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观被贬原因

秦观被贬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666 更新时间:2023/12/24 8:36:01

北宋一朝,因遵循“不杀言事大臣”的祖训。尽管很多文官大臣都因言获罪被贬谪,但朝政局面改变后,都能官复原职,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王安石都几起几落,为何秦观被一贬到底?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秦观的科举及官运之路。秦观博览群书,才华横溢,但临场发挥总是不好。他30岁才入京考试,他去考场之时,意气风发,信心十足,大有一举夺魁之势。可惜,秦观看到成绩单大榜之后,垂头丧气,信心受挫。回家后,断绝和亲朋好友交往,独自看书疗伤,足足三年才走出考试失利的阴影。

秦观经过充足的准备之后,进行了第二次科举。这次他满腹经纶,就是发挥不出来,依旧名落孙山。后来,在黄庭坚的岳父引荐下,拜苏轼为师,成为苏东坡最喜欢的弟子。秦观与黄庭坚,晁补之等人成为著名的“苏门四学士”。在苏轼提携和鼓励下,秦观第三次才考中进士及第。秦观科举之路,不可谓不艰难。

无独有偶,欧阳修也是天赋异禀,日后成为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也是两次名落孙山,但是欧阳修遇到了人生中的贵人——晏殊。欧阳修出身寒门,根本就没有资本拜名师攀门第。当朝宰相晏殊惜其才,正好科举的时候,晏殊担任知贡举。晏殊把文采出众的欧阳修评了第一名。不仅如此,晏殊还提拔欧阳修为朝廷谏官,欧阳修官运一路畅通。

如果说秦观的科举之路困难重重,那么秦观的为官之路更加崎岖坎坷。北宋实行的“重文轻武”国策,赵匡胤框定了“不杀士大夫和谏官”的祖训。宋朝终其一朝,也没有滥杀一个文人和谏官。相对于晏殊,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等人多次被贬谪,多次被提拔的三起三落。秦观的被贬谪之路,只有落魄,没有起色。

我们先看看王安石被贬情况。王安石第一次被贬,是因为进谏太后还权给宋仁宗,得罪了太后和朝中重臣。太后去世后,皇帝亲政后,立马把王安石请了回来,委以重任。此后范仲淹又直言进谏皇帝,不让他废后,惹怒皇帝,被贬谪。王安石不仅是文学家,改革家还是个军事家。西夏骚扰边疆,进犯中原时,满朝文武。束手无策,皇帝只得把范仲淹委以重任,把他调回京城。范仲淹大力推行“庆历新政”时,遭到保守派的强烈反对,皇帝压不住了,没办法把他贬谪。范仲淹被贬谪原因,都是因公而非个人利益,再加上范仲淹文武全才,皇帝重用是理所当然的。

晏殊被贬谪的原因,绝大部分是受到苏轼的牵连。苏轼智商高,情商也可以,官场智商就是一个幼稚儿童。苏轼先是反对王安石变革,得罪了改革派,并引起了皇帝强烈不满。后有“乌台诗案”的爆发,宋神宗把他贬谪到黄州。一朝天子一朝臣,神宗去世后,哲宗即位。司马光上台后,把挚友苏轼又召回朝廷,委以重任。当司马光把王安石新法一刀切都取消后。苏轼又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此时苏轼站到了改革派这一边。

苏轼不是骑墙派,却得罪了两边人,结果两边都不保他,随后苏轼再次被贬。苏轼一生被贬次数很多,被贬地方也很远,但苏轼人缘好。欧阳修是苏轼的老师,司马光是他的莫逆之交,王安石也对苏轼很好。

苏轼是秦观的老师。在政界上,秦观也紧随恩师的步伐,他俩的命运被紧紧捆在了一起。苏轼在被贬后,秦观也是一路走下坡路。秦观先是被苏轼推荐为太学士,相当于今天的大学教授。秦观也有过短暂的春风如意之时,不久又遭诬陷。太后崩世后,哲宗还朝。改革派相继还朝,作为旧党的苏轼、秦观自然都遭厄运。秦观由于官小言微,资历背景都无法与老师苏轼相比,况且苏轼都自顾不暇,秦观的处境可想而知。期间,秦观连遭政敌参奏,先是艳词“不检之举”,后有“佛书诬告”使秦观连连遭受打击。

从此,秦观遭到了七年的连连贬谪生涯。先后到了杭州,处州,郴州,横周,最后到了雷州与苏轼隔海相望。直到哲宗去世,徽宗即位,政局又一次变动,被贬大臣多数都被召回,秦观也被复命放还横州。可惜,他已经无命享受了,一代词人,秦观死在了去藤州的路上。

秦观连连被贬,原因很多。新旧党之争,殃及池鱼。秦观不是没有翻身的机会,政敌为了彻底整垮苏轼,让他检举苏轼,遭到秦观断然拒绝。在秦观的心里,即使再重来一百次,他也要拜苏轼为师。秦观的一生,真是成也苏轼,败也苏轼。

