生祠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魏忠贤

    明朝大太监魏忠贤与明熹宗奶娘客氏狼狈为奸,专擅朝政多年,党羽遍布朝野,被人们称为“九千岁九百岁”。为了讨魏忠贤欢心,各地的党羽爪牙们绞尽脑汁,花样百出,甚至有人效仿历史上的先贤,为魏忠贤建造“生祠”。祠堂,是供奉祖先牌位或者是祭祀圣贤的宗庙,通常都是为已经去世的人而建,而为活人建造的祠堂,被称为“生

  • 唐睿宗李旦的两位皇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睿宗,皇后

    唐睿宗李旦的两位皇后都是死后追封的,因为他这两个妻子都是被武则天处死的,这是怎么回事呢?长寿二年(公元693年)元旦,自称为“金轮圣神皇帝”的武则天,在万象神宫举行祭祀活动。隆重的仪式过后,第二天一早,皇太子李旦的太子妃刘氏和德妃窦氏一起进官向武后贺年,武后微微露出一点笑容,简单地问了两句话,就命她

  • 崇祯救不了大明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崇祯

    因为崇祯皇帝本来就不是一个好皇帝,尽管他拥有着非常不错的品质,每天起早贪黑,每天励精图治,但是可惜啊。他的努力都是努力错了方向,世界上勤奋努力的人永远不少,但是真正成功的却只有那么几个。这是因为大部分人都努力错了方向,而崇祯皇帝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中央政府作为全国的权力集中中心,中央政府的一举一动都

  • 魏忠贤不是掌印太监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魏忠贤

    从理论上来说,掌印太监确实比秉笔太监的地位和权力要大,按照明朝时期司礼监的职位划分:司礼监,(提督太监一员,掌印太监一员,秉笔太监、随堂太监、书籍名画等库掌司、内书堂掌司、六科郎掌司、典簿无定员。提督掌督理皇城内一应仪礼刑名,及钤束长随、当差、听事各役,关防门禁,催督光禄供应等事。掌印掌理内外章奏及

  • 康熙四妃人物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

    康熙四妃分别是指惠妃纳喇氏、宜妃郭络罗氏、德妃乌雅氏和荣妃马佳氏。纳喇氏,郎中索尔和女,康熙帝妃嫔。为四妃之首。纳喇氏初为庶妃,康熙九年生皇子承庆(殇),十一年生皇长子胤禔。康熙十六年八月册为惠嫔,二十年十二月晋惠妃。雍正年间曾奉养于廉亲王府,后廉亲王获罪,再度回到宫中。雍正十年四月初七日薨。惠妃在

  • 清朝出身辛者库的后妃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后妃,清朝

    辛者库,在小说和电视剧中很常见,一般而言发往辛者库的宫女,即是发往浣衣局洗衣服的。但是其实不然,'辛者库,即内管领','管领,即辛者库',辛者库是管领,是一种包衣组织,不是专门监管罪奴的机构,反正就是仆从,地位不高,专门侍候人的。在清朝,有很多后妃都是出自辛者库,甚至有的还成了皇后。良妃,卫氏,旗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