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中宗为什么重用韦氏

唐中宗为什么重用韦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666 更新时间:2023/12/20 10:16:33

李显与韦氏在房陵被幽禁期间,共同经历了各种艰难困苦的生活,因而两个人的感情十分深厚。李显每当听到武则天派使者前来的消息,就惊惶失措地想要自杀,韦氏制止他说:“祸福并非一成不变,最多不过一死,您何必这么着急呢!”李显曾经私下对韦氏发誓:“如果日后我能重见天日,一定会让你随心所欲,不加任何限制。”所以李显重新当上皇帝后,韦后就专权把持朝纲,重用韦氏一族。

为彰显对韦氏的信任,李显还不顾众人反对把韦玄贞破格升为侍中。李显年经气盛,还对裴炎脱口说出:“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还吝惜一侍中吗?”。嗣圣元年(684年)二月,武则天召集百官于乾元殿,裴炎与中书侍郎刘炜之、羽林将军程务挺等率禁军入宫,宣太后令,废李显为庐陵王,流放均州。李显高声喊冤“我有什么过错?”,武则天回答:“你要把天下给韦玄贞,这还不是大罪吗?”。由此,李显降格成了庐陵王。

李显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明确韦氏的皇后身份,武则天把持朝政的教训在前,李显丝毫不吸取教训,又允许韦氏参预朝政。

韦氏重新成为皇后以后,便像武则天在高宗朝那样干预起朝政来了。桓彦范上表,认为:“《周易》说:‘妇女没有什么错失,在家中主持家务,就是吉利。’《尚书》说:‘如果母鸡司晨打鸣,这个家庭就要败落了’。我发现陛下每次临朝,皇后总是坐在帷帐后面参预对军国大事的处理。臣观察历朝帝王,没有哪一个与妇人共同执政而不导致国破身亡的。再说阴凌驾于阳之上,是违背自然法则的;妇人欺凌丈夫,是违背人伦之道的。希望陛下观察古今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时刻想着社稷与百姓,敦促皇后严守皇后的本分,一心一意地致力于女子的教化,不要到外朝来干预国家政事。”

上官婉儿又向韦后推荐武三思,将武三思领进宫中,李显于是开始与武三思商议政事,张柬之等人从此都受到了武三思的遏制。唐中宗让韦后与武三思一起玩一种叫作双陆的游戏,自己则坐在一旁为他们数筹码;武三思于是又开始与韦后私通,武氏的势力因此又强大起来。

韦后与武三思天天在李显面前诬陷敬晖等人,说他们“倚仗功劳专擅朝政,将对大唐的江山社稷不利。”中宗相信了他们两人的谗言。武三思等人趁机为李显出谋划策,“不如封敬晖等人为王,同时罢免他们所担任的职务,这样的话,表面不失为尊宠功臣,而实际上又能剥夺他们的权力。”李显认为这样做很好。甲午(十六日),李显封侍中、齐公敬晖为平阳王,谯公桓彦范为扶阳王,中书令、汉阳公张柬之为汉阳王,南阳公袁恕己为南阳王,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博陵公崔玄为博陵王,同时免去他们的宰相职务,赏赐上述五人金帛鞍马,只要求他们于每月初一、十五朝见天子;又赐桓彦范姓韦氏,让他与韦后同族。不久李显又任命崔玄为检校益州长史、知都督事,后来又改任他为梁州刺史。随后武三思便下令文武百官重新恢复执行武则天时期的政策,凡是拒不趋附武氏集团的人都被排斥去位,那些被张柬之、桓彦范等人贬逐的人又重新得到起用,朝政大权全部落入武三思之手。

不久,韦后与武三思又日夜不停地诬陷敬晖等人,于是李显又将敬晖降职为郎州刺史,将崔玄降职为均州刺史,将桓彦范降职为毫州刺史,将袁恕己降职为郢州刺史;当时与敬晖等一起诛灭张易之张昌宗而立下功勋的人都被当作敬晖等人的同党而受到贬职处分。

景龙元年(707年),韦后认为太子李重俊不是她自己亲生的,所以很讨厌他;特进、德静王武三思尤其忌恨太子李重俊。上官婉儿因为与武三思私通的缘故,在她所拟定的制书敕令中,常常推崇武氏集团。安乐公主与驸马、左卫将军武崇训经常欺凌侮辱太子,甚至有时称太子为奴才。武崇训还唆使安乐公主向唐中宗建议废掉太子,立她自己为皇太女。太子心中积愤已久,无法平静。同年七月,李重俊率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发动重俊之变,杀韦后亲信武三思、武崇训父子于其门第,李重俊本欲杀韦后,却在玄武门受阻,士兵倒戈,事败。不久,李重俊为左右所杀。

八月戊寅(十三日),韦后及王公们已经下表,向李显进上应天神龙皇帝的尊号,请求将玄武门改名为神武门,将玄武楼改名为制胜楼。宗楚客又率领文武百官上表请求加封韦后的尊号为顺天翊圣皇后。李显全部同意。

