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徐皇后死后朱棣没有另立皇后

为什么徐皇后死后朱棣没有另立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680 更新时间:2023/12/8 0:52:57

《山河月明》中有一条线就是男主朱棣和由颖儿饰演的女主徐妙云的感情线,剧中朱棣夫妻二人经历陌路,之后感情急剧升华,最后到两人不能分离。徐皇后死后朱棣性情大变,而且没有再重新立皇后,那么朱棣真的这么爱徐皇后吗?

徐氏入宫的政治安排

成祖皇后徐氏,是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长女,虽为徐达继室所生,但为人聪明,好读书,《明史》中说,时人都称她“女诸生”,就是女秀才的意思。有一天朱元璋突然找徐达,从老朋友间的感情谈起,说什么一起经历过苦难、一起创业,你我感情最深,然后就说“君臣相契者,率为婚姻”,直接提出了由四子朱棣迎娶徐家长女的意见。徐达“顿首谢”。就这样,两个小年轻的在未见面的情况下,父母就帮他们定下了婚姻。

不用说什么婚姻自由,古代没那规矩,父母之命就是婚俗正统。但我们从史实分析,朱元璋立国之初曾定下规矩,佘继登的《典故纪闻》中说“天子及亲王后妃宫嫔等,必慎选良家子而聘焉”,就是说皇家选妃要从良家子女中选,这是为了防止权贵外戚势力做大,威胁皇权。但这只是账面上的话,从朱元璋主动想和徐达结亲来看,这一政策必然受到了现实因素的阻碍。

徐氏嫁给燕王朱棣是在洪武九年(1376年),但洪武九年以前,即洪武六年(1373年),徐达远征塞外后驻防北平,洪武九年才回到京师,当年徐氏就和朱棣完婚了。徐达率大军驻扎北平3年多,可以说明朝的半壁江山都攥在徐达手中。这让多心的朱元璋怎么能安心呢,加上燕王藩镇就在北平,所以朱元璋希望通过结亲来控制、拉拢徐达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

燕王妃徐氏

徐氏作为燕王正妃,随燕王远镇北平,替燕王管理王府后院。《彤史拾遗记》称徐氏“理王宫政甚治”,因其良好的品行,太祖的马皇后也十分喜欢她。洪武十一年(1378年),徐氏生下儿子朱高炽,即后来的仁宗。洪武十五年(1382年),马皇后去世后,徐氏和燕王在藩镇为其守孝,徐氏坚持素食三年,并常常拿出马皇后的遗训阅读,时刻不敢忘。

到了建文元年,燕王靖难,朝廷军一度围攻了北平,当时燕王正在攻击北边大宁,北平城防空虚,朝廷军统帅李景隆催促进攻,攻城战打得异常激烈。这种情况下,作为将门虎女的徐氏,亲自登上城楼,激励将士,如此燕军才士气大振,艰难地守住了北平。此战在徐氏的鼓励下,燕军拖住了朝廷军,成功等回燕王,燕军反败为胜,靖难中最关键的一战才以胜利告终。

皇后徐氏

徐氏的确是个合格的妻子,靖难成功后,徐氏被封皇后,作为皇后的她极为称职,多次告诫朱棣与民休息、轻徭薄赋、仁政治国。徐氏在后宫多次召见朝中重臣家眷,赐给她们服饰和钱币,劝导她们一定要充当贤内助,将自己所做的《内训》赐给她们,希望通过这种手段缓解靖难之后天下对朱棣篡位的指责。

徐氏虽出生于魏国公徐达(死后封王)这种大权贵之家,还是长女,但她不骄奢,反而阅读经史,并摘录其间有关烈女、孝悌、节俭、友睦的例子,做成《劝善书》颁行天下。

徐氏懂大义,她一母所生的亲弟弟徐增寿,靖难时身在江南,因私通燕军,被建文帝处死。靖难成功后,朱棣几次想追封死去的小舅子,但徐皇后认为弟弟没什么大功绩,坚决不从。直到永乐二年(1404年),朱棣不顾徐皇后阻拦,追封徐增寿为定国公,而徐氏认为功不配封,也没有谢恩。

