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叶卡捷琳娜二世是怎么从开明圣主到专制暴君的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怎么从开明圣主到专制暴君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783 更新时间:2023/12/21 8:41:41

1759年,俄国的伊丽莎白女逝世,彼得三世即位。当时七年战争进行到关键阶段,普鲁士面对着奥地利,俄罗斯,法国三面夹击。正所谓双拳难敌四手,腓特烈大帝纵有通天之能,也只能面对普鲁士军连战连败,地盘越来越小的现实。穷途末路的他,甚至动起了自杀的念头。

看到偶像如此窘迫,急的彼得三世命令在与普鲁士作战中节节胜利的俄军马上停下来,退出所占的普鲁士土地,还与腓特烈二世签订和约。他甚至还准备亲自率领一部分军队,听从腓特烈二世的指挥。消息一出,全欧洲一片哗然,许多传统盟国对彼得三世极为不满。就是俄罗斯自己国内的军队也开始对新沙皇有了想法。

此外,彼得三世不仅极其爱慕普鲁士的军队,甚至还要用普鲁士的国教—路德教取代东正教,作为俄罗斯的国教。他的胡闹激怒了俄国朝野上下。结果在1762年,自己的老婆叶卡捷琳娜找来情妇奥尔洛夫的帮忙,推翻了这位懦弱的君主。

得知此事的腓特烈却对自己真正的粉丝十分轻视,他评价彼得三世是:就像被打发上床睡觉的孩子一样,轻易地让人家把他赶下了皇位。

大帝:真正的粉丝哪怕不在普鲁士也要像我一样坚挺!

3开明圣主驾到

正所谓一朝权在手,清风遍天下。叶卡捷琳娜即位之后,立即开始撸起袖子加油干,逐步实现自己的俄国梦。她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大刀阔斧的推出一系列开明政策。如强调发展农业生产,接纳外国移民,努力发展工业,容忍自由贸易。并且取消对转让,买卖土地的限制,等等。

而在化方面,更是聘请法国百科全书派狄德罗为图书馆长,并一次付清了此后50年的薪水,达50万卢布。她还专门派出心腹大臣施卢泽公爵到国外广揽各路英才。著名的大数学家欧拉来了,他在俄国住了31年。磁体力学奠基人贝努利来了,法国作家米西欧来了,建筑师卡梅伦也来了。

一时间,法兰西文化流行于俄罗斯贵族之间,贵妇们以穿法式礼服为荣,贵族之间交流也更多使用法语,圣彼得堡俨然第二个巴黎。

而作为思想运动的带头人,叶卡捷琳娜更是身先士卒,从精神到肉体,全身心的融入法国的文化。她不仅起亲自翻译法国的小说,表演法国戏剧,而且还效仿波旁王朝的贵妇人,拥有三十个不同职业,年龄,文化层次的情夫。

女王本人对资助艺术具有浓厚的兴趣

法国学者达兰贝尔立即写信给叶卡捷琳娜二世,称赞她对狄德罗的恩宠,甚至说:整个欧洲文学界都向陛下欢呼。

伏尔泰对她也称赞不已:狄德罗、达兰贝尔和我,我们三人谨向您致以最衷心的敬意。

当然,欧洲各国君主们更幻想,通过各种西方的先进性教育,让俄罗斯这头凶恶的北极熊,完成了自我阉割,变成人畜无害的“文明”国家了。

4原形毕露

但在各国舆论一顶又一顶高帽子下,隐藏的却是开明专制阻力重重的现实。旨在推进全面改革的立法委员会在经过代表们200余次争吵后,无疾而终。

和中国封建王朝的历次改革一样,在不触动统治基础的前提下,任何针对农业与农民的改革,最后都将沦为中小贵族抓住漏洞,上下其手的捞钱之道,占俄罗斯人口90%的农奴阶层依然跟奴隶差不多,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更重要的是,再开明文雅的北极熊,也还是一只食肉动物。叶卡捷琳娜同历任沙皇一样,对领土具有强烈的渴望。她把通过战争夺取领土视为自己的皇冠上的荣誉,而且永不满足。1768年,俄土战争再度爆发,战争的爆发意味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军费。而这些羊,最后都得从农奴阶层这个已经瘦骨嶙峋的羊身上薅了。

拼死进攻土耳其人的俄国军队与哥萨克

没活路,毋宁死!1773年,哥萨克人普加乔夫,打着彼得三世的名义发动农民起义。

此时的叶卡捷琳娜正在女皇位置上志得意满,梦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推行各种新政。得到起义爆发的消息后,犹如坠入拉多加湖一般,身心冰凉:

朕的丈夫早就被朕亲自下令处决了,哪来的这个哥萨克血统,一脸胡子的丈夫?

原来朕呕心沥血,宵衣旰食十几年,带给俄罗斯知识,现代文明与法制,带给落后的俄罗斯以光明前程。到头来,在那帮愚蠢的农夫眼里,还不如我那个不争气的彼得?

既然这帮反贼如此热爱他们的小父亲,那么就让他们跟着小父亲走吧!

在俄国正规军镇压下,政治野心家、阴谋家、千古逆贼普加乔夫死了,与之合葬的是女皇曾经开明的思想。至于西方的文学、音乐和绘画,女皇还保留着表面的兴趣,但年轻时令她如痴如醉的蒙文化,那已经成为她口中的法国瘟疫了。至于改革?那就再也别想了!

这位女皇去世前,曾经高呼:假如我能活到200岁,欧洲全部就会落到俄国脚下!人之将死,其言未必善,不知道女皇做临终忏悔时,会不会为年轻时,大搞一通的开明专制而悔恨,恨自己未惜少年时,没有把宝贵的时间花在欧陆征服上?