标签: 李显唐中宗

更多文章

  • 李显为什么能重新当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中宗,武则天

    历史上有那么一位皇帝,被废后还能再次成为太子,最后继承王位,这个人就是唐中宗李显,那么他被武则天废掉皇帝位之后,为什么又能重新当皇帝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圣历元年三月,武则天假托李显有病需到洛阳治疗,派遣职方员外郎徐彦伯秘密召回李显及家人。李显结束了流放的生活回到洛阳。九月,武则天重新立李显为皇太子。

  • 唐中宗的妻子女儿热衷权术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安乐公主,李显,唐中宗

    唐中宗虽然自己比较庸常懦弱,但是他的妻子和女儿都野心勃勃,韦后专权,安乐公主也是很像当第二个武则天的,相当皇太女。武三思与韦后关系暧昧。有一天,两人在床上衣衫不整的赌钱,唐中宗上完早朝之后,见二人正赌,还兴致勃勃地帮人家数筹码,不一会,安乐公主来了,几人越发快乐尽兴!张柬之等大臣眼见又要重演武则天的

  • 秦观人物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军武宁乡左厢里(今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少游村)人。北宋婉约派词人。早年生活皇祐元年(1049年)十二月,秦观出生于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秦观少时聪颖,博览群书,抱负远大,纵游湖州、杭州、润州(今镇江)各地。熙宁

  • 唐中宗李显和房陵黄酒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显,唐中宗

    唐代,黄酒更为盛行。光宅元年(684年),唐高宗之子李显,被其母武则天贬到房州为庐陵王时,他最喜欢饮用这种酒,被人称为品酒郎君,曾作诗此酒只应天上有,瑶池天宫量也无,他日龙驾回长安,每年送联三万斛。庐陵王将房陵黄酒作为贡品,献给武则天,因此房县黄酒又有了皇酒之说,名扬天下,使房县黄酒沾上了皇家的气息

  • 柳永的妻子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关于柳永我们都知道他是一名非常著名的词人,而他虽然一生中经常在风花雪月之地,但是他确是有妻子的名叫谢玉英,是一个青楼名妓,长得十分美貌,擅长歌舞,而她最喜欢的就应该是柳永写的词。在柳永惹怒皇帝,去往余杭担任县令的路上刚好路过苏州,结识了谢玉英,两人三观十分相同。很快就有了感情。再后来柳永离开这个地方

  • 清朝废后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

    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废后,两汉唐朝尤其多,但是清朝,正经八百的废后只有一个。电视剧皇帝动不动就说废了皇后,给人一种错觉,好像清朝有许多皇后被废掉,而实际上,清朝的后宫妃嫔基本上都是一直往上升位,降低宫位的少而又少。(1)顺治废后:博尔济吉特氏。作为清王朝第一位废后,顺治帝福临的首位正宫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 后世称杜牧为杜紫薇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杜紫薇其实就是指的杜牧啦,他是唐代文学家,也是大和进士。杜牧的脾气秉性很刚直、不拘小节,他也不喜欢逢迎。他不仅担任过淮南节度使掌书记、左补阙、史馆编撰、司勋员外郎等职务,在文学上也颇负盛名。杜牧的诗作明丽隽永,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代表作有《江南春》《题乌江亭》《泊秦淮》等。那么他为什么被称

  • 谢灵运和陶渊明的交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陶渊明

    谢灵运和陶渊明虽然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但二者间并无交集产生。谢灵运和陶渊明二人虽然是东晋末年到刘宋初年著名的诗人,但他们远不像后世李白、杜甫那样曾结下深刻的友谊。之所以会如此,有如下几个原因:首先,谢灵运和陶渊明对待仕途的态度迥异陶渊明虽然二十岁便出仕为官,但他对官宦生活并不喜欢。到了公元405年,便

  • 谢灵运的山水诗的艺术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谢灵运

    谢灵运山水诗的成就,很大一部分有赖“雕琢”之功。谢灵运山水诗的“雕琢”是对自然的一种细致的拟态,谢灵运又在拟态的过程中,加入自身的主观色彩,使山水景物呈现出源自现实的真实而又不同于现实真实的独特面貌。谢灵运山水诗中“雕琢”的功力,既体现在对细微景物的细致描摹上,又表现为对多种意向的结构组织中,而两者

  • 谢灵运写山水诗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谢灵运

    谢灵运是我国诗歌史上自觉以山水入诗的第一人,第一个成功实践确立了山水题材的独立地位。谢灵运以大量山水诗改变了东晋玄言诗晦涩艰深、无病呻吟的不良文风,给诗歌注入了新的气息。(一)个人喜好谢灵运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一个主观原因是因为谢灵运对山水风景“素所爱好”,酷爱旅游。《宋书・本传》记载了他做永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