永乐五年(1407年),徐皇后去世,临终前仍告诫朱棣要“爱惜百姓,广求贤才”,要好好对待宗室亲属,但不要过分宠幸外戚;嘱咐太子朱高炽一定要好好对待当时和自己一起守护北平的军人家眷。朱棣给其谥号“仁孝皇后”,到她的儿子朱高炽当皇帝(仁宗)时,才给其加了一长串谥号“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

朱棣的婚姻和政治

若仔细看看成祖后宫中有名姓者,有一后、二贵妃、十个普通妃子,共13位。我们不妨来看看朱棣对她们的态度。

从表象来看,徐氏之死让朱棣悲痛欲绝,广为人知的是朱棣从此再未立后。但在《罪惟录》中说:徐皇后去世,朱棣要立徐氏四妹徐妙锦为后,徐妙锦怕辜负姐姐,立马削发为尼躲入寺庙,直到仁宗朝,才被接回宫里。《麥林杂俎》、《今言》、《食山堂别集》都提到了此事。

再说出身高的妃子:

张贵妃,是靖难大功臣、河间王张玉之女,朱棣娶她完全是为了拉拢靖难功臣。

陈丽妃,祖父是靖难功臣陈亨,其父为永乐北伐的功臣陈懋,朱棣就是看中丽妃父兄之功,才“册其女为丽妃”

再看出身低的妃子:

王贵妃,苏州人。王贵妃善于揣测朱棣的心思,所以十分得朱棣欢心,《李朝实录》说朱棣靖难成功之初,十分喜爱王贵妃,“欲立为后”。关于王贵妃的出身到底是什么,不清楚,《彤史拾遗记》说她的父亲洪武时“宦在京”,应该就是个小京官,不然史书不会只写她是“良家女”。王贵妃从中下层官宦之家凭一己之力爬升到后妃中第二等贵妃,甚至在徐皇后去世后,执掌后宫,《太宗实录》说朱棣晚年,喜怒无常,连太子等皇族都得巴结王贵妃,借以了解皇帝的心思。一个出身一般的女子能得到如此地位,朱棣对她的感情可想而知。

权贤妃,朝鲜进贡的朝鲜小贵族之女,一般史书很少对后妃面容进行描写,但《明史》独对权贤妃进行了描写,说她“姿质称粹,善吹玉箫”,甚至有明宫词流出,专门描写权贤妃的萧声“忽闻天外玉箫声”。《李朝实录》称权贤妃之家月禄26石,但朱棣曾给其家赏赐过各种布匹丝绸370匹,黄金2大锭,白银10大锭,5匹马,2件貂裘,大明宝钞3千锭。对26石没有实际权力的权家来说,这可是笔巨款。《李朝实录》中记载权贤妃于永乐八年(1410年)去世,当时传出贤妃是被宫人毒死,于是朱棣杀宫人两千以血恨。虽然太扯,不过也能看出朱棣对权贤妃的喜爱。

后妃名单这么一列,朱棣对谁是真爱,对谁又是出于政治拉拢就一清二楚了。

在朱棣的13个后妃中,徐皇后、张贵妃、王贵妃等5人为汉人,且徐皇后、张贵妃、陈丽妃都出身权贵大家。其余8人皆为朝鲜进贡女,虽然出身较低,但都得到了后宫正式封号,由此可见成祖对她们的感情。封建时代,没有多少婚姻自由可言,皇帝出于对大家族的笼络刻意迎娶大家族的女子,徐皇后即为其中代表,这样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打上的政治和利益的标签,幸福与否,恐怕只是后人的闲谈之资吧。

标签: 徐妙云朱棣明成祖

更多文章

  • 明成祖朱棣是如何削藩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削藩,朱棣

    明成祖朱棣,就是因为建文帝要削藩,才起兵造反的,结果他造反成功,登上帝位,还是选择要削藩,因为明朝朱元璋把自己的儿子都封为藩王,还掌握兵权,这对皇权造成很大的威胁,也威胁到了国家稳定,所以削藩是必然的。《明史·太祖二》结果也就导致建文帝匆忙之下选择了“强势削藩”,反而进一步激化了统治阶层的内部矛盾,

