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马皇后生病时为什么一直不肯服药

马皇后生病时为什么一直不肯服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95 更新时间:2024/1/4 19:58:29

马皇后,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是他还未登基前就娶了的妻子,有野史记载她名叫马秀英。元末,朝廷腐败导致民不聊生,因此当时爆发了农民起义,称为“红巾军”,马皇后的养父郭子兴也起兵响应。朱元璋前来投奔,并得到郭子兴的赏识和重用,马氏也因此被许配给了朱元璋。之后,两人夫唱妇随,马氏随着丈夫四处征战,两人同甘共苦因此感情日笃。而朱元璋最后能够平定天下,马氏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等到1368年,朱元璋得天下而建大明,登基为帝后册封马氏为皇后。即使已经贵为皇后,马氏还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过去俭朴的生活作风,绝不享受锦衣玉食,不仅粗茶淡饭,衣服旧了破了就自己缝补。除了以身作则,马皇后还带着后宫的女人一起刺绣和纺织。而朱元璋几次想要封赏她的亲戚和族人,她也一再以不合法律为由坚定地拒绝。此外,她也爱民如子,十分关心百姓的生活,时常规劝朱元璋要减轻刑罚。马皇后可谓真正做到了母仪天下,所以朱元璋对她一直保持很大尊重,对于她提出的意见也常常会认真考虑。根据《明史》记载,马皇后为丈夫生下了五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其中就有后来的明成祖朱棣,她对他们慈爱有加,又严厉教育。此外,她和朱元璋还有不少的养子以及当初认的义子,马皇后也一向视如己出。1382年,马皇后病逝,享年51岁。

马皇后在历史上堪称母仪天下,因此,不管是史书上记载还是民间流传,关于她的故事有很多。据记载,在朱元璋还未称帝前,马皇后曾经几次救了她的丈夫。有次,朱元璋被郭子兴关禁闭,禁止有人给他送食物。马皇后知道后偷偷给朱元璋做了烧饼,但因为被义母撞见而把饼藏在怀里,等拿出时胸上的肉已经被烫焦。义母深受感动,帮她劝郭子兴才释放了朱元璋。此外还有传闻,朱元璋有次战败受伤,也是马皇后背着她逃跑才能活命。成为皇后的她依然保持内心的慈善,多次劝阻了冲动的朱元璋,救下了许多人的性命。当时有个叫沈万三的富商,因为出资犒劳军队而让朱元璋要杀他头,因为马皇后的劝阻才得以免去死刑。

在马皇后所有故事中,流传最广的那个跟她的脚有关。马皇后小时候父母早亡,孤苦伶仃,被郭子兴收为养女深受宠爱,之后随军打仗一直居无定所。所以马皇后从小就没有缠足裹脚,这导致成年后她的双脚要比一般的女子要大许多,被知道的人戏称为“马大脚”。以前大脚倒也无所谓,但是朱元璋登基她贵为皇后以后,为了顾及皇家的尊严,这事就成了忌讳,所以马皇后平日里十分注意用衣服的下摆来遮挡自己的大脚。可有次外出时,因为帘子被风吹起,大脚还是露了出来被百姓看到。于是,马皇后是大脚的故事就在民间广为流传,人们还创造出“露马脚”这一词语。

马皇后因病逝世,而且她在病重时一直不肯就医和吃药。1382年,马皇后在睡觉时突然得病而且很严重。她是朱元璋的原配妻子,与他同甘共苦几十年,两人感情一直极好。所以,得知皇后生病的消息后,朱元璋十分着急,命令太医一定要治好她,然而马皇后就是不肯吃药,朱元璋强迫。此后不久,马皇后在病痛中去世。马皇后解释不服药的理由时,说,死生有命,她如果真的要死即使扁鹊在世也救不活她。如果她服下太医开的药但是没有好转,她知道皇帝一定会怪罪太医甚至杀了他们。不忍心太医为自己无辜而死,所以她宁愿自己病死。

从她不服药的故事可知,马皇后的病的确非常严重,她自知时日无多,知道太医不可能救得了她。此外,马皇后的内心慈爱,所以她死后的谥号里除了“孝”,还有一个“慈”字。在朱元璋还在起义时,她劝朱元璋战争归战争,不要扰民,更不要滥杀无辜;身为皇后,更是多次劝阻做事冲动的朱元璋,因她减免刑罚的人许多,既有军人、官员,也有平民百姓。据说,朱元璋曾经让重刑犯来修筑城墙,他们也是因马皇后的善良才得以全部赦免。马皇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后之一,不仅是皇帝的贤内助也是天下百姓的国母。死前不服药对于母仪天下的马皇后而已只是一件小事而已,不过对于朱元璋而言则要大得多,因为他失去了挚爱。

1382年,马皇后病逝,享年51岁,此后悲痛的明太祖朱元璋不再立后。马皇后因病而死的,具体所患何病史书上没有记载,只说是她在睡觉时得病,不过记载了她从患病到去世的故事。知道马皇后得病后,一直和她感情甚笃的朱元璋就想要找太医为她医治,而朝廷大臣也感念平日母仪天下的马皇后所以他们请求来一场祭祀为她祈福。然而知道自己时日无多的马皇后却毅然拒绝了,理由是祭祀和医生都不能续命,而且如果太医没治好她会被皇帝降罪。等到病重时,朱元璋问她的遗愿是什么,马皇后直到最后还是在劝告朱元璋,她希望朱元璋可以选贤任能,虚心纳谏。

