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陶谦三让徐州时已经多少岁了?

陶谦三让徐州时已经多少岁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35 更新时间:2024/1/20 20:11:18

陶谦三让徐州时已经多少岁了?

陶谦三让徐州时候,已经63岁了。公元194年,第三次让徐州后陶谦病逝,享年六十三岁。

《三让徐州》根据《三国演义》第12回改编的历史故事。叙述三国时期,曹操围攻徐州,徐州府君陶谦将刘、关、张三兄弟请来解围,痛陈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恶行,并待为上宾,诚恳邀请刘备主持徐州政务,以表示自己对汉王朝的衷心。刘备表示心领,但他决不能接受这个请求,暂留小沛。无奈,陶谦苦苦哀求,关羽、张飞也帮助劝说,刘备这才勉强应允。随后,陶谦病死,其子年幼,刘备掌管徐州。

历史上陶谦并未三让徐州,而是在临死前才让的。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陶)谦病笃,谓别驾麋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谦死,竺率州人迎先主。”

刘备三让徐州这件事既有史实,又有虚构。具体说,“让徐州”是史实,而“三让”则是虚构的。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陶)谦病笃,谓别驾麋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谦死,竺率州人迎先主。”这说明,陶谦在临死时的确曾安顿徐州官员将徐州后事交给刘备,也就是“让”过徐州。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陶谦是在死的时候才“让”的,准确地说这也不是“让”,而是将徐州这个庞大的遗产交给刘备继承了,如此而已。再要说到“三让”,则完全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虚构的,历史上陶谦并不曾“让”过三次,只有一次而已;还有一情节史实与传说也不一样,就是陶谦“让”徐州时刘备并不在场,陶谦并不是直接“让”给刘备,而是陶谦先安顿他的下属将徐州大业交给刘备,而后由这些官员将刘备“迎”来徐州的。

陶谦三让徐州的故事

编辑摘要 陶谦三让徐州,这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三国演义》里的故事。陶谦,字恭祖,本是徐州太守,为人温厚纯笃,一心想交结曹操,只是没有来由。曹操在兖州招贤纳士,实力日渐强盛,威镇山东。他派人去接隐居的父亲来兖州相聚,曹家老小四十余人,一起随从而来。路经徐州,陶谦出境相迎,并大设筵宴,款待两日。临行还派部将张闿带兵护送。哪知张闿等人为谋钱财,把曹家几十人尽皆杀害,取了财物,往山中落草去了。曹操闻讯,哭倒在地,切齿发誓:“陶谦纵兵杀我父,此仇不共戴天!我要亲率大军,洗荡徐州,报仇血恨!”随起大兵杀奔徐州而来。陶谦势单力薄,哪里是曹操对手?他见曹操大军所到之处,杀戮百姓,发掘坟墓,乃仰天恸哭,定要自缚往曹营,任其剖割,以救徐州百姓之命。谋士糜竺极力劝阻,并献计往北海太守孔融处求援。孔融见到糜竺,晓知来意,便约刘备三兄弟同往徐州救援。刘备和张飞先领兵来到徐州城下,杀散曹兵,冲入城内,与陶谦相见。陶谦见刘备仪表轩昂,语言豁达,心中大喜,命糜竺取徐州大印,让与刘备。刘备见状愕然,陶谦道:“现在天下大乱,王纲不振。公乃汉室宗亲,正宜力扶社稷。老夫年迈无能,情愿将徐州相让。公勿推辞。”刘备起身说:“我来徐州相助是出于大义,您莫非怀疑我有吞并之心?”陶谦道:“此是老夫实情。”再三相让,刘备哪里肯受。糜竺上前说:“现兵临城下,且商议退敌之策,徐州之事以后再说吧。”刘备当下写信,劝曹操退兵。