  • 马皇后和朱元璋一共有几个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马皇后

    马秀英(1332-1382年),安徽宿州人,史载马氏仁慈、聪明、有见识,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原配妻子,朱元璋称帝后,立马氏为皇后,马氏勤于内治,史书记载宋朝的皇后大都比较贤良,马氏就将宋代的家法汇编成册,让后妃们朝夕攻读。正是由于马皇后的这一措施,使得明朝的皇后贤惠的占了大多数,也很少出现外戚专权

  • 明成祖朱棣之贵妃昭懿贵妃张氏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张贵妃,后妃,朱棣,明成祖

    昭懿贵妃张氏,明成祖朱棣之贵妃,父亲是河间忠武王张玉。英国公张辅的姐妹。家室她的父亲张玉,是明成祖为燕王时候的大将。靖难之役时,张玉在东昌之战中为营救明成祖而战死。兄弟张辅,继承父职,早年也参加靖难之役,后进攻并占领安南,改交趾,此后四次平定叛乱,封为英国公。入宫明成祖感念张氏父子的功劳和忠诚,将她

  • 朱元璋和马皇后为什么会陆续收养了十几个养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马皇后

    古代社会,如果一个人没有收养几个干儿子,在江湖上是很难混出名堂的。在这方面,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当然也不例外。朱元璋自己生了二十多个儿子,但在他打江山创立基业的过程当中,他的儿子们都年纪太小,帮不上他。所以他和马皇后夫妇陆续收养了十几个养子,收养的理由主要有这几种情况:“或为其至亲,或因其年稚,或见

  • 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的民族政策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民族,朱棣

    河州卫口外的边都沟(今青海省循化县文都乡)土司,是十世班禅大师所出身的文都千户家族。该家族原在西藏,与萨迦款氏家族同宗,先祖随八思巴到青海,定居在循化文都,成为当地的藏族首领。明朝初年该家族归附明朝,其首领赏思曾进京朝贡,受到朱棣的封赏。朱棣还试图把当时宗教人物格鲁派

  • 马皇后为什么又被叫做大脚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马皇后

    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改元洪武。历经16年的戎马生涯以后,摆在他面前的大明天下,是经过长期的战争破坏,千创百孔,亟需竭尽全力,巩固统治,长治久安。他在成就大业的前后,在他身边,有一位贴心辅助他的贤内助,就是人称“大脚皇后”的马娘娘。在民间,曾经流传很多她的贤德懿行,有许多

  • 明成祖朱棣统治时间的文化政策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化,明朝,朱棣

    明成祖朱棣在文化上,修《永乐大典》,尊崇儒家、道教,限制佛家。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为标榜文治,命翰林侍读学士解缙等人,广采天下书籍,分类编辑成书,不厌浩繁。第二年冬便编成了一部大型类书,朱棣命名为《文献大成》。但朱棣仍嫌此书简略,又命姚广孝等人重修,自有书契以来,凡经、史、子、集、百家、天文

  • 明成祖朱棣爱好书画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沈度,朱棣,书画,明成祖

    朱棣爱好书法,据记载,其书法“甚奇崛”,时常以御笔书法赐给宠眷的大臣,闲暇时也喜欢练字自娱、援笔肆书,欣赏书法作品时,又为其匠心独运的精妙制作而赞叹,朱棣最欣赏大学士沈度,沈度的书法丰腴温润,被朱棣赞为“我朝王羲之”,凡是朝中的金简玉册,以及一切大制作,必命令沈度来书写。朱棣登基后,欲模仿宋代制度建

  • 明成祖朱棣在军事上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在军事上,五次亲征蒙古,占领安南;积极经营边疆,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置哈密卫,西南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对南海地区积极经营,对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政策。外交上,还委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中外友好往来。朱棣对北部边防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和改造,不仅使边防指挥系统和沿边兵力部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明成祖仁孝皇后的妹妹徐妙锦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仁孝皇后,朱棣,徐皇后

    徐妙锦(1380—1440),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第三女,母贾夫人。据明代陈琏《琴轩集》记载为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第三女(有野史记载为第四女),明成祖仁孝徐皇后、代王妃徐氏之妹,安王妃徐氏之姐,传闻明成祖朱棣在徐皇后去世后欲立其为后,真实性待考。徐妙锦,凤阳人。父中山武宁王徐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