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观人物介绍

秦观人物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071 更新时间:2023/12/15 18:12:57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军武宁乡左厢里(今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少游村)人。北宋婉约派词人。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皇祐元年(1049年)十二月,秦观出生于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秦观少时聪颖,博览群书,抱负远大,纵游湖州、杭州、润州(今镇江)各地。

熙宁元年(1068年),秦观因目睹人民遭受水灾的惨状,创作了《浮山堰赋》《郭子仪单骑见虏赋》。

拜谒苏轼

熙宁十年(1078年),苏轼自密州移知徐州,秦观前往拜谒,写诗道:“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别子瞻学士》)。次年,他应苏轼之请写了一篇《黄楼赋》,苏轼称赞他“有屈(原)、宋(玉)才”。在此期间,秦观与苏轼同游无锡、吴江、湖州、会稽各地,结下了友谊。在苏轼的劝说下,秦观开始发奋读书,积极准备参加科考;可是命运不济,两度应考均名落孙山。苏轼为之抱屈,并做诗写信予以劝勉。

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路经江宁时,向王安石力荐秦观的才学,后又致书曰:“愿公少借齿牙,使增重于世。”王安石也赞许秦观的诗歌“清新似鲍、谢”。在两位文坛前辈的鼓励、称许下,秦观决心再度赴京应试。

初入官场

元丰八年(1085年),考中进士,初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

元祐二年(1087年),苏轼引荐为太学博士,后迁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

元祐五年(1090年),秦观由范纯仁引荐,得以回京任秘书省正字。

元祐六年(1091年),秦观因“洛党”贾易诋其"不检"而罢去正字。接二连三的政治迫害,使得秦观大受打击,对政治开始灰心,且有退隐之意。

元祐七年(1092年),苏轼自扬州召还,进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秦观迁国史院编修,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同时供职史馆,人称“苏门四学士”。京城任职的数年里,秦观得与师友时相过从。

旧党遭贬

绍圣元年(1094年),太皇太后高氏崩逝,哲宗亲政后,“新党”执政,“旧党”多人遭罢黜。新党人士章惇蔡京上台,苏轼、秦观等人一同遭贬。秦观出杭州通判,道贬处州,任监酒税之职,后徙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

晚年生活

元符二年(1099年),秦观年事已高,身处雷州,自做《挽词》。

元符三年(1100年),哲宗驾崩,徽宗即位,向太后临朝。政坛局势变动,迁臣多被召回。秦观也复命宣德郎,放还横州。至藤州(今广西藤县),游光华亭,秦观口渴想要喝水,等人送水至,他面含微笑地看着,就此去世。

标签:

更多文章

  • 唐中宗李显和房陵黄酒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显,唐中宗

    唐代,黄酒更为盛行。光宅元年(684年),唐高宗之子李显,被其母武则天贬到房州为庐陵王时,他最喜欢饮用这种酒,被人称为品酒郎君,曾作诗此酒只应天上有,瑶池天宫量也无,他日龙驾回长安,每年送联三万斛。庐陵王将房陵黄酒作为贡品,献给武则天,因此房县黄酒又有了皇酒之说,名扬天下,使房县黄酒沾上了皇家的气息

  • 柳永的妻子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关于柳永我们都知道他是一名非常著名的词人,而他虽然一生中经常在风花雪月之地,但是他确是有妻子的名叫谢玉英,是一个青楼名妓,长得十分美貌,擅长歌舞,而她最喜欢的就应该是柳永写的词。在柳永惹怒皇帝,去往余杭担任县令的路上刚好路过苏州,结识了谢玉英,两人三观十分相同。很快就有了感情。再后来柳永离开这个地方

  • 清朝废后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

    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废后,两汉唐朝尤其多,但是清朝,正经八百的废后只有一个。电视剧皇帝动不动就说废了皇后,给人一种错觉,好像清朝有许多皇后被废掉,而实际上,清朝的后宫妃嫔基本上都是一直往上升位,降低宫位的少而又少。(1)顺治废后:博尔济吉特氏。作为清王朝第一位废后,顺治帝福临的首位正宫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 后世称杜牧为杜紫薇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杜紫薇其实就是指的杜牧啦,他是唐代文学家,也是大和进士。杜牧的脾气秉性很刚直、不拘小节,他也不喜欢逢迎。他不仅担任过淮南节度使掌书记、左补阙、史馆编撰、司勋员外郎等职务,在文学上也颇负盛名。杜牧的诗作明丽隽永,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代表作有《江南春》《题乌江亭》《泊秦淮》等。那么他为什么被称

  • 谢灵运和陶渊明的交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陶渊明

    谢灵运和陶渊明虽然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但二者间并无交集产生。谢灵运和陶渊明二人虽然是东晋末年到刘宋初年著名的诗人,但他们远不像后世李白、杜甫那样曾结下深刻的友谊。之所以会如此,有如下几个原因:首先,谢灵运和陶渊明对待仕途的态度迥异陶渊明虽然二十岁便出仕为官,但他对官宦生活并不喜欢。到了公元405年,便

  • 谢灵运的山水诗的艺术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谢灵运

    谢灵运山水诗的成就,很大一部分有赖“雕琢”之功。谢灵运山水诗的“雕琢”是对自然的一种细致的拟态,谢灵运又在拟态的过程中,加入自身的主观色彩,使山水景物呈现出源自现实的真实而又不同于现实真实的独特面貌。谢灵运山水诗中“雕琢”的功力,既体现在对细微景物的细致描摹上,又表现为对多种意向的结构组织中,而两者

  • 谢灵运写山水诗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谢灵运

    谢灵运是我国诗歌史上自觉以山水入诗的第一人,第一个成功实践确立了山水题材的独立地位。谢灵运以大量山水诗改变了东晋玄言诗晦涩艰深、无病呻吟的不良文风,给诗歌注入了新的气息。(一)个人喜好谢灵运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一个主观原因是因为谢灵运对山水风景“素所爱好”,酷爱旅游。《宋书・本传》记载了他做永嘉

  • 谢灵运被杀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天下之才共十斗,曹子建独居八斗,我得一斗,他人共分一斗。”这句话出自南宋著名文学家谢灵运。谢灵运才华横溢,对诗词歌赋等都非常精通,但人非常自负,也算是一位文学狂人。谢灵运是东晋至刘宋时期的大臣、佛学家、旅行家,也是山水诗派鼻祖。他从小聪明绝顶,家世显赫,出生于陈郡谢氏,是东晋名将谢玄的孙子,秘书郎

  • 谢灵运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谢灵运,原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出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育于钱塘(今杭州)杜明师道馆,直到十五岁时谢灵运才由钱塘接回建康(今南京),住在朱雀桥边的乌衣巷内,因此巷人都叫谢灵运“客儿”,人称“谢客”。谢灵运出身于名门望族,祖父谢玄是东晋名将,在淝水之战中和叔父谢石、族弟谢琰一起,以八万人马大

  • 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作家

    汉斯·赫里斯蒂安·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1875),十九世纪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他生在丹麦中部一个小城市奥登塞。安徒生的父亲是个鞋匠,英法战争时期当过拿破仑的雇佣兵,因病退役后不久即死去。这时安徒生才十一岁,靠母亲替人洗衣度日。由于家庭生活贫困,小安徒生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