正在这时,吕布在北方攻下曹操老巢兖州,曹操正要去救,就卖了个人情给刘备,即日拔寨退兵。曹兵退去。陶谦在城中设宴大会前来救援的将领。他请刘备坐在上席,然后拱手对众人说道:“老夫年迈,二子不才,不堪重任。刘备是皇室后代,德广才高,可坐领徐州。老夫情愿乞闲养病。”刘备连忙起身道:“实在不敢担当!这样做,天下将以刘备为不义之人。”众人都劝刘备接受下来,刘备只是不从。陶谦泣道:“君若舍我而去,我死不瞑目!”陶谦推让再三,刘备坚执不受。陶谦只好说道:“此间近邑小沛,足可屯军,请您暂时驻军于此,以保徐州。”众人皆劝。刘备当时也没有固定地盘,就答应下来。

不久,陶谦病重,请刘备来徐州议事。刘备入内问安,陶谦说:“请玄德公来,不为别事,老夫病已危笃,朝夕难保,万望明公以汉家城池、百姓为重,受领徐州大印,老夫死也瞑目了。”刘备只是推托,陶谦以手指心而死。陶谦死后,徐州的官员和军民百姓捧着大印拥挤在府前哭拜:“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刘备这才接受了徐州太守的大印。

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对陶谦三让徐州一事是这样描述的:却说陶谦在徐州,时年已六十三岁,忽然染病,看看沉重,请糜竺。陈登议事。竺曰:“曹兵之去,止为吕布袭兖州故也。今因岁荒罢兵,来春又必至矣。府君两番欲让位于刘玄德,时府君尚强健,故玄德不肯受;今病已沉重,正可就此而与之,玄德不肯辞矣。”谦大喜,使人来小沛:请刘玄德商议军务。玄德引关、张带数十骑到徐州,陶谦教请入卧内。玄德问安毕,谦曰:“请玄德公来,不为别事:止因老夫病已危笃,朝夕难保;万望明公可怜汉家城池为重,受取徐州牌印,老夫死亦瞑目矣!”玄德曰:“君有二子,何不传之?”谦曰:“长子商,次子应,其才皆不堪任。老夫死后,犹望明公教诲,切勿令掌州事。”玄德曰:“备一身安能当此大任?”谦曰:“某举一人,可为公辅:系北海人,姓孙,名乾,字公祐。此人可使为从事。”又谓糜竺曰:“刘公当世人杰,汝当善事之。”玄德终是推托,陶谦以手指心而死。众军举哀毕,即捧牌印交送玄德。玄德固辞。次日,徐州百姓,拥挤府前哭拜曰:“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关、张二公亦再三相劝。玄德乃许权领徐州事;使孙乾。糜竺为辅,陈登为幕官;尽取小沛军马入城,出榜安民;一面安排丧事。玄德与大小军士,尽皆挂孝,大设祭奠祭毕,葬于黄河之原。将陶谦遗表,申奏朝廷。操在鄄城,知陶谦已死,刘玄德领徐州牧,大怒曰:“我仇未报,汝不费半箭之功,坐得徐州!吾必先杀刘备,后戮谦尸,以雪先君之怨!”即传号令,克日起兵去打徐州。荀彧入谏曰:“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终济大业。明公本首事兖州,且河。济乃天下之要地,是亦昔之关中。河内也。今若取徐州,多留兵则不足用,少留兵则吕布乘虚寇之,是无兖州也。若徐州不得,明公安所归乎?今陶谦虽死,已有刘备守之。徐州之民,既已服备,必助备死战。明公弃兖州而取徐州,是弃大而就小,去本而求末,以安而易危也。愿熟思之。”操曰:“今岁荒乏粮,军士坐守于此,终非良策。”彧曰:“不如东略陈地,使军就食汝南。颍川。黄巾余党何仪。黄劭等,劫掠州郡,多有金帛。粮食。此等贼徒,又容易破;破而取其粮,以养三军,朝廷喜,百姓悦,乃顺天之事也。”