女王统治的时代帝国的扩张几乎到了极限

纵观女皇殿下一生,狄德罗评价“这个女人醉心于流芳千古”更如弃妇之怨,她对启蒙思想并非单纯是叶公好龙。她在各种场合以身作则,推行西方文化理念。但历史上所有改革,都应该照顾自上到下,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而且能够为社会所接受,所容受。切勿躁进,切勿急于求成,否则必定失败。

所幸女皇政治细胞发达,在经历挫折后及时悬崖勒马,未执迷不悟一条路走到黑,否则其下场可能比她的丈夫还要悲惨。而在女王之后,不知还有多少附庸风雅的独裁者,连帝王之名都没有混得,却已经行使帝王职责久矣。他们当中很多人都真的喝过洋墨水,很多人则根本连瓶盖都懒得拧开。

标签:

更多文章

  • 明朝哪位皇帝创建了神机营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成祖,朱棣

    明朝的神机营是中国和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火器部队,担负著“内卫京师,外备征战”的重任,是朝廷直接指挥的战略机动部队。就好像今天的战略导弹部队一样,也是战场上的“杀手锏”。它是1410年征交趾时,明成祖朱棣在京军中组建了专门的枪炮部队,命名为神机营。这种独立枪炮部队建制,在当时中国乃至世界各国都处于领先地

  • 明成祖为什么要寻访张三丰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棣,明成祖

    成祖兴修武当暗访建文的目的不必细说,但据相关文献记载,成祖暗寻建文帝的同时,也在寻访张三丰。那么明成祖为什么要寻访张三丰?如《明史稿·胡淡神道碑铭》记有“丁亥(即明永乐五年,1407)上(即明成祖)察近侍中惟公(即胡濙)忠实可托,遂命公巡游天下,以访异人为名,实察人心向背”。这里的“异人”即张三丰,

  • 朱元璋为了防止朱棣造反都做了哪些准备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

    明朝的继承制度延续了历朝历代的“嫡长子继承制”,朱标既是嫡出又是长子,更是早就在朱元璋称吴王时就被立为了世子。所以大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从吴王成为皇帝、朱标从世子成为皇太子,一切都是那么地顺理成章。朱标为人宽厚,每当弟弟们犯了错,他这个当大哥的也总要维护他们。正因如此,朱标在诸位兄弟们之间威望极高,他

  • 郭子兴为什么如此看好朱元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

    贫民皇帝之最非朱元璋莫属。我们都知道朱元璋的发家事迹,可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们仔细分析,其实这个小乞丐在他的皇帝路上,确实有过不少贵人相助的,其中最大,也是改变最深的帮助。可以说就是当时的土豪军阀郭子兴了。郭子兴不仅赏识朱元璋,把自己手下的士兵给他带,攻打滁州时,还全权交由朱元璋负责。并且后来还

  • 朱棣为什么信任张武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棣,明成祖

    张武此人是朱棣的侍卫,后被封为侯,最终却还没享福就去世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往下看。张武是明成祖朱棣身边一个不起眼的小小侍卫,而且这名侍卫的命运和有着传奇色彩的朱元璋有着很大的相似处,他一路追随朱棣屡建战功,最终还被封了侯,也算是传奇之路。在朱棣统治期间,明朝国力强盛,百姓安居乐业,史称“永乐盛世

  • 朱棣为什么要逮捕所有的尼姑和道姑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棣,尼姑

    明朝永乐十八年三月,明成祖朱棣下诏,命令有关部门将山东、北京境内的尼姑、道姑全部逮到京城审讯。两个月后,朱棣又下发诏书,将全国所有的尼姑、道姑全都逮送京城,结果数万人遭到逮捕、审讯。那么,朱棣为何大动干戈,捉拿全国范围内的尼姑、道姑呢?原来这件事和明朝的一场农民起义有关!起义的首领名叫唐赛儿,是山东

  • 朱棣为什么7岁才有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棣

    元朝统治者建立元朝以后,并不将汉族人当做人看,而是把他们当作奴隶,在这样的压迫下,汉人决心为自己争取应得的权力,正巧,这时黄河泛滥,有人在黄河中挖到了一个石人,上面写着“石人一只眼,跳动天下黄河反”三个月后,红巾军果然现世,开始了浩浩荡荡的造反生涯。远在凤阳乞讨的朱元璋此时也看到了元朝的气数已尽,在

  • 朱棣为什么杀纪纲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棣

    说起明朝,就不能不提过度发达的厂卫特务组织。早在朱元璋夺得天下前,就建立了最初的锦衣卫组织,以防自己遭敌对的陈友谅派系暗杀。等到新朝正式问鼎江山,这个特殊部门也就被赋予了更多权限和重任。其掌管者无疑要由君王本人的铁杆心腹来担当。后来为明成祖朱棣效犬马之劳的纪纲,就是这类中流砥柱的典型。然而,正所谓伴

  •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怎么侵略土耳其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

    叶卡捷琳娜二世刚上台,就制定了“在陆地上实行地域性蚕食体制,在水域上夺取出海口”的外交策略,企图控制黑海出海口,蚕食土耳其。她首先利用外交手段,确立反土联盟以孤立土耳其。1764年,叶卡捷琳娜二世与普鲁士结盟。1766年,又与英国订立商约,拉拢英国。1768年,俄国与丹麦订约,孤立瑞典。一切准备就绪

  • 叶卡捷琳娜二世教育改革的措施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

    在教育领域,叶卡捷琳娜二世任用贵族中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伊万·贝茨基,制定并执行自己的教育政策。为了让学生远离原有的社会环境,接受全新的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她开办了贵族寄宿学校。其中包括斯莫尔尼女足贵族学院,这是俄罗斯历史上首所专为女孩子开办的公立学校,还开办了莫斯科养育院和莫斯科商学院。随后几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