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赐死了两位儿媳

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赐死了两位儿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680 更新时间:2023/12/14 8:37:02

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能排前几的皇帝,只不过在他手上杀了太多功臣,以至名声不是很好,有人说被杀的功臣是因为居功自傲,如果说就那么几个倒还有可能,然而有那么多功臣都是不知分寸就耐人寻味了,朱元璋对功臣杀戮重,对自己的儿孙却很好,给了丰厚的待遇,不过朱元璋对儿媳妇却是不客气,曾经处死了两位儿媳妇,这却是那两位儿媳妇咎由自取。

说到这两位儿媳妇,也都是功臣之后,一个是邓愈的女儿,一个是汤和的女儿,这两个为什么被朱元璋处死,这里就来说说发生了什么事。

邓愈的女儿被朱元璋以“僭分无礼罪莫大焉”的罪状处死。

邓愈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本名邓友德,追随朱元璋后,朱元璋给他赐名邓愈,邓愈是明朝初封六公之一,被朱元璋封为卫国公,可见其功劳,不过邓愈的女儿嫁给朱元璋的儿子却只是个侧妃,这其中是有原因的。

邓氏嫁的是朱元璋的次子朱樉,不过身份是侧妃,朱樉的正妃是蒙古人氏,她的哥哥是被朱元璋赞为“奇男子”的王保保,明朝立国后,15岁的朱樉就被封为秦王,洪武十一年就藩西安,朱元璋对他还是颇为器重的,因此朱元璋作主让他娶了王保保的妹妹为妻,元朝被朱元璋灭掉后,王保保的妹妹为明朝所俘,而王保保则一直想要复兴元朝,抵抗明军。

朱元璋一直想要招降王保保,用了各种招想让王保保归顺明朝,在洪武四年让次子朱樉娶王氏为正妃,目的也是向王保保示好,然而王氏成了朱樉的正妃,日子过得却不好,朱樉对这位蒙古妻子并不好,经常因琐事动手打王氏,根本不管朱元璋的良苦用心,而王氏是亡国之人,没什么依靠,只能忍气吞声。

朱樉在娶了邓愈女儿为侧妃后,对她却是宠爱有加,邓氏性格泼辣,又是功臣之后,占着朱樉的宠爱,根本不把正妃王氏放在眼里,反过来欺负王氏,经常找王氏的麻烦,动不动虐待王氏,朱樉本来就不喜欢王氏,也任由邓氏欺负王氏,王氏只好敬而远之,搬到别院独居。邓氏不仅虐待王氏,对下人也是动不动责打虐待,无法无天,朱元璋对此倒也没说什么。

只不过邓氏因为朱樉的宠爱,是越来越嚣张,觉得当王妃不过瘾,要朱樉给她弄一套皇后穿的凤冠霞帔,朱樉为讨她欢心,还真给她弄了一套,邓氏穿着皇后服心里美滋滋的,在府里到处炫耀,这事传到朱元璋那里可把他气坏了,这种僭越礼制的事绝对不能容忍,所以赐了三尺白绫让邓氏自尽,而朱樉在封地所作所为也是让朱元璋很失望,加上对邓氏的纵容,让朱元璋是恨铁不成钢,洪武二十八年朱樉去世,朱元璋赐谥号“愍”,以此责怪他不修养德行。

朱元璋另一位儿媳妇就更是该死了。

被朱元璋处死的另一位儿媳妇是鲁王朱檀的妃子,是另一位功臣汤和的女儿,说来鲁王这人也是鬼迷心窍,小小年纪就沉迷炼丹养生,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妻子。

鲁王朱檀是明王朝建立后出生的,是朱元璋第十子,出生两个月就被封了王,其封地是富庶的山东兖州,少年时的朱檀十分聪慧,好能诗,又能谦恭下士,深得朱元璋的欢心,只不过一切在他到封地就藩后都改变了,朱檀在十四岁的时候和汤氏成婚,两年后带着汤氏去了封地。

没想到朱檀到封地后迷上了修仙得道,养了一批丹士为他炼丹,后来有个丹士说了一个奇葩的炼丹术,就是需要一百个小太监来炼丹,而且不能超过八岁,这样炼出来的丹药效果奇佳,朱檀在炼丹一道上也是走火入魔,就想着找一百名小太监来炼丹,只不过一下子哪里有这么多小太监。

朱檀想要找小太监,汤氏看鲁王如此沉迷炼丹,不是加以阻止,却是帮忙想办法弄一百个小太监,于是就花钱去买小男孩,后来民间风闻此事,鲁王府就买不到小孩子了,汤氏就派人四处抓小男孩,超过八岁的放回去,低于八岁的阉割留在王府,鲁王两口子在封地如此胡闹,搞的老百姓是怨声载道,就上京告状,朱元璋得知后,气得拍桌子大骂:“鲁至无礼,其妃当凌迟处死,这等泼东西,一日着内官召回来,凌迟了。”然后鲁王夫妻俩都被抓回京城,汤氏被处死,鲁王被施以髡刑。

朱檀被责罚后,回到封地也不敢再去祸害百姓,只是依然沉迷炼丹,两年后就因为服用过多丹药,毒发伤目,没多久就死了,年仅20,朱元璋对他更加失望,赐谥号“荒”,也有记载鲁王夫妇俩人被处罚,是因为在兖州城建了别墅,晚上在城外过夜,违反了朱元璋制定的《皇明祖训》,所以一个被赐死,一个被施以髡刑,感觉是为了省略鲁王污点而写,如果真因为这个赐死汤氏,实在有点匪夷所思。