马皇后死后,谥号为孝慈皇后,后来又被两次上尊谥号。她被安葬于孝陵,也就是现在闻名于世的明孝陵。孝陵据说就是以马皇后的谥号为名,而且根据朱元璋的要求,它就是按照两人的合葬陵墓来设计,所以朱元璋死后也被安葬于此。明孝陵在马皇后死的前一年才刚刚开始修建,在朱元璋安葬入内时仍然没有完全建成,最后共历时25年才真正建成。正是因为安葬的是开国皇帝和他唯一的皇后,所以明孝陵不止是建造时间长,它建造的规模和水平都是极高的,因此它也被被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得以建造得如此完美,这都是因为在马皇后死后朱元璋在他俩的陵墓上,不惜人力物力,花费了许多的心思。

标签: 马皇后

更多文章

  • 马皇后为了救朱元璋是怎么受伤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马皇后偷偷地跑进厨房,拿了一块刚刚出锅的热饼,准备送给朱元璋吃,谁知刚出门就撞见了义母,她怕被义母看破,连忙把热饼塞进怀中,热饼烫在胸部的皮肤之上,疼痛难忍——朱元璋早年寄身寺中,暂做和尚,穷困潦倒,后见郭子兴起兵反元,就投到郭子兴的军中。郭子兴见朱元璋气宇不凡,相貌出众,也十分看重。朱元璋作战勇敢

  • 马皇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马皇后

    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想寻找马皇后的族人分封官爵,马皇后拒绝说:“分封爵禄偏爱外戚之家,不合乎法律。”马皇后坚决拒绝才停止了这件事。然而有时谈到父母早亡,马皇后常常痛哭流涕。1382年(洪武十五年)农历八月,马皇后在睡觉的时候得病。群臣请求祈祷祭祀,求取太医院的良医诊治。马皇后对朱元璋说:“死生,是命

  • 马皇后的陵墓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马皇后

    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1332年一1382年),本名不详,是安徽宿州人,滁阳王郭子兴的养女,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妻子。1352年(至正十二年),在郭子兴的主持下,马氏嫁给了时为红巾军将领的朱元璋。马氏婚后与朱元璋感情深厚。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创建帝业的岁月里,马氏和他患难与共。1368年(洪武元年)正月

  • 历史上朱棣与徐皇后感情很好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棣,明成祖

    《山河月明》中有一条线就是男主朱棣和由颖儿饰演的女主徐妙云的感情线,剧中朱棣夫妻二人经历陌路,之后感情急剧升华,最后到两人不能分离。徐妙云的原型是成祖的皇后徐氏,历史上乃一代贤后。朱棣与徐皇后伉俪情深,徐氏之死让朱棣悲痛欲绝,广为人知的是朱棣从此再未立后。明太祖朱元璋在徐氏孩提时曾对徐达说:“是女必

  • 为什么说朱棣的妻子徐氏是他的贤内助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棣,徐妙云

    洪武九年(1376年),徐氏被册封为燕王妃。徐氏待人处事十分得体,深受明太祖和马皇后的喜爱。洪武十三年(1380年),徐氏随朱棣离开京师南京,远赴北平就藩,入主燕王府。燕王府机构庞大,下辖审理所、典膳所、奉伺所、纪善所、良医所、典仪所、工正所等,有负责教育的伴读、教授,管理王府仓库的大使、副使等官员

  • 为什么说马皇后爱民如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马皇后

    朱元璋在前殿处理事情,有时非常生气,马皇后等朱元璋回到后宫,常常依据事理委婉地劝阻。朱元璋的性格虽然刚毅,但因为马皇后的劝阻而能够减免刑罚的人也有很多。参军郭景祥守卫和州,有人告密说他的儿子拿着槊想杀他的父亲,朱元璋听后大怒,想要杀了郭景祥的儿子。马皇后说:“郭景祥只有一个孩子,别人告密的也许不是实

  • 明成祖朱棣登上皇帝位之后的举措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棣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己巳,朱棣在南京奉天殿即皇帝位, 革除建文年号,改当年为洪武三十五年 ,次年为永乐元年(1403年)。从此开始了他二十二年的统治。《明史·卷五·本纪第五·成祖一》:大索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五十余人,榜其姓名曰奸臣。丙寅,诸王群臣上表劝进。《大明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之十》:(

  • 明成祖朱棣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棣,明朝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朱棣死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西北,确切位置有争议)。这时六师在外,京师无主,明成祖左右商定绝对不泄露皇帝逝世消息。内臣马云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商议,将军中的锡器收集起来熔成一椑(棺),将朱棣收殓。又将椑放在辇上,每天早晚照常上膳。大军继续朝京师进发

  • 明成祖仁孝皇后徐氏的出身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徐达

    明成祖仁孝皇后徐氏生父徐达是元末明初名将、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徐达曾多次出任征虏大将军,挥师北伐,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元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此后多次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洪武三年大封功臣,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进封

  • 鉴真为什么要东渡日本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唐朝时候,航海技术还不发达,人们如果想要漂洋过海到其他国家去,风险极大,常常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有一位法号叫鉴真的得道高僧,为了传播佛法,历尽艰难险阻,去到日本开创了佛教的律宗。鉴真生于武则天时期,是扬州人。他少年时代进入寺庙当和尚,学习佛教南山律宗的知识。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宗派,鉴真踏踏实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