标签:

更多文章

  • 唐中宗为什么重用韦氏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显,唐中宗

    李显与韦氏在房陵被幽禁期间,共同经历了各种艰难困苦的生活,因而两个人的感情十分深厚。李显每当听到武则天派使者前来的消息,就惊惶失措地想要自杀,韦氏制止他说:“祸福并非一成不变,最多不过一死,您何必这么着急呢!”李显曾经私下对韦氏发誓:“如果日后我能重见天日,一定会让你随心所欲,不加任何限制。”所以李

  • 李显为什么能重新当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中宗,武则天

    历史上有那么一位皇帝,被废后还能再次成为太子,最后继承王位,这个人就是唐中宗李显,那么他被武则天废掉皇帝位之后,为什么又能重新当皇帝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圣历元年三月,武则天假托李显有病需到洛阳治疗,派遣职方员外郎徐彦伯秘密召回李显及家人。李显结束了流放的生活回到洛阳。九月,武则天重新立李显为皇太子。

  • 唐中宗的妻子女儿热衷权术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安乐公主,李显,唐中宗

    唐中宗虽然自己比较庸常懦弱,但是他的妻子和女儿都野心勃勃,韦后专权,安乐公主也是很像当第二个武则天的,相当皇太女。武三思与韦后关系暧昧。有一天,两人在床上衣衫不整的赌钱,唐中宗上完早朝之后,见二人正赌,还兴致勃勃地帮人家数筹码,不一会,安乐公主来了,几人越发快乐尽兴!张柬之等大臣眼见又要重演武则天的

  • 秦观人物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军武宁乡左厢里(今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少游村)人。北宋婉约派词人。早年生活皇祐元年(1049年)十二月,秦观出生于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秦观少时聪颖,博览群书,抱负远大,纵游湖州、杭州、润州(今镇江)各地。熙宁

  • 唐中宗李显和房陵黄酒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显,唐中宗

    唐代,黄酒更为盛行。光宅元年(684年),唐高宗之子李显,被其母武则天贬到房州为庐陵王时,他最喜欢饮用这种酒,被人称为品酒郎君,曾作诗此酒只应天上有,瑶池天宫量也无,他日龙驾回长安,每年送联三万斛。庐陵王将房陵黄酒作为贡品,献给武则天,因此房县黄酒又有了皇酒之说,名扬天下,使房县黄酒沾上了皇家的气息

  • 柳永的妻子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关于柳永我们都知道他是一名非常著名的词人,而他虽然一生中经常在风花雪月之地,但是他确是有妻子的名叫谢玉英,是一个青楼名妓,长得十分美貌,擅长歌舞,而她最喜欢的就应该是柳永写的词。在柳永惹怒皇帝,去往余杭担任县令的路上刚好路过苏州,结识了谢玉英,两人三观十分相同。很快就有了感情。再后来柳永离开这个地方

  • 清朝废后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

    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废后,两汉唐朝尤其多,但是清朝,正经八百的废后只有一个。电视剧皇帝动不动就说废了皇后,给人一种错觉,好像清朝有许多皇后被废掉,而实际上,清朝的后宫妃嫔基本上都是一直往上升位,降低宫位的少而又少。(1)顺治废后:博尔济吉特氏。作为清王朝第一位废后,顺治帝福临的首位正宫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 后世称杜牧为杜紫薇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杜紫薇其实就是指的杜牧啦,他是唐代文学家,也是大和进士。杜牧的脾气秉性很刚直、不拘小节,他也不喜欢逢迎。他不仅担任过淮南节度使掌书记、左补阙、史馆编撰、司勋员外郎等职务,在文学上也颇负盛名。杜牧的诗作明丽隽永,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代表作有《江南春》《题乌江亭》《泊秦淮》等。那么他为什么被称

  • 谢灵运和陶渊明的交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陶渊明

    谢灵运和陶渊明虽然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但二者间并无交集产生。谢灵运和陶渊明二人虽然是东晋末年到刘宋初年著名的诗人,但他们远不像后世李白、杜甫那样曾结下深刻的友谊。之所以会如此,有如下几个原因:首先,谢灵运和陶渊明对待仕途的态度迥异陶渊明虽然二十岁便出仕为官,但他对官宦生活并不喜欢。到了公元405年,便

  • 谢灵运的山水诗的艺术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谢灵运

    谢灵运山水诗的成就,很大一部分有赖“雕琢”之功。谢灵运山水诗的“雕琢”是对自然的一种细致的拟态,谢灵运又在拟态的过程中,加入自身的主观色彩,使山水景物呈现出源自现实的真实而又不同于现实真实的独特面貌。谢灵运山水诗中“雕琢”的功力,既体现在对细微景物的细致描摹上,又表现为对多种意向的结构组织中,而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