标签: 朱元璋

更多文章

  •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设立内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内阁,朱棣

    朱元璋时,由于废除了丞相制度,皇帝直接领导六部,事无巨细都要皇帝亲自处理。朱棣时期,完善了文官制度,在朝廷中逐渐形成了后来内阁制度的雏形,但内阁品级不高,一般要经过翰林院庶吉士锻炼。永乐朝内阁文臣虽只是正五品,从职权上看也仅备顾问,但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和决策,都要咨询他们的意见,内阁的出现弥补了自中

  • 朱棣的妻子徐氏为什么会被封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朱棣,明成祖

    徐氏在北平二十余年,不但是朱棣的贤内助,更具有军事谋略,府中内务事宜皆有她辅助管理,靖难时又亲自防御守备,因此,在后来给徐氏的立后册文中,朱棣提到:咨尔徐氏,中山武宁王徐达之女,为朕正妃,内助藩国二十余年,朕躬行天讨,无内顾之忧。要凭朱棣一人之力,管理好这么多的机构和人员绝不容易,徐氏便发挥了当家女

  • 为什么徐皇后死后朱棣没有另立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徐妙云,朱棣,明成祖

    《山河月明》中有一条线就是男主朱棣和由颖儿饰演的女主徐妙云的感情线,剧中朱棣夫妻二人经历陌路,之后感情急剧升华,最后到两人不能分离。徐皇后死后朱棣性情大变,而且没有再重新立皇后,那么朱棣真的这么爱徐皇后吗?成祖皇后徐氏,是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长女,虽为徐达继室所生,但为人聪明,好读书,《明史》中说,时

  • 明成祖朱棣是如何削藩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削藩,朱棣

    明成祖朱棣,就是因为建文帝要削藩,才起兵造反的,结果他造反成功,登上帝位,还是选择要削藩,因为明朝朱元璋把自己的儿子都封为藩王,还掌握兵权,这对皇权造成很大的威胁,也威胁到了国家稳定,所以削藩是必然的。《明史·太祖二》结果也就导致建文帝匆忙之下选择了“强势削藩”,反而进一步激化了统治阶层的内部矛盾,

  • 马皇后和朱元璋一共有几个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马皇后

    马秀英(1332-1382年),安徽宿州人,史载马氏仁慈、聪明、有见识,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原配妻子,朱元璋称帝后,立马氏为皇后,马氏勤于内治,史书记载宋朝的皇后大都比较贤良,马氏就将宋代的家法汇编成册,让后妃们朝夕攻读。正是由于马皇后的这一措施,使得明朝的皇后贤惠的占了大多数,也很少出现外戚专权

  • 明成祖朱棣之贵妃昭懿贵妃张氏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张贵妃,后妃,朱棣,明成祖

    昭懿贵妃张氏,明成祖朱棣之贵妃,父亲是河间忠武王张玉。英国公张辅的姐妹。家室她的父亲张玉,是明成祖为燕王时候的大将。靖难之役时,张玉在东昌之战中为营救明成祖而战死。兄弟张辅,继承父职,早年也参加靖难之役,后进攻并占领安南,改交趾,此后四次平定叛乱,封为英国公。入宫明成祖感念张氏父子的功劳和忠诚,将她

  • 朱元璋和马皇后为什么会陆续收养了十几个养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马皇后

    古代社会,如果一个人没有收养几个干儿子,在江湖上是很难混出名堂的。在这方面,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当然也不例外。朱元璋自己生了二十多个儿子,但在他打江山创立基业的过程当中,他的儿子们都年纪太小,帮不上他。所以他和马皇后夫妇陆续收养了十几个养子,收养的理由主要有这几种情况:“或为其至亲,或因其年稚,或见

  • 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的民族政策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民族,朱棣

    河州卫口外的边都沟(今青海省循化县文都乡)土司,是十世班禅大师所出身的文都千户家族。该家族原在西藏,与萨迦款氏家族同宗,先祖随八思巴到青海,定居在循化文都,成为当地的藏族首领。明朝初年该家族归附明朝,其首领赏思曾进京朝贡,受到朱棣的封赏。朱棣还试图把当时宗教人物格鲁派

  • 马皇后为什么又被叫做大脚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马皇后

    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改元洪武。历经16年的戎马生涯以后,摆在他面前的大明天下,是经过长期的战争破坏,千创百孔,亟需竭尽全力,巩固统治,长治久安。他在成就大业的前后,在他身边,有一位贴心辅助他的贤内助,就是人称“大脚皇后”的马娘娘。在民间,曾经流传很多她的贤德懿行,有许多

  • 明成祖朱棣统治时间的文化政策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化,明朝,朱棣

    明成祖朱棣在文化上,修《永乐大典》,尊崇儒家、道教,限制佛家。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为标榜文治,命翰林侍读学士解缙等人,广采天下书籍,分类编辑成书,不厌浩繁。第二年冬便编成了一部大型类书,朱棣命名为《文献大成》。但朱棣仍嫌此书简略,又命姚广孝等人重修,自有书契以来,凡经、史、子、集、百家、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