标签: 陶谦三国三让徐州刘备

更多文章

  • 陶谦实力这么强为何最后会是一事无成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陶谦

    陶谦实力这么强为何最后会是一事无成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我们谈到东汉末年的各路诸侯时,最先想到的必然是董卓、袁绍、袁术、曹操这些大枭雄。其实,在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外,还有一个毫不逊色于他们的人物:陶谦。很多人都惧怕曹操,

  • 陶谦实力那么强,为什么到最后却一事无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陶谦,三国

    陶谦实力那么强 为何高开低走 最后一事无成 郁郁而终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我们谈到东汉末年的各路诸侯时,最先想到的必然是董卓、袁绍、袁术、曹操这些大枭雄。其实,在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外,还有一个毫不逊色于他们的人物:陶谦。很多人都惧怕

  • 刘备为什么要三让徐州 刘备最后为什么要答应陶谦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徐州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让徐州,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时期,由于大多都是小皇帝继位,朝廷的实权大多都被太后的娘家人所掌握,史称外戚专政。待到长期受压迫的小皇帝长大成人后,他们又不得不重用宦官势力铲除外戚夺回实权,重用宦官最终形成宦官专权。自己身体又不争气早早的死去,儿子又

  • 东汉末年大臣,真实的陶谦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陶谦,东汉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陶谦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提到陶谦,受演义影响,人们基本都会认为他是个“好老头”,但历史上的陶谦,却与演义中形象完全相反。是个不折不扣的政治流氓。下面问闲就来谈谈。1.流氓创业陶谦丹扬人,出身小吏家庭,年少丧父,以游荡不羁闻名县内。(早

  • 陶谦面对曹操时,为什么会那么不堪一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陶谦,东汉

    陶谦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董卓篡逆,将京都从洛阳迁往长安,也将中原和长安地区变成了战火之地,以至于造成了这些地区人口锐减,经济严重衰退。在三国早期诸侯当中,有两个人所在的州相对富庶,一个是荆州的刘表,另一个就是徐州的陶谦。这两个州除了经受过黄巾之乱,早期基

  • 东汉开国名将吴汉血洗成都,刘秀为何不罚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吴汉,东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吴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建武十年(公元34年)十月,隗纯迫降,历时四年的陇西之战宣告结束。平定陇西后,公孙述割据的巴蜀便成为刘秀统一大业的最后一个障碍。公孙述称帝巴蜀十余年,可谓根深叶茂,麾下云集了很多反汉死士。平定巴蜀之战打得非常艰难,刘秀多

  • 东汉的这几位也被追封到武庙,除了吴汉还有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东汉,吴汉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尊太公望(姜子牙)为武成王祭典与祭孔子的文宣王庙相同。太公尚父庙更名为武成王庙,简称武庙。当时武庙的主神是太公望,以张良为副祀,包含张良在内的历代名将十人坐像分坐左右。公元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对于唐朝追封的古代名将六

  • 刘秀最信任的大将军是谁?吴汉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吴汉,汉朝

    还不知道刘秀最信任的大将军是谁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场战役,吴汉觉得刘秀肯定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吴汉认为刘秀这个人值得效忠,于是,便骗了渔阳的骑兵,带着他们投奔了刘秀。到了刘秀那里,吴汉被任命为偏将军,刘秀让他带兵攻打邯郸城,胜利之后

  • 寇恂是什么人?光武帝刘秀都另眼相看的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寇恂,汉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守土尽责的寇恂,光武帝刘秀都另眼相看的人才,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将领,他品德高尚,在百姓和群臣中很有威望,同时把东汉的疆土守护得非常好,能够为了东汉王朝的利益委屈自己,能抛弃自己的利益为大局着想,当时的百姓认为他不仅具备了做将

  • 寇恂:东汉开国名将,家族世代都是名门望族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寇恂,东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寇恂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东汉名将寇恂字子冀,世代都是名门望族,年轻的时候在上谷郡担任功曹,得到太守耿况的器重。新莽末年,汉朝宗室刘玄被拥立为帝,改元更始,也就是更始帝。更始政权以恢复汉朝为名,在攻入长安消灭了新莽政权后,就派使者四处去收服郡国。刘玄也